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差异_第1页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差异_第2页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差异_第3页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差异_第4页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差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认识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性特征;2、运用地图或资料,比较两个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3、通过比较,探究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学习要求:考试内容要求:第一页,共51页。西北沙漠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雪山海南热带风光第二页,共51页。图1-2-1生长在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第三页,共51页。一、区域差异1、形成原因

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第四页,共51页。2、表现思考:自然环境的差异会影响到人类生活哪些方面?

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表现在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居住形态等方面差异第五页,共51页。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人类活动的差异(经济、社会、文化等制约影响区域差异第六页,共51页。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等经济、社会、文化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或经济地理位置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内容区域的特征区域的特征地理位置第七页,共51页。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的比较第八页,共51页。英国日本比较自然环境的差异(地理环境差异对各自发展的影响)比较人类活动的差异(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九页,共51页。第十页,共51页。(1)相似性:①两者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②都地处中纬度;③气候比较湿润。(2)差异性第十一页,共51页。地理位置差异:第十二页,共51页。纬度位置英国日本45°N30°N25°N60°N50°N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第十三页,共51页。海陆位置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大西洋东部,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太平洋西部。第十四页,共51页。日本地形

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国土的3/4,平原面积狭小,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活火山。第十五页,共51页。第十六页,共51页。英国地形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第十七页,共51页。日本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南北差异显著。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覆盖率高,约占领土的2/3,植物种类多样。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贫乏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比较日本和我国的季风气候有什么不同?日本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我国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第十八页,共51页。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覆盖率占领土面积的1/9,以草地为主,植被种类比日本少。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煤、铁、石油英国第十九页,共51页。日本英国南北差异显著。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思考:说出日本和英国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说出日本和英国各自气候的成因?日本和英国气候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日本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英国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并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第二十页,共51页。日本英国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思考:说出日本和英国水文差异产生的原因?说出日本和英国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日本和英国水文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和地形。日本的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英国的河流流量平稳,各河之间有运河相通,航运价值大。第二十一页,共51页。(2)日本与英国自然环境的差异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高,约占国土的2/3,植物种类多样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贫乏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温带海洋性气候森林覆盖率只有1/9,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较少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运河相通煤、铁、石油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源第二十二页,共51页。2、经济发展的比较相似性:①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②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③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岛国的优势。差异性:

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及其布局、农业、人口与城市第二十三页,共51页。日本英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渔业发达。畜牧业发达,畜牧业中放牧和饲养并存,种植业以园艺业为主。渔业发达。思考:1.说出日本和英国农业生产差异产生的原因?2.日本和英国渔业发达的原因是什么?1.日本和英国农业生产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气候。日本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作物生长。英国的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2.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形成北海道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形成北海渔场。(1)农业生产的比较:第二十四页,共51页。第二十五页,共51页。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主园艺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为主畜禽饲养为主放牧与饲养并存渔业发达第二十六页,共51页。思考: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发达的工农业国家吗?

日本和英国都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经济中不占重要的地位,许多的农产品需要进口。第二十七页,共51页。思考:根据日本和英国的产业结构图,比较两国产业结构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农业的比重都很小,说明农业不占重要地位,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说明都以工业为主的国家,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第二十八页,共51页。(2)工业发展的比较:第二十九页,共51页。英国矿产分布

英国矿产主要有煤、铁、石油、天然气,其中煤、铁主要分布在英国中部(伯明翰等),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北海地区(北海油田)。第三十页,共51页。英国的纺织、钢铁、造船等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英国中部,而汽车、飞机、电子等工业主要分布在伦敦周围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尤其是苏格兰地区的电子工业迅速发展,成为英国的“硅谷”。石油加工工业多分布在苏格兰北海沿岸地区,如阿伯丁。工业分布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英国工业分布第三十一页,共51页。日本工业分布从图中看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东京、名古屋、大阪、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是日本的主要工业区。日本工业分布具有明显的“临海型”特点,主要是由于日本工业发展所需原料、燃料大部分靠进口,工业产品又需大量出口。日本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九州岛(硅岛)。工业分布具有明显的“临海型”特点。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海北九州第三十二页,共51页。英国和日本工业及其布局工业分布具有明显的“临海型”特点。工业分布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第三十三页,共51页。大部分需进口较丰富临海型资源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重要地位,工业都比较发达,都充分利用岛国多港湾的优势发展本国工业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工业钢铁、纺织、造船、汽车、飞机、石油加工、电子等工业第三十四页,共51页。日本与英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临海型”布局传统工业曾在世界地位突出,有“世界工厂”之称。“资源型”布局为主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大量向海外移民第三十五页,共51页。第三十六页,共51页。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南向北递减;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第三十七页,共51页。第三十八页,共51页。第三十九页,共51页。第四十页,共51页。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太阳辐射气温由南向北递减海陆位置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地形地势气候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第四十一页,共51页。第四十二页,共51页。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1)划分依据:气候、地形。(2)三大自然区名称: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3)划分界线: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②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第四十三页,共51页。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是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玛拉雅山东侧第四十四页,共51页。第四十五页,共51页。第四十六页,共51页。第四十七页,共51页。第四十八页,共51页。问题:通过比较,你认为形成我国自然环境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简要说明三大自然区内,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东部季风区是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最主要的农耕区,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由于气候干燥,水源成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水源充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