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第1页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第2页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第3页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第4页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规划文本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规划文本苏州市规划局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0月PAGE1水道系统1、水网格局的保护=1\*GB2⑴保护原则坚持整体保护、局部恢复、整治环境、有效利用的原则,改善水环境、弘扬水文化、做优水景观,发挥水经济。=2\*GB2⑵整体意向——“三环连扣涵风物;路河伴行傍画楼”三环即平临环:平门小河——王天井河——干将河——临顿河——齐门河——外城河;盛桃环:学士河——道前河——十全河——盛家带河——官太尉河——平江河——东西北街河——桃花河;城河环:外城河。通过处理临水、沿街建筑立面,增设公共开放空间,导入传统产业及休闲功能等措施,使三环水系、特色街巷、环城风貌带紧密结合,彰显“涵风物”、“傍画楼”的意境。=3\*GB2⑶保护措施=1\*GB3①保护现有河道保护历史城区内现有河道,改善水质,定期疏浚,形成流动的水;整修古桥、驳岸、河埠等相关环境要素,保持水巷的尺度、比例和两岸建筑风格;增加开敞空间、亲水空间,充分发挥其旅游、休闲、景观和生态的价值。=2\*GB3②合理恢复历史河道恢复中张家巷河、王天井河以及古城西北部内城河,延续古城骨干水道历史格局,恢复重要片区的水网系统。保持路河空间关系,两侧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沿河建筑高度与河面宽度应保持适当的尺度比例,体现“小桥流水”、“人家枕河”的优美意境。=3\*GB3③挖掘、串联不同主题功能,组织特色水上游线结合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特色空间的打造,组织水上旅游(平江河——东西北街河——桃花河——学士河——道前河——十全河、平门小河——王天井河、齐门河——临顿河)。古城水上游线一览表序号水上游线主题1外城河段环城风貌(48景)、夜景2内城河——道前河——十全河段文化休闲(特色工艺品、文化休闲业态、苏州夜深活体验)3学士河段水上人家(家居旅馆、夜市餐饮)4桃花河段非遗展示(传统手工作坊、大师工作坊)5东西北街河段私家园林、博物馆展示6平江河段时尚文化休闲(传统手工作坊、茶吧书吧等休闲吧)7官太尉河——盛家带河段市井生活8平门小河——王天井河段非遗展示、市井生活9齐门河——临顿河段休闲商业2、与水相关的要素保护=1\*GB2⑴水质:坚持“源头治理是根本,河水流动是关键,强化管理是保证”的原则,治理水环境、加强促进水流动、预防水污染,建立覆盖整个古城的水系保洁网络,推行保洁监督和维护。=2\*GB2⑵驳岸:驳岸应充分体现苏州古城的风貌特色,反映地方文化,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缓坡式驳岸、直立式驳岸和具有传统风貌的驳岸。传统街区内河道驳岸应延续传统风貌。=3\*GB2⑶水埠=1\*GB3①形式:按照水埠与河岸的布局关系,主要有垂直和转折式两种。背河式街道多采用垂直式水埠,面河式街道多采用转折式。=2\*GB3②整治措施:对现状破损的水埠进行修缮,利用传统材料尽量恢复原有风貌,并注意防滑等技术措施的处理,同时整治水埠的周边环境。在河道较宽、不影响正常行船的情况下,采用转折式与垂直式相结合的水埠,提供休憩空间。=4\*GB2⑷桥梁=1\*GB3①桥型:苏州桥梁形式多姿多采,精巧秀丽,拱桥、平桥、曲桥、廊桥、亭桥、过街桥,林林总总。改建、修缮桥梁应保持传统特色,新建桥梁应以弘扬传统特色为主。=2\*GB3②材质:尽量采用传统石材,包括武康石、青石、花岗石等。=3\*GB3③桥头空间:通过整治周边建筑,增加休息设施、桥头绿化和小品来营造桥头开放空间的公共性和识别性,为游人参观、居民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5\*GB2⑸滨河绿化强调绿化意境,将绿地景观建设和历史文化展示、休闲旅游相结合。在滨河绿化的具体配置上,注重差异性、观赏性、季节性、可达性和地域性的特征打造。街巷系统1、特色街巷的打造结合文化的延续、非遗的展示以及传统产业的发展,从突出古城传统风貌、有效组织旅游线路的角度,利用现有遗存基础,规划特色街巷,沿桃花坞大街——东西北街——平江路——官太尉河——十全街——书院巷——侍其巷——西大街——学士街——吴趋坊,在古城内形成一个特色旅游内环。特色街巷风貌必须体现苏州传统风貌,业态选择应结合旅游、非遗、传统产业的发展,沿街需注重特色文化空间、绿化景观的设置,以及游客服务中心、便利店等配套设施的配置。