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明确说明对象,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品析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意义,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注重观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意义,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教学难点品析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课时安排2激趣导入:根据语句,猜出季节①脚下已经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草,此时已苏醒了,倔强地把头伸出了地面,虽然只见一点嫩绿,却充满了生机。②笔直的水泥路上已经盖上了一条长长的白地毯,那么纯洁,那么晶莹,看起来真叫人不忍心把脚踩上去。③天热得像在火里烤,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沥青马路被太阳烤得软绵绵的。④走进田野,就像置身于金色的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天与地也融为一体,到处都是金黄的一色。⑤石榴花渐渐开放了,绿叶衬红花,美丽极了。远望,它像一片烘烘燃烧的烈火,又像黄昏升起的红艳艳的晚霞。⑥树林间积着半尺深的枯叶,风一吹,旋转着飞扬起来,又均匀地铺散下去,掩盖了那一条倾斜着盘旋到山顶的小径。⑦岸边,柳树姐姐垂着头发,仰着头与那位拥有美丽歌喉和黄金羽毛的莺妹妹谈得十分开心。⑧寒风刺骨,像针一样穿透心灵,这鬼天气,路边的行人已经绝迹了,飞鸟,走兽,消失的无影无踪。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知道了把握季节特有的景物以及它的特点,就能明确各个时节,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信息,这其中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这篇课文得知。——大自然的语言。(板书: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二、背景资料:1、作者: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人。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2、作品:本文是现代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创作的科学小品文。重点是介绍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说明了物候学的特征与本质。作为说明文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浅显明确、简洁生动,同时又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整体感知:文体知识:说明文分类: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按说明特点分: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作引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列图表、分类别等说明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简明性、生动性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3)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整体分析:①概括出物候物候学的概念。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②总结出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③找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④总结出研究物候学的意义。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种的日期;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精读分析找出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①第3段:作诠释,解释说明了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②第4段:打比方,把生物比作物候观测的活仪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生物的变化在物候观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作比较,把生物和气象仪器作比较,突出强调了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的特征。③第5段:举例子,举了北京物候观测资料判断1962年农业季节晚来的例子,使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更具说服力。④第7段:综合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纬度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重要因素。⑤第8段:举例子、作比较,连举两例进行比较说明经度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重要因素。⑥第9段:下定义,给出了逆温层的定义,说明了什么是逆温层。⑦第10段:作引用,引用了英国南部的物候记录,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本文中说明顺序的使用: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古今——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预报农时,安排农作物区划,引种植物,避免侵害——由重到轻的逻辑顺序整篇文章:介绍物候和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本文说明语言准确性和生动性的综合运用:①准确性和严密性: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左右”一词,表大概和不确定,反而使语言变得准确、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凡是近海的地方。“凡是”一词,表示范围,在范围上的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②生动性和简明性: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地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语言生动性也体现出来了。衰草连天,一个词就描绘出了秋天萧条冷落的情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