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设计方案_第1页
高一地理教案设计方案_第2页
高一地理教案设计方案_第3页
高一地理教案设计方案_第4页
高一地理教案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教案设计方案

高一地理教案设计方案1

一、说教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三章内容属于

自然地理部分,是对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的展开,而本节内容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大

规模的海水运动》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气压带风带的基础上,

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海水运动又对

学习第五章自然地理坏境和人文地理的学习埋下伏笔,因此,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

二、说学情

此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地理知识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

法,能够根据地图和材料,初步分析所学的地理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综合分析能

力有限,空间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不能自主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再加上学生的

知识面有限,生活阅历较浅、对重难点的地理知识不熟悉,不了解,需要在教师的

引导下,学习地理知识并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本节《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据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及洋流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提升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运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2)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

(3)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

难点:利用“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依据:此部分知识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有知识缺陷

五、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即学生由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由宏观掌握到微观掌握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

作相统一规律,主要采取了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式教学

法。

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

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引导者,帮助

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必要的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

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

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采取如下的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看图分析法、讨论式学

习法、图文转化法以及知识迁移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解故事“海上信使”:一艘在大海航行的船遇上了海上风暴,船被毁后几个

海员被吹到了一个小岛上。他们失去了大船,没有办法离开小岛,一个聪明的海员

现出了一个办法,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塞入瓶子里然后盖上盖子,密封后扔到海中

让流动的海水带着他们的信飘到大陆边通知人来营救他们,结果他们胜利的离开了

小岛。

依据: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

习(制作Flash动画)

高一地理教案设计方案2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明确三者的关系和

区别。

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

性和相对确定性。

3.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和前景,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

重要意义。

4.理解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引入一些代表性国家和地区,讨论环境人

口容量概念的含义,并由此推断出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3.通过读图分析对比,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如何估计,并学会读

图。

4.紧紧围绕人口合理容量这一核心内容,从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

境问题入手,认识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

国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

3.由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

认识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如何正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教具准备

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收集整理与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相

关的图文声像资料,加工成教学插件,用作有关内容分析时的补充论证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一直到1650年之前,

世界人口的增长都十分缓慢。然而自1650年后……

(图片展示:世界1650年以来人口增长柱状图)

学生:观察、判读图片。

教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出现?

学生:世界人口的加速增长。

教师:是的。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达到60亿。目前世界人口约

为70亿。依目前的情形发展,根据美国人口咨询局预测,2025年,世界人口会达

到80亿,2046年,世界人口会突破i00亿。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地球孕育的,同时地球又是人类的家园。在人类生活

的地球村,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

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

少人口?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协调人地关系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节课

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新知识传授】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教师:人类社会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发展的,特定环境以其空间和资源所能容纳

的人口数量自然也就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在学术界进行相关研究时,就以

“环境承载力”来表示。

(大屏幕提供“环境承载力”的阅读材料)

教师:知道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吧,说说看。

学生:“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

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

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教师:对,很好。它涉及了多种指标,其中的哪一项指标,是人们考虑得最

多,引用得最多的?

学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指标。

(推进)

教师:这项指标又被人们称为什么?

学生:环境人口容量。

教师:教材给它下的定义是怎么说的?

学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

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

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教师:从这个定义的表述中,大家仔细品味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影响环境人

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或互相议论,仔细辨别后了解到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的因素有特定的历史时期、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对比分析)

教师:下面咱们就逐个来看看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

教师: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哪个相对更突出?