苏州古城主要特色街巷一览表序号特色街巷主要内容1桃花坞下塘书吧、茶吧2桃花坞大街缂丝、宋锦、灯彩、桃花坞木刻年画3东、西北街博物馆、制扇、书画4园林路玉雕5平江路(白塔东路以北)刺绣、丝绸6平江路(白塔东路以南)休闲商业7大儒巷、中张家巷传统戏曲演艺、茶室8官太尉河(望星桥北堍)市井生活9盛家带高端时尚休闲10太监弄、碧凤坊老字号餐饮11观前街老字号12景德路剧装戏具、民间乐器13十全街工艺品、酒吧、服装、餐饮14十全河北侧(滚绣坊——带城桥下塘——吴衙场)书吧、茶吧、咖啡吧、创意个性小店等为主的休闲文化15书院巷书店、书吧、文具店16学士街创意设计、家居饰品17学士河东侧(施林巷——水潭巷——剪金桥巷)家居式旅馆、市井生活18吴趋坊(宝林寺前以北)雕刻类:核雕、红木小件、象牙雕等19吴趋坊(宝林寺前以南)餐饮、夜市20西中市传统医药21南新街特色主题集市22北码头酒吧、茶吧23南浩街民俗24皮市街花鸟鱼虫25侍其巷、西大街市井生活2、特色街巷的保护要求和整治措施=1\*GB2⑴空间组织=1\*GB3①通过两岸建筑及开放空间的组合呼应来增加视觉联系,架设桥梁加强两岸之间的活动联系,丰富河道的观景点和景观点。=2\*GB3②保护和整治特色街巷两侧的建筑,拆除违章搭建的简房棚屋,整治风貌不佳的建筑,增加公共活动空间。=3\*GB3③注重滨水空间的打造,按传统风格整治河道的驳岸及埠头,保持居民在河边休息、散步等特有的老苏州地方生活场景。=4\*GB3④改造沿河道两侧的建筑立面,部分建筑底层向河道敞开,置换为茶馆、酒吧等休闲功能,增加水埠头,促进建筑的亲水性,增加沿河建筑界面的正立面效果。=5\*GB3⑤增设亲水埠头,作为水陆转换的游船码头,附近可适量布置滨水旅游服务设施,增加河道活力。=6\*GB3⑥更换部分街巷的地面铺装材料,采用传统条石、青砖铺装,恢复传统铺砌式样。=7\*GB3⑦注重街头、滨河绿地的打造,采用传统树种和花木,强调绿化的意境。=2\*GB2⑵立面整治=1\*GB3①保持街巷原有尺度,严格控制沿街的建设行为,拆除违章搭建的临时建筑,结合部分建筑的插建修复其破损界面。=2\*GB3②统一沿街建筑风貌,从建筑体量、色彩、材料等方面进行统一控制,整体体现传统风貌。=3\*GB3③统一设计街巷LOGO、指示牌、门牌、广告牌、垃圾箱、电话亭、消防栓等环境小品,设计应从尺度、形式、色彩、材料等方面表现传统特色,且方便应用。=4\*GB3④整治沿街部分细节设施,包括空调外机的遮挡、店招样式的规范、非机动车的停放、晾衣架的设置、落水管的遮挡、电线杆和变压器的移建或入地等等。=3\*GB2⑶业态引导=1\*GB3①特色街巷商业业态应突出苏州地方特色,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展示苏州文化精髓。=2\*GB3②以规划确定的街巷特色为导向,积极引入相关主导业态,形成产业特色街。保证主导业态占特色街商业总量的比例不低于50%。=3\*GB3③附属业态的选择应与街巷特色相协调,有利于特色街巷整体氛围的打造,如创意集市、特色餐饮、客栈酒店、会所等,并完善游客服务中心、便利店等休闲旅游配套设施。3、河街空间=1\*GB2⑴面河式空间古城内面河式的河街空间主要有临顿河、干将河、道前河、平江河、官太尉河、盛家带河、新桥河、柳枝河、中张家河等。着重增加水巷空间的亲水性,增加空间的可观赏性和节点空间与水巷空间的相互渗透。=2\*GB2⑵背河式空间古城内背河式的河街空间主要有桃花河、阊门内下塘、南园河、悬桥河、学士河、十全河等。由于河道已失去交通的功能,这些河街空间在改造中逐渐忽视了沿河立面设计及空间的塑造,规划要求注重沿河建筑立面、附属设施、景观环境的整治,解决脏、乱、差问题;选择部分河段恢复濒临消失的滨河建筑类型,如廊桥、沿河长廊等,并且部分建筑底层可向河道敞开,置换为茶馆、酒吧等休闲功能,增加水埠及小型街头绿地空间,成为展示苏州水巷的重要窗口。4、街巷空间=1\*GB2⑴界面整体控制历史城区内的街道界面必须能够较好地展现苏州传统风貌,建筑的形式、布局、体量、材料和色彩必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新建建筑符合高度控制要求,同时,鼓励沿街小型街头绿化的栽植,丰富街道的环境空间。=2\*GB2⑵尺度控制街巷空间的尺度用巷的宽度(D)与围合它的建筑的高度(H)的比值来控制。生活性的街巷以及传统片区内的街巷(如平江历史街区内的悬桥巷、丁香巷、百合弄等)D/H多控制在1左右,有的甚至小于1;商业性的街道(如临顿路、养育巷、中街路、学士街、凤凰街等)D/H多控制在2左右。=3\*GB2⑶街道开放空间街道开放空间一般有四种类型:空间界面的围合处、街巷和水路的交汇处、建筑退让处以及街道的交叉口。可以利用建筑凹凸形成的空间,通过配置适当的绿化,形成环境良好的交流空间;也可以设置一些露天的茶座、咖啡座,形成一定品位的休憩空间。5、与街巷相关的环境要素保护对店招、地面铺装、绿化、街道小品等环境要素根据街道特色统筹设计,整体体现苏州传统风貌与地方特色,具体方案由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第五节交通系统规划目标合理协调交通发展与古城保护的关系,从“公共交通、人本交通、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可控交通和特色交通”等方面入手构建苏州古城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并与城市整体交通格局相系统紧密衔接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现代绿色交通的展示区。