生物质能发电课件ppt_第1页
生物质能发电课件ppt_第2页
生物质能发电课件ppt_第3页
生物质能发电课件ppt_第4页
生物质能发电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质能发电1235.1生物质能

5.2生物质燃烧发电

5.3生物质气化发电

5.4沼气发电

5.5垃圾发电

45.1生物质能

5.1.1生物质能的概念5.1.2生物质能存在的形式5.1.3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55.1.1生物质能的概念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目前广泛使用的化石能源如煤、石油等也是由生物质能转变而来的。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其原料通常包括6个方面:①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物;②农作物及其废弃物;③水生植物;④油料植物;⑤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⑥动物粪便。在世界能源消耗中,生物质能约占10%,而在不发达地区却占60%以上。生物质能属于清洁能源,其优点是燃烧容易、污染少、灰分较低,燃烧后二氧化碳排放属于自然界的碳循环,不形成污染,并且生物质能含硫量极低,不到煤炭含硫量的1/4,可显著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缺点是热值及热效率低,直接燃烧生物质的热效率仅为10%~30%,体积大而且不易运输。6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可分为直接燃烧方式、物化转换方式、生化转化方式和植物油利用方式四大类,各类技术又包含了不同的子技术,各种生物质转化技术的分类和子技术如图5-1所示。785.1.2生物质能存在的形式1.森林能源及其废弃物92.农作物及其副产物103.禽畜粪便114.生活垃圾125.1.3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也就是生物质能的转化技术,将生物质能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热能或进一步转化为清洁二次能源,如电能。1.生物质可以转化的能源形式(1)直接燃烧获取热能。

(2)沼气。(3)乙醇。(4)甲醇。(5)生物质汽化产生的可燃气体及裂解产品。132.生物质能的实用转化技术利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技术,把生物质转化为液体、气体或固体形式的各种燃料,属于生物质能的转化技术。目前研究开发的转换技术主要有物理干馏、热裂解法、生物发酵,包括利用干馏技术制取木炭、秸秆汽化制取燃气、生物发酵制取乙醇、生物质直接液化制取燃料油、干湿法厌氧消化制取沼气等。1)生物质压缩成形和固体燃料制取技术2)生物质汽化技术3)生物质热裂解液化制取生物油技术。4)干湿法厌氧消化制取沼气技术143.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的应用前景1)高效直接燃烧技术和设备2)薪材集约化综合开发利用3)生物质能的液化、汽化等新技术开发利用。4)城市生活垃圾的开发利用5)能源植物的开发154.我国发展和利用生物质能源的意义(1)拓宽农业服务领域、增加农民收入。(2)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保证能源安全。(3)治理有机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165.2生物质燃烧发电