学生:资源。

教师:确实如此。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建立在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的

基础上的。一个地区,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其所能供养的人口相应也多,反之则

少。譬如:同在欧洲的德国和梵蒂冈,前者现有人口8000多万,后者人口只有

1000左右。香港经济繁荣,以1000多平方千米土地维持680多万人,社会稳定,

人民生活也十分富足。但若要它供养如河南9000多万人,则情况可想而知。

(延展)

教师:那是不是资源相对少的国家(地区),其供养能力肯定就少呢?大家别忙

回答,先看看下面的材料再作回答。

(材料展示)

(师生互动)同读材料,教师启发引导,展开讨论

材料一:以色列农业的魅力以色列农业概况

国土面积1.49万平方千米,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

年均降水量约200毫米

人均水资源270吨,不足世界人均的3%

耕地41万公顷,人均1亩地

1997年农业产值37亿美元

1997年农产品出口8亿美元

1997年农业劳动力6.7万人,1个农民可供养90人

以色列实际上只有北部加利利湖周围平原和约旦河谷适宜发展农业。然而,正

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以色列仅仅一代人就建成了现代农业,创造了令世界

惊讶的奇迹。

教师:从这一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国以色列土地和水资源条件如何?

学生:土地面积小,贫瘠缺水。

教师:但是,它的人口供养能力怎样?

学生:很好,很高。

材料二:

滴灌是法宝

滴灌比漫灌节水1/3~l/2。

滴灌可使单位面积土地增产1/3到5倍。

滴灌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

滴灌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板结。

以色列水资源总共才16亿立方米,其用水总量为20亿立方米,不足部分靠污

水处理和海水淡化补足。

1962年,一位农民偶然发现水管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水在同一点上渗

入土壤是减少蒸发、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农药最有效的办法。

发明滴灌以后,以色列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

产出却翻了5番。

科技为本

政府每年农业科研经费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

3500多个高科技公司。

7个研究所,250多位博士研究员,正在从事750多个科研项目。

以色列把科技兴农作为国策。农业发展主要受益于科技,农业投入也主要用于

农业科研,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

科技使农业工业化,以色列农业增产的95%靠科技。以色列的农业奇迹表明,

科技就是生产力,农业的未来在于科技。

教师:这下大家找到原因了吧?

学生:是的。

教师:什么原因?

学生:有发达的、以滴灌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教师:大家回答的很正确。

(推进)

教师:可见,科技发展水平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相应地区自然资源不

足的缺陷的。大家想想,现在世界上哪些国家(地区)就是凭借科技优势,以及与之

相对应的雄厚财力物力,靠大量进口资源来维持其国民生活的,能否列举一些?

学生:美国、日本、德国等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是。

(承转)

教师:那么,除了资源和科技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也能显著影响一个地区的人

口供养能力呢?

学生: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

教师:正是。

教师:大家设想一下,中国现在的13亿人,如果生活在中国历的辉煌时期之

一的大唐贞观年间,会怎么样?

学生:绝大多数会死掉。

教师:为什么?不都生活在同一个中国吗?

学生:虽然在同样的中国,但以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力水平所能

生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毕竟少,与现在相比是十分有限的。这只能养活当时中国的

几千万人口,根本养活不了现在如此多的人口。再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消费水平也

远比那时候高,这样,那时有限的那些财富,对于现在如此多的人,根本就是杯水

车薪。

教师:原来如此。

高潮(重难点突破)

教师:从刚才我们分析的现实中国与盛唐时期的中国供养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异

中,大家是否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便就某个确定的地区而言,所有能够影响环

境人口容量的因素,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这样的话,考虑这些因素而估计

出的当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数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学生:不是固定不变的。

教师:如果地区确定,时间明确,那么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影响因素的数量是不

是相对确定的?

学生:是的。

教师:那么,由此推算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不是也就相对确定了?

学生:是的。

(归纳承转)

教师:由上,我们可以归纳出环境人口容量的两大基本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

确定性。下面,我们看教材图1.10和图1.1l,具体了解一下,环境人口容量的估

计应当怎么进行?对全球和我国,相应的评估结论会怎样?

学生:(读图,讨论)

1.P12图思考”1、2。

2.P13怎么看待世界环境人口容量的三个不同结果?

[教师精讲]

各种资源的综合决定着环境承载力,在所有不同种类的资源中,相对最少的资

源直接决定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这个最小值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师生互动)

教师:三种环境人口容量评估的结论为什么会不同?

