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份】2019高考生物江苏专用优编增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_第1页
【14份】2019高考生物江苏专用优编增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_第2页
【14份】2019高考生物江苏专用优编增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_第3页
【14份】2019高考生物江苏专用优编增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_第4页
【14份】2019高考生物江苏专用优编增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份】2019高考生物江苏专用优编增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

目录

2019年3月9日

专题强化练..............................................................1

专题强化练.............................................................10

专题强化练(A卷)........................................................19

专题强化练(B卷)........................................................27

专题强化练.............................................................33

专题强化练(A卷)........................................................41

专题强化练(B卷)........................................................49

专题强化练.............................................................53

专题强化练(A卷)........................................................61

专题强化练(B卷)........................................................72

专题强化练.............................................................78

专题强化练.............................................................86

专题强化练.............................................................96

专题强化练............................................................102

专题强化练

1.(2018・南通一模)下图表示小鼠的精原细胞(仅表示部分染色体),其分裂过程中用3种不

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其中的3种基因。观察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不可能观察到

的现象是()

A.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3种不同颜色的8个荧光点

B.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2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

C.某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2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

D.某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

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上含有染色单体,此时有2个A、2个a、4个R分布在

8条染色单体上,所以有3种颜色,8个荧光点,A正确;有丝分裂后期虽然发生了着丝点

的分裂,8个染色单体变为8条染色体,但这8条染色体仍然在同一个细胞中,所以有丝分

裂后期的细胞中有3种不同颜色的8个荧光点,B错误;次级精母细胞中只有同源染色体中

的一条,因此有2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C正确;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细胞

中可以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发生A、a互

换,D正确。

2.生物学研究中曲线和图像常用于变量分析,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相关图像,

图乙是另一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种变量随

时间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图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dd,产生该细胞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

B.乙图中秋水仙素在cd段发挥作用,受精作用发生在de段

C.丙图所示曲线,无论表示何种分裂方式,纵坐标均有三种含义

D.丙图所示曲线,e点时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或四倍

答案D

解+析甲图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dd,产生该细胞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

生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A错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前期发挥作用(即cd段),染色体加倍后的体细胞又进行下一

次有丝分裂,没有发生受精作用,B错误:丙图所示曲线,如果表示有丝分裂,则可表示有

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含量变化,也可表示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如果

表示减数分裂,则只能表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C错误;丙

图所示曲线,如果表示有丝分裂,则e点时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如果表示减数分裂,

则e点时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四倍,D正确。

3.(2018・常熟一模)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

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NA

力染色体

口染色单体

。甲乙T戊

A.乙一丙和戊一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

B.丙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

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丙一戊过程中

D.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答案B

解+析乙一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戊一丁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它们所发生的主要变

化均为着丝点分裂,A正确。丙可以代表体细胞,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图染

色体和DNA含量都为〃,为配子,可以表示精子、卵细胞或极体,B错误。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戊时期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

过程,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戊时期,丙一戊过程中DNA含量加倍,可表示间期,DNA复制

发生在间期,该时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丁和戊时期分别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

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所以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D正确。

4.血友病男患者的一个正常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点刚分开时,该细胞可能存在()

A.两条Y染色体,没有致病基因

B.X、Y染色体各一条,一个致病基因

C.两条X染色体,一个致病基因

D.X、Y染色体各一条,没有致病基因

答案A

解+析设血友病相关基因用H、h表示,则该男性血友病患者的基因型为xhy,减数第一

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此

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其相应的基因和染色体组成为父女,或YY。

5.(2018•南通考前卷)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

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A.该生物体细胞中最多可含4个染色体组

B.此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C.此细胞含有2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

D.此细胞完成分裂后可产生4种精细胞

答案BCD

解+析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生物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末期时含有

的染色体组数最多,含4个染色体组,A正确;依据染色单体的颜色可知,此细胞在形成过

程中,有1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

发生了重组,B错误:此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不含四分体,C错误;

此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故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卯母细胞,

因此该细胞完成分裂后可产生1种卵细胞、3种极体,D错误。

6.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只供给含31P的原

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再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则最终所产生的8个精

子中,被32P标记的精子数可能有几个()

A.2或4个B.2、4或6个

C.4、6或8个D.4个

答案D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中2个DNA分子都用32P标记,并在供给含31P的原料中先进行一次

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这两子细胞含有的两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

