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第5讲加试第23题动量观点和电学知识的综合应用题型1动量观点在电场、磁场中的应用【例1】(2018•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如图1所示,真空中MN上方半径为R的虚线所围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与纸面垂直.在磁场右侧有长为2R、间距为R的平行金属板所形成的匀强电场,具体分布在矩形ACFD内.矩形中心线Op2与磁场区域的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O1也是圆周上的一点,BAOJE在同一竖直线上,BA、DE为挡板.有一群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以速率vo从圆周上的a点飞入,其方向与aM成0°〜180°角且分布均匀地射出,每秒内射出的带电粒子数总为No,某一沿aO方向射入磁场的粒子从Q点飞出磁场进入右侧电场,并恰好从DF边缘F点离开电场,最后垂直打到探测板PQ上.(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Ac./尸"一fX。 肘a为£ £? N图1⑴求电场强度E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比值;⑵求探测板PQ与MN的夹角0的正切值和每秒垂直打在荧光屏PQ上的粒子数n;⑶若打在平行金属板DF上的粒子被全部吸收,打在探测板PQ上的粒子全部被探测板反向弹回,弹回速度大小不变,求从电场中射出的粒子对探测板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没有飞入ACFD的粒子均被AB、DE挡板拦截)答案(吟(2)2看⑶合叫与区域圆的半径是相同的,即都为R.解析(1)带电粒子从aO解析(1)带电粒子从aO方向射入,从Q射出其反向延长线必经过O点,可得轨迹圆的半径mvB=-0BqR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类平抛运动,可得R1qE_=一•-1222m2R=vt0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mv2则F⑵带电粒子从F点飞出时,水平方向的速度仍为V。竖直方向速度为二=朱=]V由数学知识可得tan。=:=2y与aM成90°沿&0射入的粒子,此时刚好打到斜面上,可知,只有从A处水平进入的同样的带电粒子会从Q点出来垂直打到斜面上.由数学知识可得,此时带电粒子从a处进入的方向与aMN成60°,即在&处入射的粒子能够打到极板上的大小是30°,由此得N=/6⑶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出射速度大小为:v=\''v2+v2=«V、0y2 0对粒子进行受力分析,由动量定理得:Ft0=Nt0•mv—(—Nt0•mv)得F=^N0mv0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粒子对探测板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N°mv0■拓展训练1.如图2所示,在足够大的空间范围内,同时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57T.小球1带正电,其电荷量与质量之比\=4C/kg.当小球11无速度时可处于静止状态;小球2不带电,静止放置于固定的水平悬空支架(图中未画出)上.使小球1向右以%=23.59m/s的水平速度与小球2正碰,碰后经过0.75s再次相碰.设碰撞前后两小球带电情况不发生改变,且始终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内.问:(g取10m/s2,n取3.14)x诙乂§x曰3d12图2⑴电场强度E的大小是多少?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⑵小球2与小球1的质量的比值是多少?(计算结果取整数)答案(1)2.5N/C(2)11解析(1)小球1所受的重力与电场力始终平衡m1g二口户E=2.5N/C.⑵相碰后小球1做匀速圆周运动,V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1VlB=m/1半径为R尸骸周期为T=2nm*=1s 3_两小球运动时间t=0.75s=” 3 . 一一小球1只能逆时针经[个圆周时与小球2再次相碰,轨迹如图所示.第一次相碰后小球2做平抛运动h=R=1gt212L=R1=v2t,代入数据,解得v2=3.75m/s.两小球第一次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m1Vo=—m1Vl+m2V2,因q=v2t=2.8125m,则1m=17.66251m=17.6625m/s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图3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图3⑴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⑵线框在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⑶在全过程中,cb两端的电势差Ucb与线框中心位置的x坐标的函数关系.答案(1)2T(2)0.0375J0,(0Wx<0.4)<⑶Ub=
cb4x-1.7(V),(0.4W<⑶Ub=
