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梯度大数据平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
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由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两大细分市场组成。软件产品包括平台软件产品、应用软件产品和信息安全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信息技术咨询与培训、服务外包、信息技术支持与维护、信息技术系统集成等。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模式创新,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边界逐步模糊,软件产品呈现出服务化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呈现平稳向好发展态势,收入和利润均保持较快增长,从业人数稳步增加;信息技术服务加快云化发展,软件应用服务化、平台化趋势明显;中部地区软件业增速较快,东部地区保持集聚和领先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4,994.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7.70%,两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50%。根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将突破10万亿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软件业利润总额11,875.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7.60%,两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70%;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0.10个百分点达9.20%。根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软件业利润总额将达12,990.00亿元左右。1、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领域情况软件产品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21年,软件产品收入24,433.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2.3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约2.20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约为25.70%。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14.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4.80%,高出全行业水平约7.10个百分点。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速领先。2021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60,312.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0.00%,高出全行业水平约2.30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约为63.50%。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7,768.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1.20%,约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2.90%,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约4.60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174.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1.30%;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10,076.00亿元,同比增长约33.00%。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增长加快。2021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1,825.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3.0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涨幅扩大。2021年,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8,425.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9.0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约7个百分点。2、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地区情况东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长,中西部地区增势突出。2021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6,164.00亿元、4,618.00亿元、11,586.00亿元和2,627.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17.60%、18.90%、19.40%和12.10%。其中,中部、西部地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0、1.70个百分点。四个地区软件业务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约为80.20%、4.90%、12.20%和2.80%。(二)PaaS市场规模在政策的支持下,―上云已经成为各组织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政府发布多项―上云支持政策,覆盖范围广泛,不论组织性质、体量规模均得到相应支持。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愿也在逐渐加强,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入也持续增加。根据艾瑞咨询数据表明,2021年PaaS市场规模为421.00亿元左右,预计未来五年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5.00%以上,将于2025年突破1,800.00亿元。按照产品分类角度,PaaS可以分为四个市场,分别是技术赋能型、应用开发型、集成服务型和底座支撑型。四种类型的核心价值不同,技术赋能型的核心价值在于将技术赋能于前端的应用和业务,降低技术的使用门槛;应用开发型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应用开发效率;集成服务型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并深挖数据价值;底座支撑型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云原生技术为主的底层技术支持。根据海比研究院的数据表明,技术赋能型PaaS最受市场青睐,2020年市场规模约为108.00亿元,约占38.50%的市场份额,其余三种PaaS市场份额均在20.00%左右,与技术赋能型有较大的差距。按照行业角度分类,根据海比研究院的数据表明,制造行业的PaaS市场规模最大,为33.90亿元,占12.10%的市场份额,主要因为制造业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并且制造行业通常采购单价较高的定制化PaaS。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数字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能够支撑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支持关键产业链及其核心环节和链主企业的布局和发展,国内国际互联互通,良性互动,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因此,数字化将成为支撑整个社会经济运转的重要方式,建设和投入将会越来越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将迎来最大的窗口期。