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40分。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表格内)1.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2.“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后来,英国商人发现,从鸦片走私中可以谋得暴利,于是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这段话最能说明()A.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从根本上抵御了英国的经济侵略B.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体系完备C.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D.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3.英国政府为打开中国市场,在1840﹣1842年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更是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漩涡。鸦片战争()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是丧失中国领土最多的战争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D.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4.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在英国人起草的《南京条约》上签字画押,这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本原因是()A.协议关税使外国商品入侵B.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统一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开始瓦解5.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A.澎湖列岛B.香港岛C.台湾D.辽东半岛6.李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知识结构图(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的“战”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丝的出口量迅速增长。茶的出口量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为1855年的8400多万斤;丝的出口量由1843年的1000多包增为1855年的5600多包。由于茶、丝等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而专门种桑植茶,来满足出门的需求。这种现象最能说明()A.中国的茶、丝出口历史悠久B.中国开始了近代化探索的历程C.中国已经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D.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8.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如图圆明园遗址见证了()A.英国的蛮横行为B.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C.日本的凶残D.八国联军的侵略9.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10.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不同类型的文博类节目持续火爆,引发了人们对国宝文物的关注。如图所示国宝见证了()A.中国近代史的开始B.英法联军的暴行C.俄国的趁火打劫D.清政府的彻底沉沦11.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京的要求1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13.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两次战争()A.都是因为鸦片输入引起的B.都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的不平等条约C.英国都是主要的侵略国家D.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15.19世纪60年代,浙江慈溪流传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曾在慈溪的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统领华尔。该事件发生在()A.太平天国运动中B.义和团爱国运动中C.新文化运动期间D.五四爱国运动期间16.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A.杨秀清B.李秀成C.洪秀全D.石达开17.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的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这个纲领是()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四洲志》D.《天朝田亩制度》18.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原的地步”。这场运动()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D.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19.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因为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关天培C.太平天国定都北京后,改名“天京”D.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20.某学生在学完《太平天国运动》后,做诗一首:太平不太平,权断手足情,天国岂天国,强弩履薄冰。其中“权断手足情”是指()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北伐西征D.天京变乱二、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16分)21.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兴衰荣辱的见证。(1)《南京条约》割给英国的领土是。(2)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3)是太平天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22.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皇帝。(1)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同英军谈判的﹣﹣(2)1860年逃往承德避暑山庄﹣﹣。2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1)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2)太平天国颁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是﹣﹣(3)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文件﹣﹣。三、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总计44分)24.材料一(鸦片战争前)英国商人主要向中国输出毛、棉织品,而从中国输入茶、丝等物。但英货在中国市场上销路不大,这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还具有顽强的抵抗作用。在正常的情况下,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发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间,中国茶叶输英总值是9626万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间,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材料二材料三(鸦片)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泄泄,弛缓的意思)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英贸易的状况。(不得摘抄原文)(2)材料二反映出1799年﹣1838年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呈怎样的趋势?(3)根据材料三,指出林则徐认为鸦片“流毒于天下”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39年6月,林则徐做出了什么禁烟壮举?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每日邮报》2017年10月3日报道:红色十月!价值1.8亿英镑的最先进的中国军舰沿泰晤士河而上,停在了金丝雀码头,展开欧洲各大港口之旅的英国部分。报道还自嘲道:“幸好,他们来我们首都的目的是和平之行。”﹣﹣凤凰资讯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国军舰沿泰晤士河驶入伦敦的目的是。材料二:《每日邮报》记者仰望着(访问伦敦的)长白山舰庞大的舰体就曾发出这样酸溜溜地感叹:“百年荣辱,回首惊心!”图2是1840年,英国海军舰队驶抵广州海面的场景(2)英国海军舰队在1840年驶抵广州海面,是对中国发动什么战争?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3)面对凶残的英国侵略者,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其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哪两位?(4)1842年,英国旗舰康沃利斯号到达南京下关江面,当时的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随后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什么条约?通过这个条约,英国割占了我国哪个地方?(5)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什么条约?从这个条约中,英国获得了什么特权?(任举一项特权),美国、法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条约?(6)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引自马克思的话材料三: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物,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哪两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情景?(2)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3)材料一反映的战争是哪两国发动的?(4)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呢?(5)这段屈辱的历史对你有何启示?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摘自《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摘自《资政新篇》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两个文献都颁布于近代中国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开始和失败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此文献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资政新篇》的作者是谁?《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这两个文献的思想哪个更符合时代潮流?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40分。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表格内)1-10ADACBACBDB11-20BBBDACDCDD二、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16分)21.(1)香港岛.(2)《天津条约》.(3)天京事变.22.(1)道光帝。(2)咸丰帝。23.(1)《通商章程善后条约》。(2)《天朝田亩制度》。(3)《资政新篇》。三.材料题(共4小题44分)24.(1)状况: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出现贸易逆差(处于入超地位).(意思相同的答案也可以)(2)趋势:激增。(3)危害:银荒兵弱(中国将没有可以御敌之兵;也没有可以充饷之银)。(4)壮举:虎门销烟。25.(1)和平。(2)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3)关天培;陈化成。(4)《南京条约》;香港岛。(5)《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或片面最惠国待遇,或通商口岸租地建房),中美《望夏条约》;中法《黄埔条约》。(6)①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主权,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