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整体世界_第1页
走向整体世界_第2页
走向整体世界_第3页
走向整体世界_第4页
走向整体世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具备的条件1、市场:一工革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资金: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西方经济发展3、技术:科学理论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4、政治保障:欧美各国普遍确立了代议制度二、发源地:美、德四、发明成就1、动力(1)发电机--标志二工革开始三、开始时间:19世纪60年代第一页,共60页。电灯的发明让人们有了比煤油灯、蜡烛更好的照明工具,凭借这项发明爱迪生被后人称为“普罗米修斯”(古希腊神话中带来光明的神)(2)内燃机第二页,共60页。2、交通汽车飞机(1903)1903年,兄弟俩驾驶着名为“飞行号”的飞机进行试飞,飞机在空中飞行12秒后安全落地。莱特兄弟激动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虽然只有短短的12秒,但却标志着人类的飞行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第三页,共60页。3、新兴产业兴起:汽车制造、石油开采、化学诺贝尔一生申请了和炸药有关的专利发明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它将遗产分成五个奖项,奖励后人。第四页,共60页。4、电信业:电话、电报四、欧美完成:19C末20C初五、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第五页,共60页。1、提高生产力,进入“电气时代”2、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某些行业如: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等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从事这些行业的中小企业往往因为后续资金不足,竞争不过那些资金雄厚的大企业,结果中小企业被大企业吞并。这样一来某一行业的生产和投资全集中到少数的几家大企业当中了。少数的几家大企业垄断了某一行业。人们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垄断某一行业的大企业称为“垄断组织”,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第六页,共60页。垄断组织产生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入了高级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进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西方国家对海外市场、海外原料产地、和海外投资场所的需求量增加,于是他们纷纷向海外出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所有落后的地区都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成为了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历史必修二》人教版第28页3、促使西方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4、让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话、电报等电信工具,进一步密切了各地市场的联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8页第七页,共60页。5、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第八页,共60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构成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2、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九页,共60页。【课程标准】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十页,共60页。第二次工业革命原因过程影响一、电气时代的来临第十一页,共60页。圈地运动(国内)殖民贸易和掠夺(国外)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殖民贸易和掠夺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德、日、意的统一扩大了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工业革命后积累的大量资本、国际货币的出现。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第十二页,共60页。爱迪生1877留声机1879电灯1889电影机美国德国瑞典戴姆勒汽油内燃机狄塞尔柴油内燃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第十三页,共60页。1.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理论奠基丹麦教授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英国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技术突破德国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生产创新电力成为新能源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等第十四页,共60页。爱迪生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第十五页,共60页。电影放映机第十六页,共60页。2、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电话(贝尔)无线电报(马可尼)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第十七页,共60页。3、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内燃机车汽车(路上)远洋轮船(海上)飞机(天上)内燃机诞生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业产生石油日益成为重要新能源第十八页,共60页。冶金工业造船工业4.老工业部门的改造钢铁工业技术革新换代升级人类进入重工业时代第十九页,共60页。重工业开始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工匠、技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棉纺织---轻工业

1765--19世纪中期

100年

1866--19世纪末20世纪初

30多年科学家、工程师自然科学成果同时开始于几国英国—法美—德俄日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重工业交叉进行速度快范围广多国同时第二十页,共60页。

“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列宁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2)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形成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铜业、食糖、石油等托拉斯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第二十一页,共60页。材料:英德法美比较表此表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3)国际关系:—瓜分世界的狂潮第二十二页,共60页。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局部性的国际交流发展为全球性的沟通,分散的、局部性的世界变成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种迁徙与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4、世界市场:推动世界一体化进程(世界连为一体)第二十三页,共60页。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国际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垄断资本家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大大促进了世界的整体化垄断组织的产生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第二十四页,共60页。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

雏形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勇气电气(“三气”呵成达伽马爱迪生学史感悟蒸汽第二十五页,共60页。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C、人类历史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D、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物质、政治、精神文明A、人类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历史。B、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的历史多元史观解读历史E、与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小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社会史观第二十六页,共60页。三、世界一体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P104第二十七页,共60页。20120420120428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知识综合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出现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0世纪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第二十八页,共60页。“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苹果的创始人第二十九页,共60页。课后探究:2、工业革命给予我们什么启示?1、结合必修Ⅰ用事实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丧失大量主权,逐步沦为双半社会。经济:一方面促使自然经济解体另一方面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思想:开始抛弃“天朝上国”的迷梦,向西方学习,中国的近代化起步。第三十页,共60页。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ABCD练兵场第三十一页,共60页。

1912年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所幸有七百余名乘客获救,这一获救的原因是当时运用了

A.雷达技术

B.声纳技术

C.无线电技术

D.有线电报练兵场C第三十二页,共60页。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A.政治纷争加剧B.军事对抗升级C.贫富差距拉大D.文化差异加大C练兵场第三十三页,共60页。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企业间竞争加剧生产的集中资本的集中垄断组织产生到一定程度(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垄断的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司第三十四页,共60页。垄断组织的产生

