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实训案例分析_第1页
《税务筹划》实训案例分析_第2页
《税务筹划》实训案例分析_第3页
《税务筹划》实训案例分析_第4页
《税务筹划》实训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务筹划》实训案例分析参考答案4/16/20231编辑ppt案例一销售激励方式的税收分析1、8折销售,价值10000元的商品的售价为8000元增值税:8000÷(1+17%)×17%-7000÷(1+17%)×17%=145.3(元)企业所得税:利润额=8000÷(1+17%)-7000÷(1+17%)-600=254.7(元)应缴所得税:254.7×25%=63.68(元)税后净利润:254.7-63.68=191.02(元)4/16/20232编辑ppt2、购物满10000元赠送价值2000元的商品(成本1400元)增值税:销售10000元商品应纳增值税:10000÷(1+17%)×17%-7000÷(1+17%)×17%=435.9元;赠送2000元商品视同销售,应纳增值税:2000÷(1+17%)×17%-1400÷(1+17%)×17%=87.18元;合计应纳增值税:523.08元4/16/20233编辑ppt个人所得税:2000÷(1-20%)×20%=500(元)企业所得税:利润额=10000÷(1+17%)-7000÷(1+17%)-1400÷(1+17%)-500-600=267.52元;应纳企业所得税:[10000÷(1+17%)+2000÷(1+17%)-7000÷(1+17%)-1400÷(1+17%)-600]×25%=619.23(元);税后净利润:267.52-619.23=-351.71元4/16/20234编辑ppt3、购物满10000元返回现金2000元增值税:10000÷(1+17%)×17%-7000÷(1+17%)×17%=435.9(元);个人所得税:500元(计算同上)企业所得税:利润额=10000÷(1+17%)-7000÷(1+17%)-2000-500-600=-535.9(元);应纳所得税额=[10000÷(1+17%)-7000÷(1+17%)-600]×25%=491.03元;税后净利润:-535.9-491.03=-1026.93元。由此可见,上述三种方案中,方案一最优,方案二次之,方案三最差。4/16/20235编辑ppt案例二加工方式的税收筹划一、总经理方案:自行加工完毕后销售①应缴消费税:8000×56%+10000×0.003=4510(万元)②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4510×(7%+3%)=451(万元)③税后利润:(8000—1000-1700-4510-451)×(1-25%)=254.25(万元)4/16/20236编辑ppt二、销售总监方案:委托加工的消费品收回后,继续加工成另一种应税消费品

丰收公司向受托方支付其代收代缴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000+680)/(1-30%)×30%×(1+7%+3%)=720+72=792(万元)②

丰收公司销售卷烟后,应缴纳消费税:8000×56%+10000×0.003-720=3790(万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790×(7%+3%)=379(万元)③税后利润:(8000-1000-680-792-1020-3790-379)×(1-25%)=254.25(万元)4/16/20237编辑ppt三、财务总监方案:委托加工的消费品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

①丰收公司向受托方支付其代收代缴消费税:(1000+1700+10000×0.003)/(1-56%)×56%+10000×0.003=3504.55(万元)②丰收公司支付受托方代收代缴的城建税及教育税附加:3504.55×(7%+3%)=350.46(万元)③丰收公司销售时不再缴纳消费税,税后利润为:(8000-1000-1700-3504.55-350.46)×(1-25%)=1083.74(万元)◆经比较,方案三为最优方案。4/16/20238编辑ppt案例三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税收筹划1、(1)直线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折旧年限(2)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最后二年: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4/16/20239编辑ppt(3)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之和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年折旧率各年折旧额、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如下:4/16/202310编辑ppt项目折旧方法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合计折旧额直线法2727272727135双倍余额递减法603621.68.78.7135年数总和法4536271891354/16/202311编辑ppt项目折旧方法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合计应纳税所得额直线法2323232323115双倍余额递减法0428.441.341.3115年数总和法514233241115应纳所得税额直线法5.755.755.755.755.7528.75双倍余额递减法017.110.32510.32528.75年数总和法1.253.55.75810.2528.754/16/202312编辑ppt2、选择加速折旧法,可以获得递延纳税的好处。3、折旧筹划不一定要使用加速折旧法。(1)对企业所有者而言(2)对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3)在亏损企业(4)对企业经营者而言4/16/202313编辑ppt案例四撰稿人怎样纳税更合算1、作为晚报的正式记者,与报社存在雇佣关系,收入属于工资薪金所得

(10000-2000)*20%-375=1225元2、与报社签署写作合同,每月定期按报社要求提供10篇稿件,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10000*(1-20%)*20%=1600元4/16/202314编辑ppt3、作为撰稿人自由投稿,没有雇佣合同,收入属于稿酬所得(1)平时投稿,分次计算纳税

(1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