数字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新冠肺炎疫情拉开传统的社交距离,但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将拉近数字服务与各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的距离。可以预期,未来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将大幅增加,云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服务将加速发展。以5G为代表的新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将在全国乃至全球加速布局和不断加大投资。数字产业化趋势将进一步深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变革,加速高端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服务化趋势,推进信息技术服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链的形成。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竞争格局PaaS产业链共有六大环节,上游厂商主要提供基础硬件以及基础软件,中游厂商进行产品开发、销售与咨询,下游环节进行产品运营及使用,PaaS厂商处于产品开发和产品运营环节。PaaS厂商不仅面临来自同行业PaaS厂商的竞争,还有来自IaaS厂商的压力。目前综合市场表现力和产品竞争力,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分别位列行业前三。2021年中国IaaS市场头部厂商排名稳定,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行业客户的用云需求转变,其他云厂商仍有较大的发展机会。一方面,头部云厂商由于业务体量庞大,服务行业广泛,在面临业务调整的过程中,市场反馈到实践落地的周期较长;另一方面,头部云厂商为争取先发优势,在行业用云萌芽期即开始投入,但受限于行业经验,前期投入并不乐观,部分产品及服务后期转型面临挑战。反观其他中小型云厂商,其产品及服务具备综合性、场景及行业较为专精,能更灵活和及时地调整其发展策略,弥补头部云厂商尚未触达的市场空缺。2021年中国公有云IaaS+PaaS市场格局与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格局类似,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仍居市场前三。在IaaS+PaaS市场中,互联网背景云厂商(包括中国及海外背景厂商)凭借其在软件领域的优势,相较于公有云IaaS市场,整体份额进一步放大。而ICT、运营商背景云厂商虽然在云资源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但在加入PaaS后,总体份额均不同程度压缩。因此,从基础云总体(IaaS+PaaS)看,PaaS已成为左右市场格局的重要因素。但是,传统行业当前云建设仍以云资源为主。因此,云资源仍是云厂商拓展营收的关键,云能力则是云厂商提升市场表现的重点。成熟行业依托云能力渗透提升云资源转化率,热点行业加速云资源投入规模以构建云能力底座,潜在行业聚拢生态触角为云平台入局做准备,是云厂商在增速上跑赢市场的关键。目前,虽然行业发展的此起彼伏可能会产生短期的临时份额波动,但是中国基础云市场中各厂商份额总体较为稳定。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运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包含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运行维护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从制度层面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为国家整体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全社会生产效率提升的强大动力。2020年8月4日,为进一步深入优化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关于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20〕8号),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2021年11月30日,为持续贯彻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进一步推动产业实现―产业基础实现新提升,产业链达到水平,生态培育获得新发展,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的―四新发展目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加快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领域蓬勃发展,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数字经济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支撑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支持关键产业链及其核心环节和相关企业的布局和发展,国内国际互联互通,良性互动,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助力新兴产业发展。数字化有望成为支撑整个社会经济运转的重要方式,建设和投入将会越来越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将迎来最大的窗口期。数字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新冠疫情拉开传统的社交距离,但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拉近了数字服务与各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的距离。未来,云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服务有望加速发展,数字产业化趋势将进一步深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变革,推进信息技术服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链的形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与转变,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背景,大量垂直行业将会重新寻找自身的创新驱动力,数字化转型需求有望迎来较大幅度增长。国家各部委也积极推进各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如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9年)》,农业农村部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交通运输部印发《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等。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厂商凭借对新兴技术的把握、理解及服务经验,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具体场景应用进行研发和实施,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以及服务型制造发展,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推广,我国国产基础软硬件逐步打破国外―垄断,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核心软硬件及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将会加速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深入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通过新技术应用,升级原有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与客户的合作将不局限于成本控制,而是共同创造新价值,形成伙伴式的合作模式。特别是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将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中逐步提高服务附加值,在用户追求更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下,服务内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模式,主动挖掘跟踪客户需求并提供与之匹配的服务,实现从单一交付实施到整体方案服务的技术赋能提升。随着云服务商业模式日益成熟,基于云架构的解决方案和应用系统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用户的选择。