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建设报告_第1页
退耕还林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建设报告_第2页
退耕还林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建设报告_第3页
退耕还林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建设报告_第4页
退耕还林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建设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XX县XX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TOC\o"1-2"\h\z\u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概况 1第二节项目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3第三节效益评价 4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6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 6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13第一节市场分析 13第二节市场预测 16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0第一节建设场址 20第二节场址建设条件 20第三节社会经济状况 23第四节建设条件初步分析 24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25第一节建设规模 25第二节建设内容 25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及建设方案 26第一节生产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 26第二节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 28第三节总体布局 32第四节建筑方案 34第五节设备方案 36第六节猪场防疫措施 36第七节猪群的免疫 39第七章公用工程 40第一节给排水工程 40第二节电气工程 41第八章环境保护 43第一节场址环境现状 43第二节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43第三节环境保护设施 44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 45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47第一节项目组织管理 47第二节组织机构 47第三节人员培训 47第四节建设管理 48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50第一节建设工期 50第二节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0第三节 项目实施进度表 50第十一章招标方案 52第一节招标原则 52第二节招标内容及范围 52第三节招标组织形式 52第四节招标组织形式及招标方式 53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4第一节投资估算 54第二节资金筹措 57第十三章综合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58第一节社会效益分析 58第二节生态效益 59第三节风险评价 59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 61第一节研究结论 61第二节建议 61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XX县XX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XXXX县红阳国安种养专业合作社项目单位负责人:刘国平承办单位简介:XX红阳国安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5月份,由XX镇红阳村村民自发成立,社员由红阳村五户村民组成,合作社于种养业为主,合作社法人代表为刘国平,合作社目前建有母猪舍2200平方米,仓库、员工宿舍1000平方米三.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四.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地址拟选于XX县XX镇红阳村五.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本项目总占地面积50亩,新建建筑面积2218㎡,其中:生活用房总建筑面积为300㎡,限位舍500㎡,分娩舍600㎡,保育舍768㎡,门卫更衣消毒室50㎡。本项目购进杜洛克血缘♀8头♂2头;纯种大白♀70头,大白♂4头组成核心群。上述三个品种按育种方案进行育种,经种猪性能测定、遗传评估选择性能优秀的个体作为核心群的后备种猪,保持2个纯系和1个单交系。性能较优秀的个体作为繁殖群种猪,新增核心群和繁殖群基础母猪保持在230头。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出栏猪苗4500头,提供给退耕还林户和合作社成员饲养。六.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67.73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用178.4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7.45万元(含引种费),预备费11.8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0万元。项目拟申请国家和省巩固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20万元,全部用于建设投资;企业自筹资金147.73万元。七.对退耕还林户的实施方案与效益本项目的实施方式将采取“企业+基地+退耕农户”模式。项目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后,项目实施单位向退耕还林户免费提供优良猪苗,直至项目完成。本项目利用国家专项资金总额数为120万元,一年内向500户退耕还林户无偿提供总价值不少于120万元的猪苗。该款项作为对国家专项资金的偿还。项目实施单位要做好扶持对象的跟踪服务,无偿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并按市场价回收其生猪或退耕户自己销售其生猪。另外,退耕还林是改变农民传统耕种习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利用退耕还林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户从原来的耕种习惯解脱出来,根据自身优势,发展其它产业,增加经济收入,脱贫致富。第二节项目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一.项目研究工作的依据1.关于《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项目指南》;2.国家林业局林业六大重点林业工程、XX省五大重点林业工程支撑内容;3.《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规定》;5.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6.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现代化林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7.《XX生态建设规划纲要》:8.《XX省人民政府省长办公会议纪要》(第105期);9.《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指南》:10.《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提纲》;11.《XX省国土综合规划》;12.《XX省鼓励投资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的规定》;13.《XX县退耕还林总体规划》;14.《XX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阶段性检查验收报告》;15.国家、部委、省现行的设计规范、标准和定额。二.项目研究工作的范围研究范围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与建设必要性;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项目建设条件;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工艺技术方案及建设方案;公用工程;环境保护;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项目实施进度;招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综合效益评价与风险评价;结论及建议等内容。第三节效益评价一、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出栏猪苗4500头,提供给退耕还林户和合作社成员饲养。