古城区交通出行结构引导目标公交(常规公交+轨道)社会车辆慢行交通总体出行≥45%≤10%≥40%进出古城出行≥70%≤15%—古城内部出行——≥70%理念与策略1、公共交通确立公交优先的整体交通发展格局,加大对于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投入,加密站点覆盖率,其中轨道交通站点的500米站点覆盖率不少于60%,常规公交站点300米站点覆盖率不少于80%;进一步优化公交线网,古城区内部公交线网密度不少于3公里/平方公里,协调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的关系,增加协作减少竞争;加大公交专用道和优先信号的建设,公交专用道占可通行公交道路的比重大于20%。2、人本交通充分考虑古城中常住人口、通勤人口、旅游人口等不同人群的差别化交通需求,突出以人为本、慢行友好,构建起良好的非机动车和人行环境,结合古城“两环三线九片多点”保护格局构建慢行交通的优先特色区域;大力发展租赁自行车,实现轨道站点、重要公交站点、重点居住小区和商业区的全覆盖;引入公交稳静化理念,通过交通工程手段调控交通速度和流量,为慢行出行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实现交通服务的均等化和公平化,营造人车和谐的良好局面。3、绿色交通提倡节能环保,构建古城绿色交通发展体系,内部公交车辆和出租车车辆选用新能源车型,不低于80%;鼓励古城内部生活居民在拥车上优先购买新能源车辆,在税费、车位供应、相应收费标准和准入条件等方面给予政策鼓励;交通运行上采用低碳环保的组织模式,发展出租车“电调+泊位”的运营方式。4、智慧交通利用现代智能交通技术全面提升古城交通管理水平,公交专用道路口全部推行信号优先,主要道路逐步推进绿波交通;跨越古城桥梁,主要道路和路口全面采用交通流量采集系统,建立统一的交通运行监控和管理平台,结合交通模型技术,全面掌握交通运行状况并进行评估和预判,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5、可控交通古城区进行严格的交通需求管理,通过自备车位制度来限制社会车辆增加;采用区域差别的停车收费制度,大幅度提高古城区收费标准,在外围片区的轨道站点和换乘枢纽建设换乘停车场并采用优惠换乘政策;逐步研究和完善古城区车号限行和拥堵收费的技术方案,做好政策储备。6、特色交通结合旅游产业发展特色交通服务,构建水上巴士系统,彰显苏州东方水城风采;在主要历史街区加大对游览人力三轮车的投入,规范服务要求和提升服务质量,突出古城特色;优化整合公交资源,充分与各主要景区对接,发展旅游公交专线服务。交通分区慢行优先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商业街区的核心区域,禁止机动车驶入,打造安全舒适的慢行街区;在外围进出区域设置规模合适的机动车停车场,进入道路加强交通稳静化设计,核心区内部采用应急车位和临时通行证管理,局部可增加游览电动车系统,加强步行交通导引系统。机动车限行区:主要传统街区内除慢行优先区之外的区域以及体育场周边地区。通过设置单向交通,协调街区出入口并合理组织交通流线;积极提升公交服务容量和品质,有轨道站点的街区必须在入口设置轨道出入口,常规公交必须设置公交站台。公交优先区:古城其它区域,实施以公交优先的交通政策,引导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出行模式;采取适当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控制私人小汽车的使用。风貌协调的道路网络1、构建外围交通保护环依据城市整体交通格局,进一步完善快速路网体系,推动中环快速路和内环延伸线的建设,开辟过境分流通道,形成古城交通保护环;加强相应的交通语言系统,引导过境车辆选择过境分流通道。2、延续既有路网格局保持和延续历史留存的道路格局和街巷空间,构建以主、次干路为骨架,支路为辅助,街巷为补充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道路网络系统。主干路干将路和人民路既是古城区内部的十字形骨架,也是城市交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设置公交专用道,维持现有的道路断面特色;次干路分为生活性次干道和交通性次干道,分别突出其沿线服务功能和交通功能。3、充分挖潜道路微循环系统在维持古城路网格局条件下充分利用支路网和街巷,成为疏解道路;对于难以改造的街巷道路,组织单向交通为周边干道分流,实现微循环,为片区内的居民出行服务;街巷道路采用“非转机”工程,构建相对独立的自行车网络;历史街区应严格维持街巷宽度,发展慢行交通。