学生:它们评估时的假定条件不同。

教师:想一想,三种不同观点的人,他们各自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学生:乐观论者:人类是大自然中级的生物,有聪明才智,人类科技进步的潜

力是无穷的;悲观论者:所有的资源潜力再大,终究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供养有

限的人口,有些资源已经濒临枯竭,因此现在地球上人口已经太多;持中间观点的

人:虽然有些资源已经濒临枯竭,但人类科技的发展潜力还是存在的,因此100亿

左右是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

教师:分析得很好。下面咱们再看一下P14的“活动”。请大家考虑:

1.材料中提到的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多少,它主要以什么作为评估依据,为

什么?

学生: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6亿。它是以中国的土地资源作主要依据。

2.评估出的人口为16亿,现在是13.7亿。那是不是意味着形势还并不严峻,

还挺充裕?

学生:不是,现在形势已经十分严峻。

教师:何以见得?

学生:(回忆前述内容后)我们的人口基数庞大,每年的新增人口仍然很多;资

源相对短缺严重,数十种主要的基础矿产和能源资源中已经有很多短缺,如石油;

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并且还有继续扩大和蔓延的趋势。

教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继续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

(总结过渡)

教师:前面我们深入探讨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细节。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定

时期、一定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但大家想一下,一日三餐,刚够温饱,好

像就可以持续供养吧?

学生:是啊!

教师:可那是咱们向往的吗?

学生:肯定不是。

教师:那你们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学生:幸福日子。

教师:怎样的日子可以称得上幸福呢?

学生:生活方式合理,生活水平健康,不危害子孙后代。

教师:过这样的日子恐怕得消耗比仅仅一日三餐有保障就行的日子更多的资源

和财富。那么,一切条件等同的情况下,能够供养的人口肯定就会明显减少了吧?

学生:是的。

教师:这样的人口数值,人们把它称为什么?

学生:人口合理容量。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板书)

教师:对。大家在P13上找到它的定义后,考虑这个数值是否是确定的?要评

估它的话,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否相同?

学生:它也是不确定的,但也是相对确定的。对它进行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

基本相同,只是其中的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标准要更高些。

教师:人类同处一个地球上,那么,我们评估不同的国家(地区)的人口合理容

量时,能不能“一碗水端平”,大家都按统一标准执行?

学生:不行,不可能。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各国、各地区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各个因素有不同的表现。比如环

境资源条件,比如经济发展水平,各国各地区各有其自身特点。发达国家人口少,

消耗的资源却很多,人均收入高,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高。发展中国家,人口多,

增长也快,人均收入少,消费水平也低,贫困人口众多。

教师:这样看来,要在世界上形成和保持一个人口合理容量也很艰巨。不过再

怎么艰巨,人们还是得努力吧?

学生:是的。

教师:那该怎么去努力呢?

学生:一是各国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二要建立公平的秩序,保

证大多数人有追求过好日子的平等权利。

教师:为此,我们该怎么做呢……

课后大家不妨好好去想一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了人口与环境两方面紧密联系的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

量和人口合理容量,重点分析了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几个主要因素──资源、科技

的发展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突出影响,了解了三种不同的世界环境人口容量评估观

点,明确了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

的艰巨性,贯彻落实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中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大基

本国策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高一地理教案设计方案3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了解其分布

规律;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

生阅读原理示意图的能力,通过阅读形象直观的图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并由此

达到抽象思维的培养,最终做到两种思维的结合,初步形成地理的空间思维。

教学建议

关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的教学分析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在了解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将理想状

态,不考虑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分布等形成的大气环流进一步复杂化,当考虑海

陆分布的影响后,原有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会有所改变,因为海陆之间的热力差

异,会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特别是对于北半球来说,这种影响体现的特别突

出。冬季时北半球陆地是冷源,在大陆中心地区形成高气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

被这个冷高压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夏季北半球大陆是热源,升温速度非常

快,因而在陆地内部形成低压中心,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这

种高低气压的分布特点教材通过一、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展现出来,有利于

学生阅读掌握。由于这种高低气压的存在,因此在不同季节,陆地和海洋之间产生

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响下,就会

出现随季节改变风向的风,这就是季风的形成。应该明确的是季风环流也属于大气

环流的一部分,通过知识间的相互关联,可以了解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

性质的差异,但也有例外,南亚的夏季风其形成,是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过赤道

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即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因此形成季风环流的