原因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影响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命脉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形式托拉斯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概况

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巨型企业

第三十五页,共60页。请思考:那些美国参议员的议员们向后侧着身子,不时地向后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他们在看垄断资本家的脸色行事,显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已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言人。第三十六页,共60页。

“金钱是政治的母乳”。

布什家族的政治成就自然离不开他们家厚厚的钱袋子。但因为家族的政治名声太大,现在已经无人有兴趣或认为有必要去搞清楚布什家族究竟有多少钱了。人们只需设想一下,布什的曾祖父就是制造业大亨,布什的祖母出身于金融巨头之家,布什家族的产业已遍及石油、银行、军工企业乃至体育项目,就可以为布什家族的财富规模勾勒出一个大概的轮廓。

第三十七页,共60页。二、瓜分世界的狂潮第三十八页,共60页。瓜分世界的狂潮思考以下问题:①列强为何掀起瓜分狂潮?②瓜分狂潮的概况?③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如何演变?第三十九页,共60页。20120420120440二瓜分世界的狂潮原因

1、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2、经济实力上升到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增大。3、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概况影响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一战2、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变的更加贫困和落后(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英法俄等……)(2)德美日等后起强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导致列强之间矛盾加剧第四十页,共60页。2012043、美国的对外扩张政策:(1)早期对外政策重点是建立美洲体系(西半球霸主)(2)19世纪末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内容、表现、背景)第四十一页,共60页。美国的对外侵略扩张

早期政策重点门罗主义

泛美主义19C.末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谋求太平洋利益

内容: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1、目的是追逐商业利润,要求“公平”竞争,不搞歧视和垄断表现“海权论”

“美西战争”

“门户开放”政策——建立美洲体系2、“不割让主义”,反对分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3、“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背景第四十二页,共60页。美国提出新殖民主义的背景1.美国完成在北美大陆的扩张2.美国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3.19世纪末,欧洲列强对世界的瓜分,实行排他性的殖民主义政策,对美国利益有害第四十三页,共60页。20120420120444“门户开放”政策原因提出内容实质1、新殖民主义的提出美国国务卿约翰1899年9月6日提出“自由贸易”原则。次年7月3日,重申“公平贸易”原则1、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即得利益为了缓和列强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影响1、标志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有了独立政策2、使帝国主义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2、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实行排他性殖民政策。2、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利益均沾”第四十四页,共60页。1823门罗主义1889泛美主义19C90N海权主义19C中期新殖民主义“太平洋商业帝国”自由贸易公平贸易门户开放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第四十五页,共60页。201204201204461823年12月2日,詹姆士·门罗以“致国会咨文”的形式,发表了重要的外交政策声明——《门罗宣言》,即后来被称之为“门罗主义”。咨文中宣称:“同盟各国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张到美洲的任何地方而不危害我们的和平与幸福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人会相信我们南方各兄弟国家的人民,如果不加援助,能够建立他们心愿的政治制度,所以让我们坐视欧洲列强对他们进行任何方式的干涉而不加过问,也同样是不可能的。”并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第四十六页,共60页。泛美主义

泛美主义是在19世纪初提出的拉丁美洲各国团结争取民族独立、抵抗欧洲殖民国家侵略的政治主张和运动,美国则提出了“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在客观上对已独立的拉美各国免受欧洲再次侵略起了保护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外奉行扩张政策,拉美成为美国觊觎的首要目标,1889~1890年在华盛顿召开第一次泛美会议,从此美国接过泛美团结的口号,利用泛美会议,宣传美洲各国有着共同利益。在加强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下,实现“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目标,泛美主义则成为美国对拉丁美洲进行侵略扩张的思想武器,这是门罗主义在帝国主义时代的发展。第四十七页,共60页。美“门罗主义”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接近胜利时,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门罗主义”,暴露美国对拉美的扩张野心。19世纪末,美国又提出“泛美主义”,建立了“美洲共和国国家联盟”。“泛美主义”马汉提出“海权论”,美国于1898年4月向西班牙宣战。美国迅速击溃西班牙海军,迫使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此后不久,美国把古巴变成自己的保护国。20世纪初,成为西半球霸主第四十八页,共60页。美西战争:瓜西马尔战役1898马汉:海权论19C90’s第四十九页,共60页。亚洲大部分几乎整个非洲整个拉美世界殖民体系帝国主义列强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放第五十页,共60页。三、世界连接为一体1、世界一体化的原因:(1)根本:(2)客观: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第五十一页,共60页。三、世界连接为一体2、世界一体化的表现:(1)基础(框架):(2)手段(途径):(3)主要内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际贸易、殖民主义物资交流、人口迁徙、文化交流、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的一体化进程(4)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五十二页,共60页。下列材料反映了世界一体化过程中的哪些现象?材料一1906年每一艘驶向美国的船都挤得满满的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物种的广泛交流第五十三页,共60页。下列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