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化糖代谢的学习资料第1页/共113页2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其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糖的概念第2页/共113页3第
一
节
概
述第3页/共113页4
一、糖的生理功能1.氧化供能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核苷等物质的原料。3.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糖的主要功能,人体50-70%能量供应2.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是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组成成分。构成细胞膜,基质第4页/共113页5
血糖:指血液中存在的还原性糖。
临床上所称血糖指血中的葡萄糖。血糖水平:即血糖浓度。
正常血糖浓度
:3.89-6.11mmol/L血糖第5页/共113页6血糖食
物
糖
消化,吸收
肝糖原
分解
非糖物质
糖异生
氧化分解
CO2+H2O糖原合成
肝(肌)糖原
磷酸戊糖途径等
其它糖
脂类、氨基酸合成代谢
脂肪、氨基酸
三、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其他己糖第6页/共113页7二、糖的消化与吸收(一)糖的消化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物糖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其中以淀粉为主。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第7页/共113页81、口腔消化
次要
淀粉
麦芽糖+麦芽三糖+
少量含有4-9个葡萄糖基的寡糖
+葡萄糖唾液淀粉酶第8页/共113页92、小肠内消化
主要淀粉
麦芽糖+麦芽寡糖(65%)+异麦芽糖+α-极限糊精(35%)胰淀粉酶
小肠粘膜刷状缘各种水解酶各种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第9页/共113页10乳糖不耐受:奶中乳糖乳糖酶半乳糖小肠吸收乳糖酶乳糖发酵,产生水和气体腹胀,腹泻中国儿童83%,在6-8岁出现乳糖酶缺乏汉族成人75-95%乳糖酶缺乏,北欧人2-15%乳糖不耐症第10页/共113页11食物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因人体内无-糖苷酶而不能对其分解利用,但却具有刺激肠蠕动等作用,也是维持健康所必需。多食纤维素食品麦麸:31%笋干的纤维素含量达到30-40%,辣椒40%,松蘑50%坚果:3-14%谷物:4-10%大麦、玉米、荞麦面、薏米面、高粱米、黑米第11页/共113页12(二)糖的吸收1.吸收部位
小肠上段
2.吸收形式
单
糖
(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木酮糖
)第12页/共113页13肠粘膜细胞主动吸收单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根皮苷抑制糖的主动吸收,治疗糖尿病;抗肿瘤;抗氧化;增强记忆力苹果、多穗柯甜茶第13页/共113页14血糖食
物
糖
消化,吸收
肝糖原
分解
非糖物质
糖异生
氧化分解
CO2+H2O糖原合成
肝(肌)糖原
磷酸戊糖途径等
其它糖
脂类、氨基酸合成代谢
脂肪、氨基酸
其他己糖第14页/共113页15第
二
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15页/共113页16体内糖分解代谢途径4条1有氧氧化:供能的主要途径(重点)2糖酵解:有氧氧化的第一步,红细胞供能,紧急供能(重点)3磷酸戊糖通路:磷酸核糖-RNA和DNA;NADPH(掌握生理意义)4糖醛酸途径:UDP-葡萄糖醛酸(生物转化)(不讲)第16页/共113页17需要掌握的知识点:1反应的关键酶:限速酶2生成多少ATP3不要求化学式4生理意义5画出途径大致流程第17页/共113页18一、
糖酵解糖酵解(glycolysis)的定义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生成乳酸和ATP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
第18页/共113页19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11步)第19页/共113页20⑴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ATP
ADPMg2+
己糖激酶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关键酶1):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第20页/共113页21⑵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
己糖异构酶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第21页/共113页22⑶6-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
ATP
ADP
Mg2+磷酸果糖激酶-16-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关键酶2)(限速酶):催化反应速度最慢,它的速度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总速度第22页/共113页231,6-二磷酸果糖
⑷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
醛缩酶(aldolase)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第23页/共113页24(5)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磷酸丙糖异构酶
3-磷酸甘油醛
磷酸二羟丙酮
第24页/共113页25(6)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Pi、NAD+NADH+H+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3-磷酸甘油醛