因素应该由两个,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的知

识教材配备了相应的图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理解这部

分知识。

关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教学建议

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可以从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入手,教师引导

学生观察教材中一、七月气压分布图或利用黑板上已绘制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边

讲解边绘图,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素材库提供的动画演示,以亚欧大陆为例,使学生

明确,夏季时,亚欧大陆是一个热源,空气强烈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一个低压中

心,切断了副热带高压,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冬季时,亚欧大陆是一个冷源,空

气受冷下沉,近地面大陆内部形成一个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其保留

在海洋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北半球气压带被切断,呈块状分布,

而南半球气压带保留相对较为完整?通过思考使学生明确,海陆热力差异和海陆分

布状况决定了大气环流的变化,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变得更加复杂化。由于这

种影响使得海陆之间在不同季节出现了气压差异,从而导致海陆之间出现了随季节

转变风向的风。由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引入季风环流,比较利于学生递进式

的学习,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学习季风环流应该明确三点:第一,注意引导

学生读图思考,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图像资料培养学生判读原理示意图的能力;

第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在成因上的差别,使学生明确季风的

成因除海陆热力差异外,还有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的原因;第三,无论是东亚

季风还是南亚季风,冬、夏季风的特点一及影响的范围应该明确,这为学习气候知

识奠定基础。运用各种原理示意图或多媒体动画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应该是本

课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的教学分析

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因此地球表面受太阳辐射多少的变

化就会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因此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产生

季节移动,移动规律教材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形象直观,利于学生判读理解。关于

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教材没有明确提出,但在后面章节中会用到这部分知识,因

此教师在这里可以适当补充,一般情况下高气压控制的地区,由于气流作下沉运

动,水汽不易凝结,多呈晴朗天气,低压控制地区,空气作上升运动,水汽容易凝

结,多阴雨天气,对于风向,一般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运动的空气,随着空气的

运动,气温不断上升,水汽不易凝结,而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运动的空气,随着

空气的运动,气温不断下降,水汽容易凝结,多阴雨天气。

关于三圈环流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即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

原因,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的关系等分析全球大气运动的规律。在本节

内容中三圈环流的相关知识是学习的难点,但并不是重点,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三圈

环流的结果即在地球表面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海陆分布对大

气环流的影响以及季风环流的形成等。关于三圈环流的知识,使从热力环流的角度

切入,首先明确赤道与极地间冷热不均,引起赤道地区空气上升,极地地区空气下

沉,形成赤道与极地之间近地面和上空气压的差异,导致赤道与极地之间近地面和

上空的大气作水平运动,并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则形成

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由于三圈环流的成因各不相同,因此七个气压带的成因

也各不相同,其中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热力因素形成的,副热带高

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于动力因素形成的。由于近地面有了高低气压的差

异,因此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在高低气压带之间形成了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的分

布规律教材通过图像形式体现出来,便于学生掌握。

关于三圈环流的教学建议

三圈环流不是本节的重点知识内容,但了解其形成对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等知识

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应该讲清楚其形成过程。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时,注意知识的

迁移及图文结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引出赤道和两极之间由

于冷热不均,分别形成大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这种垂直运动,导致水平方向上:

低空由赤道向两极的运动,高空由两极向赤道的运动;当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时会

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空气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形成三圈环流,教师边

讲解边在黑板上绘制教材中的图2.16,或用计算机动画演示这个形成过程。学生

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所绘制的三圈环流图,

思考赤道附近地区空气上升,两极附近地区空气下沉,在近地面气压状况如何?纬

度30°附近地区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状况如何?纬度60°附近地区空气上升,近

