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e112ee0e90d0c9966f865ae4f8eeae/0ee112ee0e90d0c9966f865ae4f8eeae1.gif)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e112ee0e90d0c9966f865ae4f8eeae/0ee112ee0e90d0c9966f865ae4f8eeae2.gif)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e112ee0e90d0c9966f865ae4f8eeae/0ee112ee0e90d0c9966f865ae4f8eeae3.gif)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e112ee0e90d0c9966f865ae4f8eeae/0ee112ee0e90d0c9966f865ae4f8eeae4.gif)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e112ee0e90d0c9966f865ae4f8eeae/0ee112ee0e90d0c9966f865ae4f8eea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凝血现象的一种技术操作。具有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注:拔罐包括火罐、水罐、药罐3种疗法。罐的种类有竹罐、陶罐、玻璃罐、负压吸引罐等。拔罐的方法有坐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和刺血拔罐法。投火的方法有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一、目标: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3、调节机体功能起到温经通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二、适应症:治疗风寒湿痹、外感风寒、咳嗽、喘逆、跌打损伤、胃肠功能失调及神经、血液、妇科等疾病。如肩胛上背痛、腰痛、腿痛、头痛、感冒、发烧、腹泻、腹胀、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腹痛、咳嗽、哮喘、脐部疾病、毒蛇咬伤等。名、诊断,告知患者并解释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过敏史实施拔罐出的皮肤情况凝血机制是否正常女性患者是否处于妊娠期年龄、体质及心理情况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用物准备治疗盘、火罐(根据病情选择大、中、小型火罐,罐口平滑)95%酒精棉球、火柴或打火机、止血钳、纱布、污杯、弯盘、屏风、小口瓶、执行单、快速手消毒液。环境准备整洁、安静、温度适宜、屏风遮挡核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姓名、诊断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松解衣着,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隔帘遮挡选穴准确选穴,清洁皮肤,用棉球或棉签仔细检查罐口有无残缺和破损,是否光滑拔罐操作者一手拿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立即将罐口按扣在选定穴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撒手,点燃的明火稳妥迅速的投入小瓶口。一般留罐10-15分钟。起罐留罐时间到,操作者一手持罐体,另一手用纱布按压罐口周围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用纱布擦拭罐处皮肤。观察留罐过程中,随时检查罐口吸附情况,局部皮肤以红紫为度,同时询问患者感觉,如患者感觉疼痛、过紧、应及时起罐。整理协助患者着装,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洗手。嘱患者拔火罐后三小时内不宜洗澡嘱患者把关后注意保暖不要感受风寒将呼叫装置于患者床旁,嘱患者如有不适及时按呼叫器推车回治疗室处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名拔罐部位准确,操作熟练。局部皮肤保护良好、皮肤吸附力度适当把关后达到预期的目标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定义: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腾、淋洗或浸浴,已达到疏通腠理,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二、评估:1、核对医嘱,了解患者当前的主要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2、妇科患者评估胎、产、经、带等情况。3、了解患者体质及熏洗处皮肤情况。4、患者的年龄,当前的心理状态。三、目标:1、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痒等症状。2、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糜烂等症状。促进肛肠疾病的伤口愈合。缓解妇科会阴部瘙痒等症状。四、告知:注意药液的温度是否适宜,避免烫伤。五、禁忌症: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对熏洗药物过敏者禁用。六、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毛巾(根据熏洗部位不同也可备坐浴椅,有孔的木盖浴盆及治疗碗等)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七、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再次核对医嘱。2、根据熏洗部位安排患者合适的体位,暴露熏洗部位,必要时用屏风遮挡,冬季注意保暖。3、眼部熏洗时,将煎好的药液趁热倒入治疗碗,眼部对准碗口进行熏腾,温度适宜时并用纱布蘸洗眼部,稍凉既换,每次15-30分钟。4、皮肤熏洗时,将药物趁热倒入盆内,患肢架于盆上,用浴巾或布单圈盖后熏腾,待温度适宜时将患肢浸泡于药液中泡洗。每次20-30分钟。5、坐浴时将药液趁热倒入盆内,上置带孔木盖,协助患者脱去内裤,坐在木盖上熏腾,待药液不烫时,拿掉木盖坐人盆中泡洗,药液偏凉时应更换药液,每次熏洗15-20分钟。6、熏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了解其心理、生理感受。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7、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安置舒适的卧位。8、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字。八、效果评价:1、患者体位,局部皮肤情况及药液的温度。2、患者对此项操作的满意度,心理、生理感受。3、预期目标取得的效果。九、护理及注意事项: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熏洗药温不易过热一般为50-70摄氏度,以防烫伤。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根据熏洗的部位选用合适的物品。如:眼部用治疗碗内盛药液,上盖有孔的纱布,患眼对准小孔进行熏洗。外阴部取坐浴盆,椅,上盖有孔木盖,坐在木盖上进行熏腾,必要时可在浴室内进行。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每人一份,避免交叉感染。熏腾一般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视病情需要也可每日二次。颜面部熏腾者,操作后半小时才能外出,以防感冒。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艾灸法一、定义:艾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条,点燃后在人体的穴位或患处熏灸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利用药物温灸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从而达到预防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二、评估:1 核对医嘱并评估患者的体质及灸处皮肤情况。