云原生的平台架构能够帮助企业用户完成一系列关键性云计算转型与变革。云原生架构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面向混合IT环境的管理框架,助力企业在短期内构建起面向云服务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框架。除此之外,云原生架构还将帮助企业平衡云计算带来的便利性与挑战,助力企业的IT部门充分释放云生产力的同时对高度分布式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管控。2022年2月17日,据国家发改委发文,近日国家发改委、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创新与应用,数字经济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东数西算工程为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关键一环,全面实施后将有利于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能够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升算力使用效率,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由于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有望充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0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达到了约39.80%。未来随着国家政策进一步赋能,数字经济规模或将持续扩大,数字经济产业链未来可期。(二)云服务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云服务整体市场包括公有云、私有云、专有云和混合云等部署下的服务,以及整体IaaS、PaaS和SaaS。2021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约3,280.20亿元,增速约为45.40%。云服务目前在供给端已形成较为稳固的市场格局,上云、用云亦成为需求侧的广泛共识。2021年中国整体IaaS市场规模达到2,201.40亿元左右,增速约34.30%,PaaS市场规模达到420.70亿元左右,增速约为55.00%。在基础云领域,IaaS资源已从云市场的增长动力转变为市场稳定的坚实支撑,PaaS市场已逐步成为基础云市场的增长动力。从产品结构看,短期内数据库、大数据仍是PaaS市场增长主导。未来,伴随人工智能与数据能力的更多融合,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场景的逐步拓展,有望成为支持PaaS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增量因素。2021年,我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290.50亿元左右、增速约为52.70%。由于云服务的互联网属性与泛互联网行业特征天然的匹配性,互联网用户一直是公有云服务市场的主导行业客户。中国互联网行业正经历行业结构调整期,客户的用云贡献率略有下降,公有云市场未来增量空间将更多集中于传统行业。2021年中国非公有云市场规模接近1,000.00亿元,增速约为30.90%。从需求侧看,市场增长主要受益于传统行业在数字经济建设及产业数字化提速的背景下开始加速上云,且由于传统行业业务的复杂性,行业监管的严格性,单一公有云的形式并不能满足其业务特性,导致多云共存、跨云管理等将长期成为传统行业上云及用云特征。因此,非公有云中的专属云、混合云、私有云等将成为传统行业上云的长期需求。从供给侧看,提供非公有云服务的厂商也开始逐步转变发展策略:综合云厂商持续增强其非公有云解决方案在技术能力上与公有云的连通性,专业非公有云厂商则将非公有云与更多具体业务场景融合提升其服务的针对性,同时积极提高生态能力,强化其方案的适用性。在非公有云领域,金融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此外,工业制造、医疗等行业亦加大在云领域的支出。在工业制造行业,企业更多是围绕业务需要主动上云,云厂商亦根据其业务场景提供了切实的配套解决方案。目前,工业制造业的头部企业,更偏向于混合云模式,以实现在公有云能力和私有云管理安全间的平衡,而行业的中小企业则更多偏向于应用公有云。在医疗行业,地方医联体、医共体加速建设,推进整体医疗行业上云进程,但医疗行业上云更多集中在中小规模医院和区县医院,更多是为满足政策要求的被动上云,大型综合医院上云场景仍然有限。因此,非公有云市场未来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产品技术具备更好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思考传统行业用户上云痛点,以实现更贴近客户需求的应用案例。全球信息技术服务业转移全球信息技术服务业加速向新兴国家转移总体来看,美国、两欧和日本仍是全球最主要的信息技术服务市场,但由于传统、文化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从事信息技术服务的专业人才并不多。加之人力资源面临较大缺口,以及在生产效率、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等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等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自身承接信息技术服务的能力非常有限,主要通过外包形式或者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建立分公司的形式来满足信息技术服务市场的需求。中国、印度等快速成长的新兴国家凭借其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使得全球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在国家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软件产业步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一批较具竞争实力的企业群体逐步形成,并拥有规模化的软件研发队伍,研发投入水平持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我国软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达3.87万家,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2%;软件业务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达到26.6%。在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总体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新兴信息技术服务比重继续提高。2014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类服务分别实现收入3,841和6,834亿元,同比增长22.5%和22.1%,占全行业比重分别达10.3%和18.4%;传统的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分别实现收入11,324和7,679亿元,同比增长17.6%和18.2%,占全行业比重同比下降0.7和0.3个百分点。在信息技术服务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分类非常精细,产品与服务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都已经流程化,与此同时,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技术,而将其信息技术等服务外包给专业的机构。信息技术服务是发包方(国内或国外)指为了专注核心竞争力业务和降低软件项目成本,将信息技术服务项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发包给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完成的活动,包括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业务流程设计、安装、维护、数据加工等。外包根据供应商的地理分布状况划分为境内外包和离岸外包两种类型,境内外包是指外包商与其外包供应商来自同一个国家,离岸外包则指外包商与其供应商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国完成。根据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发布的《2012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报告》2009年、2010年、2011年全球软件外包与服务行业的规模分别为3,100亿美元、4,100亿美元和4,900亿美元,2011-2015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4%,2011-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维持稳定增长态势。