4、综合治理交通拥堵点治理交通“乱点”和分散“堵点”,对商业集中区(石路、观前和南门)、大型医疗机构(第一人民医院、市立医院等)、学校(苏州中学、平江实验中学、振华中学等)的交通乱点进行综合治理;利用交通流调控手段治理交通“堵点”,结合道路改造对路口渠化优化,调整信号控制方案、采用道路限速、禁行以及信息化技术等多种交通手段提升路网对交通流的调控能力,打破交通瓶颈并缓解拥堵。规划主、次干路一览表道路等级路网形态道路名称红线宽度(米)主干路系统一纵一横一纵人民路40一横干将路40次干路系统两纵六横两纵桃花桥路-桃花坞大街、中街路-养育巷、司前街-东大街20、24、30齐门路-临顿路-凤凰街-带城桥路-南园路30、24、26六横平四路-平齐路20、17西中市-东中市-白塔西路-白塔东路-北仓街-东北街14、22、18、24、25景德路30道前街-十梓街31、33书院巷-十全街18、20新市路-竹辉路30、32高品质的公交服务1、轨道线网建设及换乘衔接优化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推动轨道一号线、四号线、五号线、六号线和S1线建设;加强轨道站点与周边的常规公交、出租车、自行车等设施进行良好的衔接换乘;地面换乘设施与轨道出入口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米以内,提高换乘设施标准,公交站台长度不少于30米,租赁自行车位不少于30桩。2、公交线网优化古城区内部的线路应该结合公交体制改革、轨道交通建设和场站设施建设等契机逐步优化,利用外围换乘枢纽进行截留并换乘其它替代线路从而减少主要道路上的公交重复系数,将40公里以上的超长线路逐步调整出人民路和干将路,古城区内的复线系数降低到2.5以内;主要经过古城内部的公交线路优先选用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公交车型,减少碳排放。3、优先通道保障依据古城区内公交线路分布情况和道路条件,共设置公交专用道8条,总长15.7公里。针对条件较好的道路全线设置公交专用道,针对条件较差的道路仅在交叉口设置公交专用进口车道,古城区内部公交专用道加强管理。规划公交专用道一览表序号道路名称道路长度(公里)公交专用道设置方式1干将路3.1全线设置2人民路4.6全线设置3凤凰街1交叉口处设置4临顿路1.7交叉口处设置5白塔西路-白塔东路1.6交叉口处设置6景德路1.5交叉口处设置7新市路1.1东大街以西段全线设置东大街以东段交叉口设置8道前街1.1交叉口处设置安全舒适的慢行系统1、休闲非机动车通道规划根据古城路网条件,结合古城保护结构,规划设置休闲非机动车通道,联系古城内各保护片区;这些通道内通过硬质隔离或机动车禁行、单行等措施保障非机动车舒适的通行环境。2、休闲步道规划规划扩大古城区步行街区范围,在现有的观前商业步行区、东北街拙政园步行街区和平江路步行街区基础上,逐步打造阊门历史街区、桃花坞历史街区。另外,与古城保护内环相结合,营造安全舒适的慢行环境;与古城保护外环相结合,在护城河景观带设置休闲步道。差别化的停车调控1、停车供给分区古城区新建居住停车配建的标准采用与全市统一的标准,而内部的公共设施(如商业、医院、学校、休闲娱乐)的停车配建标准采用外围区标准的70%-80%,并取低值。一级控制区:对应慢行优先区。区域内禁止机动车驶入,主要利用外围的集中式公共停车场,内部通过临时通行证进行管控;二级控制区:对应机动车限行区,在外围建设社会停车场,位于区域入口,利用价格杠杆并进行收费调节;三级控制区:对应公交优先区,对居住区停车条件进行适当改善,对各类公建停车配建规模进行限制;对于改造街坊,要严格执行配建标准;对于住宅街坊,尽量利用小区周边的道路与土地资源,挖掘停车潜力,保留街坊。2、停车收费调节采用区域差别化的停车收费制度,同时采用分类型收费、分时段收费、阶梯收费等多种方式来引导车辆避开拥堵区域和时段进行停车。3、停车资源挖潜充分盘活存量停车资源,利用使用高峰时间的不同鼓励配建停车场库向社会开放,包括本建筑所属车辆配建车位和专用配建停车场的车位在空闲时向社会开放;加强路边停车管理,严禁违章停车,为配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4、停车管理强化加强停车管理,主干道和交通性次干道不允许设置路边停车位,现状已设置的逐步进行调整取消;控制停车时间,提高停车周转率,部分路内停车位高峰时段静止停放;沿古城区周边设立停车诱导系统,显示古城区内主要商业街区的停车泊位供给和道路交通状况。特色旅游公交引导1、古城旅游公交环线根据古城保护格局和旅游景点布局,结合道路条件,设置旅游公交环线,采用中小型清洁能源巴士。2、环城河水上巴士结合环城河风貌带规划,进一步发展环城河水上旅游巴士,设置三级水上巴士站点,分为水上集散中心、枢纽码头和常规码头,在护城河与外围规划的水上旅游线路相交的结点规划集散中心码头或枢纽码头为今后形成水上巴士系统做好设施的预留和控制。3、旅游人力三轮车结合旅游产业发展特色交通服务,在主要历史街区加大对游览人力三轮车的投入,规范服务要求和提升服务质量,设置人力三轮车的集中停车点,逐步也可试点在人力三轮车采用电话调度的方式,纳入公共交通统一调度平台。