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对比_第1页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对比_第2页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对比_第3页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对比_第4页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对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对比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目前研究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有好多,如荧光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光度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各种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均有满意的效果。

目前国内维生素C含量测定仍以光度法为主流,但近年来色谱法,特别是HPLC法上升趋势尤为明显。

一、荧光法1.原理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g/ml。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二、2,6-二氯靛酚滴定法(还原型VC,GB/T6195—1986)1、原理: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本法用于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总抗坏血酸的量常用2,4-二硝基苯肼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2、优点

简便、快速、比较确凿等,适用于大量不同类型样品的分析。

3、缺点

2,6一二氯靛酚法虽然简便,但是药品价格昂贵。而且不能直接测定样品中的脱氢抗坏血酸及结合抗坏血酸的含量,易受其他还原物质的干扰。假使样品中含有色素类物质,将给滴定终点的观测造成困难。

三、分光光度法1、原理:

维生素C在空气中特别在碱性介质中极易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pH>5,脱氢抗坏血酸内环开裂,形成二酮古洛糖酸。脱氢抗坏血酸,二酮古洛糖酸均能和2,4-二硝基苯肼生成可溶于硫酸的脎,脎在500nm波长有最大吸收。根据样品溶

液吸光度,由工作曲线查出VC的浓度,即可求出VC的含量。

四、2,4-二硝基苯肼法1、原理

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脎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测定。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3、缺点:

易受色素影响,当待测液本身有颜色时,吸光值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测定结果的确凿性。且该法操作麻烦,试剂较多,耗时较长。

五、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1、测定原理

染料2,6-二氯靛酚的颜色反应表现两种特性,一是取决于其氧化还原状态,氧化态为深蓝色,还原态变为无色;二是受其介质的酸度影响,在碱性溶液中呈深蓝色,在酸性介质中呈浅红色。

用蓝色的碱性染料标准溶液,对含维生素C的酸性浸出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染料被还原为无色,当到达滴定终点时,多余的染料在酸性介质中则表现为浅红色,由染料用量计算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2、优点

该方法简单、快速、确凿,且回收率特别高。

六、紫外快速测定法原理:

维生素C的2,6—二氯酚靛酚容量法,操作步骤较繁琐,而且受其它还原性物质、样品色素颜色和测定时间的影响。紫外快速测定法,是根据维生素C具有对紫外产生吸收和对碱不稳定的特性,于243nm处测定样品液与碱处理样品液两者消光值之差,通过查标准曲线,即可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HPLC法)

1、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

力,需用高压输送滚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HighPressur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法(HighSpeedLiquidChromatography,HSLP)。

色谱法的分开原理是:溶于滚动相(mobilephase)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stationaryphase)发生作用(吸附、分派、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开机制的不同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派色谱法(正相与反相)、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及分子排阻色谱法。

2、优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测定迅速、分析时间短、样品处理简单和测定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是测定维生素C较好的方法。

八、碘量法

1、维生素C的原理

维生素C包括氧化型、还原型和二酮古乐糖酸三种。当用碘滴定维生素C时,所滴定的碘被维生素C还原为碘离子。随着滴定过程中维生素C全被氧化,所滴入的碘将以碘分子形式出现。碘分子可以使含指示剂(淀粉)的溶液产生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九、电位滴定法

1.原理:根据滴定过程中电池电动势的变化来确定反应终点.

Pt为指示电极,甘汞作参比电极

E池=E+-E-+E液接电位=EI2/I-+k(常数)

随着滴定剂的参与,由于发生化学反应,待测离子浓度将不断变化;从而指示电极电位发生相应变化;导致电池电动势发生相应变化;计量点附近离子浓度发生突变;引起电位的突变,因此由测量工作电池电动势的变化就能确定终点。计算式:(与碘量法一致)Wvc=C(I2)V(I2)M(vc)/m(vc)*100%

2、优点:

解决了滴定分析中遇到有色或浑浊溶液时无法指示终点的问题

用线性电位滴定法分析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回收率为99.80%~101.5%,相对标准偏差为0.61%;分析维生素C片中的抗坏血酸,相当标示量为98.90%~100.5%,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0.48%,说明线性电位滴定法分析维生素C片中的抗坏血酸含量是可行的.

十、二甲苯-二氯靛酚比色法1、适用范围

测定深色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

2、测定原理

用定量的2,6-二氯靛酚染料与试样中的维生素C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多余的染料在酸性环境中呈红色,用二甲苯萃取后比色,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染料浓度呈线性相关,收剩余染料浓度用差减法计算维生素C含量。

十一、荧光分析法原理:

用酸洗活性炭将抗坏铁酸氧化为顺式脱氢抗坏铁酸,然后与邻苯二胺缩合成一种荧光性化合物。样品中其它荧光杂质的干扰可以通过向氧化后的样品中参与硼酸,使脱氢抗坏铁酸形成硼酸脱氢抗坏铁酸的络合物,它不与邻二苯胺生成荧光化合物。这样可以测定其它荧光杂质的空白荧光强度而加以校正。

