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地区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及保护贾单妮【摘要】剪纸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装饰艺术,兼具审美价值和史学价值,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陕西地区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及保护为研究对象概述剪纸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归纳总结了陕西地区民间剪纸的地域分布状况、艺术特色以及剪纸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分析陕西地区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剪纸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一些个人意见和建议,试图为陕西地区剪纸艺术的发展和保护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期刊名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3)015【总页数】6页(P76-81)【关键词】陕西;剪纸;保护【作者】贾单妮【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528民间剪纸在中国是作为一种母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存在的,它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农耕文化、民俗生活中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创造、应用并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艺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发源于陕西,创作主体基本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他们大多接受教育程度不高,因而创作的剪纸作品质朴纯真,情感真挚,主要依靠口授相传的方式传承,剪纸的创作方法是利用剪刀或刻刀在纸张上剪刻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或花样,从而营造出一种虚实相间的表现效果,寓意美好,它一方面表达了创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认知,另一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命的赞美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企盼。民间剪纸因其制作方便、材料易得,方法易学,造型美观,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尤其在陕西地区极为流行。根据用途的不同,剪纸艺术大体可以分为窗花、墙花、门笺、灯花、喜花、顶棚花、花样、春花、丧花等类别。[1]31-45直至现今,逢年过节在陕西各地的集市或农户家里,仍然能够见到各种各样风格古朴粗犷、趣味横生、技艺精湛的剪纸作品,既装点了节日气氛,又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和好运。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已故民间艺人库淑兰老师,被称为我国民间剪纸艺术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并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代表作《剪花娘子》可以称得上是剪纸艺术中的极品,颇受好评。库淑兰老师最擅长拼贴剪纸,并且作品一般篇幅较大。她喜欢使用彩色蜡光纸把人物、动植物等形象先分别剪出来,然后再把一个个形象拼组粘贴起来,组成新的装饰纹样,画面形象丰富多样,构图井然有序,色彩绚丽而不杂乱,拼贴剪纸工艺在她手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称赞。一、剪纸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具有〃活化石”的美称,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中为了满足精神生活需求而创造流传下来的一种装饰艺术形式。民间剪纸艺术独特的造型纹样和深刻的吉祥寓意蕴含着中华民族阴阳相合、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本源文化,例如: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牛耕图”,以及鱼身人面、狮身人首等,都蕴含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和生殖崇拜的观念。最早具有剪刻特征的纹样是在金银箔、皮、革等质地较薄的材质上完成的。记载于《史记》的〃剪桐封弟”的故事,是目前已发现的关于剪纸雏形的最早记载,讲述了年幼时的周成王姬诵在和弟弟姬虞玩耍时,随手捡起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赠送给弟弟,说要分封他当王侯,原是周成王一句玩笑话,但是君无戏言,后来不得不真的分封姬虞到唐国当国君。