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百科知识资料3篇_第1页
动物百科知识资料3篇_第2页
动物百科知识资料3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动物百科知识资料3篇动物百科知识资料1蓑鲉又称狮子鱼,在海水鱼类中属鲉科,多产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体延长,侧扁,头侧扁,具棘棱和皮瓣。吻长而狭,背面**凸起。眼中等大,上侧位。眼间隔狭而凹入。口端位,斜裂,上颌**有一凹刻。上下颌和犁骨具牙,腭骨无牙。鳃盖骨具一扁棘;鳃孔宽大。体被圆鳞或栉鳞。侧线高位。背鳍很高,鳍棘细长,鳍膜深裂;胸鳍甚长大,伸越尾鳍基,鳍膜深裂;腹鳍胸位。尾鳍圆形。体色华丽,多为红色,具暗色横带。夏季产卵,卵浮性,粘连。主要以甲壳动物为食。蓑鲉的肉可食用。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系的研究人员已经培育出一种蓑鲉新品种,这种蓑鲉能用改变自身颜色的方法来显示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从而提醒人们:水受到了污染。

动物百科知识资料2形态:体长170~210mm;尾长116~165mm;后足长38~56mm;耳长15~24mm;颅长51.5~58mm;颧宽27.4~30.5mm;乳突宽20.8~28.6mm;吻长13.5~15.5mm;眶间宽14.7~17.6mm;鼻骨长16.3~20.5mm;门齿孔长3.5~4mm;齿隙长12~14mm;听泡长8~9mm;上颊齿列长8.7~10.8mm。

体背面、两侧和四肢外侧呈橄榄褐色;吻端和两颊锈红色;耳壳灰黑色;体腹面和四肢内侧污白色;尾上面黑色,下面**为锈红色。**3对。其中,胸部1对,鼠蹊部2对。

颅骨狭长;吻细长,其中部高约10.5mm,略比长吻松鼠的高,颧宽为颅长的51.9~55.8%。鼻骨长大于眶间宽,其后端中间星楔状缺刻,并为前颌骨后端所超出。眶后突尖细,向下弯。门齿孔甚为短小,远离上前臼齿前缘基部。左右颊齿列几乎*行。

动物百科知识资料3黄嘴角鸮外形特征

黄嘴角鸮体长19~21cm。上体棕褐色,具有细的黑褐色虫蠹状斑。肩部有一系列白色的斑点。耳羽簇明显,呈棕褐色,具黑色横斑,看上去象角一样。面盘也是棕褐色而具黑色横斑,下缘缀有白色,但后颈部没有显著的翎领,是它的主要特征。初级飞羽上有3条白色横斑。尾羽棕栗色,上面有6道黑色的横斑。**为灰棕褐色,有白色、黄白色的斑纹。虹膜黄色,嘴角黄色,跗跖灰黄褐色。

黄嘴角鸮分布范围

分布于**和老挝。*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留鸟,分为2个亚种,**亚种仅分布于**,分布于其他地区的是华南亚种,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华南亚种的后颈没有灰白色的颈圈,**为灰棕褐色,较为斑杂,而**亚种的'后颈有灰白色的颈圈,**为白色而有淡褐色的虫蠹状斑。

黄嘴角鸮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拔600~2600m的橡树、杜鹃、雪松等常绿针、阔林中。夜行性,主要吃大型昆虫——甲虫、蝉、螳螂等,亦吃小型啮齿类、小鸟和蜥蜴。叫声为银铃似的双间音节的啸声,酷似“tunktunk”或“phewphew”叫声,可延续几个小时之久,几只鸟相互呼应。

黄嘴角鸮生长繁殖

繁殖期一般3~5月。巢营造在离地面2~7m高的树干、没有铺垫的洞里。每窝产卵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