1,3-二磷酸甘油酸
高能磷酸键第25页/共113页26(7)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
ADPATP磷酸甘油酸激酶
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1分子ATP高能磷酸键第26页/共113页27底物分子内部原子重新排列,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第27页/共113页28(8)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第28页/共113页29(9)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烯醇化酶2-磷酸甘油酸
+H2O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OO—
CH—O—CH2—
OHP烯醇化酶COO—
C—O~CH2P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H2O高能磷酸键第29页/共113页30ADPATP
K+Mg2+丙酮酸激酶(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
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
关键酶3ATP2:底物水平的磷酸化第30页/共113页31丙酮酸
乳酸
反应中的NADH+H+
来自于上述第6步反应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乳酸脱氢酶(LDH)NADH+H+
NAD+
(11)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第31页/共113页E1:己糖激酶
E2:磷酸果糖激酶-1E3:丙酮酸激酶
NAD+乳
酸
糖酵解的代谢途径GluG-6-PF-6-PF-1,6-2PATP
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丙
酮
酸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NAD+NADH+H+ADPATP
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2E1E3NADH+H+第32页/共113页331反应部位:胞液2关键酶:
己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3能量的净生成:2ATP糖酵解过程总结第33页/共113页34糖酵解途径的简式葡萄糖己糖激酶6-磷酸葡萄糖ATPADP1,6二磷酸果糖磷酸果糖激酶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激酶2ATPATPADP2ATPADP乳酸第34页/共113页35(二)糖酵解的调节关键酶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③
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①别构调节
②共价修饰调节
限速酶第35页/共113页36
磷酸果糖激酶-16-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
ADPATPAMP柠檬酸2,6-二磷酸果糖
+-+(变构激活剂)(变构激活剂)(变构抑制剂)(正反馈)
6-磷酸果糖激酶-1别构调节胰高血糖素第36页/共113页37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激酶丙氨酸ATP丙酮酸1.6-二磷酸果糖+丙酮酸激酶别构调节胰高血糖素第37页/共113页38己糖激酶葡萄糖己糖激酶6-磷酸葡萄糖长链脂酰CoA别构调节葡萄糖糖激酶(肝脏)糖原、磷酸核糖胰岛素+第38页/共113页39(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1.迅速提供能量,剧烈运动,心肺疾患等,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无氧运动:100米跑,100米、200米
游泳、500米速滑等。增进肌力、爆发力和速度。有氧运动:马拉松,慢跑。增进心肺功能、肌耐力及减重
第39页/共113页402.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①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③视网膜细胞,肾髓质细胞,皮肤3.逆行途径是糖异生途径。肿瘤细胞:PETCT-18F-FDG第40页/共113页41二、糖的有氧氧化概念:
糖在有氧的条件下,彻底分解成H2O和CO2,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有氧氧化是糖分解的主要方式,是机体供能的主要途径第41页/共113页42(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第一阶段:葡萄糖酵解成丙酮酸
胞液
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成乙酰CoA
线粒体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线粒体反应部位:细胞液,线粒体第42页/共113页43过
程
:1糖酵解生成丙酮酸(见前)糖代谢是进入酵解途径还是进入有氧氧化途径?是由NADH的去向决定的第43页/共113页44胞浆线粒体葡萄糖→→……→→丙酮酸→乳酸(糖酵解)第一阶段:葡萄糖酵解成丙酮酸
NADH无氧有氧第44页/共113页45第二阶段
丙酮酸生成乙酰辅酶A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CH3COCOOH+HS-CoA丙酮酸脱氢酶系CH3CO~SCoA
