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失街亭》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54cb5fb76e33491e6bf10c3cf95457/0954cb5fb76e33491e6bf10c3cf954571.gif)
![(人教版)《失街亭》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54cb5fb76e33491e6bf10c3cf95457/0954cb5fb76e33491e6bf10c3cf954572.gif)
![(人教版)《失街亭》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54cb5fb76e33491e6bf10c3cf95457/0954cb5fb76e33491e6bf10c3cf954573.gif)
![(人教版)《失街亭》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54cb5fb76e33491e6bf10c3cf95457/0954cb5fb76e33491e6bf10c3cf954574.gif)
![(人教版)《失街亭》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54cb5fb76e33491e6bf10c3cf95457/0954cb5fb76e33491e6bf10c3cf95457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失街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重点)
4、探讨“失街亭,谁之过”?
一、导入新课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节选自第95回和96回的街亭失守诸葛亮
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
二、简要叙述街亭一役的历史背景
话说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奉先帝之命,精心治理蜀国。为了安定南方,采用马
谡攻心为上之计,七擒孟获,使之心服口服。又为了离间曹魏君臣,采纳马谡反间计,挑泼
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使大将司马懿被迫解甲归田。在此前提下,诸葛亮又率兵攻取陇西三
郡,为北伐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可以说,当时北伐形势一片大好,然而最终结果却以
失败告终。为什么呢?
历史上的街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它是诸葛亮率军初出祁山,攻打魏国的咽喉要道,成为
蜀魏两军必争之地。蜀军•路上士气高昂,接连获胜,不料,在战局的关键时刻,街亭•战,
失去进取中原的据点和有利形势,导致了诸葛亮初出祁山的全局失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失街亭我们知道,诸葛亮一向神机妙算,常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次为什么失掉了
如此重要的街亭呢?那么,“失街亭,谁之过”?
学生发言、讨论:
三、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了解《三国演义》第95回和第96回梗概。
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的军营围困在
一座土山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也频频失利。司马懿兵到西城,
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
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后前来请罪,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又上表刘禅,
自贬三级。曹休准备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
信任,结果曹休中计大败。
过度:
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失街亭》的情节结构,这一节课的任务主要是分析诸葛亮和马谡两
个人物形象。
1、在分析人物形象之前,先回忆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心理活动)
2、:在《失街亭》里,主要描写人物的那些方面?
(人物的语言、神态和行动)
四、分析人物性格特点。(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和行动来分析人物性格)
马谡和诸葛亮分别是怎么样的人?(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谈感受)
(-)分析马谡性格特点:
1、你认为马谡是怎样一个人的?
(学生概括:麻痹轻敌;闭目塞听,刚愎自用,纸上谈兵;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自以为
是;——板书:)1
2、你是抓住什么来表现马谡的这一点的呢?
生:“三笑”。(能不能具体说明一下?)
A、第一次笑是“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
这里笑丞相多心,魏兵怯弱表现了他的麻痹轻敌,他早就把诸葛亮的千叮咛万嘱咐当作了耳
边风,而且语气里还有点笑话军师谨慎多余的意味。
(教师板书:麻痹轻敌。)
B、第二次笑是''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
来,吾教他片甲不回!'"。当王平向他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议的时候,马谡满口理论,什么
“凭高视下,势如破竹”,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把自己熟读兵书当作炫耀的资本,完
全听不进王平的一词半语。这个片断写出了马谡的闭目塞听,刚愎自用,只会纸上谈兵。
(教师板书:闭目塞听,刚愎自用,纸上谈兵。)
C、第三次笑是“马谡在山上见之,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言下之意是,
有我马谡重兵把守,居高临下,司马懿根本不在话下。表现他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教师板书: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A、全班齐读三笑(或全班朗诵第三段)——
B、一生再读三笑——
师:请坐。大家觉得他说得怎么样?
生:“三笑”没有笑好。(生不好意思地做“三笑”状,全班大笑。)
3、马谡难道真的一无是处吗?请MM同学谈谈。
生1:我觉得马谡很勇敢,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自动请缨,立下军令状,表现了大无畏
精神。
・很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令人感佩!还有吗?
生2:失街亭后,马谡自缚请罪,显示了他勇于负责任,光明磊落。
•看来赤诚之心更是难能可贵啊!看来马谡还不愧是一名伟丈夫!好。
(二)大家印象中的诸葛亮是怎么样的?
(学生概括:神机妙算、小心谨慎、忠于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有人说诸葛亮是一个智慧的化身、用兵的奇才、治国的贤臣。确实,在历史上,许
多文人墨客对诸葛亮也非常仰慕,苏轼说:“诸葛亮,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
龙也!”鲁迅先生也曾说:《三国演义》中“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三个臭皮匠顶个状
诸葛)这样的性格特点在《失街亭》里有没有体现?体现在什么地方?(自由讨论)
(学生热烈讨论,教师板书:1、智慧的化身,用兵的奇才)
1、请同学来谈一谈。GG,你能说说你的看法吗?(抓住人物语言)
生:诸葛亮在战前点将“三嘱”,
★一嘱马谡:“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
无城廓,又无险阻,守之极难。”把困难说在前面,叮嘱马谡要明确责任,做到心中有底。
★二嘱马谡:“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说对手
的情况,提醒马谡不可骄狂自大,草率从事。
★三嘱王平:“……汝可小心谨守此地,……戒之,戒之。”叮嘱王平要商议行事。点将三
嘱,足见孔明的虑事周密,用兵谨慎,审时度势的军事才能。
(教师板书:虑事周密,用兵谨慎,审时度势)
2
生:在打仗过程中,诸葛亮的行兵布阵非常周密,他料到司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备;查看
布兵图样,知马谡无知;街亭失守,稳妥撤兵汉中。这些都显示出诸葛亮的知彼知己,机智
多谋。
(板书:知彼知己,机智多谋)
2、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用兵的奇才,是“神算子”,是“智多星”,已经超出“人”
的能力了。那么,诸葛亮是不吃人间烟火的“神”了!但是在《失街亭》中,诸葛亮是不是
一个不吃人间烟火的“神”呢?------------生:不是!
