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年山西省大同市高考历史模拟试卷(B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的西周虢国墓、江西省新干县的商代墓和陕西省扶风县的西周墓中发现了大量玉器。经鉴定,上述墓葬中的玉器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新疆。据此可知,先秦时期()A.南北之间经济联系增强 B.大规模商业活动比较活跃
C.华夏地区疆域得到拓展 D.内地与新疆存在交流迹象2.西汉初年,在牲畜比较缺乏的情况下,政府下令禁止杀牛、盗牛,民间逐渐摆脱了极其缺乏牲畜的窘迫局面,出现了牛马成群的景象;到汉武帝时期,“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一变化表明,西汉初年()A.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B.农业耕作技术不断革新
C.生产逐渐恢复并发展 D.食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3.中晚唐时期,朝廷奖励提拔那些不肯运用父祖政治关系、凭借一己才学入仕的“孤寒”;而到了宋代,恩荫入仕者被普遍认为是“骄惰不习事”“不学无术”“文词浅拙”,为“清议”所耻笑。这反映出()A.宋代冗官现象的严重化 B.门阀势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C.科举制度影响选才观念 D.官僚政治体制不断发展完善4.从明初开始,棉布就是缴纳折色赋税的主要物品。据《明会典》载,洪武二十六年山东夏税秋粮米麦近257.9万石,按官方布一匹折税粮一石计,则棉布折征约等于田赋的一半。这()A.加重了农民的纳税负担 B.推动了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
C.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5.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在鸦片战争前后逐渐摆脱传统沿革地理学的美篱,林则徐、魏源、姚莹等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西方的文化,注重研究外国史地,撰写了一批边疆史地著作。这一变化体现出()A.传统华夷观念彻底打破 B.西方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D.政府对学术方向的引导6.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红军抚恤条例》《优待红军家属条例》等一系列法令文件。这些文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壮大工农红军队伍
C.巩固陕甘宁边区政权 D.扩大革命统一战线7.1940年,中共中央发布《论政策》的党内指示,进一步明确指出:必须按收入多少规定纳税多少。一切有收入的人民,除对最贫苦者应该规定免征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不论工人农民,均须负担国家赋税,不应该将负担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该指示旨在()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抛弃阶级斗争基本革命立场
C.联合地主阶级积极抗日 D.加快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8.如图为我国1977年和1985年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图。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制定了适合国情的科学规划 B.科教兴国战略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改革开放推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的优化9.12、13世纪时,西欧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国王结成同盟,即国王授予城市具有法律意义的“特许状”。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税、铸币等权利,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这表明,西欧城市自治()A.促进了封君封臣制度的产生 B.符合国王权力加强的需要
C.得益于近代民族国家的支持 D.源于新型生产方式的推动10.17世纪初,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在其著作《论海洋自由》中提出,贸易自由是国家的原始权利,没有哪一国可以以任何方式正当地反对其他两国彼此间的贸易。格劳秀斯提出这一观点意在()A.打破多元文明的平衡 B.鼓吹自由民主制度
C.为荷兰海外殖民正名 D.打击欧洲封建势力11.如表为1874-1894年英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单位:100万英镑)年份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进口出口进口出口1874年173.423.747.1205.31884年16924.659.6196.61894年156.430.675.3173.5A.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B.经济发展呈衰退趋势
C.海外市场逐渐扩大 D.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调12.1962年,美国抛出“大西洋共同体”构想和“多边核力量”计划。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明确反对美国的上述计划,并拒绝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组织。同时,他一再表达改善与东方关系的愿望。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世界多极力量的成长 B.苏联势力进一步增强
C.美国经济滞胀的发生 D.西方七国集团的分裂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中新兴的资产阶级以“全民族”代表自居,他们不但主张个人的自由权利,而且主张民族的独立和权利。法国革命后通过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主权
在民”为武器,从根本上铲除了王朝国家的社会法律基础,奠定了以人权、自由、平等重新构建民族国家的原则。与此同时,一种民族优越感和民族扩张的野心已在革命的法国开始出现。拿破仑在欧洲大陆的征服把法兰西的民族沙文主义和扩张主义推向了顶峰。即便是19世纪中后期符合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的意大利和德国的民族统一也是以武力征服的形式实现的。这表明民族主义已经与武力结合在一起,预示着欧洲列强在将要到来的帝国主义时期的民族利益纷争中所采取的政策。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殖民狂潮。--摘编自宋新伟《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的缘起和蜕变》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
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近代民族主义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在近代中国,很难想象不是民族主义而是其他推动着中国民众主动参与到一次次让世人震惊的政治行动,也很难相信不是民族主义而是其他推动着中国各色政治力量发起一次次影响深远的社会政治运动。--摘编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并以五四运动或抗日战争的史实说明“民族主义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陕甘宁边区为主的抗日根据地的出版业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地发展起来。该时期的抗日根据地出版业呈现出系统化的特征,以下是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出版的三种抗战主题丛书的部分书目:
抗战时期延安出版的三种抗战主题丛书书目(部分)书名责任者出版时间种类《苏联工农红军的野战条令》八路军抗日战争研究会编译处编,张成功译1939年9月《抗日战争参考丛书》《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战争与军队》八路军抗日战争研究会编译处编1939年10月《抗日战争参考丛书》《现代战役的特性》常彦卿译,萧劲光校,抗日战争研究会编译处编1940年9月《抗日战争参考丛书》《福龙芝选集》福龙芝著,焦敏之译,曾湧泉校1940年《抗日战争参考丛书》《曼钠林防线之摧毁》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编,曹汀译1942年《抗日战争参考丛书》《夜战教程》八路军军政杂志社编1942年7月《抗日战争参考丛书》《抗日游击战争的一般问题》毛泽东等著,抗日战争研究会编1938年7月《抗日战争丛书》《论持久战》毛泽东著,抗日战争研究会编1938年7月《抗日战争丛书》《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罗瑞卿著,抗日战争研究会编1938年11月《抗日战争丛书》《“九一八”以来国内政治形势的演变》—1940年《抗战的中国丛刊》《抗战中的中国经济》—1940年《抗战的中国丛刊》《抗战中的中国政治》—1940年《抗战的中国丛刊》《抗战中的中国军事》—1940年《抗战的中国丛刊》《抗战中的中国军事教育与文化》—1940年《抗战的中国丛刊》——摘编自刘俊、马静《扰战时期延安出版的三种抗战主题丛书浅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主题丛书的出版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主题丛书在当时发挥的作用。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所载明清白银流入情况明中后期文献《粤剑编》西洋古里,其国乃西洋诸番之会,三四月间入中国市杂物,转市日本诸国以觅利,满载皆阿堵物也……西番银,范如钱形,有细纹在两面清康熙时期文献《抚吴封事》自迁海既严,而片帆不许出洋矣。生银之两途并绝,则今直省之所流转者止有现在之银两。凡官司所支计,商贾所贸市,人民所恃以变通,总不出此清道光时期文献《一斑录》乾隆初,闽广遂有洋钱使用。至四十年时,洋钱用至苏、杭。其时我邑广用钱票,银犹兼用,其后银价渐昂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A.材料主要涉及内地与新疆的联系,不能看出南北联系加强,排除;
B.材料不能看出“大规模的商业活动活跃”,排除;
C.材料中玉器来自于新疆不能说明新疆是华夏地区统治疆域,排除;
D.根据“西周虢国墓、江西省新干县的商代墓和陕西省扶风县的西周墓……上述墓葬中的玉器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新疆”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可以看出商周时期,内地和新疆存在经济交流,D正确。
故选:D。
本题侧重于考查先秦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解题关键信息是“西周虢国墓、江西省新干县的商代墓和陕西省扶风县的西周墓……上述墓葬中的玉器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新疆”。
本题侧重于考查先秦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2.【答案】C【解析】A.材料不涉及轻徭薄赋,强调的是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影响,A排除;
B.材料体现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但是不涉及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B排除;
C.根据材料“民间逐渐摆脱了极其缺乏牲畜的窘迫局面,出现了牛马成群的景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分析可知,经过休养生息,汉初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正确;
D.材料不涉及食物结构的变化,D排除。
故选:C。
本题侧重于考查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解题关键信息是“民间逐渐摆脱了极其缺乏牲畜的窘迫局面,出现了牛马成群的景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本题侧重于考查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3.【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唐代时政府奖励那些不通过恩荫进入仕途者,而宋代形成普遍鄙视恩荫入仕者的社会风气,这主要是因为宋代推动科举制发展完善造成的,C项正确;
宋代官职分离造成了冗官现象,材料未体现该信息,排除A项;
“彻底退出”说法夸大,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
“入仕”涉及选官用人,与官僚政治体制调整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科举制的发展,重点掌握宋代科举制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科举制的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明朝实行缴纳折色赋税,棉布是缴纳折色赋税的主要物品,而且棉布折征约等于田赋的一半,结合所学可知,这促进了棉花大量种植和棉布的大量生产,推动了私营棉纺织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
依据材料“按官方布一匹折税粮一石计,则棉布折征约等于田赋的一半”可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纳税负担,故A项错误;
缴纳折色赋税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非阻碍,故C项错误;
材料与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明初缴纳折色赋税制度的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5.【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传统华夷观念仅仅是受到冲击并不是彻底打破,排除A;
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是刚传入中国,还没有广泛传播,排除B;
材料主要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后爱国知识分子面对危局,强调向西方学习,这体现知识分子的经世致用思想及社会责任感,故C正确;
鸦片战争后出现的这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是封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自发学习的,并不是政府引导的,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新思想的萌发,解答本题需理清新思想萌发的背景及特征。
本题考查了新思想的萌发,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6.【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央苏区政权成立之前已经建立期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A;
根据材料“中央苏区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红军抚恤条例》《优待红军家属条例》等一系列法令文件”可知中共对工农红军及家属的优待等是为了给工农红军一个保障,这有利于壮大工农红军队伍,故B正确;
根据材料“中央苏区颁布”说明此时期是中华苏维埃政权,并非陕甘宁边区政权,排除C;
革命统一战线在1927年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就彻底破裂了,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中央苏区的建设,解答本题根据材料“中央苏区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红军抚恤条例》《优待红军家属条例》等一系列法令文件”结合国共十年对峙的特征及史实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中央苏区的建设,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40年”可知,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依据材料“必须按收入多少规定纳税多少。一切有收入的人民,除对最贫苦者应该规定免征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不论工人农民,均须负担国家赋税,不应该将负担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中央的指示体现了农民交租交息,地主资本家减租减息的政策,这有利于团结地主、资本家和农民进行抗战,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A项正确;
当时中共并没有抛弃阶级斗争基本革命立场,而且改变以阶级斗争为中心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故B项错误;
材料不仅仅涉及了要联合地主,还涉及了团结农民,故C项错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敌后战场的抗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分析材料“必须按收入多少规定纳税多少。一切有收入的人民,除对最贫苦者应该规定免征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不论工人农民,均须负担国家赋税,不应该将负担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的主旨,结合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及其目的和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8.【答案】D【解析】A.材料无关科学规划,排除;