5.2.1生物质燃烧技术5.2.2固体燃料成型技术5.2.3生物质燃烧热发电5.2.4生物质燃烧的污染排放与控制17生物质燃烧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预热和干燥阶段,挥发分析出及木炭形成阶段,挥发分燃烧阶段,固定碳燃烧阶段。(1)预热和干燥阶段:在该阶段,生物质被加热,温度逐渐升高。(2)挥发分析出及木炭形成阶段:生物质继续被加热,温度继续升高,到达一定温度时便开始析出挥发分,并形成焦炭。(3)挥发分燃烧阶段:生物质高温热解析出的挥发分在高温下开始燃烧,同时释放大量热量,一般可提供占总热量70%份额的热量。(4)固定碳燃烧阶段:生物质中剩下的固定碳被燃烧着的挥发分包围着,减少了扩散到碳表面的氧的含量,抑制了固定碳的燃烧;随着挥发分的燃尽,炽热的固定碳开始和氧气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且逐渐燃尽,形成灰分。185.2.1生物质燃烧技术生物质直接燃烧主要分为炉灶燃烧和锅炉燃烧。炉灶燃烧投资小、操作简便,但燃烧效率较低,造成生物质资源的浪费。当生物质燃烧系统的功率大于100KW时,一般采用现代化的锅炉燃烧技术,适合生物质大规模利用。生物质现代燃烧技术主要分为层燃、悬浮燃烧和流化床等三种形式。1.层燃技术图5-2层燃过程192.流化床技术流化床是基于气固流态化的一项技术,即当气流流过一个固体颗粒的床层时,若其流速达到使气流流阻压降等于固体颗粒层的重力时,固体床料被流态化。其适应范围广,能够使用一般燃烧方式无法燃烧的石煤等劣质燃料、含水率较高的生物质及混合燃料等。此外,流化床燃烧技术还可以降低尾气中氮与硫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含量,保护环境,是一种清洁燃烧技术。流化床的下部装有布风板,空气从风室通过布风板向上进入流化床,当气流速度发生变化时,流化床上的固体燃料层将先后出现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输送三种不同的状态。20当气流速度较低时,燃料颗粒的重力大于气流的向上浮力,燃料颗粒处于静止状态,称为固定床。当气流速度逐渐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时,颗粒出现松动,颗粒间空隙增大,床层体积出现膨胀。如果再进一步提高气流速度,燃料颗粒由气流托起上下翻腾,呈现不规则运动,燃料层表现出流体特性,称为流化床。当气流速度进一步增加,超过携带速度时,燃料颗粒将被气流携带离开燃烧室,燃料颗粒的流化状态遭到破坏,称为气流输送。对于流化床可以分为鼓泡流化床和循环流化床。为了保证流化床内稳定的燃烧,流化床内常加入大量的惰性床料来储存热量,占总床料的90%~98%,惰性床料有石英砂、石灰石和高铝矾土等。21鼓泡流化床燃烧存在一些问题,如飞灰可燃物大、埋管受热面磨损严重、大型化困难、石灰石脱硫时钙的利用率低等,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世纪80年代循环流化床锅炉应运而生。循环流化床主要优点之一是燃料适应性广,几乎可以燃用所有的固体燃料,燃烧效率也更高,能达到95%~99%。它的这一优点对于充分利用劣质燃料,开发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3.悬浮燃烧技术225.2.2固体燃料成型技术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技术,就是将各类生物质废弃物,如秸秆、稻壳、锯末、木屑等,经干燥并粉碎到一定粒度,在一定温度、湿度和压力条件下,挤压成规则的、较大密度的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技术是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1.生物质燃料成型机理2.生物质燃料成型工艺及设备图5-3锥形螺旋挤压成型机23图5-4活塞冲压成型机1-液压或机械驱动2-活塞3-喉管4-成型快245.2.3生物质燃烧热发电生物质发电技术主要是利用农业、林业和工业废弃物为原料,也可以将城市废弃物作为原料,采取直接燃烧或气化的发电方式。生物质燃烧发电的技术路线主要有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与煤混燃发电、城市废弃物焚烧发电。1.生物质直燃发电图5-6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原理252.生物质与煤混燃发电表5-1生物质混燃发电方式的比较发电方式直接混燃间接混燃技术特点生物质与煤直接混合后在锅炉中燃烧生物质气化后与煤在锅炉中一起燃烧主要优点技术简单、使用方便;不改造设备情况下投资最省通用性较好、对原燃煤系统影响很小;经济效益明显主要缺点生物质处理要求较严、对原系统有些影响增加气化设备、管理较复杂;有一定的金属腐蚀问题应用条件木材类原料、特种锅炉要求处理大量生物质的发电系统263.城市废弃物焚烧发电图5-7城市废弃物焚烧发电的典型工艺流程275.2.4生物质燃烧的污染排放与控制285.3生物质气化发电

5.3.1生物质的气化技术5.3.2生物质气化发电5.3.3城市固体废弃物气化熔融技术295.3.1生物质的气化技术1.生物质气化的基本原理生物质气化是以生物质为原料,以氧气(空气或者富氧、纯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为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生物质中可燃的部分转化为可燃气的过程。生物质气化的过程随反应器类型、反应条件和原料性质而变化,对于单个生物质颗粒而言,其主要经历如下反应过程:(1)干燥(2)热解(3)焦油二次裂解(4)木炭、气态产物的氧化反应(5)木炭、气态产物的还原反应302.生物质气化的工艺根据所处气体的环境,生物质气化可分为空气气化、富氧气化、水蒸气气化和热解气化。3.生物质气化反应设备气化炉是气化反应的主要设备。针对气化炉运行方式的不同,可将气化炉分为固定床气化炉和流化床气化炉两种,而固定床气化炉和流化床气化炉又分别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31图5-8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的工作原理32图5-9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的工作原理33图5-10鼓泡流化床气化炉的工作原理34图5-11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工作原理35图5-12双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工作原理365.3.2生物质气化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的基本原理是把生物质原料在气化炉气化生成可燃气体并净化,再利用可燃气体推动燃气发电设备进行发电。这是一种最有效和最洁净的现代化生物质能利用方式。设备紧凑,污染少,可以克服生物质燃料的能量密度低和资源分散的缺点。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按燃气发电方式可分为内燃机发电系统、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3738图5-13生物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艺流程395.3.3城市固体废弃物气化熔融技术欧洲在世界上最早开发了城市固体废弃物焚烧技术,并将固体废弃物焚烧余热用于发电和区域性集中供热。但是,焚烧过程对大气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城市固体废弃物气化熔融技术正是在此背景下,结合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和高温熔融技术,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它实现了彻底的无害化、显著的减容性、广泛的物料适应性和高效的能源与物资回收,因此气化熔融技术被称为新一代的废物处理技术,发展潜力巨大。40图5-14城市固体废弃物气化熔融系统415.4沼气发电

