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wx的学习教案_第1页
方剂学wx的学习教案_第2页
方剂学wx的学习教案_第3页
方剂学wx的学习教案_第4页
方剂学wx的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剂学wx的学习教案第1页/共68页

方剂学,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的一门桥梁课,也是中医基础学科中的主干学科之一。第2页/共68页●方剂学是中医现代研究的核心●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方剂学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第3页/共68页本培训班学习目标1、了解方剂配伍目的及与治法关系;2、熟悉方剂的基本结构;3、掌握20首常用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及使用注意;4、熟悉常用中成药的主治功效;5、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第4页/共68页方剂的配伍目的●增强药力,产生协同作用;●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缓药物的毒性或烈性第5页/共68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方从法出

法随证立

依法统方第6页/共68页方剂的基本结构

使药有个性之所长

方有合群之妙用第7页/共68页桂枝汤(《伤寒论》)【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缓解表剂第8页/共68页调和营卫【方义】桂枝--解肌散寒,温经助阳,为君药白芍--养阴益津,敛营止汗,为臣药生姜--助桂枝散寒,兼能和胃大枣--助芍药益阴,又可补脾,二药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伍芍药酸甘化阴以益营,为佐使药第9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低热、产后或病后低热、荨麻疹等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主要表现,属营卫失调或阴阳失和证者。【使用注意】①原书指出本方宜“微火煮取”,以利调和营卫阴阳。②服药后需喝热粥一碗,并增加衣被,以助汗出。③若服后汗不出者,可增加给药次数,每日服2-3剂。第10页/共68页银翘散(《温病条辨》)【组成】连翘银花薄荷牛蒡子荆芥穗淡豆豉竹叶桔梗生甘草芦根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表热重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解表剂第11页/共68页【方义】重用银花、连翘--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辟秽化浊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微温,解表散邪,增透表之力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宣肺止咳甘草--调和药性,护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第12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等初起以发热,咽痛,脉浮数为主要表现,属外感风热表证者

。【使用注意】①方中多为芳香轻宣之品,煎煮时不宜久煎。②服药不拘于时,且宜温服,服药后覆衣被取汗,若药后遍身微有汗出,热退脉静则停后服。③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忌食辛辣、油腻之品。第13页/共68页桑菊饮(《温病条辨》)【组成】桑叶菊花薄荷桔梗杏仁连翘芦根生甘草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表热轻证,症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解表剂第14页/共68页【方义】桑叶、菊花--辛凉疏散,清宣肺热,清利头目薄荷--辛凉疏散,助解表之力桔梗、杏仁--宣降肺气,理气止咳连翘--清热解毒兼能透表芦根--清热生津以止渴生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配伍宣肺利咽

第15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等以咳嗽,发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为主要表现,属外感风热证者。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等属肝经风热者,亦可以本方加减治疗。

【使用注意】①方中药物多为轻清宣散之品,不宜久煎。②本方为“辛凉轻剂”,若肺热甚者,当予加味后运用,否则病重药轻,药不胜病。第16页/共68页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①阳明腑实证。症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痞,满,燥,实)②热结旁流证。症见下利清水,色纯清,脘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③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发狂等。

泻下剂第17页/共68页【方义】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荡涤肠胃积滞芒硝--咸寒,软坚泻热,与大黄相须为用厚朴--行气除满枳实--下气消痞,二药合用助硝、黄推荡之力第18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等以大便不通,脘腹满痛拒按,舌苔黄燥或焦黑,脉沉实有力为主要表现,属阳明腑实证者。急性热病过程中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惊厥、发狂等属于里热实证者,也可以本方治疗。【使用注意】①本方药力峻猛,易伤胃气,应中病即止。②孕妇禁服。③先煎枳实、厚朴,大黄后入,芒硝溶服。第19页/共68页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①伤寒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②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③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和解剂第20页/共68页【方义】柴胡--既透达清解少阳之邪,又疏畅经气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透散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补脾,既扶正以祛邪,又益气以御邪内传第21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神经衰弱等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主要表现,属少阳证者。