3、他有没有人的感情?在故事的哪一个情节体现出来?
生:有人的感情,表现在“挥泪斩马谡”部分。
4、齐读《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个过程中是抓住诸葛亮的什么呢?------(“三哭”)
★第一次:是“孔明挥泪曰:'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马谡
临终嘱托与伤心痛哭之后,诸葛亮想起二人往日情同手足的交情,鼻子一酸流出了眼泪。看
出诸葛亮——有情有义。
★第二次:是“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
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蒋琬劝阻,天下未定,不可诛杀智谋之
臣,这深深的打动了诸葛亮的心,但是马谡早已立下“军令状”,所以“流涕而答”,“合
当斩之”。
(“军中无戏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诸葛亮悲痛伤心。)
(既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治马谡,显示出他内心巨大的矛盾。)
★第三次:是“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
(这时候诸葛亮的心情?——未听先帝遗嘱,有负先帝重托,痛惜、悔恨内疚、自责,
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师:看来诸葛亮真是声泪俱下,五脏俱焚啊!这个平生统率千军万马,征战沙场,谈笑
风生的军师,也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时候。“大哭不已”淋漓尽致的刻画出诸葛亮
此时的真实情态。那么,在“斩马谡”这一情节当中又能看出诸葛亮的什么性格特点?
------------(重情重义。赏罚分明、公正严明,不徇私情。)
(板书:赏罚分明、公正严明,不徇私情)
•师:《三国演义》写诸葛亮,总体上把他当作智慧的化身,而《失街亭》中却写到他
用人的失误,而且写了他的勇于自责,有情有义,这就使“近妖之诸葛”有了很浓的人情味,
我们也知道了诸葛亮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而不是那种既能呼风唤雨,又能料知后事的神,
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更有魅力。让我们一起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部分朗诵
一遍。
(全班朗诵从“谡自缚跪于帐前”到课文结尾。)
(三)讨论:从诸葛亮和马谡身上,我们能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吗?
(学生讨论)--------同学发表看法:
生1:凡事要从实际出发,办事要灵活机智,不可死搬教条。
生2:作为领导者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骄傲自大,盲目轻敌必然导致失
败。
生3: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出了问题要分析原因,勇于自责。
生4:领导者要做到赏罚严明,执法严肃。生5:全面的看问题,辨证地看问题。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这一节课我们分析了《失街亭》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现在布
置作业,课后思考“失街亭,谁知过?"。我们下一节课将会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3
五、探讨''失街亭,谁知过?”(直面现实,反思历史,我们能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
第一种观点:街亭之败,马谡应负主要责任。马谡狂妄自大公然违令,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
失,造成全局被动。诸葛亮对马的缺点并非全无认识,对街亭布防十分细致周密,如马谡屯
兵当道抵挡司马懿大军,战局会朝着有利于蜀方的方向发展。
马谡请战,立下军令状,以"乞斩全家”的担保来表明决心与信心。而在诸葛亮心中,马谡”
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建"攻心计”令孟获就范,建"反间计”令司马懿下野,可见其人
亦非无能之辈。诸葛亮完全有理由相信他。
诸葛亮复令魏延、高翔襄助防守街亭。作了这样的布置,街亭自然不致有失。只是马谡过于
狂妄自大,麻痹轻敌才造成了街亭失守。
马谡失聪,误扎了营盘;马谡失察、失谋、失随机应变,导致失了战略要地,失了性命,失
了蜀方的大业;
第二种观点:街亭之败,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诸葛亮识人不深用人不当,致使街亭失陷全
局被动。司马懿评曰:"孔明用此人,如何不误事?”诸葛亮自承”深恨己之不明”,可见诸葛
亮用人不当是失败主要原因。
诸葛亮的"失算”在于,没有看到马谡缺乏作战经历,可为良谋而难作良将,也没有对马受命
时流露的骄狂情绪予以注意,终至酿成大错。
诸葛亮失察,误用了马谡;诸葛亮失察,失了用人的正确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安全管理计划
- 2025年智能马桶盖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高模量玻璃纤维纱项目发展计划
- 移动支付系统研发合作协议
- 从寓言故事看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教育
- 公司信息化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手册
- racemic-Nornicotin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安全协议书
- Cholesterol-n-Octanoat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5-Bromo-6-chloropyrazin-2-amine-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4年金属非金属矿山(露天矿山)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附答案
- 小学五年级奥数竞赛试题(含答案)
- 危化品运输安全紧急救援与处理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课文详解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高数(大一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督监测技术规范
- 北方春节的十大风俗
- 姓丁的研究报告作文
- 医院审计科长述职报告
- 2024年国家电投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