第六节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原则1、设施均等原则:古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应按照苏州市现代化目标要求,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动态保持原则:公共服务能力应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保持历史城区内的居住活力;同时,适应古城传统特色化商业需求和旅游服务需求,进而保持历史城区特色产业的活力。3、交通顺畅原则:对于古城内现有公共服务设施是否保留,以及在古城内是否可新建某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应成为可行性的否决条件之一,以保证古城交通的基本顺畅。4、空间协调原则:公共建筑的风格、色彩、空间组合、外立面形式等方面与传统建筑风貌协调。第八节防灾系统总体要求1、历史城区防灾体系纳入苏州市中心城区防灾体系,按照苏州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涝、消防、人防及抗震防灾等专项规划要求实施各项防灾设施建设。2、结合历史城区功能的疏解,预留部分城市用地用于提高绿地比例。3、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用于抗震防灾、人防,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用于可移动文物、古迹及历史文献资料等的保护。4、历史城区逐步取消瓶装液化气及人工煤气的使用。防洪排涝1、历史城区纳入苏州市中心区防洪包围圈,总体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不漫溢。2、地势低洼的街坊应建立完善的雨水强排系统,防止内涝。消防1、历史街区、重要的文物古迹应制订专类消防方案,包括防火分区、消防设备设施及消防应急预案等。2、重要的文物古迹有条件的应设置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淋系统,无条件或不适合用水来灭火的建筑应设置干粉灭火系统。3、加强对重要文物古迹周围居民的用火管理,确定为宗教活动的建筑,对点灯、烧纸、焚香的场所和方式做出具体规划,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4、服务于历史城区的消防站应配备适应于传统街区内狭窄街巷使用的小型消防车、手推水带车、小型无人消防车以及适应轨道交通需求的陆、轨两用消防车等。5、结合传统街区的改造合理地打通断头街巷,狭窄街巷路面高差和铺装材料应能适应小型消防车及手推水带车的进入。人防1、改造的成片区域或面积较大的建筑应按照人防要求修建各类人防工程,历史街区禁止设地下人防设施。2、历史城区内面积较大的公园绿地、广场、停车场等结合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尽量修建人防工程以弥补需求总量的不足。3、历史城区地下公共空间的建设,应按照地下防护空间的构成要求,使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尽可能连通,形成地下防护空间的完整体系。抗震1、文物古迹宜进行抗震保护性加固改造。2、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震措施应按7度设防;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抗震措施宜按7度设防。3、加强对重要文物保护建筑的抗震能力检查,系统开展对世界遗产、国家及省级文物保护建筑的抗震检查和鉴定。对重要的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建筑,逐个制定保护方案时,根据其各自的特点,着重考虑提高构件抗震性能和加强整体性的抗震措施,经过慎重论证组织实施。4、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把保护和加固统一起来。对于文保建筑,可对抗震减灾技术的适用性进行专门研究。防雷1、一般建筑物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针的设置必须考虑历史城区风貌、景观的要求,尽量避免设置较高的突出型避雷针。2、文物古迹避雷系统设置不仅要具有实效性,同时要尽量保持其原有风貌,多用避雷带、网作为其防雷的接闪器。3、古树木及高大树木采取在树顶安装避雷针,沿树干敷设引下线,下部埋设接地装置;枯朽树木的洞穴应用灰膏封堵严密,防止积水,导致树木接闪;树木本身或根部不得缠绕钢筋,并不得在树下堆放大量金属物体。第九节市政配套设施系统总体要求历史城区位于苏州市中心城区范围内,按照苏州市中心城区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燃气、环卫等专项规划的要求实施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给水系统1、供水量除满足居住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需求外,还应考虑旅游人口的用水需求。