链含有八P;两个子细胞再在31P的环境中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NA进行复制,每个细胞中的两个DNA分子经过复制形成4个DNA分子,这4个DNA

分子中,有2个DNA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有'p,还有2个DNA只含'p。减数分

裂结束后,这4个DNA分子平均分配给4个精子,每个精子只含1个DNA分子。因此每

个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其中有2个精子既含32p,又含3个,还有2个精子只含3叩,

即含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为50%,故共有4个精子被32P标记。

7.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

个基因组成为AaX11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及发生变异的细胞是()

A.aX\Y、Y初级精母细胞

B.X\aY、Y次级精母细胞

C.AX\aY、Y次级精母细胞

D.AaX\Y、Y初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aXb

的精子,说明含有A和a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移向同一极并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精母细

胞中,所以产生了基因型为AAaaX'X15和YY的两种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

有丝分裂,所以基因型为YY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了两个基因型为Y的精子,而基因型为

AAaaXbxb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了两个基因型为AaXb的精子。由此可见,另外三个精子的

基因型为AaX-Y、Y,发生变异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8.科学家将糖尿病患者的骨髓干细胞植入其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

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资料表明骨髓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骨髓干细胞移入胰腺后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骨髓干细胞能够植入胰腺说明其细胞形态与胰腺细胞相同

D.胰岛样细胞与骨髓干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骨髓干细胞植入其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但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

能表明骨髓干细胞具有全能性,A错误;骨髓干细胞移入胰腺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而细

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骨髓干细胞与胰腺细胞的形态不同,C错误;

胰岛样细胞与骨髓干细胞相比,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

9.DNA修复的细胞机制是:P53基因能编码一个由39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质

可与DNA发生特异性结合以阻止损伤的DNA复制,促使DNA自我修复;如修复失败则

引起细胞出现“自杀”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A.细胞出现“自杀”现象与溶酶体有关

B.癌细胞的形成与P53基因突变无关

C.细胞分裂过程中若DNA受损,P53蛋白质可使间期时间延长

D.与P53蛋白质的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答案BD

解+析若修复失败则引起细胞出现“自杀”现象,说明''自杀”与溶酶体有关,属于细胞

凋亡,A正确;P53蛋白基因突变,则可能无法合成P53蛋白,因而不能对突变的DNA进

行修复,可能导致细胞癌变,B错误;细胞分裂过程中若DNA出现受损,则P53蛋白质可

与DNA发生特异性结合以阻止损伤的DNA复制,促使DNA自我修复,修复过程需要相应

的时间,使间期时间延长,C正确;由题干可知,P53基因能编码一个由393个氨基酸组成

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可与DNA发生特异性结合以阻止损伤的DNA复制,促使DNA自我修

复,说明该蛋白质是胞内蛋白,不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分泌,D错误。

10.(2018•泰州模拟)如图表示细胞的生命历程,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正

确的是()

A.甲过程代表有丝分裂,乙过程中细胞分化改变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B.丙过程的发生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C.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并与戊过程有区别

D.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辛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答案B

解+析甲过程表示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并没有改变细胞内的

遗传信息,A错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B正确:丁过程是细胞凋亡,与基因表达有关,细胞的凋亡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阶

段中,C错误;己过程是细胞的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辛过程是组织、

器官、系统形成完整个体的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11.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不同物质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a

H□b

□C

4

以n

m

n细胞类型

(1)图1中丁细胞名称是,其内含有条染色单体。

(2)图1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该动物体内细胞染色体最多有条。

(3)图2中a、b、c分别表示,图1中丙与图2中细胞类

型相对应。

(4)该动物某一细胞分裂后产生了如图3所示的子细胞,该子细胞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4

(2)乙、丙8

(3)染色体、染色单体、DNAII

(4)有丝分裂后期一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或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分开

解+析(1)根据图1中丙细胞的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雄性,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其内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2)图1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乙和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丁细胞只含有1个染

色体组;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因此该生物体细胞

含有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最多为8条。

(3)图2中b会出现和消失,为染色单体,a和c之比为1:1或1:2,则a为染色体,c为

DNA»图1中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

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与图2中II细胞类型相对应。

(4)图3所示的子细胞可能是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则其形成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

一对同源染色体没分开;该细胞也可能是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则该子细胞形成的原因可