cb0.4V,(0.5Wx<0.6)0.25-0.25x(V),(0.6WxW0.7)解析(1)线框做平抛运动,当ab边与磁场上边界接触时,竖直方向有h=^gt2=0.2m,得t得t=0.2s,此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2y=gt=2m/s=v0,合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由题知进入过程中为匀速进入,ad与bc这两边产生的电动势相互抵消,所以整个框只有ab边切割,并且只有竖直方向切割,有效速度为2m/s, E.—此时电流I=BE=BlvR 2yF=BIlA因为线框匀速进入磁场,合力为0,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所以mg=FA联立解得B=2T.⑵线框全部进入磁场区域之后,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线框离开磁场过程中,上下两边所受到的安培力抵消,所以不考虑竖直方向上的安培力产生的焦耳热,水平方向上,只有ad边的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在切割磁感线,线框离开磁场时电荷量A①B12q=-T=T离开磁场过程中列水平方向的动量定理,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FAt=mv5—mv0,^—B1q=mv5—mv0得v=1.5m/s,列出动能定理表达式,5x1 1mgAh—Q=mv2—-mv21 2 5 2 4二口.2-%。。.2-%.2)同时离开磁场过程中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列竖直方向牛顿第二定律v5y2—v4y2=2gAh联立解得必=0.0175J在进入磁场过程中,速度不变,重力势能转变成焦耳热Q2=mg1=0.02J所以Q总=0.0375J⑶易得图中2、3、4、5状态下中心横坐标分别为0.4、0.5、0.6、0.7;①当0Wx<0.4时,线框还没进入磁场,Ucb=0;②当0.4Wx<0.5时,线框电动势由ab边切割磁感线提供,但cb边进入磁场部分也在切割磁场,因此这里相当于也有一个电源,在计算电势差时也要考虑,同时电势差要注意正负,因此Ucb=一;B1v2y+B(x—0.4)v0=4x—1.7(V);③当0.5Wx<0.6时,线框完全进入磁场,电路中没有电流,但bc边仍在切割磁感线,因此仍然相当于一个电源,Ucb=B1v0=0.4V;④当0.6WxW0.7时,线框出磁场,整个电动势由ad边提供,匕。边已经在磁场外,Ucb=4B1vx,又由动量定理B12(50.6)=m(v—v)R 0x得Ucb=0.25—0.25x(V).■拓展训练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2.(2018・9+1高中联盟期中)如图4所示,两根间距为L的金属导轨MN和PQ,电阻不计,左端向上弯曲,其余水平,水平导轨左端有宽度为d、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I,右端有另一磁场H,其宽度也为d、方向竖直向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有两根质量均为m、接入电路的电阻均为R的金属棒a和b与导轨垂直放置,b棒置于磁场H中点C、D处,导轨除C、D两处(对应的距离极短)外其余均光滑,两处对棒可产生总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棒重力的K倍,a棒从弯曲导轨某处由静止释放.iW图4⑴若a棒释放的高度大于h°,则a棒进入磁场I时才会使b棒运动,请求出h°; ,一 一v ⑵若将a棒从高度小于h0的某处释放,使其以速度”进入磁场I,结果a棒以了的速度从磁场I中穿出,求两棒即将相碰时b棒上的电功率Pb;⑶若将a棒从高度大于h°的某处释放,使其以速度匕进入磁场I,从磁场I穿出时的速度大小为2Vi,分析说明b棒此时是否已穿出磁场H.2K2m2gR2 B2L2V2答案⑴旨⑵言⑶没有穿出磁场n解析(1)a棒从h°高处释放后在弯曲导轨上滑动时机械能守恒,有mgh0=2mv2得v=x/2gh0a棒刚进入磁场时,E=BLv2K由题意:BIL=Kmg2K2m2gR2得h0=FT(2)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va棒过I区域:一EBILAtum^g—mv。BLd其中:£1八1=口=2区设两棒相碰前瞬间,a棒的速度为v.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一,一 v则一£B「LAt‘=mv-m•~^乙其m'At…'=Uv得v=4BLvBLv--=---0TOC\o"1-5"\h\z2R 8RB2L2V2此时b棒电功率P=12R==^b 64R⑶由于a棒从高度大于ho处释放,因此当a棒进入磁场I后,b棒开始向左运动.以v1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mv=m-2v+mv1 31b得『3两棒的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大致如图所示,可见b棒位移小于a棒位移的一半,所以没有穿出磁场H.专题强化练.(2018•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行的各类飞行器,又称空间飞行器(spacecraft).航天器是执行航天任务的主体,是航天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外太空是真空的,飞行器在加速过程中一般是使用火箭推进器,火箭在工作时利用电场加速带电粒子,形成向外发射的粒子流而对飞行器产生反冲力,由于阻力极小,只需一点点动力即可以达到很高的速度.如图1所示,我国发射的“实践9号”携带的卫星上第一次使用了离子电推力技术,从此为我国的航天技术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此前该种技术一直被美俄等航天强国所垄断.