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塔吊计算书_第1页
十五塔吊计算书_第2页
十五塔吊计算书_第3页
十五塔吊计算书_第4页
十五塔吊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十五塔吊计算书下元二小区(C区)2#高层住宅楼塔式起重机安拆施工方案

十五、塔机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见随机使用说明书)

塔机型号:C4509附着式塔机最大起升高度:H=140M塔机倾覆力矩:M=800fkN.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塔身宽度:B=1.5m钢筋级别:Ⅲ级最大起重量:F2=6t基础承台厚度:h=1.15m基础承台宽度:BC=4.35m二)塔机基础承载力计算

依照《C4509塔式起重机基础技术资料》的要求,塔机基础承受的压力为不低于200Kpa,相对应的基础底面积为4350×4350mm,现2#(楼)机基底土性在其次层碎石层上,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由于地库采用CFG桩,桩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00Kpa;400Kpa≥200Kpa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选用的是4350×4600mm的基础;均满足《C4509塔式起重机基础技术资料》对塔机基础的技术要求。

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

计算依据:

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23)、《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23(2023年版))编制。一、参数信息1)塔吊基本参数

塔吊型号:QTG40,塔吊最大起吊高度H0=40.8m,塔身宽度B=1.5m;2)塔机自重参数

塔身自重G0=520kN,起重臂自重G1=37.4kN,小车和吊钩自重G2=3.8kN,平衡臂自重G3=19.8kN,平衡块自重G4=89.4kN,最大起重荷载Qmax=46.6kN,最小起重荷载Qmax=9kN;3)塔机尺寸参数

起重臂重心到塔身中心的距离RG1=18m,小车和吊钩重心到塔身中心的距离RG2

XX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下元二小区(C区)2#高层住宅楼塔式起重机安拆施工方案

=11.5m,平衡臂重心到塔身中心的距离RG3=6.3m,平衡块重心到塔身中心的距离RG4=10.2m,最大起重荷载到塔身中心的距离RQmax=5m,最小起重荷载到塔身中心的距离RQmin=35m;4)塔吊承台参数

承台长度b=4.35m,承台宽度l=4.6m,承台高度h=1.15m,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承台混凝土自重=25kN/m3,承台上部覆土厚度d=0m,承台上部覆土重度=0kN/m3;

5)塔吊基础参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50kN/m2,基础宽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εb=0.3,基础埋深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εd=1.6,基础埋深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γ=25kN/m3,基础底面以上的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25kN/m3,承台埋置深度D=1.5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40.125kN/m2;6)风荷载参数

塔身桁架杆件类型为:型钢或方钢管,地面粗糙度类型为:C类有密集建筑群市区,塔机计算高度h=43m,塔身前后片桁架平均充实率α0=0.35,塔身风向系数α=1.2,基本风压W0=0.45kN/m2(工程所在地:北京,取50年一遇),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0.9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95,风荷载风振系数βz=1.85;7)承台配筋参数

承台底面长向配筋:使用HRB400钢筋,直径为22mm,间距为200mm;承台底面短向配筋:使用HRB400钢筋,直径为22mm,间距为200mm;承台箍筋:使用HPB235钢筋,直径为20mm,间距为200mm;8)桩参数

承台使用9根圆桩,桩直径d=0.4m,桩心距b'=1.8m,桩心距l'=1.8m,桩使用C20混凝土,桩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入土深度10m。二、荷载计算

1、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塔机自重标准值

Fk1=520+37.4+3.8+19.8+89.4=670.4kN;2)基础自重标准值

Gk=4.6×4.35×(1.15×25+0×0)=575.29kN;

XX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2下元二小区(C区)2#高层住宅楼塔式起重机安拆施工方案

丰水期:G'k=4.6×4.35×(1.15×(25-10)+0×0)=345.17kN;3)起重荷载标准值Fqk=46.6kN;2、风荷载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Wk=0.8βzμsμzWoQsk=α·Wk·αoBH/H

1)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工作状态下ω0=0.2kN/m2μz=0.94μs=1.95βz=1.77α0=0.35α=1.2计算结果:ωk=0.52kN/m2qsk=0.33kN/m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vk=qsk×H=14.19kN

c.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sk=0.5Fvk×H=305.08kN·m

2)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非工作状态下ω0=0.45kN/m2(太原,取50年一遇)μz=0.94μs=1.95βz=1.85α0=0.35α=1.2计算结果:ωk=1.22kN/m2

XX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3下元二小区(C区)2#高层住宅楼塔式起重机安拆施工方案q'sk=0.77kN/m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vk=q'sk×H=33.11kNc.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sk=0.5F'vk×H=711.86kN·m3、塔机的倾覆力矩

塔机自身产生的倾覆力矩,向前(起重臂方向)为正,向后为负。1)大臂自重产生的向前力矩标准值M1=37.4×18=673.2kN·m

2)最大起重荷载产生的最大向前起重力矩标准值(Qmin比Qmax产生的力矩大)M2=9×35=315kN·m

3)小车位于上述位置时的向前力矩标准值M3=3.8×11.5=43.7kN·m4)平衡臂产生的向后力矩标准值M4=-19.8×6.3=-124.74kN·m5)平衡重产生的向后力矩标准值M5=-89.4×10.2=-911.88kN·m计算结果:

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M1+M3+M4+M5+0.9(M2+Msk)=238.35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M1+M4+M5+M'sk=348.44kN·m三、桩竖向力计算

说明:倾覆力矩按最不利的对角线方向作用。9桩,桩对角线距离L=(3.62+3.62)0.5=5.09m;1)工作状态下

Fk=Fk1+Fqk=670.4+46.6=717kNa.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Qk=(Fk+Gk)/n=(717+575.29)/9=143.59kN

XX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4下元二小区(C区)2#高层住宅楼塔式起重机安拆施工方案

b.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kmax=(Fk+Gk)/n+(Mk+Fvk×h)/L=(717+575.29)/9+(238.35+14.19×1.15)/5.09=193.62kN

Qkmin=(Fk+G'k)/n-(Mk+Fvk×h)/L=(717+345.17)/9-(238.35+14.19×1.15)/5.09=67.99kN2)非工作状态下F'k=Fk1=670.4kNa.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Qk=(F'k+Gk)/n=(670.4+575.29)/9=138.41kNb.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kmax=(F'k+Gk)/n+(M'k+F'vk×h)/L=(670.4+575.29)/9+(348.44+33.11×1.15)/5.09=214.35kN

Qkmin=(F'k+G'k)/n-(M'k+F'vk×h)/L=(670.4+345.17)/9-(348.44+33.11×1.15)/5.09=36.9kN四、承台受弯验算1.荷载计算

不计承台自重及其上土重,第i桩的竖向力反力设计值:1)工作状态下

最大压力:Ni=1.35×[(Fk1+Fqk)/n+(Mk+Fvk×h)/L]=175.09kN;最小压力:Ni=1.35×[(Fk1+Fqk)/n-(Mk+Fvk×h)/L]=40.01kN;2)非工作状态下

最大压力:Ni=1.35×[Fk1/n+(M'k+F'vk×h)/L]=203.07kN;最小压力:Ni=1.35×[Fk1/n-(M'k+F'vk×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