地面气压状况如何?赤道低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副热带高压带与极

地高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可以了解不同纬度地区气压的分布

及成因的差异,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气压分布规律,完成由形象直观图

像的判读达到抽象思维的水平。明确了气压分布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图上绘

制高低纬度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并提问学生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下,风

向应如何绘制?通过以上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同时应引导学

生阅读教材中相关图像,了解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的规律,使学生明确气压带

和风带分布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另外各气压带和风带的特性也应该让学生明

确,这对后面学习相关的气候知识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高气压区

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较为干燥;低气压区空气以上升运动为主,容易出现云雨天

气;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风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运动,水汽不易凝结,较为干

燥;西风带,风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运动,水汽容易凝结,多云雨天气。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①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②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③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特点及其影响的范围。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

【教学过程】

(引课)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全球看获取太阳辐射能量最多和最

少的地区各是哪里?

(教师绘制板图或展示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思考)赤道附近地区获热最多,空

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极地附近地区终年或热较少,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

动?这种垂直运动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果不考虑地表起伏和海陆分布,只考虑地转

偏向力的影响,大气运动的结果如何?三圈环流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一、三圈环流

1.成因

2.高、中、低纬环流圈

3.三圈环流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圈环流示意图多媒体动画或思考)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

极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的气压如何变化?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副极地地区

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比较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

低压带成因上的差异?比较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在成因上的差异?由于近地面

高低气压的分布极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水平方向如何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否不会改变?气压带和风带各有什么性质?

(板书)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的差异

2.风带的分布规律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一、七月气压分布图,或黑板上绘制的板图或多媒体动

画)以亚欧大陆为例,冬季大陆是一个冷源,形成了高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

夏季大陆是一个热源,形成低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

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这些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位置及名称是什么?

(板书)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差异对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影响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陆地和海洋气压中心名称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亚洲季风是一图或多媒体动画思考)由于在北半球大陆和海

洋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因此不同季节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大气水平运动的

特点是什么?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其成因有什么差异?冬夏季风的特点是什么?

影响范围有多大?

(板书)四、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成因

2.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其影响范围

【设计思想】

本节以讲授、谈话法为主。由于本节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

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各种地理原理示意图或多媒体动画,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培养,最终做到两种思维的结合。

【板书设计】第四节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三圈环流

1.成因

2.高、中、低纬环流圈

3.三圈环流的作用

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的差异

2.风带的分布规律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差异对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影响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陆地和海洋气压中心名称

四、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成因

2.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其影响范围

探究活动

题目:为什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的鱼米之乡?而与之纬度相近的撒哈拉地

区却是沙漠广布?

分析:本探究活动可以在课内使用(放在已经讲授了全球大气环流还没有讲季

风环流时进行。这样可以引入季风环流的教学。本探究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

明白理想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实际上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海陆分布和风

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高一地理教案设计方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总体特征以及陆地自然资源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其

潜力是无限的,使学生学会辨证的看待问题,同时使学生懂得利用自然资源要有因

地制宜的观点、整体的和综合的观点,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首先使学生明确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双向的,即自然资源对人类

活动有影响,同时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也会产生影响。其次,使学生明确本节侧重

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人类活动对资源的影响将在后面的学习中涉及。陆地自

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

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虽然自然资源属于自然环境范畴,不决定社会的发展和人口

的发展,但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的自然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发展有较

为重要的影响。第二,自然资源必须经过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发其自然属性,使其

经济属性得以实现,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对于这一影响教材配有“陆地自然资源是

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示意图,加以说明。第三,以能源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影

响为例,说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因此分析其影

响,不能忽视其历史发展特性。

教材分析:自然资源

本节教材是在初中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知识的深化,因此有些在初

中已具备的概念,在本节不再涉及,而是直接应用,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在初中

也已经出现过,本节再次提出,是侧重在资源在人地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为了

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教材为此配备了“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

用”示意图,概括说明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体现人类社会

与陆地环境之间所构成的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类的活动以及人

口的发展有可能打破系统的动态平衡,而自然资源正是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环境中最