NAD+NADH+H+CO2丙酮酸乙酰辅酶A丙酮酸脱氢酶系(3种酶和5种辅助因子)丙酮酸脱氢酶(E1,12)硫辛酸乙酰基转移酶(E2,60)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6)TPP、硫辛酸、CoA、FAD、NAD+关键酶第45页/共113页46反应过程草酰乙酸乙酰CoA柠檬酸(1)柠檬酸的形成H2O++HSCoA+H+柠檬酸合酶(关键酶1)(4C)(2C)(6C)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Krebs循环第46页/共113页47异柠檬酸脱氢酶NAD+NADH+H+顺乌头酸梅关键酶2a-酮戊二酸+CO2(3)异柠檬酸异柠檬酸(2)柠檬酸限速酶第47页/共113页48琥珀酰CoA+CO2NAD+NADH+H+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关键酶3(4)a-酮戊二酸+HSCoA琥珀酸+HSCoA(5)琥珀酰CoAGDP+PiGTP琥珀酸硫激酶底物水平磷酸化
GTP+ADPGDP+ATP第48页/共113页49草酰乙酸FADFADH2NAD+NADH+H+琥珀酸脱氢酶延胡索酸水合酶苹果酸脱氢酶延胡索酸(6)琥珀酸苹果酸(7)延胡索酸+H2O(8)苹果酸第49页/共113页50三羧酸循环草酰乙酸乙酰辅酶A柠檬酸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第50页/共113页51O2H2O
葡萄糖有氧氧化概况O2G6-磷酸葡萄糖丙酮酸三羧酸循环4H++eO2CO2胞液丙酮酸乙酰CoA线粒体H+H+第51页/共113页52三羧酸循环特点:
(1)反应部位:线粒体
(2)关键酶:异柠檬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3)三羧酸循环:4次脱氢(其中3次以NAD+为受氢体,1次以FAD为受氢体)
2次脱羧
一分子乙酰辅酶A,循环一周产生10个ATP
(4)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不会因参与循环而被消耗,
但可以参加其它代谢而被消耗。第52页/共113页53反
应ATP第一阶段两次耗能反应-2两次生成ATP的反应2×2一次脱氢(NADH+H+)1.5×2或2.5×2第二阶段一次脱氢(NADH+H+)2.5×2第三阶段三次脱氢(NADH+H+)2×2.5×3一次脱氢(FADH2)2×1.5一次生成ATP的反应2×1净生成30或32糖有氧氧化过程中ATP的生成第53页/共113页54(二)糖有氧氧化的调节酵解途径:
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
己糖激酶丙酮酸脱氢酶系:变构调节、化学修饰三羧酸循环:异柠檬酸脱氢酶
*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柠檬酸合酶第54页/共113页乙酰CoA柠檬酸
草酰乙酸
琥珀酰CoAα-酮戊二酸
异柠檬酸
苹果酸
NADHFADH2GTPATP异柠檬酸
脱氢酶柠檬酸合酶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ATP+ADPADP+ATP–柠檬酸
琥珀酰CoANADH–琥珀酰CoANADH+Ca2+Ca2+①ATP、ADP的影响②产物堆积引起抑制③循环中后续反应中间产物别位反馈抑制前面反应中的酶④其他,如Ca2+可激活许多酶三羧酸循环的调节长链脂酰辅酶A第55页/共113页56三羧酸循环与酵解途径互相协调。有氧氧化抑制酵解,酵解也可以抑制有氧氧化。巴斯德效应反巴斯德效应/Crabtree效应第56页/共113页57
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1氧化供能——体内主要的供能方式。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最终氧化的共同途径。第57页/共113页58葡萄糖、糖原丙酮酸乙酰CoA脂肪Leu、Lys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TyrProVal,Ile,Met,ThrAspGluArgHisProAlaTrpSerGlyThrCys甘油脂酸第58页/共113页593三羧酸循环是糖、脂、某些氨基酸代谢联系和互变的枢纽。4三羧酸循环可提供生物合成的前体第59页/共113页60葡萄糖、糖原丙酮酸乙酰CoA脂肪Leu、Lys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延胡索酸TyrProVal,Ile,Met,ThrAspGluArgHisPro胆固醇、酮体AlaTrpSerGlyThrCys甘油脂酸血红素第60页/共113页61血糖食
物
糖
消化,吸收
肝糖原
分解
非糖物质
糖异生
氧化分解
CO2+H2O糖原合成
肝(肌)糖原
磷酸戊糖途径等
其它糖
脂类、氨基酸合成代谢
脂肪、氨基酸
其他己糖第61页/共113页62三
磷酸戊糖途径反应部位:胞液6磷酸葡萄糖5磷酸核糖+NADPH葡糖-6-磷酸脱氢酶限速酶第62页/共113页63反应过程第一阶段:氧化反应过程第二阶段:基团转移反应(胞液中进行)生成磷酸戊糖,NADPH+H+及CO2包括一系列基团转移: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第63页/共113页646-磷酸葡萄糖葡糖酸-6-磷酸内酯葡糖-6-磷酸脱氢酶NADP+NADPH+H+NADP+NADPH+H+5-磷酸核酮糖5-磷酸木酮糖5-磷酸核糖限速酶第64页/共113页655-磷酸核酮糖×35-磷酸核糖
5-磷酸木酮糖
5-磷酸木酮糖
7-磷酸景天糖3-磷酸甘油醛
4-磷酸赤藓糖
6-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糖酵解途径第65页/共113页66磷酸戊糖途径小结
反应部位:
胞浆
反应底物:6-磷酸葡萄糖
重要反应产物:NADPH、5-磷酸核糖
限速酶:葡糖-6-磷酸脱氢酶第66页/共113页67磷酸戊糖途径是机体内核糖产生的唯一场所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一)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第67页/共113页68(二)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1、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脂肪酸、胆固醇);2、参与肝脏内的生物转化作用;3、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抗氧化剂)。第68页/共113页69葡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蚕豆病磷酸戊糖通路受阻NADPH生成减少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红细胞膜易破裂溶血性贫血Hb-SHHb变性沉淀变性珠蛋白小体膜蛋白/酶蛋白-SH膜脂质改变第69页/共113页7070血糖食
