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范文(精选3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展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精心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1、通过语言文字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通过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外洞进内洞的那一段。1、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电脑课件、录像机、录像带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五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二、整体感知过渡: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眼前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不知不觉,大家看,双龙洞到了。(电脑出示双龙洞远观图片)当你看到这幅图画时,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学生自由朗读三——五段。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读懂了很多,教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这节课,作者将依次带我们游览哪些地方?根据学生答复,板书:外洞——孔隙——内洞三、探究新知(一)外洞过渡:这高大的双龙洞,无论是外洞、空隙,还是内洞,风光都非常的奇特,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外洞。生读第三段。用一个字来概括外洞的特点。(板书:大)你是从哪里体会出外洞很大的,从书中勾画出相关的句子。联络学生所在教室想一想,外洞有多大?(二)孔隙过渡:外洞又高又大,大得能容下一千人或八百人,不过,这还缺乏以让你惊叹,更让你想不到的还是那从外洞进入内洞的通道——孔隙,这才是双龙洞最为奇妙的地方。生读第四段。谈谈对孔隙的理解。出示重点文字,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渐渐挪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略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分析、体会孔隙的特点。(板书:小)放有关“孔隙”的录像(三)内洞过渡:从孔隙出来,大约过了七八米就来到了内洞,内洞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小组内自学,电脑出示自学提示:初入内洞有什么感觉?内洞有哪些景物?你如何理解“进”这个字?整个内洞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汇报,交流。做小导游员,为大家介绍内洞景象。(电脑出示图片)小结:这美丽的景象,这动听的泉水,都是谁给我们的(大自然),所以,要想使这美丽的风光永驻人间,我们就得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板书: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四、课下作业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像双龙洞这样神奇壮丽的风光,还有很多。课下,从你喜欢的景点中选择一处设计一段导游词,等下次活动课上,咱们天南海北游一游。1、使学生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表达事情的才能。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4、学会生字、新词。5、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才能。课件2课时。一、揭题、释题,读第一段。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老作家、老教育家叶圣陶爷爷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2、释题。记是什么意思?3、读第一段。二、初读课文。1、激趣。听说,双龙洞的风光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理解,课文会告诉你。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快读吧。2、自由读课文。3、检查学习字词和课文的情况。三、理清顺序。1、看,这是什么?(出示小红旗小黄帽)谁用的?说起导游这个职业,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如今,有一个当导游的时机,你们想不想当?想当的都来当吧,如今,你们都是导游,就我一个游客。(让一个女生起立)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道路?教你一个方法,可以画一张游览示意图。怎么画?细细读课文,借助课文中地点转换的语句来画。例如: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一组板演。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道路?你这个导游当得真好,这个旅游帽作为奖品奖给你。四、学习第二段。1、刚刚就我一个游客太冷清了,你们还是陪伴我一起来当游客吧。如今让我们从金华出发到双龙洞去,请你注意欣赏沿途景物。(出示相机)看,教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你们也带了吗?下面请同学们当摄影师,把路上的美景拍摄下来,并且配上讲解词。(出示一张照片做例子)拍镜头时,要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物,配讲解词时,要使用文章的句子。要完成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读23段。2、学生自由朗读23段。3、讨论。(1)你拍了什么镜头?为什么拍了这了这个镜头?随学生出示图,补充介绍:映山红花色众多,有紫红、红、桃红、粉红、橙、金黄、雪青、纯白等颜色。(2)还有谁也拍了这个镜头,你们愿不愿意来一次配讲解词的比赛。(3)猜一猜,油桐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图。(4)出示实物,新绿。4、看到大家拍了这么多的镜头,我也憋不住了,我让你们看看我拍的镜头,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出示问题: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与双龙洞有什么关系?)播放录象,看完后讨论。指导朗读。5、一路上,有山有水,风光美丽,请你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风光。比方,叶圣陶爷爷就用了一个词明艳,你用什么词?6、风光美,文章美,我们来把它背下来,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背给同桌听。五、课堂总结,作业。这堂课,我们游了路上,又游了洞口和外洞,玩得开心吗?今天回去,把你的见闻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听。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齐读课题。过渡:我们一同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眼前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迎着溪水抬头望去,看!双龙洞到了!二、学习课文。过渡:请大家翻开书,朗读课文的.三、四、五大段,看看我们都随叶老游览了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洞口、外洞、孔隙、内洞)过渡:这高大的溶洞,景象奇特,我们一起来到洞口,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请你用笔划下来,再读一读。1、洞口宽像桥洞(1)指读,读出宽大的感受。(2)明确学法:洞口这部分我们是先找出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再把体会读出来。过渡: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继续学习。经过宽大的洞口,就来到了外洞。这里又是怎样的景观呢?2、自学外洞,把自己的收获汇报给大家。高、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谁能把这种奇特的感受读出来?过渡: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特,更令人惊叹的是,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来看看吧!3、出示资料:内外洞有宏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欣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1)看录像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孔隙给你什么感受?