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剪纸是在汉代造纸术发明之后产生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才逐渐成熟,出现了以纤维纸为材料的剪纸。发展至隋唐时期更为盛行,唐诗中也出现了很多描写剪纸的诗句,如出自段世式所撰的《酉阳杂俎》:〃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李商隐的诗作《人曰》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尤其是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汉妃抱娃宫前耍,巧剪梧桐照窗纱”描写的就是陕西民间剪纸。剪纸发展至宋代,由于造纸工艺提升,纸的种类也愈加丰富,因此剪纸的形式和花样更加多姿多彩,民间也开始流行,并出现了专门用于装饰窗户的〃窗花”,装扮礼盒的〃礼花”,作为刺绣底样以及用于灯彩、茶盏的剪纸纹样。明清时期剪纸艺术达到了鼎盛,开始进入宫廷,主要表现为花样纹饰不断丰富,内容技法不断创新,寓意和用途更加广泛。现如今,剪纸的意义除了辟邪、祈福,还主要用于装饰。在一些民俗气氛浓厚的地方,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总能看见红红绿绿的剪纸装饰,增添节日气氛。二、陕西地区民间剪纸的地域分布陕西地区地域辽阔,是我国剪纸艺术的发源地,逢年过节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精彩剪纸。陕西地区剪纸总体呈现出粗犷简练、明快醒目的特点,主要分布在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其中以陕北地区的剪纸最为有名。陕北民间剪纸主要以安塞、绥德、米脂等地为中心,是农家妇女闲暇之余,用于消遣和娱乐的一种精神文化,主要以口授相传的方式承袭。由于位置偏僻,交通相对闭塞,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因而这里的剪纸较好的继承和保留了汉代画像石的风格特征,题材多表达吉祥如意之意,纹样生动简练,造型夸张,构图饱满,风格淳厚,多用直线,且线条粗犷硬朗,比如剪纸狮、虎、雄鸡等形象威灵充满力量。早在20世纪80年代,陕北安塞的剪纸就已经多次走出国门参加世界展览,展览现场精彩绝伦的艺术作品无不受到来自世界各地参观者的称赞,不仅让世界看到了陕西剪纸的艺术魅力,更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赢得了国际声誉和宣传。安塞县的李秀芳和高金爱被授予为民间剪纸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剪纸艺术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因而安塞也被称为〃剪纸之乡”。绥德、米脂地处黄土高原,剪纸艺术和汉代画像石的风格相近,〃地下的画像石,地上的民间剪纸”赞美的就是绥米剪纸,该地区的剪纸整体风格浑厚圆润,造型简练夸张,多用于祭祀、婚俗、年节、丧葬、社火、巫术、装饰等。陕西关中地处平原地区,剪纸主要集中在华阴、凤翔、岐山、西府和朝邑一带,由于关中地区皮影戏文化比较发达,因此剪纸艺术受皮影文化的影响较大,主题多借鉴戏剧人物和神话传说,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形象轮廓精细逼真,画面婉转和谐,构图颇似中国画,讲究聚散,造型巧而秀丽,精而不繁。陕南主要是指汉中、安康、商洛一带,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南方,民俗风情与南方较为相似,表现在剪纸艺术上主要特征为图案以植物纹为主,多用曲线,造型夸张简练却又不失细腻精巧,且一般剪纸篇幅较大。三、陕西地区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陕西地区民间剪纸是我国民间美术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艺术形态之一,因而有〃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陕西”的说法。它的艺术特色是长期积淀的传统文化和多姿多彩的陕西地理风貌融合的结果。陕西剪纸整体风格质朴豪放,透露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造型简练概括又不失风趣精巧,构图饱满、色彩绚丽,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鲜明的历史痕迹。(一)纹样剪刻特点在剪纸艺术中,〃阳剪”是最常见的剪刻手法,而陕西民间剪纸则采用〃阴剪”和“阳剪”相结合的手法,其中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一阴一阳,虚实相生,以线条作为主要的造型语言,并结合点、线、弧、圆等元素,营造递转迂回的呼应关系。〃阳剪”线条铿锵有力,线断形不断,〃阴剪”迂回婉转,线线相连,线形呼应,图案清新脱俗,画面玲珑精巧。例如用阴剪和阳剪结合剪刻的〃锯齿形”和〃月牙形”就是陕西剪纸作品中应用最多的构形纹样[2]214,刚柔并济,表现力丰富。常用的纹样构形方法归纳起来有三种:〃直接剪法”〃先画样再剪法”和〃熏样剪法”。首先,〃直接剪法”花样较为随意,是指有了想法之后直接剪裁,随心所欲发挥,花样不受约束,因此个性风格最为突出,多用于剪刻家禽家畜等小篇幅作品,造型明快简洁,形象栩栩如生,但是这种剪法难度较高,一般要求剪纸艺人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以及娴熟的剪刻和折纸技巧。其次,〃先画样再剪法”是指用笔或其他工具先把图案纹样在纸上画出来,再用剪刀或刻刀沿画线进行裁剪,这种方法适用于表现造型精细复杂的纹样,但是费时费工,需要耐心。