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白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白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白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白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糖原、核酸和淀粉酶都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物质,它们的单体分别是()A.碱基、单糖、氨基酸 B.葡萄糖、碱基、氨基酸C.葡萄糖、核苷酸、葡萄糖 D.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2.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在一块农田里间行种植等数量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A与a分别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AA、Aa表现型相同且不存在致死现象).在收获的子代玉米中该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应接近()A.1:3 B.5:8 C.1:1 D.7:93.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失水过多后,会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渴觉B.人体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会明显减少C.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D.水盐平衡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4.下列有关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及遗传定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F1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让F1(Aa)连续自交三代后,形成的F4中杂合子占1/8C.F1个体与隐性纯合子的测交实验最终证实了孟德尔遗传定律成立D.孟德尔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解者的能量可以流向生产者B.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6.下图①—⑤代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某些阶段[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面对其分析正确的是A.①产生的[H]可在⑤过程中将丙酮酸还原B.[H]经③转移到水中不需要氧气参与C.ADP形成ATP发生在①③④过程D.过程①④产生的[H]是相同的物质7.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基因就是一段DNA分子 B.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C.不同基因上带有的遗传信息相同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8.(10分)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着丝点分开C.有纺锤体形成D.同源染色体联会二、非选择题9.(10分)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①是来自于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的一个体细胞,则形成该植株的亲本属于______倍体生物.(2)细胞②是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的一个细胞,若其一个子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同时产生AB和ab卵子的概率是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3)细胞③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________,在产生此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可形成_____个四分体.(4)图2柱形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和结构的数量变化.①图中a、b分别表示_______.②图中既可处于有丝分裂,又可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时期有________.③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有_______,细胞分裂图①-③中处于时期Ⅱ的是________.10.(14分)为了改善城区河流的水生生态环境,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在水面上设置了许多生态浮床。生态浮床就是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浮床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____。(2)图1中的食草性鱼类作为消费者在该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在一定时间内,该河流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4)图2表示某底栖动物种群数量Nt+1/Nt比值与时间(t)的关系图,当t为a—b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当t为c—d时,该底栖动物的出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死亡率。11.(14分)1960年1月,科学家首次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2)几百万年的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_____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______和_____。(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是由于___________造成的。(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__________________。(5)下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12.下图表示我国南海某岛屿上某种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整个岛屿上的东亚飞蝗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______。岛上东亚飞蝗的数量变化并未呈现“J”型曲线,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__________。为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控制东亚飞蝗数量为________(填K、K1、K2、0)。干旱能抑制导致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___。(2)随着时间的推移,岛屿上的一个群落逐渐被另一个群落代替,这个现象称为____________。(3)若该曲线表示生态系统中某大型肉食动物(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数量变化,a点的外界因素变化导致幼年个体大量死亡,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曲线变化为Ⅲ,数量接近于K2,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糖类的组成元素:C、H、O;核酸的组成元素: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N。【详解】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淀粉酶是蛋白质,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D【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间行种植,为此他们之间存在着自交和杂交,由于aa个体的概率为1/2×1/2×1/2×2+1/2×1/2×1/4+1/2×1/2×1=9/16,显性性状的个体数为1-9/16=7/16,故答案锁定为D。考点:本题考查表现性概率计算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D【解析】

水盐调节(1)神经调节途径:(2)神经—体液调节途径:【详解】A、当人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使得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正确;B、当给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加,尿量明显减少,B正确;C、下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另外还有渗透压感受器,C正确;D、水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和体液调节,D错误。故选:D。【点睛】学生对水盐调节理解不清。尤其注意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产生渴感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参与调节的激素主要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作用部位为肾小管和集合管。4、D【解析】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F1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A正确;让F1(Aa)连续自交三代后,形成的F4中杂合子占(1/2)3,=1/8,B正确;F1个体与隐性纯合子的测交实验最终证实了孟德尔遗传定律成立,C正确;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5、A【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两方面,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部分。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A、能量不能循环,分解者的能量不可以流向生产者,A错误;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B正确;

C、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减少阻力,所以可以提高物种多样性,C正确;D、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通过负反馈调节以维持生态平衡,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A。6、C【解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详解】①是水的光解,产生的[H]可在暗反应即过程②中还原C3化合物,A错误。[H]经③转移到水中的过程是氧气和[H]反应的过程,B错误。ADP形成ATP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无氧呼吸作用第一阶段、有氧呼吸全过程,即①③④过程,C正确。过程①④产生的[H]不是相同的物质,前者是NADPH,后者是NADH,D错误。【点睛】易错点: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产生的[H]是不同物质。7、D【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并不是任意一个DNA片段都是基因,A错误;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例如线粒体、叶绿体中的DNA以及原核细胞中的DNA,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B错误;不同基因上由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所以带有的遗传信息不相同,C错误;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正确。8、D【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会出现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着丝点分开、纺锤体形成现象,减数分裂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离现象,选D。二、非选择题9、二0卵细胞或(第二)极体3染色体、DNAⅠ、ⅡⅡ、Ⅲ②【解析】

分析题图1:图①: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②: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不含同源染色体,也不含染色单体,属于生殖细胞;分析题图2:Ⅱ中b含量是a的两倍,说明a是染色体,b是DNA。I表示正常体细胞未进行DNA复制或减二后期细胞;Ⅱ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Ⅲ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但数目均只有Ⅱ中的一半,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V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1,且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1)细胞①不含同源染色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若其是来自于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的一个体细胞,则形成该植株的亲本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属于二倍体生物。(2)根据图②可知其基因型为AaBb,由于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还是AaBb,又AB和a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减数第一次分裂必须要分离,分别进到不同配子里,因此在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情况下,同时产生AB和ab卵子的概率是0。(3)图③细胞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若该细胞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则其名称是卵细胞或(第二)极体,若该细胞是某高等雄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则其名称是精细胞;图③含有3条染色体,说明该生物体细胞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则卵原细胞在分裂形成此细胞时,可形成3个四分体。(4)①、由上分析可知,a是染色体,b是DNA;②、I表示正常体细胞未进行DNA复制或减二后期细胞,Ⅱ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故既可处于有丝分裂,又可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时期有Ⅰ、Ⅱ;③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故为Ⅱ、Ⅲ;Ⅱ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对应图1中的②。【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柱形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垂直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b+c衰退型大于【解析】

1、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中垂直结构,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栖息环境和食物。其处理污水具有简单有效、花费少、耗能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同时浮床还可以美化环境。2、分析曲线图:Nt+1与Nt的比值>1说明种群数量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为增长型;Nt+1与Nt的比值=1说明种群数量维持稳定,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呈稳定型;Nt+1与Nt的比值<1说明种群数量在减少,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呈衰退型。【详解】(1)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中垂直结构,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栖息环境和食物条件。(2)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具有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根据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可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在一定时间内,该河流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即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由此可知a、b、c三者的关系为a>b+c。(4)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当t为a-b时,Nt+1与Nt的比值<1,说明种群数量在减少,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当t为c—d时,该底栖动物的Nt+1与Nt的比值>1,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点睛】本题关键在分析(4)小题中涉及的曲线图含义:Nt+1与Nt的比值>1说明种群数量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为增长型;Nt+1与Nt的比值=1说明种群数量维持稳定,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呈稳定型;Nt+1与Nt的比值<1说明种群数量在减少,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呈衰退型。11、种群生殖自然选择地理隔离基因突变少突变、自然选择、隔离基因(或基因型)【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查对现代生物计划理论的理解。解答此题,应区分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理解新物种产生的一般途径和标志。(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属于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组成了一个种群。(2)受地理隔离的限制,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自然选择的作用使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