十二、库仑滴定法1、原理

库仑滴定法属于恒电流库仑分析。是在特定的电解液中,以电极反应产物为滴定剂(电生滴定剂,相当于化学滴定中的标准浓液)与待测物质定量作用,借助指示剂或电位法确定滴定终点。

基本依据--法拉第电解定律:电解时,电极上发身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Q成正比

即:

m=MQ/zF=MIt/zF

计算式:Wvc=MvcQ/zFm

样式中:F法拉第常数(96487C)

Z电极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注意:使电解效率100%

2、优点:

1)无需标准化的试剂溶液,免去了大量的标准物质的准备工作(配制,标定);2)只需要一个高质量的供电器,计时器,小铂丝电极,且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3)若电流维持一个定值,可大大缩短了电解时间;

4)电量简单控制及确凿测量;方法灵敏度,确凿度较高;

5)滴定剂来自电解时的电极产物,可实现容量分析中不易实现的滴定过程,如Cu+,Br2,Cl2产生后马上与待测物反应。

3、缺点

要求电解过程没有副反应和漏电现象,即使电解电极上只进行生成滴定剂的反应,且电流的效率是100%

十三、L-抗坏血酸(维生素C)测定试剂盒(酶学方法)1.适用范围:

应用于食品、饮料及生物制品检测

2.比色方法

此方法用于检测水果和蔬菜(如马铃薯),水果和蔬菜产品(如西红柿酱、泡菜、果酱、果汁),婴儿食品,啤酒,饮料,流食,粉状和烘烤剂,肉产品,奶制品,葡萄酒,还有动物饲料,医药品(如维生素配制、阵痛药、退烧药)和生物样品中的L-抗坏血酸(维生素C),

3、原理

L-抗坏血酸(x-H2)+MTT+PMS—>dehydroascorbate(x)+MTT-formazan+H+X

L-抗坏血酸+?O2AAO——>dehydroascorbate+H2OX

十四、光电比浊法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抗坏铁酸与亚硒酸(H2SeO3)能定量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1mol的抗铁酸能将2mol的亚硒酸还原成硒。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元素硒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悬浊液。当抗铁酸的浓度在0-4mg/25-50ml的范围内,该溶液生成的浊度与抗坏铁酸的含量成正比。将试液置分光光度计上测其浊度可以定量地测定抗坏铁酸。

十五、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法(NIRDRSA)1、原理:

自1965年首次应用于繁杂农业样品分析后,因其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等优点,逐渐受到分析界的重视。此法已广泛应用于石油、纺织、农业、食品、药物分析等领域。在药物分析中,NIRDRSA可以进行定性鉴别、定量分析等工作。

近红外谱区光的频率与有机分子中C-H,O-H,N-H等振动的合频与各级倍频的频率一致,因此通过有机物的近红外光谱可以取得分子中C-H,O-H,N-H的特征振动信息。由于近红外光谱的谱带较宽,谱图重叠严重,不能用特征峰等简单方法分析,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本试验应用的是偏最小二乘法(PLS),首先利用定标集建立预计模型,然后将预计集作为未知样本,根据预计模型进行预计。

对所选择的谱区范围,采用对反射吸光度的MSC(散射校正)预处理,对25个

样品进行交织验证,即选择一个样品,从校正集中除去该样品对应的光谱和浓度数据,并设光谱主成分数为1,循环迭代样品数和主成分数,计算预计残差平方和,确定所需主成分数。若主成分选择过小,会丢失样品信息,过大会造成过度拟合。当主因子为2时,预计残差平方和值最小,为2.029,应选择主因子数为2,建立最正确PLS校正数学模型。

2、优点:

维生素C是一种不稳定的二烯醇化合物,其药典含量测定方法为碘量法。我们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直接测定维生素C含量,样品无需预处理,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十六、原子吸收间接测定法1、原理:

这是最近报导的一种Vc测定法,其原理是在酸性介质中还原型Vc可将Cu2+定量地还原为Cu+并与SCN—反应生成CuSCN沉淀,在高速离心机下有效地分开出沉淀,防备洗涤后再经浓硝酸溶解,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铜含量,即可推知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2、优点:

能不受果蔬自身颜色的干扰,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根据试验,发现此法结果偏低,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改善。3、缺点:

该法试验仪器较昂贵,主要问题是操作过程中反应完全与否,沉淀物洗涤、离心反复屡屡,极简单带来误差

十七、金纳米微粒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1、原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金纳米微粒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于5mL比色管中,依次参与0.1-2.0mL浓度为95.64μg/mL的HAuCl↓[4]溶液,0.02-0.50mL浓度为1%的柠檬酸三钠溶液,再参与0.001-2.0mL浓度为0.38mg/mL的维生素C溶液,混匀,加二次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再充分混匀,在分光光度计上,于520nm处测定吸收值,同时作空白试验。

2、优点

本发明测定方法简单、快捷,所用仪器价廉,试剂易得。

十八、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

本法研究了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和其电化学行为,并用于维生素C的测定,发现该电极对VC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pH=10.0的NH4Cl-NH3·H2O缓冲溶液中,VC在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与VC

的浓度在1.0×10-3~1.0×10-6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2,其最低检测限可达1.0×10-6mol/L,与紫外光谱法测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