考虑退耕还林户管理水平,按每头出栏生猪110公斤,售价17元/公斤计,该项产品每年可为500户退耕还林户带来约841万元的经济效益,平均每户收入约1.682万元。二、社会效益本项目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发展养猪业,为退耕农户开辟新的生存渠道。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项目以退耕还林和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为契机,强调生物链建设,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以环境友好、动物福利和产品安全为目标,采取标准化管理、生态化养殖、产业化经营、企业化运作的市场发展模式,向农户提供优质、安全的猪苗,为市场提供优质畜牧产品,丰富人民生活,发挥XX资源条件优势,拓展养殖空间,可以为XX省的畜牧养殖更好的做出示范,对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XX省的畜牧养殖业向产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建成还可解决部份农民的就业问题,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推动XX省无公害绿色畜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相关部门与领导予以重视和支持,尽快促成项目建成投产。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一.退耕还林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审时度势,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被群众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实施退耕还林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36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5%;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74万km:占国土面积的18.2%。造成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沙进人退,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据全国土地资源调查资料,全国仅25度以上的坡耕地就达606万km2,毁林开荒虽然增加了些耕地面积和粮食严量,但在生态环境方面却付出了巨大代价。由于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耕种,己使之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20多亿吨,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坡耕地。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夫,导致江河湖泊不数断淤积,使两大流域中下游地区水患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国家也不得不年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投入防汛、抗旱和救灾济民。实施退耕还林,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效地增强这些地区的防涝、抗旱能力,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又能提供生态保障,促进地区工农业取得更快的发展。因此,实施退耕还林不仅能够促进地区林业生产力及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退耕还林是改变农民传统耕种习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人们在经济落后、农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盲目开荒种田,一直成为难以遏制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沙进人退,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实施退耕还林,改变农民传统的广种薄收的耕种习惯,使地得其用,宜林则林,宜农则农,扩大森林面积,不仅从根本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而且可以集中财力、物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实衍集约化经营,提高粮食单产;实现增产增收。退耕还林是现阶段我国拉动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大举措。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必须通过进一步扩大内需米拉到经济的发展,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的中度速发展。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加上干旱、洪涝等灾害的影响,种粮食的收益很低,有些地方农民收入受到影响。拉动内需必须首先增加9亿农民的收入。实施退耕还林,开仓济贫,可以增加农民收,有效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二.实施退耕还林,带动养猪业发展是农业生产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党和政府一系列加速农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下,我国畜牧业连续20年平均年递增9.9%,产值增长近5倍,达到4000亿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3。1994年3月中央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也分别制定了各行业和各地方的“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此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加紧实施,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调整农业结构、投巨资兴修水利、关停并转污染企业、城市”蓝天绿水”工程、拯救濒危动植物,这也为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退耕还林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把退耕还林,改善环境与走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紧密结合。实施退耕还林,既考虑当前的生产需要,又考虑农民及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农户养猪日前仍占商品量的80%,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肉食来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消费量己成为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也已成为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副食品。保障猪肉的有效供给和价格平稳,关乎民生大计,关乎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关乎社会的稳定。受前年生猪价格过低、以及饲养成本上升和部分地区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全国生猪生产出现下滑,造成近一年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造成了副食品价格、市场物价指数上扬,给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大力发展生猪饲养,提高生猪产量已是迫在眉睫。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生猪生产,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中共中央2008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对粮食、油料、生猪和奶牛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逐步形成稳定规范的制度。彰显了党中央和国务院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对畜牧业特别是生猪产业的关心和支持。