“熏样法”相当于复印纹样,原作不受破坏可以继续保存使用,熏样法启发于以前人们使用的煤油灯,利用煤油灯燃烧过程中冒出黑烟熏出剪纸的样子。方法步骤是先把预先准备好的大样蘸湿,贴在白纸上,然后将贴有剪纸纹样的一面朝下,放在煤油灯上熏烤,借助燃火冒出的黑烟熏黑,熏好后取下样稿,于是白纸上没被熏黑的地方就显现出和原作一模一样的图案,再沿没被熏黑的图案边线剪下来,最后,在白底花样后面衬上几层大红纸,用搓好的纸捻子订好,照样子剪刻下来,几幅一模一样的作品就完成了。(二)造型样式陕西民间剪纸的造型样式是丰富多样的。构形原理主要是通过形与形之间的互渗、重合、共用或相互因借等,生成一种新的形象。因此,根据构形特点可以分为复合形、形中形、同物多形、谐音字联想四大类。复合形是陕西民间剪纸最简单的造型样式。复合形的构型依据是形与形之间的〃互渗”原理,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形象相互交叉融合,构成新的纹样。也有为了加强象征寓意,将几种动植物、人物形象复合在一起,出土于陕西地区的人面鱼纹盆纹样就属于典型的复合形作品。陕西民间剪纸中最常见的就是形中形,几乎所有稍微复杂的纹样外轮廓的造型都运用了形中形的方法,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创作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例如,陕西剪纸大师高凤莲的作品《人》形象饱满丰富,妙趣横生,人物面部表现就运用了形中形,两只相对的鸟儿组合成了面部的眼睛、眉毛,身体轮廓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花卉纹样;在作品《烈马》中,三匹奔马的形象身姿矫健,而围绕奔马的圆形的外卜轮廓则装饰了牡丹花,动静对比,高大威猛中透射出浓浓的富贵喜庆之气。同物多形是陕西传统剪纸艺术特有的造型方法,一般指把同一组物象在不同时间段的动态或在不同视角下呈现的样貌穿插组合在一张作品中的表现手法。例如剪纸作品《梁祝》,一幅画面同时展现了不同时间段的三个情景,依次为〃待嫁”〃娶亲”和〃化蝶”,每个环节场景动态都剪刻的栩栩如生,耐人寻味,更加渲染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谐音字联想是指根据谐音联想对应的动植物形象,然后进行重构的造型方法,多用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出自安塞民间艺人胡凤莲老师之手的剪纸作品《鸡头鱼》,谐音联想到〃吉庆有余”,“吉”通〃鸡”,“余"通〃鱼”[3]77;也有将鱼尾形象替换成石榴,比喻〃榴生百子”。除此之外,借助谐音表达吉祥富裕之意的还有“喜僖鹊)上眉(梅)梢”“事事(柿)如意”“(莲)生贵(桂)子”“连(莲)年有余(鱼)”等。(三)构图方式陕西民间剪纸艺术的突出特色就是采用平面化的构图方式。不同于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则,这种以平面式构图展开的表达,形象自由多变,在一个画面中可以存在多个视点,并且不必考虑近大远小的形态对比关系,空间可以无限延展。例如出自陕西洛川剪纸大师王兰畔老师之手的作品《苹果园》,将几组不同的摘果场景依次排列,每个形象都用平面化的方式表现,构图饱满风趣;再如陕西安塞剪纸艺人白凤兰老师的作品《老鼠偷瓜》,南瓜和老鼠的刻画视点不同,却被巧妙地融入到了一个画面中。(四)色彩特征早期剪纸一般都是单色,且以大红色最为常见,现在也有双色、多色、套色和各种拼色剪纸。陕西属于西部,尤其是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人们多居住在窑洞,民间认为红色能够趋吉辟邪,并且在周围黄土色的衬托下红色最醒目,因而红色剪纸最流行。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封建迷信思想开始淡化,单一的色彩表现已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同时因为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可应用的材料的不断创新,剪纸艺术用色变得丰富多彩,出现了双色、多色、套色和拼色的表现形式。春节期间的陕西乡村,尤其是延安和榆林的人们在自家窑洞的木窗格子更换上新剪的各种各样的剪纸花样,辟邪祈福,也象征新的开始,整个村庄嫣然变成一个鲜活的剪纸天堂,被誉为〃鲜花盛开的艺术”。四、陕西地区民间剪纸的文化内涵剪纸是民间艺人用剪刀或刻刀手工一幅一幅完成的,每幅作品无论是否雅致成熟,都具有不可复制的艺术属性,无论是内在含义,还是外在表现形式,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作智慧和审美理想。陕西地区的民间剪纸沿袭了黄土高原文化,表现农耕文化题材较多,多用“比兴”手法,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环境认知和生活的美好夙愿,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浓厚的乡土之情,具有深刻的文化寓意和实用功能。首先,陕西民间剪纸艺术表达了劳动人民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对生活的美好夙愿。最早剪纸的功用是驱邪避灾,主要用于祭祀、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等活动,祈祷人间风调雨顺、家族和乐安康、子孙连绵、生活丰衣足食等,所以表现生殖崇拜的图腾纹样和福禄寿喜的主题自然而然成了民间剪纸经久不衰的题材。