能直接利用的部分,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时,还应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既是同一类物质,又是两个不

同的概念,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自然资源是从人类利用的角

度理解;第二,能源属于自然资源,本节包括关于能源的内容。对于自然资源的分

类,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学过,因此这里以列表的形式出现,并强调其利用方式。

关于“自然资源的特点”,教材从四个方面突出了自然资源最重要的、具有共

性的特征。其中第一和第二两个特点是讲述自然资源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辨证关系,

资源的有限性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可利用“量”的有限性;一定空间的有限性;一

定时间内利用能力的有限性。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不是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树立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资源的无限性,是指资源

的潜力是巨大的,这里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挖掘资源潜力的作用,使学生

能够辨证的看待资源的有限性,对资源的利用前景充满信心。资源特点的第三和第

四点,分别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和整体性。对于地域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

非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可再生资源其分布一般受水热条件影响显著,因此其

分布具有地带性,非可再生资源其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个地域的资源由于其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

分,各种资源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

响到其他资源发生相应的变化。教材以热带雨林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气候、

森林、土壤、野生生物等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

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的观点,整体的综合的观点。

对于能源的概念及分类,教材主要强调了根据人类利用的技术水平和利用规模

划分的常规能源和新能源,至于其他的划分方法,教材没有涉及,教师可根据学生

情况灵活处理。另外对于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划分,应使学生明确,一种能源在没

有大规模利用以前,属于新能源,但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深入以及其广泛应用于人

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新能源也就成为常规能源了。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的教学,应注意知识的迁移,教材中图像的运用,以及与学生实际生

活相联系的特点。关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与初中知识应有所区别,应

将其深化,可以从分析教材中的示意图“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入手,使学生通过对示意图的分析明确陆地自然资源在协调人地关系系统中所起的

平衡作用。另外在分析示意图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思考:“陆地自然资源”与

“陆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自然资源的分类,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

表格说明,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实例并将利用方式细化,使学生对资源的分

类能够更清晰。

对于“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实例,从对实例的分析入

手,说明其特点。前两个特点具有辨证的关系,为突出这种关系,教师可以列举同

一类资源在不同技术条件或不同阶段利用状况的不同加以对比说明。“陆地资源的

分布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分析某类可再生资源的分布特

点,由此总结得出资源分布的地域性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

分析,如果此类资源或其分布环境发生变化,在此环境中的其他资源是否会发生改

变,由此得出“陆地资源整体性特点”。教师也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雨林破坏

对环境的影响”示意图,首先请学生根据已有的气候及自然带等知识分析热带雨林

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由此得出地带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示意图,说明

资源的整体性特点。

关于“能源”,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能源属于资源,并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例说

明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能源是哪几种?世界广泛使用的能源的有哪几种?教材提供的

两幅图片中的能源是否已经被广泛利用?由此明确“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概

念。这部分内容也可放到“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中关于能源对社会发

展的推动作用部分进行讲述。

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

的“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示意图入手,说明自然资源就其自然属

性看,不决定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发展,但对人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通

过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发其自然属性,使其经济属性得以实现,成为社会物质财

富。对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史,教师可以引用教材中的实例,以能源

的发展变化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加以说明。使学生可以意识到对于地理学科某些内

容的分析,应从历史思维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某类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特点,以

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陆地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特点;②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

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素材库:①“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示

意图;②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教学过程】

(引课)人类对陆地环境的改造和影响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的。

引导学生分析陆地自然资源如何在协调人地关系系统中所起的平衡作用?由此

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种类,以及自然资源对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的平衡

作用。

(阅读教材中“陆地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表格)引导学生从表格中了解自然资

源的分类及利用方式,并引导学生补充各类资源的利用方式。

(板书)一、陆地自然资源及其特点

1.概念

2.分类

(提问思考)列举实例如我国水能的利用或某种矿产资源的利用,说明“资源的

有限性”和“利用潜力的无限性”。

由自然带的分布及自然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的自然带整体说

明“自然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整体性”等特点。

(板书)3.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①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②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③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④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阅读“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资源

怎样成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出示几种能源的图片提问思考)我们日常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哪几种?我国目前

主要利用的能源是哪几种?新能源的含义是什么?根据工业革命的发展历史说明能源

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什么?