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对树立和恢复生猪养殖者信心、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能力、提高猪肉供给水平、平稳以猪肉为主的副食品价格、维护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均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近年来,国家将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XX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发展畜牧业,随着XX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成与发展,养猪业更是得以迅猛发展,年均增长率突破20%。随着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的全面启动,为XX畜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XX省各级畜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促进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以实施退耕还林为契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养殖业退耕还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实施退耕还林的地区若不进一步适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那么退耕还林不但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给捉襟见肘的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实施退耕还林,就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和利用本区域同其他区域的比较资源优势,建立适合自身比较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农村经济发展掀开崭新一页。结合退耕还林,可以大面积发展林业和大规模发展畜牧业,不仅可以有效地应对退耕还林同发展畜牧之间的林牧矛盾,还可以有效解决退耕还林后耕地减少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退耕还林是改变农民传统耕种习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实施退耕还林必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抓住退耕还林的机遇,加大农村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根据自身比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形成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区域的主导产业来发展,才能确保退耕还林走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轨道。二.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手段2006年1月1日,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正式废止,标志着国家对农业实现了由“取”向“予”的重大转折。几年来,中央在“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基础上。在畜牧生产用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银行贷款、政府补贴、良种畜禽饲养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发展。特别是2006年来,由于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疫病威胁日益加大,市场生猪供应日趋紧张,猪肉价格持续上涨,CPI指标(特别是农副产品指数)长期高位运行,引起了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也多次指示,要求“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并出台了能繁母猪饲养、生猪良种繁育、生猪保险、疫苗补助、对新、扩建生态猪场建设补助政策和生猪生产调运大县的奖励措施。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示:“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园艺作物生产设施化、畜禽水产养殖规模化。支持建设生猪、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发展园艺作物标准生产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推进畜禽养殖加工一体化。支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完善扑杀补贴政策,推进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XX项目建设符合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主攻的产业。当前,随着我国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养猪生产已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转变,生产方式已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生猪消费由消费型进入追求质量安全阶段。因此,抢抓机遇,依靠科技,建设猪仔繁育基地,是社会和企业共同的需求,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手段。三.是推进XX生态省建设,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需要退耕还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之一,XX省近年来加快了实施该类工程的进度。按照国家部署,XX省于2002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重点是中部山区水土流失地、沿海沙地、西部荒漠化土地,以及海边、路边、城市周边生态环境薄弱的地区。退耕还林完成后,可使全省森林覆盖率由53.3%上升到58.5%,将极大推进XX生态省的建设步伐。2008-2010年,国家共下达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1.44亿元,基本全面完成任务,2011年的建设任务也已经圆满完成。四年来,XX省通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改善及恢复基本口粮田灌溉面积5.6万亩,新增户用沼气池3182座、节柴灶1488眼,完成补植补造面积3.85万亩,完成培训农民6.22万人次。XX是XX省退耕还林建设的重点地区,县沿海地区降雨量小,缺水严重,农作物生长不良,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本项目的建设将为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产生积极的作用。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第一节市场分析中国是一个生猪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猪肉及其制品消费大国。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养猪生产发展的政策。财政部数据表明:国家用于扶持发展养猪生产的资金投入达到150余亿元,资金支持几乎覆盖养猪生产包括母猪补贴、良种补贴、保险补贴、发展规模养殖补贴、治理养猪环境补贴、养猪大县补贴等各个环节。在这些政策刺激下,全国生猪发展十分迅猛。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95万头,出栏量为607万头;2009年全省生猪存栏502.35万头,生猪出栏671.23万头,猪肉产量已经达到世界猪肉总产量的51%,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也从1990年的20公斤上升到2008年的39.2公斤。目前,我国高收入人群中每天人猪肉均消费水平已经分别达到100~150克。而农民年人均猪肉消费不足20千克。虽然短时间内我国居民很难达到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元消费结构下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将逐步提高,将是推动我国猪肉消费量增长最主要的因素。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城市人口的较快增加,我国肉类消费还存在着成倍增长的空间。2009年生猪及其产品价格在持续15个月高位运行后,有所回落,将由“波峰进入波谷”,但2009年全年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2.2元,出栏l头100公斤生猪平均利润165元,总体来说还是有所增长。