能是有丝分裂后期一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

12.(2018•苏、锡、常、镇调研)大多数鱼类,养殖全雌鱼经济效益高。某科研部门利用雌核

发育和性反转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了三倍体全雌鱼。图1为卵子受精过程中细胞分裂的模式

图,其中A、B、C、D、E代表不同的分裂时期;图2为全雌三倍体鲫鱼的育种流程图。请

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MT处理

性反转雌核发行日本口料源四倍体雌网

($)

全雌三倍体第鱼

雌核发育:受精后胚胎发育只在母本遗传物质的控制下进行,精子只起激活的作用。

性反转:性腺未分化时用外源激素处理使基因型为雌性(雄性)的个体转变为雄性(雌性)。

图2

(1)图1中卵子发育至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受精后图中D时期的细

胞称为。

(2)图2中培育雌核发育日本白鲫需先对精子进行处理,再将它与卵子结合,并通

过低温休克才能得到正常的二倍体雌核发育后代。低温休克处理的作用是

低温最终将影响(填图1中的字母)时期染色体行为。

(3)甲基睾丸酮(MT)为最常用的雄性化激素,利用它培育出了性反转雌核发育日本白鲫(见图

2),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性别决定),利用性反转技术可按照人们意愿生

产单性鱼,在生态安全性方面的优点是

(4)图2中性反转雌核发育日本白鲫与雌性异源四倍体杂交,得到全雌的三倍体鲫鱼,其生

长速率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减H中受精卵(2)灭活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组加倍B或E(3)XX

防止自交繁殖,减少其对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威胁(4)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导致不能

正常生育,原本用于生殖方面的能量转移到用于肌肉生长上

解+析(1)结合题图分析可知,卵子发育到减H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受精后的

细胞称为受精卵,图中D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2)分析图2,结合图中方框中的提示信息

可推测,图2中培育雌核发育日本白鲫需先对精子进行灭活处理。结合“低温”对细胞分裂

的影响推测,低温休克处理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组加倍。纺锤体不能形成,

最终将影响图1中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E(有丝分裂后期)时期染色体行为。(3)由于性

反转个体的性染色体只来自雌性一方,因此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利用性反转技术可按照

人们的意愿生产单性鱼,在生态安全性方面的优点是防止自交繁殖,减少其对环境中其他生

物的威胁。(4)全雌的三倍体鲫鱼,其生长速度快的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

导致不能正常生育,原本用于生殖方面的能量转移到用于肌肉生长上。

13.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具有识别肿瘤的机制,对

正常的细胞无毒害作用,可杀伤多种肿瘤细胞,可用于白血病、淋巴瘤、肺癌、胃癌、肠癌

等多种肿瘤的治疗。下图是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请据

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癌变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和。

(2)CIK细胞分泌的颗粒酶B初步合成后在细胞的、

(细胞器)上进行加工修饰,最终通过囊泡以的方式

排出细胞外。

(3)CIK通过受体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一抗体复合物来特异性杀伤特定肿瘤细胞。综合

上述内容,请提出一种肿瘤治疗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答案(1)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或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扩散)

(2)内质网高尔基体胞吐

(3)提取CIK细胞在体外扩增后回输到癌症病人体内、依据凋亡蛋白作用机理设计药物促使

肿瘤细胞凋亡、使用颗粒酶B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制备抗体对抗肿瘤细胞(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杀伤细胞(CIK)能通过凋亡蛋白配体识别癌细胞表面的凋亡蛋白,诱

导癌细胞凋亡;CIK细胞分泌的颗粒酶B、穿孔素等能使癌细胞凋亡、坏死;CIK细胞能识

别癌细胞表面的抗原一抗体复合物,从而杀死癌细胞。(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

和抑癌基因的突变。癌变细胞的主要特点是: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

化(或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扩散)。(2)CIK细胞分泌的颗粒酶B属于分泌蛋白,在细胞的核

糖体上合成后,再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进行加工修饰,最终通过囊泡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

胞外。(3)CIK细胞通过受体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一抗体复合物来特异性杀伤特定肿瘤

细胞。那么可以提取CIK细胞在体外扩增后回输到癌症病人体内,这样就能大量的杀死癌

细胞;或者依据凋亡蛋白作用机理设计药物促使肿瘤细胞凋亡;使用颗粒酶B促使肿瘤细

胞凋亡、制备抗体对抗肿瘤细胞等这些方法都能治疗肿瘤。

1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巴氏小体存在于雌性哺乳动物细胞中,是指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呈凝缩状态不活动的