2患者既往史,当前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3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当前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信心。三、目标:1、遵医嘱进行治疗,解除或缓解各种寒性病症。如胃脘痛、泄泻、风寒 痹痛,疮疡久溃不敛,月经不调等临床症状。2、预防疾病,保健强身,。四、告知:灸处皮肤有灼热感,微红。五、禁忌症:凡属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六、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七、操作程序: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再次核对医嘱。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根据病情或医嘱实施相应的灸法。温和灸: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3厘米左右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雀啄法: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距施灸部位2-5厘米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上一下不停地移动反复重灸。每处5分钟左右。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约3厘米左右来回旋转移动,进行反复熏灸,一般可灸20-30分钟。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热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因体位不适引起的机体痛苦,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感受。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将燃烧的艾条熄灭,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的体位,酌情开窗通风。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记录并签名。八、效果评价:施灸部位的准确度及局部皮肤情况。施灸中及施灸后患者的体位安排是否合理舒适。了解患者对此项操作的满意度及预期目标达到的效果。九、护理及注意事项: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部、后灸腹部、四肢。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须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后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以防复燃发生火灾。使用过的毫针处理参见“毫针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刮痧法一、定义:刮痧法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拭,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从而达到疏通腠理、调整经气、逐邪外出、增加免疫功能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二、评估:1、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体质及刮痧部位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三、目标:四、告知:1、刮痧部位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数日后方可消失。
2、刮痧部位的皮肤有疼痛、灼热的感觉。
五、禁忌证:23心脏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4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者禁刮。六
物品准备:治疗盘、刮具(牛角刮板、瓷匙等)、刮痧油,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或药液,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物。七、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确定刮痧部位。
4、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
5、刮治过程中,用力均匀,用刮痧油涂抹刮痧部位或蘸湿刮具在确定的刮痧部位刮拭。(自拭方向:颈、背、腹、上下肢等部位从上向下刮,胸部从内向外刮。补刮:顺着经络的走行方向刮为补刮,每部位刮5-10分钟:泻刮:逆着经络走行方向刮为泻刮,每个部位刮3-5分钟。)皮肤呈现出红、紫色痧点为宜。
6、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调节手法力度。
7、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八、效果评价:1患者的体位是否合理,操作技术是否熟练。(刮痧的手法、力度、方向、时间)2刮痧部位皮肤情况。患者的生理、心理感受。3预期目标达到的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九、
护理及注意事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穴位按摩法
一、定义: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二、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体质及按摩部位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三目标:1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如头痛、牙痛、胃痛、腹涨、便秘、失眠等)
.2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四、告知:按摩时局部出现酸胀的感觉。五、禁忌证: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六、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新公司合同担保协议下载
- 借贷居间合同
- 食品检测服务合同
- 吊车施工合同
- 个人借款给企业的合同范文
- 污水处理厂运维合同履约承诺书
- 基于线性材料插值的超弹性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 多参量智能光纤传感系统研究
- 列车轴装通风式制动盘流量特性的数值研究
- 开放世界中的目标感知与多任务决策方法研究
- 高考模拟作文“文化自信:春节走向世界”导写+范文3篇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能手1000题带答案
-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总结报告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第2课+古代希腊罗马(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中储粮兰州公司考试笔试题库
- 焊接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重建成长型思维课件
- 电捕焦油器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 质量问题分析及措施报告
- 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