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在窗格上贴上窗花,祈求来年吉祥如意;婚嫁礼仪时,新婚洞房贴上〃双喜”和比翼双飞的蝴蝶剪纸,寓意夫妻恩爱,多子多孙;也有贴上四朵莲花的吉祥图案,代表〃喜事连连”;既渲染了节日气氛,同时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福。其次,陕西民间剪纸艺术蕴含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生命的热爱和浓厚的乡土之情,内容大多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情感淳朴真挚,流露出创作者对自我人生的构造和对生活的感悟。从表现风格来看,纯朴凝练,刚柔并济,特色鲜明。从创作题材上看,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和民风民俗都具有深厚的情感,选用的都是熟悉的生活场景,如相夫教子、缝衣做饭、骑驴赶车、耕地收割、骑马打猎、神话传说等,一方面是对生活的记录和感触,另一方面是对家乡风土人情的赞美宣扬。最后,陕西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深刻的文化寓意与实用功能。剪纸艺术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陕西剪纸历史悠久,每幅作品除了拥有美观的图案纹样外,更具有约定俗成的象征寓意。如石榴、葫芦、鱼、葡萄、莲蓬等多籽的自然物象喻义多子多孙;桃子、万年青、龟、松树、仙鹤等象征富贵延年、长寿安泰;并蒂莲、双飞燕、鸳鸯、同心结、白头鸟比喻夫妻恩爱和睦,白头到老;牡丹、龙、凤寓意富贵呈祥之意;再有麒麟送子、鹿鹤同春、锦鸡芙蓉、龙凤吉祥、五福临门等较大题材的图案纹样皆被赋予了趋吉避凶的深刻寓意。此外,陕西传统剪纸也具有很多的实用功能,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具有装饰美化作用,多选用题材喜庆、寓意美好题材,比如用于装饰新婚洞房的石榴牡丹、成双鸟禽等图案;第二,可以作为刺绣和印染的纹样底稿,如常用于布艺刺绣的对凤对龙,用于鞋垫鞋面刺绣的虎娃,用于枕套或被面上的绣花双石榴、双桃等;第三,也有专门应用于祭祀礼仪的特定纹样,如门神、财神爷、灶王爷,迷信巫术用作招魂的纸人等。五、陕西地区民间剪纸的传承及保护剪纸艺术虽根植于民间,但其文化底蕴是相当深厚的,承载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寄予的希望,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根基。陕西地处黄土高原,浓厚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为陕西民间剪纸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成就了剪纸艺人独特的审美情感。然而,经济全球化和大量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民间剪纸艺术正面临着急剧的变迁,甚至衰落,民众生活方式以及大众审美的变化,也致使主要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民间剪纸艺术逐渐地或部分地失去了传承发展的土壤。因此,只有认清陕西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才能为剪纸艺术的保护和更好的传承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一)陕西地区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剪纸形式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民间美术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艺术形态之一。早在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已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陕西省文化厅公布了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同时编撰印制了《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集》,收录了部分安塞剪纸和定边剪纸。更为可喜的是,2009年9月,以陕西剪纸为申报主体的〃中国剪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从而成为我国首个入选该名录的传统美术类项目,实现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零的突破。如今,尽管剪纸艺术已开始受到了重视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仍很严峻。首先,一些年老的民间剪纸艺人逐渐离世,年轻人热衷于现代艺术不愿继承学习剪纸工艺,使得剪纸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局面,民俗剪纸的功用性、部分古老纹样和其承载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等正在流失。例如过去婚房中张贴喜花,主要目的是祈福生儿育女,人丁兴旺,其次功用才是装饰洞房,而在当今洞房中装饰喜花主要是为了烘托喜庆气氛,而它蕴含的祈求生儿育女的本意却几乎已被遗忘;再如节日使用的灯花,以前主要目的是用来许愿祈福,现在只是作为节日娱乐的玩物或游玩观赏。可见,剪纸中的一些传统寓意和文化内涵,在流传的过程中遗失了。