面对生猪生产的新形势与新情况,机遇与挑战,生猪生产的有利条件有:一是生猪存量不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由于生猪疫情风险的影响,养殖比较效益下降,散养户急剧减少,加上今年多年不遇的雪灾,生猪总量仍显不足,市场供给仍显偏紧。二是各级政府重视,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较大。为稳定和扶持生猪生产发展,保障市场猪肉产品供给,各级政府对生猪生产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如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生猪良繁体系建设补贴,生猪人工授精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补贴等,其中能繁母猪补贴去年已提高到100元/头。三是养殖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通过引进长白、大约克等新品种,推广养殖新技术,应用养殖新设施(备),成立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生猪生产技术水平、规模养殖比例和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四是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趋于平静。由于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市、县、乡三级畜牧兽医体系的建立和人员到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措施扎实、有效,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已得到有效控制,疫情趋于平静,为保障生猪主产健康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10年上半年,我省畜牧业生产克服生猪价格下跌、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经济效益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畜禽生产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规模养殖比重进一步扩大。据行业统计,上半年全省畜牧业总产值75亿元,较前一年增长12%,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23%。农民人均牧业收入560元,占总收入的I8%,较去年提高21%。畜牧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虽然上半年生猪生产形势总体不容乐观。尽管待宰活猪1月份平均每公斤价格上涨0.23元,但2-5月份价格转为持续走低;至6月份,价格重现小幅上扬。受春节节日消费刺激影响,猪肉价格在l、2月份稍有涨势,3-5月份进入肉类消费淡季,因“五一节”刺激消费效应不明显,价格持续走低;至6月份随生猪价格回升,猪肉价格也略显走高。仔猪价格在1、4月份均有微幅涨势,但在2、3、5、6月份又显轻微降势。6月份以来生猪行情稍显好转。2010年6月份到2010年10月底,在国家冻猪肉收储政策的拉动下,猪肉价格开始快速回升,由6月初的14.52元/kg迅速上升至10月底的17.79元/kg,涨幅高达22.5%。2010年11月到12月份,受国家稳定物价的宏观政策影响,国内猪肉价格涨势趋缓,进入高位稳定期。2010年我国生猪养殖利润呈现明显的“V”型走势,和2009年的利润走势基本一致,均为年初便开始一路下滑,年中进入亏损状态,下半年开始一路上行,进入盈利状态。但2010年与2009年利润走势也有明显的差别,2009年年初养殖利润开始下跌,但直至5月份才进入亏损状态,但2010年2月份春节期间便跌破了4.4:l的猪料比价盈亏均衡线,进入亏损。2009年亏损期仅保持了2个多月,但2010年亏损了近5个月。但从2010年的利润走势来看,2010年1月份,生猪养殖利润为152元/头,由于受多方利空因素的影响,生猪养殖利润一直呈现下滑趋势,到4月份跌至一年中的最低点,此时养殖利润为91元/头,处于严重亏损状态。随后,受国家收储冻猪肉政策的有力支撑,养殖利润开始好转,但5、6月份仍是处于亏损状态,一直到7月份养殖利润才有负转正,进入盈利状态。根据目前生猪生产现状以及影响生猪生产的养猪户心态、饲料价格、疫情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2年上半年生猪和猪肉价格将保持平稳趋升态势,生猪养殖将持续处于盈利状态。从整体上看,2012年全年生猪生产效益要好于2011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质的飞越。八十年代以前,由于资源不足,人民的饮食以粮食、素食为主,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间接粮食消费持续增长,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正向动植物并重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人们食物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对肉类的需求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在中国肉类食品消费结构中,近几年猪肉一直占65%左右,居于领先地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0-2007年我国猪肉人均消费量呈上升趋势,猪肉消费占肉制品消费比重逐渐下降,城乡消费差距逐渐缩小,城区户外消费增加。预计后期猪肉消费量将继续增加,且猪肉消费将从家庭消费逐渐向户外消费转移。第二节市场预测我国养猪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猪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地区的养猪生产,已由过去的自给或半自给的分散型,传统家庭副业生产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方向发展。这为改变人民群众的食品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生猪饲养结构及生产水平来看,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目前我国的养猪结构仍以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化饲养为主,市场稳定和供应能力偏弱。据统计,目前,我国规模养猪增势趋缓,农户养猪仍占多数,2009年全国生猪存栏散养户占生猪出栏总量75%,由于小养殖户饲养的品种落后、技术落后、饲养条件差,抵抗市场风险和疫情风险的能力非常差。由于2007年受严重疫情影响,很多养殖户也只能望价兴叹,市场猪肉供应非常紧张。2008年政府给了养猪业大力支持,引种的、扩群的也很多,但由于生猪生产周期长、饲养技术要求高和资金投入需求大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猪肉紧缺的现状,在2009年、2010上半年生猪市场行情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显上涨态势。未来我国养猪业市场变动将越来越小,行情会越来越稳定,养猪利润空间将处在20%-25%之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生猪规模化、良种化的进程加快和养殖结构逐渐转型,生猪市场将越来越稳定,猪价涨跌幅度将越来越小,周期也会越来越短,养猪业将慢慢进入稳定利润时期。优质、高效、安全猪肉和猪肉制品仍将是国内消费主流,以后我国的养猪业必将走向规模他、大型化,朝着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发展。XX是无疫区、健康岛,猪肉产品安全优质前景看好。目前生猪产业从粗放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下一步将提高规模化程度,“十二五”标准化规模养殖力争过8成。无疫区品牌效应和良好的养殖环境,提高了生猪出岛出口的市场竞争力,广东、福建省积极与我省合作交流、洽谈业务、签订合同,XX畜产品出岛出口前景看好。预计,未来几年岛外市场生猪需求量巨大。2011年是XX养猪行业效率有明显提升,全省生猪出栏853万头,同比增长15%,生猪出栏新增112万头,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新增100万头的目标。XX生猪出栏量大幅增长,得益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无疫区为畜牧业发展撑起巨大保护伞,XX连续13年保持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投资者看好XX畜牧业,新建一大批规模化养殖场投产,其中全年新增万头以上规模猪场就达到10个,全省万头以上规模猪场达到172个;二是政府扶持力度大,省政府实施西部市县和东部市县农民养猪增收工程,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扶持畜牧业资金2.87亿元,带动社会投入27亿多元,全年新建猪舍62万平方米、新增补栏230多万头生猪。2012年伊始,XX省畜牧业再次显示强劲发展势头,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的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00多个,其中超亿元项目有10个。