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2023年01月05日-3303)_第1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2023年01月05日-3303)_第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2023年01月05日-3303)_第3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2023年01月05日-3303)_第4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2023年01月05日-330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每日练(2023年01月05日-3303)1:抑郁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推断题

2:人们对自己能否胜利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断称为()。

单项选择题

A、自我期盼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3: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力量是()

单项选择题

A、感觉阈限

B、肯定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

D、感受性

4:元认知是指对()

单项选择题

A、单元的认知

B、认知的认知

C、本质的认知

D、规律的认知

5:广义的学问可以分为【】

多项选择题

A、才智技能

B、认知策略

C、动作技能

D、陈述性学问

E、程序性学问

6:现代心理学是一个科学体系,根据它们讨论目的和取向的不同,可以分为()

多项选择题

A、基础讨论

B、心理现象讨论

C、心理活动讨论

D、心理对象讨论

E、活动领域层次

7: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简单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推断题

8:“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

A、强化说

B、认知失调论

C、从众说

D、观看学习说

9: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

多项选择题

A、社会认可度不同

B、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C、体现的经济价值不同

D、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10: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认知结构为基础的。()

推断题

11: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动作缓慢、不协调,常感到紧急,这一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操作定向

B、操作仿照

C、操作整合

D、操作娴熟

12:心理学里通常把老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定势效应

B、晕轮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首困效应

13:老师供应材料和情境,引导同学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获得概念和原理的教学策略是()

单项选择题

A、发觉学习

B、把握学习

C、合作教学

D、情境教学

14: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惊症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

A、斯金纳

B、沃尔朴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15:陈述性学问是关于“怎么做”的学问。()

推断题

16: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盼望执行的动作,假如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单项选择题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苦痛担心

C、感到惴惴担心

D、感到极端焦虑

17:学校教育需要根据特定的()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单项选择题

A、同学

B、教学目标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18:教育心理学中的教学环境是指社会环境。()

推断题

19: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联想而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单项选择题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认知性道德情感

20:品德不良问题主要消失在青年期。()

推断题

21: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进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冲突,面临着不同的进展任务,这就是身心进展的()。

单项选择题

A、差异性

B、挨次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22:皮亚杰认为,在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敏捷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加,儿童开头消失了利他主义。

推断题

23:依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学习动机分为()

单项选择题

A、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B、近景动机与远景动机

C、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D、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

24:学习动机就是激发同学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

推断题

25: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

A、发觉学习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观看学习理论

D、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

单项选择题

A、原发性

B、习得性

C、后继性

D、指向性

27:压力无时无刻不在身边,其反应的表现为()

多项选择题

A、生理反应

B、行为反应

C、心情反应

D、心理反应

E、动机反应

28: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

单项选择题

A、梅伊曼

B、桑代克

C、推孟

D、贾德

29:提出把握学习理论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华生

B、布鲁纳

C、布鲁姆

D、班杜拉

30:课堂纪律是对同学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单项选择题

A、监控与管理

B、准则与掌握

C、限制性影响

D、限制与规范

31:假如同学已经有了“哺乳动物”的概念,再来学习“鲸”这种动物,进行的是()。

单项选择题

A、上位学习

B、总括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32:()即操自身以外的人和事赐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学问。

单项选择题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

33:以不同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和外部表现,可把心情状态分为()

多项选择题

A、心境

B、情操

C、激情

D、应激

E、美感

34:教育心理学是()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单项选择题

A、自然学科

B、一般心理学

C、应专心理学

D、理论心理学

35: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提出者是美国闻名心理学家()。

单项选择题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36:心智技能形成中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和内部语言阶段可以合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原型定向

B、原型仿照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37: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多项选择题

A、学问学习

B、发觉学习

C、机械学习

D、技能学习

E、社会规范学习

38:__________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单项选择题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投射效应

39: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单项选择题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40:陈述性学问是关于“怎么做”的学问。()

推断题

41:从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把握影响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

推断题

42:学校生人格进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多项选择题

A、自治需求

B、意识高涨

C、价值观的确立

D、抵抗心理

E、意识的进展

43:一个优秀同学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多项选择题

A、组建阶段

B、形核阶段

C、形成阶段

D、进展阶段

E、巩固阶段

44:同学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肯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好像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单项选择题

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准时反馈

45: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单项选择题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46: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动机水平是()

单项选择题

A、低水平

B、高水平

C、中等水平

D、极高水平

47:下列不属于观看评价技术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行为检查单

B、轶事记录

C、成长记录袋

D、等级评价量表

48:以下关于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描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题

A、它包括五种因素三种过程

B、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

C、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D、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

E、评价/反思过程会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49: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奥苏博尔。()

推断题

50:所谓需要的满意是指肯定的满意,一般说来,低级需要只有充分满意后,较高的需要才有可能消失,人的动机才有可能受新的需要支配。

推断题

查看答案

1:答案错误

解析恐惊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抑郁症是以长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2:答案D

解析由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可知。

3:答案D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D,E

解析依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学问可以分为陈述性学问和程序性学问。(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6:答案A,B,D,E

解析

7:答案错误

解析实物直观过程中实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经常混在一起,往往难以突出本质要素。

8:答案D

解析

9:答案B,D

解析系统暂无解析

10:答案错误

解析题干阐述的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错误

解析程序性学问是关于“怎么做”的学问。

16:答案D

解析依据强迫行为的定义,选D。

17:答案B

解析【解析】学校教育需要老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18:答案错误

解析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错误

解析(P367)改正:品德行为问题主要消失在青少年时期(13~15岁)。

21:答案D

解析

22:答案错误

解析答:错误。皮亚杰认为,在公正道德阶段,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敏捷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加,儿童开头消失了利他主义。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错误

解析(P404)改正: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肯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D

解析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肯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从定义可以看出,其前部分所的就是活动水平,后半部分说的就是指向性,由此判定选择D。(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27:答案A,B,D

解析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C

解析把握学习是由布鲁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全部的同学对几乎全部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把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的80%-90%的评价项目)。

30:答案B

解析课堂纪律是对同学课堂行为所施加的一种准则与掌握,良好的课堂纪律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当进行。

31:答案C

解析下位学习是一种把新的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32:答案B

解析内部反馈是操自身的感觉系统供应的感觉反馈,外部反馈是自身以外的人和事赐予的反馈。

33:答案A,C,D

解析

34:答案C

解析

35:答案C

解析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提出者是美国闻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36:答案D

解析原型内化即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即由物质的、外显的、绽开的方式变为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37:答案A,D,E

解析依据学习内容,学习可分为:学问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

38:答案A

解析

39:答案D

解析1877年,俄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注: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1903年出版的,题干已给出是1877年、所以选D。(本解析由小三刀供应)

40:答案错误

解析程序性学问是关于“怎么做”的学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