2、除防灾应急水源外,历史城区内不得开采地下水,不得新建地下水源井。3、完善历史城区内供水管网,结合传统街巷的整治完善支管系统,建设片区小环网并完善市政消火栓系统,确保传统街巷生活及消防供水的安全。排水系统1、历史城区应全面实现雨、污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对于传统街巷内尚存的合流式及截流式排水管逐步加以改造,增设污水支管,实现彻底分流。2、雨水管道设计标准应区分一般区域和重点区域,传统街区及重要区域新建管道应适当提高设计标准。3、雨水排放遵循就近、分散、自流排放原则,一般城市道路铺设雨水管网,传统街巷根据具体情况可设置排水沟渠,也可通过路面坡度组织自由排水。4、传统街区的低矮建筑、院落建筑及文保建筑可采取屋面自由排水方式,让雨水随屋檐、飞檐自由排放,其它较高的建筑及平顶建筑屋面组织排水。5、完善污水管网系统,结合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进一步完善污水支管到户工程,实现污水管网的全覆盖。供电系统1、用电负荷应能充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旅游景观需求及消防安全供电的需求,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2、历史城区内不得新建架空电力线路,现有的架空电力线路有条件的应予以拆除或入地改造。外围电网的过境线路不得从历史城区范围内穿过,内部电网应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电网结构以减少电力线路的总量。通信系统1、传统街区结合更新改造增设通信机房提高通信服务能力。2、对现状的无线通信基站进行改造提升,拆除与历史城区风貌不协调的传统基站铁塔,取代以隐蔽式无线天线。3、历史城区内不得新建架空通信线路,现有的通信线路有条件的应予以拆除或入地改造,各通信运营商管线及其它城市数字化信息管线同沟敷设,建设集约化信息管道。燃气系统1、历史城区内市政燃气管网压力宜采用中压B级,部分传统街巷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区域调压后布置低压管网。2、高中压调压站布置在历史城区外围,中低压调压站布置各用气小区内部或临街隐蔽处。历史城区内部不布置高压燃气管及任何储配气设施。环卫系统1、垃圾综合处理厂布置在城市外围,垃圾中转站布置在历史城区外围周边,通过中小型环卫车辆直接将垃圾收集后运送至外围转运站。现有位于古城内的生活垃圾转运站逐步关闭。2、社会公共厕所及垃圾容器原则上沿历史城区内道路及街巷并尽量结合旅游设施、接待服务设施来设置,其数量和间距应高于一般城区。3、生活垃圾箱、房或垃圾收集桶布置除满足基本的设置要求外还应尽量满足历史城区风貌特色和景观的需求。保障旅游和高端服务系统1、便利供饮用水系统历史城区内的旅游景区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逐步设置饮水间或饮水点,提供饮用热水及直饮冷水,充分满足游客及市民的饮用水需求。2、园林绿化自动浇洒系统旅游景区的园林绿化逐步建立自动浇洒系统,对一些需要特殊养护的植物设置自动浇洒器或加湿器等,确保绿化的质量。3、供换水系统历史城区内开放旅游的传统风貌地区特别是重要的旅游景区,应建立河道、塘、池的换水供水系统,保证水体的水质达到旅游观赏的需求。4、交通供电系统在历史城区各居住街坊、商业区及旅游景区的停车场、停车库逐步建立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为未来电动汽车的普及使用创造条件。5、便利服务供电系统旅游景区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逐步设置便利电源点,为移动电话、移动计算机、小型随身电器等提供充电电源,满足游客及市民的紧急用电需求。6、公共网络系统各旅游景区、公共活动场所逐步建立公共网络服务系统,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提供现代化信息服务。7、信息展示及查询系统在历史城区的旅游景区、各展示展览馆、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及旅游接待服务场所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展示及查询系统,为游客及市民了解、查询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资料、旅游服务资料及城市建设资料等提供便利的条件。8、自动语音解说系统历史城区的各旅游景区逐步建立自动语音解说系统,既保持旅游景区的文明游赏环境,又起到环保的作用。9、高端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旅游景区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建立高端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为游客及市民提供高端的公共卫生服务。