【使用注意】柴胡升散,黄芩、半夏性燥,阴虚血少者忌用。第22页/共68页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煨姜薄荷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症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和解剂第23页/共68页【方义】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补肝柔肝,补肝体助肝用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培土抑木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解郁,透散肝郁之热煨姜--温运和中,辛散达郁炙甘草--调和诸药

第24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精神忧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乳腺小叶增生、盆腔炎、不孕症、子宫肌瘤等以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为主要表现,属肝郁血虚脾弱证者。

第25页/共68页白虎汤(《伤寒论》)【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四大症-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清热剂第26页/共68页【方义】重用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透邪达表知母--苦寒质润,助石膏清肺胃之热,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甘草、粳米--益胃生津,防石膏大寒伤中之弊甘草--调和诸药

第27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流感或感冒高热不退、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多种感染性疾病,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主要表现,属气分热盛证者。牙龈炎、糖尿病等辨证属胃热津伤者,亦可以本方加减治疗。

【使用注意】煎煮时宜以米熟或糜烂为度,意在取粳米甘缓补中之力,使药气留驻中焦,缓石膏、知母沉降之性。

第28页/共68页黄连解毒汤(《肘后备急方》)【组成】黄芩黄连黄柏栀子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症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清热剂第29页/共68页【方义】黄连--清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黄芩---苦寒清肺热,泻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泻火必先清心心火宁则诸经之火自降第30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其他感染性炎症等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主要表现,属三焦火毒炽盛证者

【使用注意】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多服易伤脾胃,非热毒炽盛者不宜使用。第31页/共68页理中丸(《伤寒论》)【组成】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

【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主治】①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疼痛,喜温欲按,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②阳虚失血证,症见出血,色淡质稀,四肢不温,舌淡,脉沉迟而细;③小儿慢惊,或病后喜唾涎沫,或霍乱吐泻,以及胸痹等属中焦虚寒所致者。温里剂第32页/共68页【方义】干姜—辛热,温中祛寒,以复脾阳人参—甘温,补益中气,使气旺阳复白术—苦温,燥湿健脾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第33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以畏寒肢冷,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舌淡苔白,脉沉迟为主要表现,属脾胃虚寒证者。

【使用注意】本方药性温燥,素体阴虚者慎用。

第34页/共68页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功用】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不思饮食,四肢无力,食少或便溏,舌质淡,脉细软。

补益剂第35页/共68页【方义】人参--甘温,益气补虚白术--苦温,健脾燥湿茯苓--甘淡性平,渗湿健脾炙甘草—加强益气补中之效,兼调和诸药温而不燥补而不峻作用平和第36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肾炎氮质血症、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等以面色萎白,气短乏力,食少体倦,舌淡苔白,脉虚弱为主要表现,属脾胃气虚证者。第37页/共68页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功用】补血调血【主治】营血虚滞证,症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唇爪色淡,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补益剂第38页/共68页【方义】熟地黄--味厚质润,补血滋阴,填精益髓当归--长于补血,兼能活血调经白芍--益阴和营,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川芎--活血行滞,畅通气血第39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妇科月经不调、胎产疾病等以头晕心悸,面色无华,唇爪色淡,舌淡脉细为主要表现,属营血虚滞证者。对于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慢性皮肤科疾病,以及骨伤科疾病、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脏腑形体失濡者,亦可应用。

【使用注意】①方中熟地滋腻,当归滑润,大便溏泄者忌用。②若大失血者,重在补气以固脱,本方不宜。第40页/共68页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肾阴不足证,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补益剂第41页/共68页【方义】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酸温,主入肝经,滋补肝肾,秘涩精气山药--甘平,主入脾经,补后天以充先天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温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以充养后天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第42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机能亢进、视神经炎、白内障、中心性视网膜炎以及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前列腺炎等以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主要表现,属肾阴不足证者。【使用注意】熟地味厚滋腻,有碍脾运,故脾虚食少便溏者不宜。第43页/共68页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柴胡枳壳牛膝桔梗生地黄甘草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症见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黯黑,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理血剂第44页/共68页【方义】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兼和血调血柴胡、枳壳--疏肝行气开郁,使气行则血行牛膝--通利血脉,并引胸中瘀血下行桔梗--载药上行,配枳壳升中有降,开胸行气生地--凉血清热,合当归滋养阴血,祛瘀不伤正甘草--调和诸药