物
糖
消化,吸收
肝糖原
分解
非糖物质
糖异生
氧化分解
CO2+H2O糖原合成
肝(肌)糖原
磷酸戊糖途径等
其它糖
脂类、氨基酸合成代谢
脂肪、氨基酸
其他己糖第70页/共113页71第三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的贮存甘油三酯:能量储备糖原:迅速动用肝糖原肌糖原血糖肌肉收缩糖原的结构180-300g70-100gα-1,4-糖苷键第71页/共113页72一、糖原的合成代谢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合成部位组织定位:主要在肝脏、肌肉细胞定位:胞浆第72页/共113页73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磷酸化)ATPADP
葡萄糖激酶(肝)Mg2+葡萄糖6P-葡萄糖第73页/共113页74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2.1-磷酸葡萄糖的生成(异构)
1-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3.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的生成1-磷酸葡萄糖+UT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葡萄糖供体)(UDPG)UDPG焦磷酸化酶第74页/共113页75糖原n+UDPG糖原n+1+UDP
糖原合酶UDPUTPADPATP核苷二磷酸激酶4缩合
限速酶第75页/共113页76糖原引物糖原合酶分支酶-1,4-糖苷键-1,6-糖苷键糖原分枝的形成
第76页/共113页773、
糖原合成特点:(1)耗能过程2个ATP(2)关键酶:糖原合酶(3)UDPG是葡萄糖的活性形式(4)合成部位:胞浆第77页/共113页78
二、糖原的分解代谢
(一)定义(二)亚细胞定位:胞
浆
(三)肝糖元的分解
糖原n+1糖原n+1-磷酸葡萄糖
磷酸化酶
糖原分解
习惯上指肝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的过程。限速酶第78页/共113页79磷酸化酶
α葡萄糖1,4糖苷键α葡萄糖1,6糖苷键糖原核心糖原核心1磷酸葡萄糖脱支酶葡萄糖第79页/共113页80产物1-磷酸葡萄糖85%游离葡萄糖15%G-1-PG-6-P葡萄糖磷酸葡萄糖变位酶葡糖-6-磷酸酶(肝)糖酵解或有氧氧化(肌肉)肌肉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生成6-磷酸葡萄糖后只能进入酵解途径,肌糖原不能补充血糖第80页/共113页81G-6-P
葡萄糖
己糖(葡萄糖)激酶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G-1-P
UDPG焦磷酸化酶
UTP
UDPG
PPi
糖原合酶
Gn+1
UDP
Gn
葡糖-6-磷酸酶(肝)
糖原磷酸化酶
Pi
Gn
糖原糖原合成糖原分解第81页/共113页82三、
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糖原分解的关键酶:磷酸化酶糖原合成的关键酶:糖原合酶糖原的合成和分解不是简单的可逆反应,而是通过两条途径进行的化学修饰别构调节第82页/共113页83磷酸化酶:
磷酸化酶a(磷酸型):有活性
磷酸化酶b(去磷酸):无活性糖原合酶:
糖原合酶a:去磷酸,有活性
糖原合酶b:磷酸化,无活性。第83页/共113页84受体胰高血糖素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cAMP糖原合酶P磷酸化酶P有活性无活性血糖增高第84页/共113页858585血糖食
物
糖
消化,吸收
肝糖原
分解
非糖物质
糖异生
氧化分解
CO2+H2O糖原合成
肝(肌)糖原
磷酸戊糖途径等
其它糖
脂类、氨基酸合成代谢
脂肪、氨基酸
其他己糖第85页/共113页86第四节
糖异生作用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非糖物质(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主要器官:肝、肾第86页/共113页87一、糖异生途径(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过程)
糖酵解与糖异生途径的多数反应是共有的,可逆的,但酵解途径中有3个不可逆反应,在糖异生途径中须有另外的反应代替。基本是糖酵解的逆反应过程第87页/共113页881.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丙酮酸羧化酶仅存在于线粒体内
草酰乙酸不能直接出线粒体丙酮酸
草酰乙酸
PEPATPADP+PiCO2①GTPGDPCO2②①丙酮酸羧化酶②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第88页/共113页89丙酮酸
丙酮酸
草酰乙酸
丙酮酸羧化酶
ATP+CO2ADP+Pi苹果酸
NADH+H+NAD+天冬氨酸
谷氨酸
α-酮戊二酸
天冬氨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
PEP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
GTPGDP+CO2线粒体胞液丙酮酸羧化支路第89页/共113页902.1,6-双磷酸果糖
转变为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激酶-1果糖二磷酸酶-11,6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第90页/共113页913.6-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
葡糖-6-磷酸酶己糖激酶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第91页/共113页92非糖物质进入糖异生的途径糖异生的原料转变成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生糖氨基酸
α-酮酸
-NH2甘油
α-磷酸甘油
磷酸二羟丙酮
乳酸
丙酮酸
2H第92页/共113页93第93页/共113页94糖异生的调节:糖异生的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1葡糖-6-磷酸酶对糖异生和糖酵解两个糖代谢途径调节是互为相反的第94页/共113页95(1)ATP和柠檬酸促进糖异生(2)乙酰CoA促进糖异生(3)激素调节