X染色体(雄性个体的细胞分裂间期无巴氏小体),可作为雌性细胞的标记。

某科学家所做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年轻女性体细胞用A表示,年老男性体细胞

用B表示)

实验方法细胞增殖情况备注

单独培养A增殖次数多

单独培养B增殖次数少

实验1实验中所需要条件相

A细胞增殖次数多,

混合培养A与B同,并且都能满足细

B细胞增殖次数少

胞增殖的需要

将去核的A与完整的B融

实验2细胞增殖次数少

合后进行细胞培养

将去核的B与完整的A融

细胞增殖旺盛

合后的细胞培养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

(2)实验1的目的是什么?

O

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年轻女性和年老男性的细胞做实验?

O

(3)实验2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本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能否说明细胞可无限增殖?。为什么?o

答案(1)衰老的原因(或增殖的原因)

(2)目的是比较年轻细胞与年老细胞增殖的情况因为便于标记和区别不同年龄、性别细胞

(3)目的是探究控制细胞衰老的物质究竟在哪里不能,因为并没有把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

做实验(或能,因为年轻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旺盛的增殖能力)

(4)不能因为年老细胞的增殖次数少

解+析(1)由表中实验1和实验2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衰老的原因(或增殖的原

因)。

(2)实脸1的目的是比较年轻细胞与年老细胞增殖的情况;实脸中选用年轻女性和年老男性

的细胞做实验便于标记和区别不同年龄、性别细胞。

(3)实脸2的目的是探究控制细胞衰老的物质究竟在哪里;本实验并没有把细胞核和细胞质

分开做实验,因此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4)因为年老细胞的增殖次数少,因此本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可无限增殖。

专题强化练

1.丁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内放射性RNA与T4噬菌体DNA及大肠杆菌DNA

的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KX)

X\声-和1;噬菌体DNA

自\/杂交的放射性RNA

向50j\

:\和大肠杆菌DNA

/1杂交的放射性RNA

02468

感染时间/min

A.在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3H—胸腺嗡咤可以标记RNA

B.与T4噬菌体DNA杂交的RNA是大肠杆菌DNA转录的

C.随着侵染时间的增加,大肠杆菌的基因活动逐渐受到抑制

D.第0min时,与DNA杂交的RNA来自T4噬菌体及细菌DNA的转录

答案C

解+析胸腺喀咬只参与DNA的合成,3H—胸腺喀咬不能用于标记RNA,A项错误;与

噬菌体DNA杂交的RNA是T4噬菌体DNA转录的,B项错误;随着侵染时间的增加,大

肠杆菌内和大肠杆菌DNA杂交的放射性RNA比例下降,说明大肠杆菌的基因活动逐渐受

到抑制,C项正确;在第0min时,大肠杆菌还没有感染噬菌体,其体内不存在噬菌

体的DNA,因此与DNA杂交的RNA不可能来自T4噬菌体,D项错误。

2.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a、。和y表示ATP或dATP(d

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a〜Pp〜Py或dA—Pa〜Pp〜Py)。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已知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若要使已有DNA末端被

32P标记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Y位上

B.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

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Y位上

C.ATP中两个磷酸基团被水解掉后所得的物质是合成RNA分子的单体之一

D.dATP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基本相同,但稳定性不同

答案B

解+析ATP水解时,远离腺昔的高能磷酸键断裂,产生ADP和Pi,释放的能量用于生物

体的生命活动,已知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若用该酶把32P

标记到DNA末端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y位上,A正确;dA—Pa~P(i-PY(d

表示脱氧)脱去Pp和P?这两个磷酸基团后,余下的结构为腺喋吟脱氧核苔酸,是DNA的基

本组成单位之一,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

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a位上,B错误;ATP中两个磷酸基

团被水解掉后所得的物质是腺"票吟核糖核甘酸,是合成RNA分子的单体之一,C正确;dATP

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基本相同,但稳定性不同,远离“dA”的高能磷酸键更易

水解,D正确。

3.将胰岛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

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甘酸

B.连续分裂〃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1

C.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

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答案ACD

解+析小鼠乳腺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NA中含有4种碱基(A、T、C、G)

和4种脱氧核甘酸,RNA中含有4种碱基(A、C、G、U)和4种核糖核甘酸,核酸包括脱氧

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所以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甘酸,A正确;根

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用32P标记)的某个细胞,

连续进行〃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其中含有32P标记的子细胞有两个,因此,子细

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I/2"T,B错误;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

C正确;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有多种密码子(密码子的简并性),对应多种tRNA,D正确。

4.下图表示染色体DNA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发生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损伤部位

①切开-TT②切除■TTT-③-IIIIIII•

.1"'1A

.1111111.例[.1111111.酶]|.1111111..

