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考试试卷B卷包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考试试卷B卷包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考试试卷B卷包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考试试卷B卷包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考试试卷B卷包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考试试卷B卷包含答案

单选题(共55题)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评价河段的断面宽深比为25,最大弯曲系数0.8,该河段可简化为()。A.矩形弯曲河流B.矩形平直河流C.非矩形平直河流D.非矩形弯曲河流【答案】B2、等标排放量Pi在大气环境影响工作等级判断中是主要依据之一,在其计算中需参照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C0i一般选用的是GB3095中()级标准的一次采样浓度允许值。A.一B.二C.三D.四【答案】B3、验收调查标准原则上采用建设项目()经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环境保护标准与环境保护设施工艺指标来进行验收的。A.环境影响评价阶段B.环境影响评价文件C.环境敏感目标变化D.工程实际建设文件【答案】A4、根据《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施工期间噪声等效声级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连续20min的等效声级B.测量连续1h的等效声级C.测量全部施工作业时段的等效声级D.测量昼间16h、夜间8h的等效声级【答案】A5、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与近海水域相连的河口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经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各自对应执行的标准是()。A.《海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B.《海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C.《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渔业水质标准》D.《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答案】D6、(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监测飞机地面试车噪声对机场外敏感目标的影响时,应执行的标准是()A.《声环境质量标准》B.《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C.《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D.《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答案】C7、规划环评中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和可持续性的影响。A.生态环境B.生态系统C.环境质量D.环境承载力【答案】C8、关于评价工作等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三级B.对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C.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评价等级不低于一级D.对于建成后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可低于二级【答案】B9、(2017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不包括()。A.区域污染源调查B.环境保护目标调查C.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D.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答案】C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应在代表性敏感目标处布设监测点B.应在垂直拟建公路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C.应在拟建公路两侧采用网格法布设监测点D.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在各楼层布设监测点【答案】A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氨氮的监测分析方法是()。A.重铬酸盐法B.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或碘量法C.稀释与接种法D.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或纳氏试剂比色法【答案】D12、(2018年)《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于()。A.工业企业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评价与控制B.机关.事业单位噪声排放的管理.评价与控制C.商业经营活动中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与控制D.营业性文化娱乐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与控制【答案】B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化工企业向Ⅲ类水域排放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排污口下游有一个城市取水口,则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处的安全余量至少是()A.20B.10C.2D.1.6【答案】C14、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工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在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外开展现状调查工作,并兼顾园区内土壤环境敏感目标B.建设项目同时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时,应分别按相应评价工作等级要求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C.工作深度应满足相应的工作级别要求,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组织现场调查、监测等方法获取D.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资料分析与现状监测相结合的原则【答案】A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补充监测数据现状评价内容,分别对各监测点位不同污染物的()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A.短期浓度B.长期浓度C.季平均浓度D.年平均浓度【答案】A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火炬源调查内容不包括()。A.排气筒出口内径B.火炬源排放速率C.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D.火炬等效烟气排放速度【答案】A17、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所作的规定。A.技术B.技术规范C.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D.技术标准【答案】C18、2004年制定的《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中还规定了厂界距居民区应大于()m。A.600B.800C.1000D.1200【答案】C19、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制度应包括()、程序及频次等,特别应提出污染事故的报告要求。A.报告的方式B.报告时间C.报告内容D.报告层级【答案】A20、下列关于环境标准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标准体系由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两类标准构成B.国家环境标准由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两类标准构成C.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由水、气、声三类环境要素的标准组成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由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两类标准构成【答案】D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运行期声源为流动声源时,应将()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A.