(窄小、低矮)(2)自读第四大段,说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自以为、没有一处、挤压、略微、准会)(3)感情朗读。(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4)看电脑填空。过渡:这样的水石奇观,游览后真令人拍案叫绝。下面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第四大段。(5)有感情朗读全段。过渡:我们乘船从孔隙经过,大约走了八、九米就来到了内洞。这里又有什么样奇特的景观呢?4、默读第五大段,用我们上面的学习方法进展个人学习。再分小组讨论。考虑:在内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然后有语气地读出来。(1)黑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2)洞顶的双龙(3)石钟乳和石笋名目有四十多种。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欣赏。(4)看图片加深体会。(5)把句子补充完好。(6)出示资料: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编幅、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假设置身水晶龙宫。过渡: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像神仙、像动物、像宫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摇曳的灯光,忽明忽暗,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们惊叹自然的奇异,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内洞这部分。(7)感情朗读。指读。过渡:就这样,我们随叶老又仰卧在小船里,通过孔隙出了洞。三、总结:(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体会双龙洞景观的奇特。这节课,我们不仅随叶老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孔隙的奇妙,石钟乳和石笋造型的奇特,真不愧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观。(景象奇特)而且,还掌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览中作者的所见、所闻,体会作者的所感和对山水、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2)发散:学生出示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进展课内外结合。教师知道,同学们在课下也结合课文从书中、报刊中、网络上找到了许多与课文相似或相关的材料,下面我们就来展示给大家吧。(3)针对学生的展示进展总结。同学们从网络上、书中、报刊中以及亲身的游历中,搜集到丰富的材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给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丰富的知识,和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能这样做。23、记金华的双龙洞景象奇异金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宽高大窄小黑大1、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略微”、“时而”造句。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6、学习“孔隙”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2、理解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学习“孔隙”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二课时一、提醒课题,谈话引入1、齐读课题,从课题中知道些什麽?你还想知道些什麽?2、教师引入:既然同学们想知道那麽多有关浙江金华双龙洞的情况,今天咱们也和叶老先生一起去游览双龙洞,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你们想去吗?二、指名分读课文,找出表示游览顺序变化的语句,讨论分段: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第一段:(1自然段)第二段:(2~3自然段)第三段:(4自然段)第四段:(5自然段)第五段:(6~7自然段)第六段:(8自然段)三、再读课文,扫清生字新词障碍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一、听写生字新词二、指名说说本课表达顺序三、学习第三段1、当叶老来到双龙洞口,他都看到了什麽?有什麽感觉?指名读课文。2、集体讨论:山:相当高、突兀森郁,感觉有气势。洞口:像桥洞,很宽。外洞:高、大、像大会堂,可容800~1000人,不觉拥挤。3、自由读文,作者采用什麽句式来写的?(比喻)4、归纳段意。四、学习第四、五段1、合作小组自学,提纲:读课文,标出孔隙、内洞的特点。想:是怎样写详细的?用了什麽方法?2、集体讨论:孔隙:窄,只能容两人并排仰卧的小船。矮:小船进出靠人工拉,人仰卧在船内。险: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头略微抬起一点儿,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昏暗、八九米长。内洞:黑:一团漆黑,什麽都看不见;提着汽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大:不知道有多麽宽广;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麽大。深奇:洞顶有蜿蜒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有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麽,也很值得欣赏。采用比喻、比照、夸大的手法,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景物特点。3、练习朗读课文,读出孔隙和内洞的不同特点。4、想:作者此刻的心情怎样?5、有语气朗读课文:小组成员互读──指名读,评议──齐读6、小结:金华的双龙洞无论是洞口、外洞、还是孔隙、内洞,风光各异,特点突出,真可谓是奇观异景,值得前去欣赏。7、归纳这两段的段意。五、学习第二段1、指名读课文,考虑:全文既然写游览双龙洞,可为什麽还写路上的所见所闻?作者在途中看到、听到、感受到什麽?2、讨论:看到、感到、听到。公路:盘曲,溪声时时变换调子。映山红:开满、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油桐:正开花、一从、一簇、很不少一片明艳。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见过。溪流:随山势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记账实操-合同履约保证金协议模板
- 2025企业制造工人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园林绿化工程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工程咨询居间合同
- 2025教育机构劳动合同协议样本
- 2025最正规的合同范本:保证合同示例
- 2025企业销售代表劳动合同
- 2025木材购销合同协议范本
-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同步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术后常见并发症解析》课件
- 2025-2030中国宠物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AGC-AVC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决胜新高考·四川名优校联盟2025届高三4月联考英语+答案
- 宾馆卫生考试题及答案
- DB52/T 1212-2017 煤矿地面在用瓦斯泵及瓦斯泵站安全检查规范
- 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中考真题】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 护理带教老师选拔
- 2025年国信证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重庆2025届高考英语二模试卷含解析
- GB/T 44029-2024低阶粉煤外热式连续干馏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