第45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肋软骨炎、胸部软组织损伤、肝硬化等以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为主要表现,属胸中血瘀证者。亦可用于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精神抑郁等属血瘀气滞证者。【使用注意】本方活血祛瘀作用较强,故孕妇忌用。第46页/共68页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组成】生黄芪五两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地龙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症见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理血剂第47页/共68页【方义】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气旺血行

祛瘀不伤正当归--活血和血,化瘀不伤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活血祛瘀地龙--长于行散走窜,通经活络第48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半身瘫痪或截瘫等以半身不遂,舌淡苔白,脉缓或虚弱,甚至小便失禁为主要表现,属气虚血瘀证者。亦可用于冠心病、颈椎病肢体麻木等证属气虚血瘀者。【使用注意】

①方中生黄芪虽需重用,但宜先从小量(30g)开始,然后逐渐加量至120g。②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第49页/共68页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怀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功用】镇肝息风,滋阴潜阳【主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类中风证,症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治风剂第50页/共68页【方义】怀牛膝---滋补肝肾,引血下行代赭石---质重降气龙骨、牡蛎—平肝潜阳龟板、白芍、天冬、玄参--滋水涵木,滋阴潜阳茵陈、川楝、麦芽--顺肝木之性,条达肝气而防郁滞,兼清肝热甘草--调和诸药,与麦芽相伍,养胃和中,防止金石介药碍胃之弊

第51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脑卒中、癫痫小发作、癔病性晕厥、神经官能症、血管性头痛、更年期综合征等以头目眩晕、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为主要表现,属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者。【使用注意】方中金石介类药碍胃,若脾胃虚弱者应慎用。第52页/共68页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藿香紫苏白芷半夏曲厚朴桔梗陈皮大腹皮茯苓白术炙甘草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症见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或山岚瘴疟等。

祛湿剂第53页/共68页【方义】藿香--解在表之风寒,化在里之湿浊,辟秽和中,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紫苏、白芷--外解风寒,兼化湿浊半夏、厚朴--燥湿和胃,降逆止呕桔梗--开宣肺气陈皮--理气和中大腹皮--行气除满茯苓、白术--健脾运湿,和中止泻,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调和诸药

第54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等以恶寒发热,胸膈满闷,脘腹胀痛,呕恶泄泻,舌苔白腻为主要表现,属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者。因本方有辟秽化浊之功,山岚瘴疟及水土不服者,亦可使用。【使用注意】①本方若作汤剂,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②本方解表散寒之力稍逊,若表证著者,宜热服汤药,并温覆以助汗出。第55页/共68页三仁汤(《温病条辨》)【组成】杏仁白蔻仁生薏仁半夏厚朴滑石白通草竹叶

【功用】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湿温初起之湿重于热证,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祛湿剂第56页/共68页【方义】杏仁--宣利上焦肺气白蔻仁—畅利中焦脾气薏苡仁--渗利下焦湿热厚朴--芳香化湿半夏--燥湿和胃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清利湿热

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第57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肠伤寒、胃肠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布氏杆菌病、波状热等以头痛,身重,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濡等为主要表现,属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证者。【使用注意】①本方芳化、渗利、苦燥之药同用,易伤气阴,不宜久服。②湿温为病常缠绵难解,治之不当可变生坏病,《温病条辨》提出“三戒”:戒发汗、戒泻下、戒滋润。第58页/共68页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咳嗽证,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或白腻,脉滑。祛痰剂第59页/共68页“二陈”【方义】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橘红--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气顺痰消茯苓--健脾渗湿生姜--制半夏毒,助降逆止呕化痰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配伍,散中有收,相反相成,散不伤正,收不敛邪甘草--调药和中

第60页/共68页【临床应用】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