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课题18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1·淄博模拟)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陈炽、郑观应等人主张设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这股思潮 ()A.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B.为戊戌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C.植根于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D.旨在抵制暴力革命思想【解析】选B。根据材料“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可知郑观应等人认为设立议院,实行选举,君民共同来治理国家,是一种初步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但为戊戌维新运动探索了道路,创造了条件,故选B;“中体西用”主要学习器物,材料是学习制度,A错误;材料内容与民族工业无关,排除C;材料内容与暴力革命无关,排除D。2.(2020·北京模拟)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B.戊戌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C.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D.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解析】选B。根据材料,百日维新虽然失败,却对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戊戌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的启蒙作用,B正确;晚清拒绝改革的说法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材料的意思,A错误;百日维新没有将君主立宪的主张付诸实践,C错误;戊戌政变以后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并没有完全废除变法措施,D错误。3.(2021·烟台模拟)晚清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论战,部分观点如下图。此论战的双方是 ()A.地主阶级顽固派与洋务派B.顽固势力与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D.封建顽固势力与革命派【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有革命之能力,然后事能达其目的也”可知,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论战,故C正确;地主阶级顽固派与洋务派主张维护君主专制,故A、B、D错误。4.(2020·泰安模拟)晚年的严复对天演论有所反思:“万物流变、演进,自由、平等、博爱,就像庄子说的‘仁义’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准确的是 ()A.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B.运用西方进化论批判传统文化C.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想D.更加客观评价社会进化学说【解析】选D。根据材料“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可知,严复一改过去对进化论的全面肯定,更加客观公正,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严复晚年对天演论的反思,而不是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故A错误;材料中严复更多的是对进化论的反思,故B错误;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想,与材料“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不符,故C错误。5.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在梁启超看来,中国之“大患”在于 ()A.专制政治导致人民缺乏公民权利B.国民素质状况阻碍民主化发展C.社会矛盾激化致使统治危机加剧D.公民意识与民族意识严重缺失【解析】选D。依据材料可知,在梁启超看来,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公民意识,所以民众对国家沦亡漠不关心,民族意识缺乏,因此D正确;A没有看到思想意识的因素,表述不全面,排除;阻碍民主化发展的是专制统治,不是国民素质,B错误;C材料并未涉及,排除。故选D。6.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不愿意也不屑于看……西洋”可知,义和团运动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盲目排外反映出义和团运动没有认清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故A正确。7.(2021·威海模拟)下表反映了1861—1898年中国教案的情况。据此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 ()1861—18941895—1898教案分类房产、地产纠纷193文化、习俗冲突133口角细故70干涉词讼20团会对教民的打击011其他52A.团会对教会攻击是教案主要冲突形态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松弛C.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宗教势力D.官方的介入使民教冲突得以明显缓和【解析】选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甲午战后教案冲突最多的是团会对教民的打击,其他纠纷冲突相对较少,故A符合题意。B,表格数据无法体现西方对中国文化渗透的松弛,故排除;C,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义和团和宗教势力的冲突,但是不能得出义和团沉重地打击了西方宗教势力,故排除;D,材料中未体现官方的介入,且“缓和”说法错误,故排除。8.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因此,它的“惨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具有空想性 B.革命任务不明确C.目标不清晰 D.指导思想不科学【解析】选D。由材料“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可知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落后性,缺乏科学性,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扶清灭洋”口号的落后性而非空想性,排除A;“扶清灭洋”的口号明确提出了革命的任务,排除B;“扶清灭洋”口号表明义和团运动有明确的斗争目标,排除C。9.(2021·德州模拟)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解析】选B。从题干信息: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地方官员与列强签订条约看出清政府中央集权遭到地方势力的冲击,即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地方势力没有发展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程度。10.1901年10月,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由西安回銮,“除省城内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即休戚无关”。这一现象表明 ()A.清朝统治基础日益丧失B.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C.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D.屈辱条约引发朝野共愤【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除省城内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即休戚无关”可知,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社会的离心现象明显加深,清政府统治基础日益丧失,故A正确;民众对清政府漠不关心并不表明中国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故B错误;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的结论,故C错误;“朝野共愤”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错误。11.1902年8月,八国联军交还天津,但是规定天津周围20里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在此情形下,直隶总督袁世凯将其训练的新军数千人改编为巡警,进驻天津及周围地区,中国警察从此诞生。袁世凯采取这一措施客观上 ()A.扭转了天津混乱的治安B.维护国家对天津的主权C.扩大了北洋军阀的势力D.强化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解析】选B。根据题干可知,天津周围20里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的规定明显侵犯中国主权,袁世凯将军队改编为巡警,进驻天津及周围地区客观上有利于体现国家在天津的主权,故B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天津的治安状况,排除A;题干中设置巡警的措施与北洋军阀势力扩张无直接联系,排除C;题干措施有利于削弱帝国主义在华特权,D错误。12.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解析】选A。寓言故事中的狮、狼和狗代表西方列强,羊、兔子代表面临列强侵略威胁的中国等国。1903年,正值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期,这则故事后的按语意在提醒中国人警惕被列强侵略瓜分的危险,因此A符合题意。这则故事后的按语抨击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揭示了列强侵凌弱国的罪行,B、C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关系,而非中国民众和清政府之间的关系,由此排除D。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始终是近代中国人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材料一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恰相反。按照一种人工设计的社会模式来建构社会是危险的,设计得越细,危险性越大。《天朝田亩制度》明文规定每户只能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摘编自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材料二维新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了辩护。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追求保持中国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而是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化社会。——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反映出太平天国理想社会模式的哪一突出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梁启超是如何“重新解释”儒家思想的。这对“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有何作用?康有为、梁启超在19世纪末的活动对中国“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化社会”有何贡献?(8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天朝田亩制度》明文规定每户只能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可知平均主义特点。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对祖训、对思想、对变法的角度思考作答;第三问,从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角度作答。答案:(1)平均主义。(4分)(2)通过《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4分)作用: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的祖训,解放了思想,为变法提供条件。(2分)贡献:揭开了制度变革的序幕。(2分)(从变法的意义方面回答酌情给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时间重大事件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75年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1901年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中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改外务部为外交部1915年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1919年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1943年国民政府与美英等国谈判,废除“治外法权”,美英放弃了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特权从上述重大事件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史论结合)【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所给的材料提取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提取的信息进行阐释。比如本题可以依据材料1861-1943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围绕“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提取信息,阐述依据材料和所学从鸦片战争前,中国奉行“朝贡外交”理念、鸦片战争后总理衙门的设立以及八国联军侵华后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来分析回答。最后从中国在近代列强侵略的逼迫下打破“朝贡外交”体制,开始被动接受近代外交观念以及中国外交逐渐走向近代化总结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航空器维修与检修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船舶船舶动力系统安全评估与风险控制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电网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6篇
- 2024年详尽版:国际货运代理与多式联运合同
- 2024年购销合同实例:买卖合同的详细操作流程
- 2024铣刨作业质量控制与验收合同3篇
- 2024年高端机床制造技术与专利许可协议
- 2024年沿海地区海鲜收购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采购合同管理创新方案3篇
- 2024年版:工程担保服务协议2篇
-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研究生考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 《AIGC应用实战(慕课版)》-课程标准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子方案合集
- 政府机关办公用品配送方案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及解答参考
- 机器人机构学基础 部分习题及答案(于靖军 )
- 中建桥面系及桥梁附属专项施工方案
- 永威置业项目交付前风险排查表
- 《储能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大纲(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 2024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