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糖皮质激素
生长激素
胰岛素
–抑制糖异生第95页/共113页96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诱导肝脏合成糖异生的四种关键酶,特别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促进肝外组织蛋白分解,促进脂库动员
糖异生原料
促进肝细胞中磷酸烯醇式羧激酶的活性。
促进脂肪动员
脂肪酸分解乙酰CoA激活丙酮酸羧化酶甘油:糖异生原料。第96页/共113页97胰岛素抑制糖异生四种关键酶的合成。
对抗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抑制糖异生四、
生理意义(1)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饥饿12小时后,糖异生为主要供能途径。(2)利用乳酸,更新肝糖原(3)调节酸碱平衡。第97页/共113页乳酸循环(Cori循环)葡萄糖丙酮酸乳酸葡萄糖丙酮酸乳酸乳酸葡萄糖NADHNADH肝血液肌肉糖异生糖酵解第98页/共113页99第五节
糖代谢紊乱
血糖:指血液中存在的还原性糖。
临床上所称血糖指血中的葡萄糖。血糖水平:即血糖浓度。
正常血糖浓度
:3.89-6.11mmol/L第99页/共113页100葡萄糖耐量(glucosetolerence)指人体对摄入的葡萄糖具有很大的耐受能力的现象。第100页/共113页101糖耐量试验(GTT)
目的:临床上用来诊断病人有无糖代谢异常。
口服糖耐量试验的方法:被试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糖浓度,然后一次服用100g葡萄糖,服糖后的1/2、1、2h(必要时可在3h)各测血糖一次。以测定血糖的时间为横坐标(空腹时为0h),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糖耐量曲线。第101页/共113页102糖耐量曲线
正常人:服糖后1/2-1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
一般2h左右恢复正常值。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服糖后血糖浓度急剧升
高,2h后仍可高于正常。第102页/共113页103低血糖1.低血糖(hypoglycemia)2.低血糖休克空腹血糖浓度低于3.30mmol/L时称为低血糖。血糖水平过低,会影响脑细胞的功能,从而出现
头晕、倦怠无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出现昏迷,称为低血糖休克。
第103页/共113页104高血糖及糖尿症1.高血糖(hyperglycemia)2.糖尿及肾糖阈临床上将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22mmol/L称为高血糖。当血糖浓度高于8.88-10.00mmol/L时,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则可出现糖尿。这一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第104页/共113页105本章重点内容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概念:糖酵解,有氧氧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糖原合成,糖原分解,糖异生,乳酸循环3.代谢通路:糖酵解,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通路,糖原合成和分解,糖异生关键酶、细胞内部位、生成ATP数目、生理意义第105页/共113页1061、糖酵解途径最主要的调节酶是
A.己糖激酶B.丙酮酸激酶C.磷酸果糖激酶1D.磷酸甘油酸激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2、三羧酸循环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
A.
产生CO2供机体生物合成需要B.作为糖、脂肪、氨基酸的互变机构C.作为糖、脂肪、氨基酸各代谢途径的联络枢纽D.消除代谢产生的乙酰辅酶A,防止乙酰辅酶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猪场租赁与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危化品物流承包装卸搬运及安全防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董事职责履行与聘任合同
- 2025年度学生安全教育与应急演练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医院食堂营养均衡供餐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农产品电商平台购销合同图片制作与物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夫妻共同财产投资决策及收益共享协议书
- 2025年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度保障房东权益的商铺租赁合同要点
- 2025年度债务转移与债务清偿合同范本
- 中医中药在罕见病中的应用
- (2024年)神经内科科室应急全新预案x
- 《起重机械安全评估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 人教版PEP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完整)
- 《陶瓷彩绘装饰工艺》课程标准
- 2024年医学高级职称-全科医学(医学高级)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预防颈动脉斑块
- 半生熟纸制作工艺
- 教案检查总结及整改措施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件
- ESD静电管理标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