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门诊工作制度_第1页
中医门诊工作制度_第2页
中医门诊工作制度_第3页
中医门诊工作制度_第4页
中医门诊工作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门诊工作制度中医门诊工作制度一、中医科应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二、中医科病员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三、中医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书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病历(包括门诊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四、对于年老、经验丰富的中医,应配备水平较高的青、壮年中医或西学中医师,作为助手,继承并整理其学术经验,积极开展中医的科研工作。五、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六、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七、积极弘扬中医的特长,如针灸、推拿、正骨、男科、妇科、皮肤科等,设专科门诊方便群众就医。八、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转抄,只能供参考。医7)、推拿室工作人员上班时,不得在工作室内吸烟、护士值班室规章制度1.护士值班制度1)医院临床各科及急诊科均实行24h值班制。门诊及医技科室的护理人员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排班。2)护士应按照周排班表安排进行值班。3)值班护士必须按照医院统一要求着装上岗,坚守护理岗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劳动纪律,不擅自脱岗、离岗。4)值班护士按照分级护理要求做好病情巡视和临床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按时、准确完成各项治疗措施和基础护理,密切观察、记录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准备和抢救配合,如实记录抢救过程。5)值班护士应认真履行病区管理制度,做好病人和陪伴人员管理,维持好病房秩序,保证病区安全,创造有利于病人治疗和休养的良好环境。6)值班护理人员应将本班内病人的重要情况记入护理记录,班班交接,遇有特殊情况逐级上报。7)为了加强病房管理和业务领导,护士长在正常情况下不值夜班。8)护士调班须经护士长同意,并在班表上注明,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擅自调换班次。2.护理二线值班制度1)二值护士必须由具备夜班护士资格、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高级责任护士以上的护士担任。2)二值护士职责包括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①二线值班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参与正常轮班,晚上轮流上二线班,保证接到呼叫后10min内到位。②二值护士接班前应到科室巡视病室,了解危重病员情况,遇特殊情况或科室工作较忙时到病房指导或参与护理工作:组织或协助抢救;解决护理疑难问题;处理护理纠纷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在护理二线值班登记本上做好二值记录。③二值护士解决不了的护理问题,应及时向护士长或护理总值班汇报,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3)大科护士长应每月总结二线值班护士工作情况,讨论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制订改进措施并落实。4)为使二线值班护士能有效地发挥其作。医生值班室规章制度医师值班制度1、正常办公时间及节假日均须设有医师值班。原则上由住院医师担任一线值班,主治医师或总住院医师担任二线值班,副主任医师担任第三线值班。根据科室的大小和床位的多少,设一、二、三线值班医师值班。少数因特殊情况(如人员结构)可安排主治医师或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值一线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和科主任值二线班,不设三线班,每周五下午需将下周科室医师排班表交医务科。2、值班医师应按时到岗,接受各级医师交班的医疗工作。值班期间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认真负责地做好各项医疗工作和病员临床情况的处理,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示上级医师处理。3、值班医师要经常巡视病人,对病人的病情要重点了解。密切观察危重、手术后、待产及产后以及有特殊情况等病人的病情,及时予以处理,写好病程记录,做好值班时间内急诊入院病人的处理,并完成首次病程记录。4、值班医师若因急会诊等工作确需要短暂离开者,应将去向告知值班护士,并在黑板上注明去向,当护理人员请叫时应立即前往诊视。夜间休息时遇有护士或病人家属呼叫,应立即起来,诊视病人进行处理,严禁不诊视病人在床上开口头医嘱。值班医师禁止外出,杜绝脱岗现象。5、次日晨,值班医师应将病员病情及处理情况向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报告,对危重病员情况及尚需处理的工作向经治医师交班。并扼要记录值班记录。6、值班医师在第二天下班前,必须在规定查房时间内对自己负责诊治的病人进行查房和必要的处理,办好交接班手续后方可下班。7、各科班次排定,原则上按24小时值班制,少数特殊情况可自行安排班次,但需保证24小时均有专人值班。班次排定原则上不换班,因特殊情况换班者需由科主任同意,并有记录。值班室规章制度1、室内要保持干净和安静,物品放置应定位规范,未经同意,不得私拉电线、私自添置或减少物品,禁止他人物品存放室内。2、每天做好检查巡视工作,做到人走电断,关好、锁好门窗,若有不关闭或不安全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特殊情况及时上报。3、禁止任何人在室内吸烟、酗酒,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室内一切电器设施。4、一律不得吸收无关人员在室内逗留、闲聊、打闹,站岗、值班人员要做到文明、礼貌,坚守工作岗位,认真负责,不擅离职守,不得从事与值班执勤无关的活动。5、值班领导与校车管理员时间的规定:早:5:50(车来前)——7:30,午:10:30——11:00,晚:3:20——5:00(车走后)刮痧的适应症,禁忌和注意事项刮痧疗法的适应症刮痧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临床上可以针对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刮痧部位进行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其中对因痧引起的中暑胸闷、恶心呕吐、腹痛、烦乱、胃肠型感冒、食欲不振、骨关节病、疼痛性疾病等有独特的疗效,对消除亚健康人群的常见症状如头痛、失眠、健忘、疲劳等也有一定的作用,也可以用于严重脏腑功能失调、骨关节明显变形等病症的辅助治疗。刮痧疗法的禁忌症1.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性者禁止刮痧。2.有皮肤病或传染病者禁止刮痧。3.孕妇腹、腰、骶部禁刮,其他部位也应慎刮或轻刮。4.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前后二阴等部位禁止刮痧。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肿瘤部位以及有新鲜骨折处禁刮。6.患有出血倾向疾病或血友病患者禁止刮痧。7.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1.冬天应少用本法,用时应注意保暖,避风寒;夏季刮痧时,应避免风扇直吹刮痧部位。2.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重力大面积刮痧,特殊情况下可用轻刮法或点按刮拭。3.刮痧出痧后最好饮用一杯温开水,30分钟内禁止洗凉水澡。4.刮痧手法要均匀一致,防止刮破皮肤,刮痧时以局部组织内渗血、瘀血为度。5.刮痧前后,用具必须进行彻底消毒,以防发生感染。6.刮痧顺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内向外,顺肌肉纹理朝一个方向缓缓刮动,不能来回乱刮。7.刮痧次数,一般是刮完后3-5天,待痧退后可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1-2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8.刮痧部位常选取颈部的两侧、后颈部、腰背部、臂弯及腘窝。9.刮痧后因毛孔开张,病人应注意避风,还可喝一杯温热水,以助发汗,促进新陈代谢。艾灸疗法需注意的十大禁忌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禁忌四: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禁忌五: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禁忌六: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禁忌七: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禁忌八: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禁忌九: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禁忌十: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药浴的注意事项全身药浴后应慢慢从浴盆中起身,以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造成一过性脑部缺血,眩晕。(1)饭前、饭后半小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肠胃空虚,洗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饭后立即药浴,可造成胃肠或内脏血液减少,血液趋向体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2)全身药浴后应慢慢从浴盆中起身,以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造成一过性脑部缺血,眩晕。(3)洗浴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