其中最大的有:南京雨润食品在儋州市投资了一个200万头的生猪屠宰加工项目、海口罗牛山年屠宰240万头生猪项目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也在桂林洋开发区动工。根据XX省现有存栏生猪量及养殖成本来分析,上半年我省生猪价格可能在15元每公斤徘徊,7月份后可能达到18元每公斤,遇到市场波动应不低于16元每公斤,今年仍是养猪的好时机。据分析,以XX常住人口876万人计,年消费440万头生猪,加上流动人口、旅游人口等消费,年需消费560万头生猪。2010年,XX出栏741万头生猪,完全可以保障市场供给,还有173万头出岛,随着雨润等加工项目投产以及国际旅游岛建设游客增加,猪肉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第一节建设场址本项目场址位于XX县XX镇红阳村。总占地面积50亩,该用地已与农户签定租借协议,土地使用年限30年。用地地形为山丘黄土地带,周边没有污染,空气清新,环境质量优良。第二节场址建设条件一.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条件XX黎族自治县位于XX省西北偏西部,地跨北纬18°53'~19°30'、东经108°38'~109°17'之间。东与白沙黎族自治县毗邻,南与大白黎族自治县接壤,西南与东方市以昌化江为界对峙相望,西北濒临北部湾,东北部隔珠碧江同儋州市相连。XX土地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4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6.6万亩;海岸线63.7公里,水域面积8.3万亩。现辖石碌镇、十月田镇、乌烈镇、昌化镇、海尾镇、XX镇、七叉镇、王下乡共8个乡镇,84个村(居)委会,179个自然村。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26.5万,世居着汉、黎、苗等民族。2.气候条件XX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4.3摄氏度,全年无冬,四季如春,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为2000~2600h,年平均降水量为1676毫米。3.地形地貌及地震条件XX县地势为西北低东南高,西北海拔30米,东南高达1654米。地貌为西北平原,中部台地,东南山区,背山面海。XX县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域图(GB18306-2001)》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划分规定,本项目所处区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系数小于或等于0.35g,所在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4.XX农业产业政策条件2012年XX省农业厅工作重点将加强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和本省“菜篮子”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强畜牧业基地发展。落实扶持政策,争取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支持畜禽生产。实施好10个超亿元畜禽项目,推进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全面投产,加快罗牛山24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建设。新增万头猪场10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00个、畜禽良种繁育场100个。扩大和牛配种子及示范点。全年生猪和家禽出栏分别达920万头和2.54亿只,分别增长8.2%、8.5%。全面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集约化,农业精细化,农业设施化,农业品牌化,农业生态化发展。退耕还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之一,XX省近年来加快了实施该类工程的进度,XX是XX省退耕还林建设重点地区,本项目的建设将获得有关单位和部门的鼓励和支持。5.基础设施条件1)供水:项目区供水水源采用地下水,本项目在基地内新开挖1口水机井,并配套水机井及水塔,能满足本项目建设及生产经营需要。2)排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可作为基地树木及周围农田水肥加以利用;利用场地地形,遇暴雨时可随时排泄雨水,不会威胁地上建筑。3)电力:XX县电力富足,现有22万伏电压供电中心和13座小型水电站,主变电容合计31.98万千伏安,与全省联网供电。全县自然村已经全部实现村村通电;项目基地用电计划从经阳村内100安变压器引线接入,为项目提供电力保障。4)通讯:XX全县已开通了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国内外长途传输数字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讯网络覆盖全县,用户可直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县内宽带网络也已开通,各种通讯手段丰富齐全,可满足项目建设要求。5)建筑材料:在XX镇的附近地区有砂子和石料,对施工取土和开采石料较为方便。施工中所需钢材、木材、水泥、汽油和柴油等均须外购,在XX县内容易购得。6)交通运输:项目基地距XX县县城约20余公里,距省会城市海口约200公里,该镇交通方便,海榆西线公路、环岛高速公路、西环铁路从此处穿过,XX镇辖区内乡村道路畅通,交通便利。项目区将通过乡村公路与外部联通,交通状况良好。第三节社会经济状况初步核算,2011年XX县GDP(不含农垦,下同)达713194万元,同比(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7%;人均GDP(不含农垦)达28113元,同比增长15.7%。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4112万元,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3005万元,同比增长2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6076万元,同比增长16.5%。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3%,比上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9.3%,比上年同期上升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17.7%,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看,全县经济在较快轨道上高速发展,主要靠第二产业的高速增长拉动。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11.7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10.25个百分点,而第一和第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14和3.13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方面,2011年,XX县委县政府按照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制定《关于促进农民三年增收的实施意见》,强化重农强农惠农的氛围,以农业为主、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加快以冬季瓜菜基地、设施农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因产品价格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使我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8220万元,同比(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5%,实现增加值164112万元,同比增长8.7%。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总产值139275万元,同比增长6.9%,实现增加值81286万元,同比增长6.9%;林业总产值6127万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增加值4704万元,同比增长13.6%;牧业总产值31045万元,同比增长5.3%,实现增加值18281万元,同比增长5.2%;渔业总产值75481万元,同比增长11.9%,实现增加值56813万元,同比增长11.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6293万元,同比增长10.7%,实现增加值3029万元,同比增长10.7%。2011年,XX县生猪年末存栏量为102991头,比上年增长16%。据此,XX在农业经济,生猪养殖方面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第四节建设条件初步分析通过以上分析的现场调研,拟建项目符合该区域的总体规划,场址地形及工程地质状况良好,建设的配套条件较全,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市场前景良好,项目建设有利条件十分突出。