与历史城区风貌的协调1、协调原则大型设施不得在历史城区内建设,其它需要建设的小型配套设施在建设位置、体量、风格、色彩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协调。市政设施协调必需遵循三点:一是传承历史文化,注重传统历史文化内涵的表达;二是融合现代人文精神,彰显现代社会生活文明特质;三是生态节能、利于观赏。2、协调方案历史城区内市政设施的形式可采用古典、简约、融合三种不同的协调方案。传统风貌地区可采用“古典”方案,老新村区域及其它一般环境区可采用“简约”方案,现代风格偏重的区域可采用“融合”方案。3、杆线的协调=1\*GB2⑴新建管线应采用地埋敷设方式,现有架空管线有条件的应改造入地。=2\*GB2⑵保留架空杆线的位置、形式、尺度及色彩必需与周边风貌协调,统筹设计。必需进行线路梳理使之顺畅;进行共杆处理,尽量减少杆的数量;对线路上悬挂的标示标牌进行整治,统筹安排。=3\*GB2⑶历史城区内所有地埋管线过河采取隐蔽方式。4、狭窄街巷管线布置=1\*GB2⑴因地制宜确定狭窄街巷管线敷设方式,包括断开绕行、下穿基础、垂直敷设及小型共同沟敷设方式等。=2\*GB2⑵优化管井的设置,各种管井井口应尽量减少、合用,并排列整齐、美观。第五章历史城区的本体保护第一节整体格局与风貌水陆双棋盘格局全面保护水陆双棋盘格局,维持现状干路网格局、完善支路网系统、梳理街和巷弄,保持传统街道空间形态与尺度,恢复部分历史河道,保持河街空间尺度。整体建筑风貌1、风貌差异化保护=1\*GB2⑴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保护范围以及特色街巷、特色水巷、古城墙及遗址两侧严格控制建筑的整体风貌,保持体量不大、造型轻巧、色彩淡雅、粉墙黛瓦的地方特色。=2\*GB2⑵历史文化片区的保护范围、历史文化街区的建控地带内建筑形式宜为坡屋顶,色彩以黑、白、灰等为主色调,体量宜小不宜大,严格控制建筑高度。=3\*GB2⑶历史城区其他区域要求整体风貌与古城整体环境相协调,可采用苏而新的风格,但不得破坏古城整体风貌。2、高度与视廊控制=1\*GB2⑴建筑高度=1\*GB3①沿城市道路两侧建筑高度控制干将路、人民路两侧50米范围内新建建筑檐口高度不得超过20米,最高高度不得超过24米。红线宽度大于等于24米的道路两侧50米范围内,沿街界面建筑檐口高度按1/2道路宽度控制,建筑最高高度不超过18米;红线宽度在18-24米的道路两侧30米范围内,沿街界面建筑檐口高度按1/2道路宽度控制,建筑最高高度不超过15米。=2\*GB3②沿河道两侧建筑高度控制沿外城河两侧20—100米范围内以绿化为主,建筑檐口高度不得超过6米。古城内沿河道两侧(水巷两岸)8—10米范围内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3-6米,不得破坏沿河传统建筑风貌。=3\*GB3③历史文化街区及文保、控保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的高度控制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维持原状,确需新建、改建的建筑,其檐口高度不超过6米;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的建筑,其檐口高度不超过9米,建筑最高高度不超过12米。=4\*GB3④其它地区建筑高度控制其他地区住宅必须按坡屋顶处理,建筑层数不超过3层,檐口高度不超过9米,建筑最高高度不超过12米;公共服务设施及其它建筑檐口高度不超过12米,建筑最高高度不超过15米。=2\*GB2⑵视线走廊控制虎丘塔、瑞光塔、北寺塔、寒山寺塔和双塔等6座古塔之间的视线走廊;控制在北环高架上对虎丘塔和北寺塔、人民路在白塔东路至西北街段对北寺塔的景观视野范围内不得有遮挡建筑;控制拙政园与北寺塔之间宽度为250米左右景观视野范围内的建筑高度不得超过12米,建筑檐口高度不得超过9米。历史城区内禁止新建有碍古城风貌的水塔、烟囱、电视塔、微波塔等构筑物,以及高架路、立交桥和人行天桥。现有的水塔、烟囱、电视塔、微波塔等应逐步整治或拆除。3、建筑控制=1\*GB2⑴建筑体量建筑体量以小巧玲珑、轻盈的苏州传统建筑地方特色为宜,不应建大体量的建筑,控制建筑界面的连续直线长度,不宜过长。沿干将路、人民路等主要城市道路,新建建筑应减小体量、控制尺度。=2\*GB2⑵建筑色彩=1\*GB3①整个历史城区应以继承和发扬淡雅、素净的传统建筑色彩为宜。=2\*GB3②对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单位自身及周边建筑的整治、改造不得与原有色彩差异过大,体现在粉墙黛瓦、栗壳色的木构装修的建筑材料与色彩,新建建筑色彩必须与周边建筑保持协调。=3\*GB3③传统民居应以黑、白、灰三种既和谐又具有对比性的色调为基调。=4\*GB3④重点地段内的街道、城市广场、特殊景观(如水系等)、建筑以及其他视觉元素之间应和谐统一,相互呼应、衬托,同时小型构筑物可适当在色彩上起到点缀的效果,以活跃整体氛围,但不可改变淡雅素净的主色调。