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防洪工程滨河大道的布置方案研究,防洪工程论文_第1页
黄河防洪工程滨河大道的布置方案研究,防洪工程论文_第2页
黄河防洪工程滨河大道的布置方案研究,防洪工程论文_第3页
黄河防洪工程滨河大道的布置方案研究,防洪工程论文_第4页
黄河防洪工程滨河大道的布置方案研究,防洪工程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防洪工程滨河大道的布置方案研究,防洪工程论文针对沿黄区域的开发,(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屡次提出要全面施行沿黄滩地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横跨东西的黄河滩区生态内涵修养带,重点建设沿黄风情文化产业带。郑州市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了郑州都市区建设基本框架,并确定以交通为纽带,以产业为桥梁,根据组团发展、产城融合、复合型和生态型的发展途径。省、市战略目的确实定,为黄河滨河公园建设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是国家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是推进河南治黄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河南黄河标准化堤防的建成,进一步完善了河南黄河防洪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抗洪能力,改善了黄河下游两岸的抢险交通现在状况,为确保黄河长治久安构造了安全屏障;同时又是宏大的生态防护屏障,极大的改善了沿黄两岸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为郑、汴、洛及黄河的三点一线大旅游建设增添了宏大的活力,有力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沿黄城市黄河防洪工程建设标准与生态景观的关系进行专题研究,沿郑州到开封黄河堤防修建滨河大道,构成路堤结合的黄河防洪体系。1河南黄河防洪工程大概情况及黄河滨河公园规划1.1河南黄河防洪工程体系人民治黄以来,和国家对黄河治理开发特别重视,随着我们国家大江大河的第一部综合治理规划(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的施行,全面开展了黄河的治理开发,黄河下游先后兴建了以干支流水库、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分滞洪区为主体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体系。1.2堤防工程河南省境内临黄大堤565km,设计防洪标准为防御花园口站22000m3/s洪水。按堤段划分共有四段,即左岸孟县中曹坡至封丘县鹅湾171km,长垣县大车集至台前县张庄194.5km,右岸孟津县牛庄至和家庙7.6km,郑州市邙山根至兰考县岳寨157.22km。其它临黄大堤有北围堤10km,贯孟堤21.1km。非临黄太行堤44km,北金堤40km,除此之外还有新建温孟滩防护堤44km。1.3黄河滨河公园的规划情况对郑州市行政区划范围内黄河入市口到出市口沿线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由城市河网、湖塘、湿地、绿地、林带、草坪等构成的自然开放空间和廊道,总长约150公里,总面积900余平方公里。鉴于此,必须对滨河区域进行高水平规划,并施行统一的建设和管理。2滨河大道的布置方案研究2.1滨河大道设计标准郑州到开封黄河堤防防洪标准在100年一遇以上,相应的堤防标准为1级。黄河下游特殊的来水来沙经过,致使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幅度很大。2000年之前,由于进入黄河下游的水少沙多,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平均河床高程不断淤积抬高,致使黄河下游河道断面呈现出逐步淤积抬高的趋势。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河道出现冲刷下切,根据(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成果,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2020年左右冲刷到达最大,2028年左右淤积恢复到2000年状态。此后,黄河下游年平均淤积量为3.45亿t,各河段的年平均淤积抬升速率为:铁谢~花园口河段为0.047m/年;花园口~高村河段为0.062m/年;高村~艾山河段为0.075m/年。滨河大道作为永久建筑物,其使用年限较长,因而,在考虑防洪标准时,也必须同时考虑黄河下游淤积产生的影响。本文考虑100年的河道淤积量为〔2020+100-2028〕0.062=5.2m。2.2滨河大道布置型式探析2.2.1滨河大道布置形式一沿郑州到开封黄河堤防布置滨河大道,将原堤防向背河侧淤区帮宽加高至一定的标准。详见图1。在现在状况黄河大堤的基础上考虑100年河道淤积的影响,因而堤顶高程为现在状况大堤堤顶高程与100年河道淤积的高度之和,即5.2m。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建设标准,路基宽度为33.5m,路基两旁各布置3.25m宽的绿化带,因而设计堤顶宽度为路基宽度33.5m与两侧的3.25m绿化带之和,为40m。滨河大道两侧布置生态景观设施,搞好景点规划,结合当地地理、人文特点、黄河重大历史事件,建设具有黄河特色的景观工程,充分展示黄河历史文化;规划人工湿地滨河公园,既净化了空气,又知足了生态景观的需要。2.2.2滨河大道布置型式二沿郑州到开封堤防淤区背河侧布置滨河大道,其道路顶高程平现在状况大堤堤顶高程。详见图2。道路顶高程平现在状况大堤堤顶高程。黄河大堤南岸於背区顶高程平2000年设防水位,低于大堤顶高程2.0~3.0m。因而,需要在现在状况於背区基础上加高至一定标准。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建设标准,路基宽度为33.5m,路基两旁各布置3.25m宽的绿化带,因而设计堤顶宽度为路基宽度33.5m与两侧的3.25m绿化带之和,为40m。滨河大道两侧布置生态景观设施,如人工湿地滨河公园、与黄河历史事件有关的标志性建筑等,另外黄河大堤与滨河大道之间以绿化带相隔,且每隔一定间距修建连通的道路,便于抢险车辆通行。2.2.3布置型式比拟滨河大道布置型式一与布置型式二都是依托黄河大堤而建,是黄河大堤的一部分。不同的是布置型式一是在现在状况大堤的基础上加高帮宽,考虑了100年河道淤积产生的影响,设防标准较高,能够防御近100年内花园口22000m3/s洪水,但是其路面较高,工程量较大。由于黄河下游特殊的来水来沙经过,致使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幅度很大,黄河堤防今后可能面临新的问题,布置型式一将堤防与道路完全结合在一起,堤防加固时会相互产生影响,不利于今后黄河堤防的加固。新修滨河大道的道路沿着现在状况堤线,道路不灵敏,会出现S弯,给车辆通行造成不便。另外,布置型式一防汛抢险车辆和正常交通车辆混在一起,会互相影响,不利于防洪抢险。布置型式二是在黄河大堤淤背区上修建滨河大道,对改善防汛交通条件,促进生态景观建设,节约土地资源均有积极意义。道路基本与黄河堤防保持一致,部分路段能够根据道路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堤防弯曲处适当的裁弯取直,道路相对灵敏。当黄河大堤需要加固时不再对於背区的滨河大道进行拆除重建,对黄河大堤的影响较小;同时也避免了防汛抢险车辆和正常交通车辆的互相干扰。因而推荐布置型式二。但是,布置型式二中黄河堤防和滨河大道之间应该留出必要的宽度,主要用于下面几方面:黄河堤防加高帮宽、险工改建需要的宽度;工程抢险及防汛交通需要的宽度;工程管护设施需要的场地。如遇涵闸等穿堤建筑物应适当绕行以留出开挖和施工的场地。若现有於背区的宽度不能知足滨河大道所需要的宽度,需另行加宽。3滨河大道可行性研究〔1〕防洪方面是可行的。滨河大道成为防汛抢险的交通要道和抢险阵地,为河南黄河防洪抢险提供了便利条件。〔2〕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沿黄城市的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条件和防洪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尽快开展滨河大道建设。〔3〕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黄河大堤作为黄河沿线上独特的地理区域,颇具生态旅游价值,可为游览黄河及其周边生态景观和发展生态旅游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周边城市人们紧张工作之余进行休闲度假提供了理想的场所。4结论〔1〕在黄河大堤於背区上修建滨河大道,促进了防汛抢险交通的发展,有利于沿黄城市的防洪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