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是

A.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l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全面实现现代化

2.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以法制化管理为目标

B.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

C.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3.进入新世纪,党中央进一步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

A.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B.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C.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

D.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4.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革命的不同在于()

A.两次革命的条件不同B.两次革命的内容不同C.两次革命的对象不同D.两次革命的形式和手段不同

5.实践的重要作用有()

A.是人的存在方式B.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C.体现了主体客体化的过程D.能使世界从自为的状态转变到自在的状态

6.

第29题我国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

7.戊戌维新运动仅仅持续了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B.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C.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D.惧怕人民群众

8.矛盾解决的三种基本形式有()

A.一方战胜另一方B.双方同归于尽C.矛盾双方的调和D.双方融和成一个新事物

9.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大力倡导的新安全观是

A.互信B.互利C.平等D.协作

1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

A.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2.政治文明实质上属于

A.物质形态文明B.精神形态文明C.生态文明D.制度文明

13.商品资本的职能是

A.生产剩余价值B.实现剩余价值C.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D.为剩余价值实现准备条件

14.我国对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由低级向高级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是()。

A.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B.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小组、生产合作社

C.生产合作小组、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

D.生产合作社、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

15.2005年4月23日下午,亚非峰会闭幕,会议通过了

A.《中国与菲律宾联合声明》

B.《中国与印尼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C.《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D.《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宣言》

16.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B.继承他人创造的知识C.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D.科学家之间的合理分工

17.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句话科学地阐明了()。A.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殊性

B.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C.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D.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是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C.逐步实现经济市场化较高的历史阶段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19.“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A.民主是手段B.民主是目的C.民主是国体,但不是政体D.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20.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上,如果否认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在认识论上犯的错误是()。

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唯理主义

三、3.分析题(3题)21.阅读下面一组材料:

材料1

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材料2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中提出的两条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容。

(2)材料2中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和材料1中的“工业化道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2.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些论述: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摘自《资本论》第1卷第65页、57页、207~208页。

结合以上论述分析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及其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23.材料5的观点中包含着可以驳倒材料1、2、3的观点的最令人信服的东西,是什么?

四、5.简答题(2题)24.社会意识有哪些一般特点?

25.如何认识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五、3.分析题(0题)26.结合材料1、2、3、4,阐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六、单选题(0题)27.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参考答案

1.ABCD项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提法不正确。ABC选项正确。

2.ABCD【参考解析】: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是以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二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三是以法制化管理为目标,四是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

3.AB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进入新世纪,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D项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内容,故不选。

4.ABCD时代条件不同,一个是战争与革命,一个是和平与发展;内容不同,一个是革命,一个是改革;对象不同,一个是“三座大山”,一个是旧体制;革命形式不同,一个是暴力革命,一个自我完善。因此选ABCD。

5.ABC解析:实践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它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通过实践人们逐步把客体(客观世界)主体(人类社会)化,使世界由自在的状态转变到自为的状态。因此,正确选项为ABC。

6.ACD

7.ABCD戊戌变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具体表现为势力过于弱小,而顽固势力十分强大;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惧怕群众才导致脱离群众,本题选惧怕群众是合适的,惧怕群众是因为维新派害怕群众的力量,威胁他们的利益。故ABCD均正确。

8.ABD【参考解析】:回答本题时请注意;矛盾双方的调和是指在解决矛盾的时候不加分析地、无原则地将矛盾双方混合,不是解决矛盾的正确方式。因此,正确选项为ABD。

9.ABCD2002年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向大会提交了《中方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提出中国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互信、互利、平等、协作。ABCD选项正确。

10.ABCD

11.C解析: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国内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正确答案为C。

12.B

13.B解析:产业资本在正常运动过程中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着三种不同的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C项;生产资本的职能是A项;商品资本的职能是B项。因此,应选B。

14.A

15.D

16.C

17.C

18.A解析:考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的确认和掌握。题中的四个备选项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的特征,其中A项是基本特征,B、C、D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基本特征的具体体现,因此,A项是正确选项。