A.酶i和酶n的作用不相同

B.③过程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C.③过程可能需要四种脱氧核甘酸

D.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酶1和酶n的作用相同,都是破坏脱氧核昔酸单链内部的磷酸

二酯键,A错误;③过程是以正常单链为模板补齐损伤部位,因此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

正确;③过程需要脱氧核甘酸作为原料,可能需要四种脱氧核甘酸,C正确;原核细胞中没

有染色体,故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原核细胞中,D正确。

5.如图为真核细胞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对碱基改变)。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__________基因________.,

---5T、突变..........................।解黝/

£.、--ATaW/TA

//因TA2fit\AT

〜^TA

A.该基因1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一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一”连接

B.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而(A+G)/(T+C)的值增大

C.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与转录过程,能催化mRNA的形成

D.基因复制过程中1链和2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

答案B

解+析基因1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一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一”连接,A正确;

A4-TA+G

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的值减少,但不工方的值不变,仍为1,B错误;RNA聚合酶进

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催化核糖核甘酸形成mRNA,C正确;基因复制过程中1链和2

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D正确。

6.下图表示某种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的生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RNA链RNA链DNA链核糖核甘酸DNA链DNA双链

醐酶!酶

xAx■IxA

I

I

A.X酶存在于Rous肉瘤病毒和T2噬菌体中

B.X酶可催化RNA分子水解和DNA链的合成

C.图中核酸分子水解最多产生5种碱基和5种核甘酸

D.图中所示过程所需的模板和原料均来自人体细胞

答案B

解+析该图表示的是某种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的生化过程,因此可以表示Rous肉瘤

病毒,而T2噬菌体侵染的是细菌,且为DNA病毒,因此X酶不存在丁2噬菌体中,A错误;

据图分析可知,X酶可以催化三个过程,分别是RNA逆转录形成DNA、RNA链水解产生

核糖核甘酸、DNA复制,B正确:图中核酸包括DNA和RNA,因此其水解最多可以产生

5种碱基和8种核甘酸,C错误;图中所示过程所需的原料均来自人体细胞,而模板由病毒

提供,D错误。

7.如图是有关真核细胞中DNA分子的复制、基因表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丙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B.甲、乙两过程都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醐的催化

C.甲、乙、丙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甲、乙、丙过程所需原料依次是脱氧核甘酸、核糖核昔酸、氨基酸

答案B

解+析甲、乙、丙分别为复制、转录与翻译,复制与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翻译发生

在核糖体上,A正确。复制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的催化,而转录过程只需要

RNA聚合酶的催化,B错误。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

正确。复制是合成子代DNA的过程,需要脱氧核甘酸为原料;转录是合成RNA的过程,

需要核糖核昔酸为原料;翻译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氨基酸为原料,D正确。

8.下表所示为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图为某tRNA的结构

简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多选)()

GCACGTACGTGG

精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苏氨酸

A.图中的a为精氨酸

B.tRNA的特殊结构使其分子内碱基间也具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C.图中碱基U与相邻的G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D.上述图表中所示物质含有碱基共有5种,所含的核甘酸有8种

答案AC

解+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CGU,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对应的密码子是GCA,转

运的是丙氨酸,A错误;tRNA上存在局部双链结构,这使其分子内碱基间也具有一定数量

的氢键,B正确;图中碱基U与相邻的G之间通过核糖一磷酸一核糖相连接,C错误;上

述图表中所示物质含有碱基共有5种(A、C、G、T、U),所含的核甘酸有8种(四种脱氧核

甘酸+四种核糖核甘酸),D正确。

A.过程①〜⑦都会在人体的遗传信息传递时发生

B.人体细胞内的过程③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产物都是mRNA

C.过程③存在A—U、C—G、T—A三种碱基配对方式

D.过程⑤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过程⑥发生在核糖体上

答案C

解+析过程①为DNA的复制,⑦②为逆转录,③为转录,④⑤均为RNA的复制,⑥为翻

译。在正常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⑦②、④、⑤过程,A错误;人体细胞内的过程③为转录,