B.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与材料不相符,排除;
C.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出于1957年,与材料时间不相符,排除;
D.根据材料分析可知,1977年——1985年,工程类技术人员比重下降,而非工程类技术人员比重上升,这说明改革开放推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的优化,D正确。
故选:D。
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解题关键在于对图中信息的把握。
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9.【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国王授予城市具有法律意义的‘特许状’”“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税、铸币等权利”“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等信息可知,城市以法律的形式获得了自治权,适应当时王权加强的需要,B项正确。
封君封臣制产生于中世纪早期,排除A项;
12、13世纪,民族国家尚未形成,排除C项;
12、13世纪还未产生新型生产方式,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世纪城市自治,要求学生结合中世纪城市自治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世纪城市自治,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0.【答案】C【解析】A.新航路的开辟和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已经打破了多元文明的平衡,排除;
B.材料强调的是自由贸易,不是自由民主政治,排除;
C.根据“贸易自由是国家的原始权利,没有哪一国可以以任何方式正当地反对其他两国彼此间的贸易”等信息可知,格劳秀斯强调自由贸易,意在为荷兰的殖民扩张正名,C正确;
D.材料无关打击欧洲封建势力,排除。
故选:C。
本题侧重于考查荷兰的殖民扩张,解题关键信息是“贸易自由是国家的原始权利,没有哪一国可以以任何方式正当地反对其他两国彼此间的贸易”。
本题侧重于考查荷兰的殖民扩张,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1.【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1874年为界,英国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数量在下降,同时工业制成品进口量在上升,出口量在下降,说明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不占据优势,其发展速度放缓,C项正确;
BCD选项都不符合题干的特征,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的影响,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2.【答案】A【解析】材料“法国总统戴高乐明确反对美国的上述计划,并拒绝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组织”均是法国对美国一系列政策的抵制,体现了法国摆脱美国而独立的愿望,也体现了法国势力的壮大,世界多极力量的成长,A正确;
材料和苏联无关,排除B;
美国经济滞胀的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排除C;
结合所学可知,七国集团到现在已经演变为G20集团,并没有分裂,而是有所发展,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多极化趋势加强,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多极化趋势加强,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3.【答案】【小题1】影响: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促进了德国、意大利的民族统一,推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欧洲思想解放;出现极端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国家间冲突加剧,最终爆发世界大战,推动近代欧美列强对外殖民扩张。【小题2】原因:西方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剧;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斗争经验的积累;西方民族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近代中国有志之士的宣传鼓动。
说明: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无视中国权益引发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学生、工人、市民、民族资产阶级一致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北洋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抗日战争:日本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民族、各阶级、各种力量,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小题3】认识:民族主义的内涵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国家发展;另一方面容易演变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应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摒弃狭隘民族主义。【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思想。考查近代中国和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特点、原因、影响及其启示。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所学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中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小题1】背景:根据地出版业相对繁荣;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抗日。【小题2】作用:从不同维度和不同方面对我国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全国抗战形势、理解中共抗战政策、坚定抗战胜利决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州正衡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4-(二乙氨基)-水杨醛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高强度自攻螺丝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滨州阳信中考数学试卷
- 2025年中国蒸发器与电控柜滑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证券交易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粘胶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男装针织衫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无尘天花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GMP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整体及条款解读
- 村光伏发电申请书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特色疗法课件
- 施工现场专项消防安全检查表
- 如何当好学校的中层干部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三(下)模拟英语试卷
- 钢结构厂房吊装安装监理控制要点演示文稿
- 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
- 创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伤情程的快速评估方法
- Topic+1+Personal+information(个人情况)-2023年中考英语话题复习精美课件
- 2023年高考数学大招9蒙日圆及其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