已知飞行器的质量为M,发射的是2价氧离子,发射功率为P,加速电压为U,每个氧离子的质量为m,元电荷为e,原来飞行器静止,不计发射氧离子后飞行器质量的变化,求: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⑴射出的氧离子速度大小;⑵每秒钟射出的氧离子数;(3)射出离子后飞行器开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答案(1)2\:片⑵而答案(1)2\:片⑵而解析(1)以氧离子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能定理,有…12eU=;mv2乙所以,射出的氧离子速度为丫=所以,射出的氧离子速度为丫=⑵设每秒钟射出的氧离子数为N,则发射功率可表示为P=NAEk=2NeUP所以,N=旃⑶以氧离子和飞行器为系统,设飞行器的反冲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t时间内0=Mv,+Ntm(—v),,一,v‘NmvP'm所以,飞行器的加速度为a=—J=-M-=M\;;eU.如图2所示,竖直平面内在第二象限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第一象限某个区域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ApJa,0)点处在磁场的边界上,现有质量为m、v电荷量为十Q的一束离子在纸面内与x轴夹角。=60°从A点射入磁场,其初速度大小范围为可3WvWvo(vo=q3,在y轴上竖直固定放置一探测板.所有离子穿过磁场后均垂直打到探测板上.假设每秒射入磁场的离子总数为No,若打在板上的离子50%穿透探测板,50%被吸收,其中穿透的离子能量损失64%.打到探测板上的离子均匀分布,不计离子的重力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求: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图2⑴离子束射出磁场后打到y轴上的范围;⑵速度最小的离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与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求电场强度的大小;⑶探测板受到的作用力大小.2、 ,、a3a,、9qaB2 ,、4NqBa答案⑴]WyW万⑵可⑶;V2解析(1)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qvB=m:则「=mvqB则「=mvqB代入速度可得r的范围为a^rWa33离子打在y轴上的坐标表达式为y=-r乙代入数据得aWyW3a乙 乙⑵速度最小v=qBa的离子打在y轴上的点Q(0,9位置,设该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JU1 乙 1, 1-2nmL3T-3qB设该离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2,a_qE 9qaB2-2mt22,ti-t2,E—4nm⑶对于吸收的离子由动量定理得「AP 0.5N /v , 、 2、, 2「F=,"*=—-^(2m•^+2mv)=tNmv=tNqBa吸At2 3o/ 30 030y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穿透探测板后离子速度v1=0.6vv所以穿透后的速度范围为冒WvW0.6v5i0穿透的离子受到板的作用力大小AP.0.5N「vv」/ —―\=T?=T[mq—T+m(v0—0.6v0)]把v把v0=qBa
m2NqBa代入得\=74NqB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探测板受到的作用力大小f=f+f广一0q-吸穿53.(2017•衢州、丽水、湖州、舟山四市3月模拟)一实验小组想要探究电磁刹车的效果.在遥控小车底面安装宽为L、长为2.5L的N匝矩形线框,线框电阻为R,面积可认为与小车底面相同,其平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小车总质量为m.其俯视图如图3所示,小车在磁场外行驶时的功率保持P不变,且在进入磁场前已达到最大速度,当车头刚要进入磁场时立即撤去牵引力,完全进入磁场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有界磁场PQ和MN间的距离为2.5L,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在行驶过程中小车受到地面阻力恒为F.求:图3⑴小车车头刚进入磁场时,线框的感应电动势E;⑵电磁刹车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⑶若只改变小车功率,使小车刚出磁场边界MN时的速度恰好为零,假设小车两次与磁场作用时间相同,求小车的功率P,.答案见解析P解析(1)小车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设为%,则v°=f感应电动势E=NBLv0,得E=NBLP⑵由能量守恒,可得2.5FL+Q=2mv02,八1 一mP2 -知Q=2mv02-2.5FL=——2.5FL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⑶以小车刚要进入到恰好穿出磁场为研究过程,以小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可得—(Ft+2NBILt)=0—mv;①A① 5BL2…即Ft+2NBLq=mv,,q=N—^=Nb②o K2K当功率为P时,小车进入磁场时间为t,由动量定理一(Ft+NBI1Lt)=O—mvo,q=I1t2mRP—5FN2B2L3…得. 2RF2一③由①②③,可得v°,由①②③,可得v°,2mRP+5FN2B2L3= 2mFR得P,=Fvo,=2mRP+5FN2B2L3