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产物是mRNA、rRNA、tRNA,B错误;过程③为转录,即DNA转

录为RNA,存在A—U、C—G、T—A三种碱基配对方式,C正确;由于RNA一般为单链,

过程⑤RNA的复制没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的复制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过程⑥翻译

发生在核糖体上,D错误。

10.白化病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两种常见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黑色素

RNA,旦酪氨酸悔--------|

酪氨酸

RNA2&-血红,蛋白「丝正常红细胞

:异常

镶刀型红细胞

A.①②分别表示转录、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B.②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完成该过程需要64种tRNA的参与

C.图中两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相同

D.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选择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①表示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②表示翻译,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A错

误。②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完成该过程最多需要61种tRNA的参与,B错误。图中

两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不同:基因1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

生物体的性状:基因2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错误。调查白化

病的遗传方式需要对患者家系成员进行调查;而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则需要在人群中随机

抽样调查,二者选择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D正确。

11.核基因P53是细胞的“基因组卫士”。当人体细胞DNA受损时,P53基因被激活,通

过下图所示相关途径最终修复或清除受损DNA,从而保持细胞基因组的完整性。请回答下

歹IJ问题:

某些因素22作编科长链

RNA(lncRNA)

促进❸心DNA片段—P21

It结合基因

不叭\演激活__①_启动

DNA损伤

P53基因

P53蛋白

修复◎幅

修〃IW系统修女修基因阻止DNA的复制

(1)若DNA损伤为DNA双链断裂,则被破坏的化学键是,修复该断裂DNA

需要的酶是

⑵图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完成过程②需要的原料是

(3)P53基因控制合成的P53蛋白通过过程②合成IncRNA,进而影响过程①,这一调节机制

属于,

其意义是。

(4)当DNA分子受损时,P53蛋白既可启动修复酶基因的表达,也能启动P21基因的表达。

启动P21基因表达的意义是。

答案(1)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2)细胞核和核糖体4种核糖核甘酸(3)正反馈调节

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P53蛋白,以加快损伤DNA的修复并阻止DNA的复制⑷

阻止受损DNA的复制,阻断错误遗传信息的传递

解+析据图可知,DNA损伤后,激活了P53基因,通过表达产生P53蛋白,P53蛋白可以

启动修复酶基因的表达,产生修复酶系统,进一步对DNA进行修复;同时P53蛋白也可以

启动P21基因表达,阻止受损的DNA的复制。

(I)若DNA损伤为DNA双链断裂,则被破坏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修复断裂的DNA片

段,即让DNA片段连接在一起需要的酶是DNA连接酶。

(2)①是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与翻译两个阶段,其中转录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

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过程②是转录,需要的原料是四种游离的核糖核甘酸。

(3)P53基因控制合成的P53蛋白通过过程②合成IncRNA,进而影响过程①,这一调节机制

属于正反馈调节,其意义是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P53蛋白,以加快损伤DNA的修

复并阻止DNA的复制。

(4))当DNA分子受损时,P53蛋白既可启动修复酶基因的表达,也能启动P21基因的表达。

启动P21基因表达的意义是阻止受损DNA的复制,阻断错误遗传信息的传递。

12.研究发现,海胆卵细胞受精后的5小时内蛋白质合成量迅速增加,而放线菌素D溶液

能抑制mRNA的合成。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卵细胞受精后的5小时内合成蛋白质的模板(mRNA)的来源。

实验材料:刚受精的卵细胞(若干)、放线菌素D溶液、生理盐水、卡氏瓶(若干)、二氧化碳

恒温培养箱、细胞培养液等(蛋白质合成量的测定方法不作要求)。

⑴实验思路:

①取等量的两组卡氏瓶,分别编号为A、B,往A、B组卡氏瓶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细胞培

养液;

②A组加入,

B组加入;

③,

每隔相同时间,并对实验所得

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设计一个表格用以记录实验数据。

(3)结果预期及分析:

①若A、B两组蛋白质合成量大致相等,则说明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来源是;

②若A组比B组蛋白质合成量明显减少,则说明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来源是

③若A组,而B组蛋白质

合成量增加,则说明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DNA新转录合成的。

答案(1)②适量的放线菌素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