工程预测的代表性时段B.工程预测的运行近期时段C.工程预测的运行中期时段D.工程预测的运行远期时段【答案】A2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在规划工作的()介入。A.规划启动阶段B.规划研究阶段C.规划编制阶段D.规划报批阶段【答案】A23、(2019年)关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适用于抢修、抢险施工过程产生噪声的管理B.标准适用于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产生噪声的管理C.市政、通信、交通、水利等其他类型的施工噪声排放可参照本标准执行D.标准不适用与农村地区周围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答案】C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A.特大河B.大河C.中河D.小河【答案】C25、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中,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限值为()mg/m3(标准状态)。A.0.10B.0.15C.0.20D.0.25【答案】B2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下列水文要素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肯定应不低于二级的有()。A.造成入海河口(湾口)宽度束窄(束窄尺度达到原宽度的4%)的建设项目B.引水式电站C.影响范围涉及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的建设项目D.某建设项目其不透水的单方向建筑尺度较长的水工建筑物(如防波堤、导流堤等),其与潮流或水流主流向切线垂直方向投影长度等于2km时【答案】B27、(2019年)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燃煤锅炉应执行的基准氧含量是()。A.3%B.3.5%C.6%D.9%【答案】D2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现有污染源排气筒颗粒物(除碳黑尘、染料尘、玻璃棉尘、石英粉尘、矿渣棉尘外)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mg/m3。A.150B.200C.50D.500【答案】A2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监测计划不包括()A.监测点位经纬度B.监测数据采集及处理C.监测期间气象条件D.分析方法【答案】C3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A.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答案】C31、某单一污染源新建项目,其排放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为0.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内容应包括()A.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B.评价范围内GB3095常规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C.评价范围内项目拟排放特征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D.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处本项目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答案】A32、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下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的有()。A.第三类功能区海域B.第四类功能区海域C.Ⅱ类地表水功能区水域D.未划定水源保护区的Ⅲ类地表水功能区水域【答案】C33、下列有关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叙述错误的是()。A.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B.工厂、港口、施工工地、铁路站场等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C.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D.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答案】D34、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评价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分析生态影响的()。A.方式及其影响程度B.方式及其强度C.源及其影响方式D.源及其强度【答案】D35、某面声源宽a、长b,预测点位于面声源中心轴线上,与面源中心的距离为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该面声源噪声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A.距离r加倍,衰减3dB(A)B.距离r加倍,衰减6dB(A)C.r<a/π时,几乎不衰减D.a/π<r<b/π时,几乎不衰减【答案】C36、()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A.冰封期较长的水域B.平水期的水域C.丰水期的水域D.枯水期水域【答案】A3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低于()。A.10mB.15mC.20mD.25m【答案】B3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补充监测原则上应取得()有效数据A.3dB.7dC.15dD.一个月【答案】B3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964-2018)规定,受大气沉降影响的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减轻占地范围内土壤污染的常见措施为()。A.绿化措施B.冲洗措施C.清扫措施D.退场治理【答案】A4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査内容的有()。A.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B.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C.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D.补充监测【答案】A41、某建设项目装修阶段使用升降机,其施工场地边界线处建筑噪声限值应为()。A.昼间60dB(A),夜间50dB(A)B.昼间65dB(A),夜间55dB(A)C.昼间70dB(A),夜间55dB(A)D.昼间75dB(A),夜间55dB(A)【答案】C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原则和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应以厂址中心为起点确定B.项目厂界浓度超标,须调整工程布局,待满足厂界浓度限值后,再核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C.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考虑全厂的所有污染源,包括电源、面源、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等D.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区域【答案】D43、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不包括()。A.工程性质B.能源、水及其他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C.污染物排放特点D.工程建设过程【答案】D44、某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可不包括()。A.项目现有污染源调查B.项目新增污染源调查C.项目削减污染源调查D.评价范围内与该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替代污染源调查【答案】D4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的数据或结论作为区域达标判定B.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作为区域达标判定C.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优先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D.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的,可收集评价范围内近2年与项目排放的其他污染物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答案】D4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A.