其次,全球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俗艺术发展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剪纸受到当代人一定程度上的〃冷落”,缺乏文化自信,导致剪纸艺术发展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陕北的一位老爷爷曾说:〃现在还有谁往窑里贴窗花哩,自个铰出来的又不好看,现在街上买花花绿绿的不比铰出来的窗花好看?再说了,现在谁还爱这哩!你铰出来的已经没人喜欢了,人们也不会再过来找你要花样子了。现在也就是自己画画,铰铰打发时间而已。”[4]由此可见,即使在还保留着一些传统文化基因的偏远农村,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民俗意识衰落,对本土文化的不自信更是对剪纸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最后,民间剪纸的主题内容和造型纹样缺乏创新,依然沉寂在先前的固本状态中,未能与时俱进。其他形式的艺术在借鉴剪纸造型或纹样时,基本上也是直接采用〃拿来主义”形式千篇一律,缺乏深入思考和自我特色,很少真正深刻剖析其形式背后蕴含的内在精神以及思考如何创新再创造。除此之外,相互模仿和抄袭之风使得剪纸的风格特色反而出现了趋同化,失去了自己的本真和艺术个性,也使一些为了以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伪民俗充斥着整个剪纸市场。(二)对陕西民间剪纸传承及保护的反思陕西民间剪纸作为一项重要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较于当下的主流文化而言处于弱势,如果再不加以保护将会走向衰落甚至消失。因此,如何保护剪纸艺术原有的文化精髓,如何让剪纸艺术与时俱进,如何进行剪纸艺术的传承开发等,这些任务是必要和紧迫的。首先,应该加强对陕西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研究。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装饰美术,凝结着中华民族本原文化和历史痕迹,素有〃活化石”的美称。陕西剪纸是我国民间剪纸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在欣赏和研究这些作品时,不仅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艺术殿堂,而且重温了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画卷。因而,陕西地区民间剪纸艺术为研究陕西地区的传统文化及民风民俗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是很好的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其次,陕西剪纸除了继承传统民俗主题之外,也应该关注社会主义新生活。在过去漫长的封建社会,生殖崇拜和吉祥祝福内容是剪纸艺术永恒的主调。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开始淡化,生产生活和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巨变,这时民间剪纸艺术的题材也就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除了传统的花样纹饰之外,表现题材也可以贴近时代,描写表现新中国新气象的写字读书、植树造林、建设城市、文明新风等内容。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已故剪纸民间艺人库淑兰老师制作的剪纸则是其中一个突出又特别的新风格,她的剪纸图形不同于一般传统剪纸的样式,在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税务会计与筹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湖北省松滋市初三化学试题5月月考含解析
- 百色市田阳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分析与代数高级选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理生理学进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生物学科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道路与桥梁发展新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3D打印知识产权课件
- 山西省汾西县2025届初三全真英语试题模拟试卷(2)含答案
- 德语四级真题2023
- TPM培训讲义的教案
- 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征求意见稿)
- 2023年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学习研讨会发言稿报告(4篇)
- 院感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28724-2012固体有机化学品熔点的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
- GB/T 23743-2009饲料中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的微生物学检验Baird-Parker琼脂培养基计数法
- 第2章城市道路网规划课件
- 教会历史纵览
- T∕CRHA 003-2021 实验室 人源性干细胞检测通用要求
- 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