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综合运营服务平台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_第1页
智慧能源综合运营服务平台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_第2页
智慧能源综合运营服务平台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_第3页
智慧能源综合运营服务平台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_第4页
智慧能源综合运营服务平台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能源综合运营服务平台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

电力信息化产业发展现状电力信息化的实现包括发电、输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环节在内的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调度、以及实现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电力营销和电力企业人财物、协调办公、综合业务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电力信息化主要包括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电力信息化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电力信息基础平台、业务应用和保障体系。2020年中国能源电力数字化市场规模达到2213亿元,其中电力数字化服务市场占比约为82%,涉及智能电网、自动化控制、巡检运维、灵活性服务、能源管理系统等;能源电力数字化升级约占18%,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改造。预计到2025年,中国能源电力领域数字化市场规模增长至约3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8%。智能电网投入持续加码,电网智能化建设加速推进。根据国家电网公布的《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智能电网建设三个阶段分别投资341亿元、1750亿元、1750亿元,投资合计约为3841亿元;占比分别为6.19%、11.67%、12.50%,占电网总投资比例为11.13%,投资绝对额与占比提升,显示出对电网智能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十四五期间两张电网以及其它电网公司总投入预计达3万亿元,参考十三五期间国网的投资比例,预计智能化投入金额将达到3500亿左右,主要集中于变电、配网、用电三大环节。电网信息化产业发输配用多端覆盖,产品系列丰富。发电端产品系列包括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并网控制系统、电站智能运营系统;输变配电端产品系统包括EMS、DMS、BIM等;用电端产品系列包括电力营销系统、智能用电系统;电力交易主要包括电力现货交易模拟仿真平台以及电力交易支持系统。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根据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分析,截至2020年,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941.83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14.6%。由于政府大力支持,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极具看点。针对2020年国家发布的《新型城镇化纲要》,未来将建立智能电网,全面推进电力智能化建设,着力推进智能电网、智能电表、智能变电站和智能电力分布式能源等发展,以及改善电网质量,增强电网安全可靠性,提升电网的经济效益。这将促进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未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同时,随着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的发展,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企业又开始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满足越来越复杂的客户需求,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比如,企业将开始采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根据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分析,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另外,随着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政府和企业都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因此,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也将不断深入,从而促进行业的绿色发展。综上所述,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非常乐观。政府大力支持,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尤其是绿色发展等因素将推动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未来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增长。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分析经过多年发展,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包括计划、经营、采购、人力资源、财务等)、生产管理(包括运行、维护、物资等)、过程管理(包括过程监视、故障诊断、性能计算分析、操作指导等)等各环节得到了广泛应用,帮助电力企业提升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经济效益,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双碳背景下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占比将持续升。2020年,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达26.8%,随着全社会各行业脱碳进程的加快,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率将在2030年、2040年、2050年、2060年分别达到约38.7%、49.7%、60.2%、69.8%,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趋势明显。电力信息化是指应用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传感等信息技术,结合企业管理理念,驱动电力工业旧传统工业向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型工业转变,为电力企业生产稳定运行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支撑和引领变革的过程。近年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已逐步应用至电力行业,新技术的发展为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中国电力信息化市场的总收入由2014年的141亿元增至2019年的30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91%,预计于2024年将进一步增至712亿元,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25%。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中提出,打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同时,构建能源数字经济平台。目前,电力市场的数字化发展已成为行业重点发展,其也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的重要一环。从发展方向上来看,电力信息化有望在电源侧、平台侧、服务侧迎来产业加速机遇,相关环节的企业有望集体受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数字能源产业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电源清洁低碳化、电网柔性智能化、负荷弹性多元化、储能安全经济化为主要特征,源网荷储多环节深度融合互动,在开放共享的电力市场体系下安全有效运行的电力系统。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数字能源产业,既是信息电力系统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未来能源革命的重要技术手段。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特点。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我国软件行业大致可分为基础软件开发、支撑软件开发、应用软件开发和其他软件开发四个大类。行业为应用软件开发领域的行业应用软件,具体细分行业为能源行业软件中电力行业。十三五期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行业规模效益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涌现出一批面向教育、金融、能源、医疗、交通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实体产业进一步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利润总额11,875亿元,同比增长7.6%。2014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4.41%,行业保持较快增长率。2021年,工信部发布《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主要任务包括了重点突破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应用软件、前瞻布局新兴平台软件等,并提出在电力等重点领域研发一批技术领先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电力信息化市场建设对信息化的需求分析根据《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电力市场化建设需要组建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搭建电力市场交易技术支持系统,满足中长期、现货市场运行和市场监管要求,为电力交易提供服务。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14个试点地区建设电力现货市场。随着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逐步推广和运行,电力现货市场的覆盖区域将会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目前,我国有42个省级以上电力调控中心和34个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电力调控中心负责现货市场交易系统建设、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系统和省间现货市场交易配套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投资金额在数百万至亿元级别之间;电力交易中心负责电力中长期市场交易、现货市场交易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投资金额在千万元级别。未来,在我国双碳目标落实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将加速推进,除电力调控中心和电力交易中心外,大量的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市场主体也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对电力市场交易的信息化需求会持续增长。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概况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经历了以下4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的电力企业计算机应用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的电力信息化初级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电力信息化建设呈现规模化,2005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