=3\*GB2⑶建筑材料对于传统街区以及特色街巷两侧的建筑,宜采用砖木结构,墙体以砖为主,门窗、栏板和柱子等细部以木制为主,室内和内墙墙裙铺青灰色方砖,室外台阶、铺地、墙基为传统石材,所有材料必须保持传统建筑的一贯用材。=4\*GB2⑷建筑细部门、窗、墙体、店招、雨篷等建筑细部以保护苏州地方建筑风格为基本原则,尺度宜人、色彩淡雅、轻秀柔和、多采用坡屋面为宜。第二节传统街区保护分类传统街区分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和历史文化片区三类。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地段是指遗存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传统风貌、地方特色的地区,其保护具有法定性,需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其中历史文化街区是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历史文化片区是传统风貌保存尚好、文物古迹或非物质文化遗存较为集中的地区,需要加强控制、合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1、保护对象保护平江、拙政园、怡园、阊门、山塘5个历史文化街区。详见保护名录2-1。2、保护要求及措施=1\*GB2⑴历史文化街区应单独编制保护规划,并经省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市政府审批。本次规划中初步明确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具体界线在街区保护规划中划定。=2\*GB2⑵对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及控制保护单位要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3\*GB2⑶对街区内其他建筑在保护其格局和风貌、治理外部环境的同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改善;配备完善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和提升质量,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时增强街区的活力。=4\*GB2⑷保持街区原有的空间格局及尺度,不得随意拓宽街巷。=5\*GB2⑸逐步搬迁街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影响街区传统风貌的工厂、仓库。街区内功能置换的地块,应优先考虑街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市政配套和公共绿地的建设。=6\*GB2⑹控制街区周边的景观环境,周边新建的建(构)筑物的风格、高度、体量、色彩和形式应与街区的风貌、特色相协调。=7\*GB2⑺街区交通结构以满足自行车及步行交通为主,避免大量机动车交通穿越。第四节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1、保护名录历史城区范围内世界文化遗产共有8处,分别为沧浪亭、环秀山庄、留园、耦园、狮子林、网师园、拙政园和艺圃。详见保护名录1-1及世界文化遗产分布图。2、保护要求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有关世界遗产的国家法规和国际文件予以保护,并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加大对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监督力度,禁止任何有悖规划的开发建设,并建立世界文化遗产的动态信息和监测预警系统。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1、保护名录历史城区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4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处。详见保护名录1-2及历史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2、保护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条例》进行原址保护,不允许改变文物的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在专家指导下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做到“修旧如旧”,并严格按审核手续进行。保护范围区内现有影响文物原有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