5.4.1沼气的产生原理5.4.2沼气燃烧发电5.4.3沼气燃料电池发电5.4.4沼气发电的控制策略425.4.1沼气的产生原理沼气是由多种厌氧微生物混合作用后发酵而产生的。在发酵过程中,这些微生物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完成沼气发酵过程。图5-15沼气发酵过程43图5-16传统的消化池示意图44图5-17水压式沼气池的结构1-进料口2-零压水位3-输出阀门4-盖板5-溢流口6-储留室7-水压箱8-渗井9-发酵室10-储气室455.4.2沼气燃烧发电a)沼气发动机发电结构46b)燃气轮机发电结构47c)蒸汽轮机发电结构48图5-19不同种类动力发电装置的效率比较4950图5-20典型的沼气内燃机发电系统的工艺流程51图5-21垃圾处理场沼气发电站的工艺流程1-污泥进料口2-发酵池3-循环管道4-循环泵5-溢流管6-沼气储气罐7-沼气发动机8-三相交流发电机9-消化污泥阀10-沉淀池11-溢流管12-排渣阀13-储留池14-排污管52图5-22沼气与天然气双气源的锅炉53图5-23沼气和天然气双气源锅炉发电系统的控制框图545.4.3沼气燃料电池发电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当源源不断地从外部向燃料电池供给燃料和氧化剂时,它就可以连续发电。依据电解质的不同,燃料电池分为碱性燃料电池、磷酸型燃料电池、熔融硅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沼气燃料电池是将沼气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装置,它所用的“燃料”并不燃烧,而是直接产生电能。沼气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高效、噪声低的发电装置,近年来在日本和欧美国家研究较多,国内研究也在不断增多。

55沼气燃料电池系统一般由三个单元组成:燃料处理单元、发电单元和电流转换单元。1)燃料处理单元的主要部件是改质器,它以镍为催化剂,将甲烷转化为氢气。2)发电单元的基本部件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组成,氢气和氧化剂在两个电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电解质则构成电池的内回路,其工作原理简图如图5-24所示。56图5-24沼气燃料电池(磷酸型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简图573)电流转换单元的主要任务是把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交流负载使用还可以实现并网供电。沼气燃料电池所用的沼气,其纯度要求较高,因而需要对沼气进行提纯58图5-25双塔式吸收法提纯沼气工艺流程59沼气燃料电池的主要优点:①电池的工作效率高,能量转换的效率可达90%左右,而一般内燃机受卡诺循环的限制,效率仅达40%;②电池在工作时没有或极少有污染物排放;③电池在工作时不产生噪声和机械振动;④维护管理容易。沼气燃料电池的主要缺点:①缺乏长期运行经验;②排气中可能含有微量磷废气,它们对环境的影响尚不清楚。605.4.4沼气发电的控制策略围绕着提高沼气燃烧发电或沼气燃料电池的转化效率,沼气发电的控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1.净化及提纯沼气净化及提纯沼气,提高沼气发电机的转化效率和热电联合利用效率,提高沼气燃料电池的燃料利用率。沼气发动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沼气的净化处理和混合。61图5-26沼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622.沼气燃料电池的发电控制沼气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工作方式与内燃机相似,必须不断地向电池内部输入燃料气体与氧化剂才能确保其连续稳定地输出电能。同时还必须连续不断地排除相应的反应产物,如所生成的水及热量等。沼气在进入燃料电池之前必须经过重整改质,转化成富氢气体并去除对阳极氧化过程有毒的杂质。目前一般燃料电池的电能转化效率为40%~60%,而剩余的部分大多数以热能形式存在,因而为保持电池的工作温度不致过高,必须将这些热量排出电池本体或者加以循环利用。一套完整的沼气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除了具备沼气燃料电池组、沼气供气系统、沼气净化及提纯系统、DC-DC变换器、DC-AC逆变器以及热能管理与余热回收系统之外,最重要的是燃料电池控制器,这样才能对系统中的气、水、电、热等进行综合管理,形成能够自动运行的发电系统。沼气燃料电池的交流发电系统框图如图5-27所示。63图5-27沼气燃料电池的交流发电系统框图645.5垃圾发电

城市有机垃圾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资源,它可以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转化为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源产品。利用垃圾发电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将有机垃圾填埋或沼气发酵可以生产沼气,再由燃气内燃机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