从我国来看,受益于国际、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3年产业规模已经达到3,510亿元,2007至201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15%。作为国际软件市场分工的主要方式,全球离岸软件外包市场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已形成以美国、欧洲、日本三大区域为主要发包方,以印度、爱尔兰、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为主要接包方的市场供求格局。近年来,我国离岸外包业务增长迅速,2013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离岸外包产业规模达到59.3亿美元,2007至201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16%,我国已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服务外包基地。从市场区域来看,2012年中国承接欧美国家离岸软件开发的市场规模为28.9亿美元,占总体市场的57.3%。软件提供商争相向软件服务化模式转型,有实力的软件企业拥有传统产品模式和软件服务化模式两种模式,既可以为客户提供软件服务化模式的服务,同时可为需要功能升级的客户或从一开始就偏好产品型的客户提供相应的软件产品。随随着服务价值不断被用户所认知,信息技术服务业从单一的系统集成服务逐步向产业链的前后端延伸扩展,基本形成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设计与开发服务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齐头并进,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加快发展的产业均衡发展格局。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述信息技术服务是指供方为需方提供的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服务,以及供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供的支持需方业务活动的服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信息技术服务业涵盖而广泛。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业务模式创新,信息技术服务业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业务种类和服务类型。从当前产业发展实践看,信息技术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设计与开发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指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人员培训、管理体系建设、技术支撑等方面向需方提供的管理或技术咨询评估服务。包括信息化规划、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测试评估、信息技术培训等。设计与开发服务指受需方委托以外包的方式提供的信息技术硬件产品设计、软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等服务。包括信息技术硬件产品设计,软件设计与开发等。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指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的服务。包括信息系统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等。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指向需方提供的信息和数据的分析、整理、计算、存储等加工处理服务,以及软件应用系统、业务支撑平台、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等的租用服务。包括数据加工处理、存储服务、数字内容加工处理、客户交互服务、运营服务等。软件行业发展概况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运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活动。近年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已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6.43%。从行业细分领域来看,2021年,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60312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的63.5%;软件产品收入24433亿元,占比25.7%;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8425亿元,占比8.9%;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1825亿元,占比1.9%。东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长,中西部地区增势突出。2021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6164亿元、4618亿元、11586亿元和2627亿元,分别占比80.2%、4.9%、12.2%和2.8%。202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排名前十省市依次为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四川、陕西、天津和福建,分别实现收入18661亿元、15692亿元、12067亿元、8303亿元、7970亿元、7714亿元、4555亿元、2141亿元、2634亿元、2563亿元。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11875亿元,同比增长7.57%。2021年,软件业务出口521亿美元,同比减少16%。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149亿美元,同比增长8.6%;嵌入式系统软件出口194亿美元,同比增长4.9%。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基本风险特征(一)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上游供应商相对集中行业上游的IT设备厂商主要生产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等网络设备,目前国内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生产制造主要集中在新华三、华为、海康威视、大华和浪潮等知名品牌,行业上游供应商数量较少,品牌相对集中,行业格局较为稳定,国内外大型IT厂商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因此,存在上游供应商相对集中、知名上游品牌议价能力较强的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述职报告范文职称
- 总经理辞职报告范文
- 2025年佛山a2货运资格证考试题
- 2025金融企业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装卸搬运合同
- 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企业经营实务模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外国语大学《涡轮发动机飞机结构与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房代理销售合同工程文档范本
- 春节交通拥堵报告范文
- 2025电子合同的有效性与CA认证
- 广东检测鉴定协会非金属考试试题
- 2023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章制度3篇
- M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简介
- 劳动技能实操指导(劳动教育)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恶性腹膜间皮瘤
- 回族做礼拜的念词集合6篇
- 幼儿园大班美术型糊染教案
- 粮油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国家开放大学《自动控制技术》形考任务1-4+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 籍贯对照表完整版
- 10、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台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