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第一节建设规模本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23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猪苗约为4500头。生活用房总建筑面积为300㎡,其中办公楼建筑面积为50㎡,宿舍楼建筑面积为150㎡,饲料房及设备房建筑面积为100㎡;猪舍包括分娩舍600㎡,保育舍768㎡,限位舍500㎡。第二节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员工住房、办公用房、库房及猪舍等,并配套相应的给排水、电气、道路等工程。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及建设方案第一节生产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一.生产技术方案大白猪又称为大约克夏,原产于英国。由于大白猪体型大,繁殖能力强,饲料转化率和屠宰率高以及适应性强,世界各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均有饲养,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广的主导瘦肉型猪种。生产性能:具有产仔多、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色好、适应性强的优良特点。不仅纯种大白猪生产性能优秀,当用来与其他几乎任何猪种杂交时,无论是作为父本还是母本,都有良好的性能表现。大白母猪与外来良种公猪杂交,其后代具有生长快、耐粗饲、抗病力强、饲料报酬高、肉质好等杂交优势。本项目选用大白母猪作为母本。杜洛克为世界著名的鲜肉型品种,具有生产快、饲料转化率高,抗逆性强的优点,本项目采用杜洛克公猪作为终端父本。本项目采用二元杂交繁育体系。采用杜洛克作为父本,大白猪作为母本。育种方案见下图。杜洛克大白猪祖代杜洛克♂×杜洛克♀大白猪♂×大白猪♀父母代杜洛克♂×大白猪♀商品代杜洛克大白二元杂交猪二.生产工艺流程1.本项目购进杜洛克血缘♀8头♂2头;纯种大白♀70头,大白♂4头组成核心群。2.上述两个品种按育种方案进行育种,经种猪性能测定、遗传评估选择性能优秀的个体作为核心群的后备种猪,保持2个纯系和1个单交系。性能较优秀的个体作为繁殖群种猪,核心群和繁殖群基础母猪保持在230头。3.本项目设计新增基础母猪230头,以仔猪21日龄断奶和全进全出工艺为条件进行种猪场设计。设计确定以周为繁殖节律,全年进行均衡生产;实行“全进全出”工艺流程;哺乳仔猪实行早期隔离式断奶(21天),优质的饲料和先进的管理,确保早期断奶的成功,以减少母猪将疾病传染给仔猪的机率和提高母猪生产效率。4.本项目采用现代化饲养工艺流程,按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进行饲料配给,猪场全群料肉比3.6:1。5.采用国内先进的生物安全体系和疫病防治技术,育成仔猪残、死率控制在3%以下。三.生产工艺流程种公猪后备公猪种公猪后备公猪育成仔猪保育分娩哺乳母猪妊娠母猪待配母猪育成仔猪保育分娩哺乳母猪妊娠母猪待配母猪后备母猪后备母猪生产工艺流程图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以周为单位,全年均衡生产。新增230头基础母猪,年生产猪苗4500头(30市斤)。母猪年产22头仔猪,哺育率95%,保育率98%、育肥成活率98%,仔猪21-28天断奶,全群料肉比3.3:l。母猪年更新率33%,母猪情期受胎率90%。第二节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种公猪体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质良好,提高配种受胎率。1.种公猪的饲养种公猪的日粮标准要稳定,每日供应量2.75kg,冬季每日供应量3.02、种公猪的采精经训练调教后的公猪,一般一周采精一次,12月龄后,每周可增加至2次,成年后2-3次。采精用的公猪一般使用2-3年。3.管理要求目标:全群母猪情期受胎率要求90%以上,每头母猪年产仔两窝,每窝平均总产仔10头以上,认真做好各种记录。对公猪态度要和蔼,严禁恫吓;在采精过程中,不得给予任何刺激。每天清扫圈舍两次,猪体刷拭一次,保持圈舍和猪体的清洁卫生;冬季铺垫褥草,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每季度统计一次每头公猪的使用情况,并提出公猪的淘汰申请报告。二.种母猪的饲养管理1.配种准备期目标:改善母猪体况,使母猪正常发情,排出质量保证的卵子,做到适时配种,提高情期受胎率和受孕胚胎数。二胎母猪断奶时要注射PMSG800-1000单位,断奶母猪要按原单位返回配种或妊娠单位。每头母猪供应混合料2.5kg,冬季供应3.0kg,采用潮拌料,日喂三次,保证充足的饮水。夏秋季每根据母猪体况(肥瘦)分圈,每圈饲养4-6头母猪,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猪要特别标记,并在饲养时特别照顾,做好补饲催情,可供应饲料3.0kg;过肥母猪可以减少至2.25kg。2.配种饲养员在母猪配种完成后,要做好配种时间记录,为配合配种员观察发情作准备(将记录填写在母猪妊娠诊断记录表上)。3.妊娠前期(配妊—怀孕80d)目标:防止母猪流产,保证供给母猪充足营养,促进胎儿整齐发育。继续执行1、2款的规定,瘦弱母猪特别照顾。禁止使用发霉、冰冻饲料。在配种后16-23d,要认真观察母猪,防止母猪发生争斗或外界不良刺激,初步确定其是否返情,如发现返情要及时通知配种人员。在配种后70d将确定怀孕的母猪挂出预产牌。4.妊娠后期(妊娠80d-107d)目标:避免弱仔产生,使产出仔猪整齐一致。每头母猪饲料供应量增加至2.75kg,冬季给量3.25kg,饲喂方法依旧。饲养员必须知道母猪预产期,如有错误,要及时校对;并按要求给足饲料,对体况依旧较差的母猪给予特殊照顾。产前1周调入产房,携带产牌,不得赶得过急,不得惊吓;并对产栏和猪体进行消毒。5.产前准备进入产房的母猪,每头饲料供应量增加至5.0kg。采用潮拌料,日饲喂三次。预产期2-3d要使日饲喂量减少至3.0kg。注意母猪临产前的变化,在母猪粪便发生变化,并有奶水时做好接产准备。接产准备器具包括产箱垫袋、红外线灯、毛巾、消毒用碘酒、1‰高锰酸钾溶液等,母猪有羊水排出时,在冬季和早春还要将红外线灯接好,使产箱预热,准备接产。6.接产目标:避免死胎和即死的发生,使母猪正常分娩,并缩短产程。仔猪出生后首先把口、鼻内及体表的粘液擦干。将脐带内血液向脐轮方向挤压,距腹壁4-5cm处剪断,断头用碘酒消毒。哺乳前,要把母猪乳头用l‰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消毒,并挤掉乳头内2-3滴奶水。如果上一头仔猪出生1.5h后没有产仔,但母猪腹中明显还有胎儿,要考虑用催产素助产;如果胎儿太大,要助产掏出;实施过掏产的母猪要在产仔完成后注射适当剂量的消炎药物。要注意胎衣包裹的胎儿的排出,出现此情况,要立即将胎衣撕破,把仔猪口鼻粘液掏出擦干;胎衣排出后要及时处理。7.哺乳期目标:提高母猪泌乳量,提高仔猪成活,保住母猪膘情,使断奶后正常发情。母猪产仔3d后每日饲料逐渐增加至5kg,并可根据母猪带仔多少、体况好坏、泌乳量高低和仔猪发育好坏增减饲料量,但不能超过每日6kg。夏季每头母猪给青饲料2-3kg。根据母猪体况、仔猪发育情况和认食情况决定早朔30d断奶的时间,可以提前或错后5d;断奶前要提前安排,在断奶前2-3d减少饲料给量,每头母猪每日3.三.仔猪的饲养管理1.哺乳仔猪出生仔猪3-5d内要人工辅助固定奶头,每隔1.5h放奶一次,弱小仔猪固定在前面2-3对奶头。仔猪在寄入寄出时,要考虑三个原则。“下寄”原则,即出生早的往出生晚的窝中寄出;“一致”原则,寄出的猪要与带养猪中仔猪个体重大小基本一致;“适当”原则,带养母猪所带仔猪头数要适当。仔猪生后3d补水,4d要补料诱食。仔猪料要采取勤添少给的办法,严格管理,避免浪费。要保证补饲槽的清洁卫生。出生后两个月左右断奶,主要依据仔猪的体重和认食情况、母猪体况进行。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室饲养。2.断奶仔猪断奶仔猪要防止应激产生的拉稀,采取有效措施。饲料采用跨阶段料或逐渐过渡,冬季要尽可能保证仔猪培育室气温与产房一致,并减小昼夜温差。在饲喂上采取前l0d先控制,而后自由采食的办法;乳猪料每头6kg,发生拉稀要积极地对症治疗。仔猪70日龄转群后,要对圈舍进行清刷消毒,然后备用。四.饲养饲料饲养种猪,主要采用木薯、豆科牧草、米糠、玉米等,按照科学营养配方,根据猪的不同发育阶段对营养成份的需求,利用切片机、粉碎机、烘干机等对以上饲料加工成复合饲料来喂养。第三节总体布局一.总平面布置原则1.利于生产总平面布置首先要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按照生产过程的顺序性和连续性来规划和布置建筑物,达到有利于生产,便于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2.利于防疫猪场容易发生和流行疾病,要保证正常的生产,必须将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到首要位置。一方面在整体布置上应考虑地形条件、主导风向等,满足其防疫距离的要求;另一方面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3.利于运输猪场日常的猪苗、饲料、猪粪以及生产和生活用品的运输任务非常繁忙,在建筑物和道路布局上应考虑生产流程的内部联系和对外联系的连续性,尽量使运输路线方便、简捷、不重复、不迂回。二.平面布置猪场按功能分区布置,生产区采用封闭管理,区内不同的猪群应实行隔离饲养,相邻猪舍间也应保持相应距离。三.竖向布置猪场的建设场地比较平整,建筑物沿等高线布置。建筑物的室内地面高与室外地面高差为0.30m四.场内道路道路分净道和脏道。净道和脏道分开,路面坚实、排水通畅、不能太光滑,向侧面倾斜的坡度在10%左右,主干道宽度6m左右,分干道4m,支路宽度2m左右。五.