2mR4.(2018•温州市期中)如图4所示,在空间有两个磁感应强度均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上一个区域边界AA,与DD’间的距离为H,方向垂直纸面向里,CC,与DD的间距为h,CC,下方是另一个磁场区域,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现有一质量为m、边长为L(h<L<H)、电阻为R的正方形线框由AA,上方某处竖直自由落下,恰能匀速进入上面一个磁场区域,当线框的cd边刚要进入边界CC,前瞬间线框的加速度大小3=0.2g(g为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不计,线框运动过程中cd边始终与AA,平行.求:图4⑴线框的cd边从AA,运动到CC,过程产生的热量Q;⑵当线框的cd边刚刚进入边界CC,时,线框的加速度大小;⑶线框的cd边从边界AA,运动到边界CC’的时间.0.22m3g2R2 B2L2 0.2mR答案(1)mg(H+h)——— (2)3.8g(3)=(L+h)+-^~^B4L4 mgR B2L2解析(1)线框匀速进入上面一个磁场区域的速度为v「电流为Ij由B;L=mg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丁BLvIFT解得v解得v1=mgRB2L2cd到达CC,前瞬间的速度设为v2,电流设为12,因1<出必有v2>v1,所以此状态线框的加速度方向应为向上,由:BI2L-mg=ma1BLvI= 2I2R解得v解得v2=1.2mgR
B2L2产生的热量:Q=mg(H+h)—(|mv22-1mvi2)0.22m3g2R2=mg(H+h)-bl(2)cd边刚进入CC,时的速度仍为v2,这时上下两条边同时切割磁感线,回路电动势加倍,电流加倍,安培力变为4倍.所以有:4BI2L—mg=ma2解得a2=3.8g⑶设线框进入上面一个磁场区域的时间为T,线框cd边从DD,运动到CC’的时间为巳,从AA,运动到CC’的总时间为t,以向下为正方向,对线框从AA,运动到CC’的全过程列动量定理有:I2为T、'时间内的平均电流)mgt—BIJT—BI2Lt2=mv2—mvI2为T、'时间内的平均电流)BLv 1RBLvv1t]=Lv2t2=hTOC\o"1-5"\h\zB2L2 0.2mR解得t=',(L+h)+, -mgR B2L25.(2018•台州中学统练)如图5所示,平行金属导轨OP、KM和PQ、MN相互垂直,且OP、KM与水平面间夹角均为。=37°,导轨间距均为L=1m,导轨电阻不计且足够长.两根金属棒ab和cd与导轨垂直放置且接触良好,ab的质量为M=2卜8,接入电路的电阻为人=2Q,cd的质量为m=0.2卜8,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2=1Q,金属棒和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口=0.5,两个导轨平面均处在垂直于轨道平面OPKM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现让cd固定不动,将金属棒ab由静止释放,当ab沿导轨下滑x=6m时,速度已达到稳定,此时,整个回路消耗的电功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率为P=12W.(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图5图5⑴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⑵ab沿导轨下滑x=6m的过程中ab棒上产生的焦耳热Q;⑶若将ab与cd同时由静止释放,当运动时间t=0.5s时,ab的速度vab与cd棒速度vcd的关系式.答案(1)2T(2)10J(3)10vab-2vcd=5解析(1)ab棒速度达到稳定,即达到最大速度做匀速运动,有Mgsin0—uMgcos0—BI]L=0整个回路消耗的电功率为:P=BI1Lvm则ab棒的最大速度为:vm=3m/s又整个回路的电功率又可表示为:E2 (BLv)2P=R1+R2=R1+R2解得B=2T⑵ab棒下滑x=6m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Mgsin0«x=uMgcos0・x+Jmv2+Q2m总ab棒上产生的焦耳热为:Q=^^Q巧R十R总12解得Q=10J(3)对cd棒:mgsina・t—u(mgcosa+BIL)t=mvcd,即mgsin对即mgsin对ab棒:B2L2xa•t—umgcosa•t—Up,Tab=mvR十Rcd12B2L2x0)t—R十12(Mgsin0—uMgcos联立消去xab得,10vab—2vcd=5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6.如图6甲所示,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有磁场分布,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沿y轴方向没有变化,与横坐标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线是双曲线(坐标轴是渐近线);顶角0=53°的光滑金属长导轨MON固定在水平面内,ON与X轴重合,一根与ON垂直的长导体棒在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下沿导轨MON向右滑动,导体棒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良好接触,已知弋=0时,导体棒位于顶角O处;导体棒的质量为m=4kg;OM、ON接触处O点的接触电阻为R=0.5Q,其余电阻不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