(板书)二、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陆地能源的利用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设计思想】

由于本节教材是陆地环境这个单元中最后一部分讲述关于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

有利的影响,学生对于前面各章节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在本节教学过程中重

在对知识的迁移,通过迁移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另外本节内

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列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

例如对能源的利用,可以从学生生活出发,了解我国能源的消费构成特点,由我国

迁移到世界,并由此理解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差别,对学生的学习会有较大帮助。

高一地理教案设计方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

研究的进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建议

关于地质灾害防御的教材分析

教材最后讲述地质灾害的防御。教材中讲了三方面的问题,其核心为依靠科学

技术的进步是减轻灾害的基本途径。对第一点和第三点比较好理解。在防灾、抗

灾、减灾的诸多领域中,首先需要对地球系统的整体性有更多的认识,寻找各种自

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及其灾害间的相互联系,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一些具体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也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对第二点

则可以作进一步的解释。加强灾害管理法制建设和健全减灾规划管理制度是灾害管

理的重要方面。国家要制定减灾总体规划,各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在其指导下要建

立切实可行的减灾规划;要制定各级政府重大灾害的应急行动计划,用于指导政

府、有关部门、厂矿企业及居民在重大灾害发生后做出紧急反应,协调行动,减轻

灾害损失。有了这些法规和措施,减灾工作才有可能纳入法制的轨道,一旦灾害发

生,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我国在长期的减灾实践中形成了由政府内灾害管

理职能部门、辅助救灾部门、救灾决策指挥机构和临时性协调机构所构成的灾害管

理组织体系。在重大灾害发生地区,各级政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有关部门分

工协作,接受救灾决策指挥机构的领导,实行岗位责任制。我们在有关灾害的报道

中可以看到,凡遇到地震等重大灾害,当地政府首长都要亲临现场,指挥抗灾减灾

工作,正体现了这种灾害管理组织体系。

关于地质灾害关联性的教材分析

在前面分别讲述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本课从各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上进一步做

了分析。这段内容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是没有的,它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说明

了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

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种动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不仅对

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是必要的,而且符合教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力的要求。

教材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第一方面说明了同一地域

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第二方面说明了一次地质灾害中原发灾害和诱发灾害的成

灾关联性,教材例子中提出的由地震诱发的其他灾害,不局限于地质灾害,这更说

明了灾害之间的联系十分广泛。第三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联性。现在由

于人类活动而引发或诱发地质灾害的事件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灾

害中,7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关于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材分析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缝、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坡、泥石

流等。从课时容量考虑,我们选择讲述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

教材对这四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讲成灾原因;二讲灾害本身的一些基本

知识,如“地震”一段介绍了震级,“火山”一段介绍了火山的类型;三讲危害,

这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中虽然没有总结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但是通过对每种

灾害的讲述可以归纳出来,即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

等基本特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滑坡和泥石流虽然诱发的原因不同,但主导因素

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区也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教材把这两者放在一

起讲述。

关于四类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法建议

本节主要介绍了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四类地质灾害。考虑到学生一

般很少直接接触到这几类灾害现象,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

片等素材让学生获得最初的感性认识。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各类灾害的成因、

危害,但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这些灾害在空间的分布有

和特点,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为什么那些地区会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培

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质灾害大部分都不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例如大部分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而

是地球运动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发生规律。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无

法回避的。但我们可以加强对这些灾害的研究,并积极防御,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诱

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介绍火山喷发产生的灾害时,应该引导学生从正负两方面来

考虑。即火山是强烈地质作用的表现,火山既摧毁了旧的土地,也创造了新的土

地,火山活动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内部运动规律的窗口。许多火山本身就是十分独特

的旅游景点。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

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