运输1.场内运输场内运输车辆作到专车专用,不能驶出场外作业。场外车辆严禁驶入生产区,如遇特殊情况,车辆必须经彻底消毒后才准驶入生产区。2.场外运输本项目运输按其产品的运输特点配备运输车辆,本项目场外运力由社会运力解决。第四节建筑方案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宿舍建筑规范》(JGJ36-2005);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0);7)国家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定额指标。二.生活用房设计生活用房主要包括办公楼、宿舍楼房等,共200㎡。办公楼、宿舍楼办公楼一层,层高3.0m,总建筑面积为50㎡,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建筑安全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裂度6度。宿舍楼两层,层高3.0m,总建筑面积为150㎡,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建筑安全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裂度6度。立面以简单、大方、对称的建筑形态配以现代装饰材料的点缀,建筑体现通透、大气、民族风格,并尽显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三.生产用房设计建设内容中土建工程规模的确立依据为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各阶段猪只的饲养面积需求,项目建成后,新增基础母猪230头。根据不同猪群的生理特点和工艺要求,空怀待配母猪采用小群大栏饲养,妊娠母猪采用单体限位栏饲养,产仔哺乳母猪采用单体分娩高床,保育仔猪采用高床保育栏小群饲养,生长育成猪采用小群大栏地面平养。而且根据小猪的生理特点保育舍需配备供小猪保暖设备。生产用房建设限位舍、分娩舍、保育舍、消毒更衣室、仓库以及粪污处理设施等。(一)饲料房及设备房饲料房及设备房一层,层高3.0m,总建筑面积为100㎡(其中饲料房70㎡,设备房30㎡),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建筑安全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裂度6度。(二)猪舍各猪舍均采用简单矩形平面布置,砖混结构,屋面均采用双坡屋项,复合板覆盖。围栏全部采用金属围栏。配种舍、保育舍、育成舍采用敞开式建筑,母猪在整个妊娠期都在限制栏内。分娩舍采用全封闭、全漏缝地板,吊顶,两个产床共用一个仔猪保温区。建(构)物一览表序号项目规格栋数(栋)面积(㎡)长(m)宽(m)高(m)1分娩舍2583.536002保育舍4883.527683限位舍45004门卫更衣消毒室150第五节设备方案各猪舍的设备配置依照设备先进、性能稳定、质量可靠、按需所配的原则,一切以服务于猪群生产、防疫为中心,为猪群生产、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新增主要生产设备:限位栏、分娩栏、保育栏、消毒机、喂料车、检粪车、机械刮粪机。生产设备表序号项目规格(m)单位数量1限位栏2.1×0.6×1套1602分娩栏2.2×1.8×1套503保育栏3×2×0.6套704消毒机220V畜牧专用台25喂料车、检粪车辆36机械刮粪机套1第六节猪场防疫措施一.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八字方针,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及周围的环境卫生,以增强猪的体质,同时还要防止病从“口”入,修好猪场的防疫围墙,种植好猪场周围及各小区间的防疫林木。二.外来人员禁止入内,并谢绝参观。若生产或业务必需,经消毒后在接待室等候,但可以借助录像了解情况。若系生产需要(如专家指导)也必须参照生产人员入场时的消毒程序消毒后入场。三.凡进入猪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产区或生活区,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消毒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分钟后方可入内。四.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坚持“三踩一更”的消毒制度。即:场区门前踏3%的火碱池、更衣室更衣、消毒液冼手、生产区门前消毒池及各猪舍门前消毒(盆)消毒后方可入内。五.所有进出猪舍的人员,无论是进还是出,均需脚踏消毒池(盆)。六.外来车辆严禁入内。若生产或业务必需,车身经过全面消毒后方可入内。本场生产区使用的车辆、用具,一律不得外出,更不得私用。七.本场人员的自行车一律放在非生产区有入口处的停车棚中存放。八.本场送猪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过全面消毒后方可回场。九.饲养人员除工作需要外,一律不准窜棚,工具不得互相借用。十.任何人不准带饭,更不能将生肉及含肉制品的食物蒂入场内。场内职工和食堂均不得从市场购肉,吃肉问题由场内宰杀健康猪供给解决。十一.严禁场内养猫养狗,职工不得将宠物带入场内。十二.常年定期灭鼠,及时消灭蚊蝇,以防疾病传播。十三.认真做好消毒工作。1.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一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2.空圈消毒:对空圈尽可能进行全进全出式消毒,若不能进行全进全出消毒,哪怕是进行小范围的全进全出也可。空圈一般先用清水冲刷后再用2%的火碱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空圈5-7d后再进猪。3.产房消毒:对产房采取全进全出式消毒。先将产床浸泡一冲冼干净,然后再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仔猪培育室消毒与产房同。4.母猪的消毒:用0.2-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十四.运送饲料的包装袋,必须经过回收消毒后方可再利用,以防止污染饲料。十五.做好猪只的免疫接种工作。不使用过期失效的疫苗。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批号、产地、注苗时间、注射头数。十六.兽医及饲养人员必须认真地观察猪只的采食情况,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对死亡的病猪要及时地解剖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分析。十七.兽医人员及技术人员使用的器械如:耳号钳、注射器、针头等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后方可使用。十八.当某种疾病在本地区或本场流行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必要时上报主管部门,采取隔离封锁措施。第七节猪群的免疫一.购入的种猪:由健康猪场引进,隔离4-5d后确认无病后注射猪瘟、丹毒、肺疫疫苗。二.后备种猪:在配种前半个月以前,注射细小病毒苗及乙脑疫苗。三.妊娠母猪:分娩前40d、15d各注大肠杆菌三价苗2ml;若场内或场周围有红痢发生,还需于产前30d、15d左右注射仔猪红痢苗各一次。冬季还要注射猪的传染性胃肠炎疫苗。方法同大肠杆菌苗。四.仔猪的免疫:对仔猪的猪瘟苗采取超免为主,20d,63d免疫为辅的方法。对超免的仔猪,还需63d再注一次。五.空怀母猪:于每次断奶前注射猪瘟、丹毒、肺疫苗一次。六.种公猪:每半年注猪瘟、丹毒、肺疫苗一次。七.五号病疫苗视情况每年2-3次,但要保证存栏猪均在免疫状态。第七章公用工程第一节给排水工程一.给水工程1.日最高用水量估算日最高用水量估算表序号用水名称水质单位数量备注1生产用水饮用水㎥302职工用水饮用水㎥53绿化用水饮用水㎥3.54其它饮用水㎥2.55合计㎥41日最高总用水量为41㎥/d,日最高用水量中既考虑了职工生活用水,又计算了生猪不同阶段的饮用水量和猪舍冲水量。2.给水系统项目区地下水源丰富,本项目打一口水井,12t水塔1座,供水能力能满足扩建工程的生产生活需要。由水泵房引出一条DN80的干管,小时供水能力10㎥,各猪舍给水管分别直接从干管引入,枝状布置,各类猪舍都采用鸭嘴式饮水器自动饮水,以便各类猪能随时喝到干净的地下水。更衣、淋浴、物料库的给水同样引自主干管,管材采用PE塑料管或铝塑复合管。二.排水1.污水排放量估算项目污水排放主要是清洗污水和生活污水,其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污水排放量约为32.8㎥/d。2.排水系统猪场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项目污水主要是猪粪尿水、冲洗各类猪舍所排出的污水及少量生活污水。污水经本项目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处理后,运往农场果林作为果树水肥。场区雨水自流式排入场区内排水沟,通过排水沟汇入场区防疫沟内,排往附近水体。第二节电气工程一.编制范围包括项目工程的照明、生产、动力配电等弱电系统。二.供电负荷等级及容量供电容量估算表序号项目容量1猪舍设备安装容量30kW2照明25kW3路灯3kW4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它3kW5项目总用电负荷61kW三.供电电源经计算本项目新增用电负荷为61kW,项目基地用电计划从经阳村内100安变压器引线接入,满足本次项目的用电需要。四.配电系统猪场照明配电线路采用BV-500V导线,穿阻燃电线管或钢管保护。电动机类设备采用自动开关做断路及过流保护,电热板做过负荷保护。