改扩建项目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只包括现有工程与拟建工程占地B.改扩建项目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应包括现有工程与拟建工程可能影响的范围C.输送管线应以工程边界两侧向外延伸200m为调查评价范围D.输送管线应以工程边界两侧向外延伸300m为调查评价范围【答案】B4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定义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的噪声为稳态噪声。A.3dB.5dBC.10dBD.15dB【答案】A4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A.生产、使用、储运B.生产、加工、使用C.生产、运输、储存D.使用、加工、运输【答案】A4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不包括()。A.山岭区挖填情况B.公路建设等级C.穿越风景名胜区情况D.取弃土场分布情况【答案】B5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的评价。A.稳态声源和非稳态声源B.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C.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D.机械声源和气流声源【答案】C5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的是()。A.评价范围内规划敏感目标分布情况B.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C.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和数量D.评价范围内现状噪声超标区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答案】A5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个数应不少于()。A.9个B.10个C.12个D.15个【答案】B5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声环境现状监测的说法,错误的是()。A.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B.应选取代表性敏感目标的各楼层布设测点C.评价范围内没有显著声源且声级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区域布设测点D.评价范围内有明显声源且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应根据声源种类采取不同的监测布点原则【答案】B54、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A.连续排放的排气筒必须连续1h采样获取平均值B.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采样时间不低于1hC.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D.排放时间小于1h间断性排放的排气筒,必须采样几个排放周期,满足采样总时间不低于1h的要求【答案】C55、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和鱼虾类产卵场分别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的()。A.Ⅴ类和Ⅱ类B.Ⅳ类和Ⅱ类C.Ⅴ类和Ⅲ类D.Ⅳ和Ⅲ类【答案】B多选题(共20题)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包括()。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B.综合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C.综合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答案】ABCD2、(2014年)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于排放时间小于1小时的间断性排放源,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A.连续采样1小时B.在排放时段连续采样C.在排放时段内随机采集2~4个样品D.在排放时段内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答案】BD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风险事故情形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种危险物质可能有多种环境风险类型。对不同环境要素产生影响的风险事故情形,应分别进行设定。B.一般而言,发生频率小于10-6/年的事件是极小概率事件,不可作为代表性事故情形中最大可信事故设定的参考。C.对于火灾、爆炸事故,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次生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不需要作为风险事故情形设定的内容。D.事故情形的设定应在环境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筛选,设定的事故情形应具有危险物质、环境危害、影响途径等方面的代表性。【答案】AD4、根据GB18598—2019《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不应选在().A.地应力高度集中地区B.废弃的矿区C.山谷地区D.活动沙丘区【答案】ABD5、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有关的因素有()。A.当地地形与气象条件B.大气环境质量目标C.大气污染物控制因子D.当地拟采取的污染物削减措施【答案】ABC6、(2018年)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应执行的环境噪声限值有()A.昼间等效声级限值B.夜间等效声级限值C.昼夜等效声级限值D.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限值【答案】AB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下列关于环境管理与监测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有()。A.污染源监测包括对污染源及污染设施的监测B.需制定环境质量定点监测或定期跟踪监测方案C.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应提出生态监测方案D.对存在较大潜在人群健康风险的建设项目,应提出环境跟踪监测计划【答案】BCD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原则的是()A.突出重点B.科学评价C.早期介入D.依法评价【答案】ABD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内容包括()。A.明确建设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B.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口向C.定量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D.对建设项目实施形成制约的关键环境因素或条件,应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答案】ABD10、有关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B.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C.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的范围为评价范围D.如依据建设项目声源计算得到的贡献值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缩小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答案】ABC11、(2017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生态影响,包括()。A.有利影响B.间接影响C.不可逆影响D.非累积影响【答案】ABCD1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预测和评价的因子应包括反应建设项目特点的()和生态因子。A.常规污染因子B.特殊污染因子C.主要污染因子D.特征污染因子【答案】AD13、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其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编制()。A.环境影响建议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评价书D.环境影响报告书【答案】BD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dB的噪声为非稳态声源B.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dB的噪声为稳态声源C.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