19.C

20.C毛泽东指出:“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就是既看到人的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及其在理性渗透下对动物被动感知的超越性,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看到由感性认识上升、深化为理性认识的必要性。因此,否认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在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在认识论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21.(1)材料1中反映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先导工农轻重并举;材料2中反映的是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思想它集中体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其基本内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2)材料2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材料1中的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上提出的二者之间是继承和发展关系。首先两条工业化道路之间存在内在联系:①都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从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出发;②都强调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同时以工业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③工业化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让中国最大多数人共享工业文明的成果。其次两条工业化道路又存在着重大的区别发生了一些重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①体制基础不同。现阶段的工业化道路的基础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型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②国际环境不同。建国初的工业化是在封锁、被封锁的条件下进行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尽管存在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种种不平等竞争和高技术限制但与建国初相比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③科技和生产力基础不同。毛泽东时代的工业化基本上没有受到新科技革命的影响而新时期以来的新型工业化在科技革命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基础上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与“以工业为先导、农业为基础、工农轻重并举”的传统工业化的产业格局有着重大的差别。(1)材料1中反映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先导,工农轻重并举;材料2中反映的是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思想,它集中体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其基本内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2)材料2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材料1中的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上提出的,二者之间是继承和发展关系。首先,两条工业化道路之间存在内在联系:①都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从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出发;②都强调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同时以工业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③工业化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让中国最大多数人共享工业文明的成果。其次,两条工业化道路又存在着重大的区别,发生了一些重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①体制基础不同。现阶段的工业化道路的基础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型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②国际环境不同。建国初的工业化是在封锁、被封锁的条件下进行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尽管存在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种种不平等竞争和高技术限制,但与建国初相比,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③科技和生产力基础不同。毛泽东时代的工业化基本上没有受到新科技革命的影响,而新时期以来的新型工业化在科技革命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基础上,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与“以工业为先导、农业为基础、工农轻重并举”的传统工业化的产业格局有着重大的差别。

2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价值是由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的劳动之外的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价值是由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的,劳动之外的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

23.材料5中包含着可以驳倒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的东西就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材料5中包含着可以驳倒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的东西,就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24.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指贯串在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中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具有的本质特征。(1)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人的意识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对客观实际的反映。正确的意识其内容来源于客观实际。错误的意识甚至荒诞的观念也不是纯粹主观臆造的仍然可以从社会存在中找到根源它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3)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社会意识的能动性亦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表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一是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延缓历史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指贯串在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中,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具有的本质特征。(1)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人的意识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对客观实际的反映。正确的意识其内容来源于客观实际。错误的意识,甚至荒诞的观念,也不是纯粹主观臆造的,仍然可以从社会存在中找到根源,它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3)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社会意识的能动性亦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表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一是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延缓历史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25.阶级是在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的。当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可以充分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任何人都没有必要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的时候阶级就必然消灭。在阶级完全消灭以后国家也必将消亡。阶级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前提。在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借口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否认无产阶级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必要性。其实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国家消亡指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消亡。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完成剥夺剥夺者、镇压剥削者反抗、迅速发展生产力、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历史任务以后将失去作用自行消亡。对于资产阶级的国家因为反动资产阶级不愿自动放弃政权反而用它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因此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把它推翻。二是借口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否认建立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这种观点一方面来自无政府主义一方面来自反动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反对一切国家、一切权威叫喊要把废除一切国家作为社会革命的第一个行动。反动资产阶级借口马克思主义讲过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恶毒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没有无产阶级专政的阶段是不可能有阶级的?肖亡和国家的消亡的因为资产阶级是不会甘愿灭亡的。阶级是在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的。当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可以充分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任何人都没有必要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的时候,阶级就必然消灭。在阶级完全消灭以后,国家也必将消亡。阶级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前提。在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借口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否认无产阶级革命打碎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