用电设备应采用就地控制及手动和自动连锁控制。动力配电线路采用BV-500V导线或VV-lkV电缆,穿钢管保护。第八章环境保护第一节场址环境现状本项目场址位于XX县XX镇红阳村。总占地面积50亩,附近有河流水系、湖泊等。周边没有污染源,空气清新,环境质量优良。第二节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为猪的粪、尿、污水、废弃物、甲烷、湿气、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以及粉尘和大量病原微生物,造成环境的污染。一.对土壤及水源的污染在粪便存放期间,有机质及矿物质都将随粪水渗入土壤内,并进入地下水或随雨水进入地表水。一方面,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水中微生物、亚硝酸盐含量增高,严重时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各种有恶臭的物质;另一方面,粪尿中含有大量有机氮磷营养物质,在有机物分解过程中,有机态的氮磷被矿化为无机态的氮磷物质,造成植物根系的损伤或徒长,或使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而使水质腐败,导致水生生物死亡。二.对空气的污染猪粪尿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排出体外后会迅速发酵腐败,产生硫化氢、氨、硫醇等恶臭物质,污染大气环境。粪便的恶臭和粉尘会对猪场及周围人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也会使猪的抗病力和生产力降低。三.疫病传染源大量粪尿的产生和积累容易滋生蚊蝇,粪污中存在多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是细菌繁殖和传播疾病的传染源,危害人类健康。第三节环境保护设施一.种树种草绿化环境:猪场内道路两旁和房舍两侧栽种行道树和绿化树,各功能区建设生物屏障,房舍间种草,做好场内绿化,美化环境。二.场舍选址合理,设计建设双坡式棚舍,加强舍内通风,便于粪便收集,猪舍间间隔合理。三.饮污分流和雨污分流:饮污分流采用安装自动饮水器,雨污分流主要是通过增加屋面构件,收集雨水,通过专用排放系统向外排放,避免雨水进入污水管渠,达到雨污分流,减少污水处理量。四.干湿(固液)分离:用清粪铲车、粪污运输车定时将猪舍粪便收集,运送到堆粪场堆积发酵处理,可有效杀死粪便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及虫卵,减轻恶臭气味,将粪与尿、污水分开,减少污水中的固形物,便于处理。猪场内的堆粪场上有顶棚、地面进行水泥硬化,四周有挡墙。猪舍猪舍燃料果蔬用肥沼渣沼气池沼液粪尿污水粪尿污水厌氧发酵处理示意图沼气发酵池:将猪场的粪尿污水收集到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不仅净化了环境,而且可以获得生物能源(沼气),同时通过发酵后的沼渣、沼液把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次利用、多层增值的生态系统。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一.猪场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指猪场及猪舍内部小气候,我们对猪场进行了合理规划、布局、设计、生活管理区在上风口、粪污处理区在下风口,各猪舍间距不小于30米,种树种草绿化环境、猪舍采用双坡式棚舍建筑,通风良好。加强管理,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及时开关通风设备,使用自动饮水器,减少舍内用水,保持舍内干燥,及时清除粪便。这些设施和管理措施可明显改善舍内环境卫生。二.猪场外部环境通过合理选址,猪场远离居民区和工业区,减少对周围居民环境污染,防止外界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染猪场的生产环境。采用清污分流、干湿分离、粪便堆积、污水沼气发酵、肥料还田等无害化处理工艺,减少粪污处理量和难度。畜牧业和种植业相结合,猪场产生的全部粪尿、污水经发酵后作为有机肥还田,利用土地的自净能力,不会造成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基本没有污染物的排放,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第一节项目组织管理一.猪场必须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并按制度严格执行。二.猪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方式,对生产、销售、技术、科研、物料供应、人事、奖罚等须建立完整的制度,使猪场的运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第二节组织机构总经理是企业的法人代表,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管理工作,具体见组织机构图。总经理总经理办公室财务部养殖部生产技术部疾病防治室办公室财务部养殖部生产技术部疾病防治室第三节人员培训为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实现项目建设投资效益,公司员工原则上必须接受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一.生产骨干前往有经验和基础的猪场进行短期的培训,并由生产骨干传授一般生产工人。二.公司技术员对生产工人讲授基本常识与操作要领。三.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前往省内外相关单位进行考察学习,了解种猪业的发展动向,市场信息,并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生产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及各工种岗位责任制等,认真执行。四.全体人员都要接受安全教育,防止人身事故。猪场新增劳动定员一览表序号部门工人(人)技术人员(人)合计(人)1生产技术部222猪疾病防治室223养殖部12124合计12416第四节建设管理为加强本项目的建设管理,建议建设单位采用如下管理办法:一.组织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管理人员的配备应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管理机构应备配相应的基本工具,各管理部门协同配合,使管理机构良好运转。二.采用“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原则,必须实行招投标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必须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委托招投标办公室编制标底,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参加招标,以公正、客观的原则选择相应单位中标。工程必须采用“政府监督、社会监理”的原则,通过招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并有信誉的监理公司或咨询公司全权负责工程质量、进度、支付的监理。三.加强投资管理工程款应由业主实行专款专用,财务人员要把本项目的收支单独列帐,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以批复的概算作为控制依据。四.加强组织与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组织与计划工作。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充分考虑季节等不利因素对工程的影响,减少本工程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工程施工应参加建筑保险,降低工程的风险。五.加强质量、进度、支付管理监理单位应本着“严格监理,公正科学,热情服务,一丝不苟”的监理原则,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支付进行全面监理,各分项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及质量验收标准执行,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避免赶工期、赶进度等增加质量隐患问题的发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创造良好的工程形象。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第一节建设工期本项目经决策确定筹建后,需要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实施准备,勘察设计等;实施阶段包括:施工准备、土建及公用工程施工、设备采购及安装、人员培训、种猪购买及引进等。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建设条件及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期确定为一年。第二节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根据比较研究,本项目的实施进度安排如下:第1-2月,项目实施准备: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