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而动全身-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找准切入点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121fa8e4ef1a36721bc8d8ca246266/fa121fa8e4ef1a36721bc8d8ca2462661.gif)
![牵一发而动全身-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找准切入点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121fa8e4ef1a36721bc8d8ca246266/fa121fa8e4ef1a36721bc8d8ca2462662.gif)
![牵一发而动全身-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找准切入点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121fa8e4ef1a36721bc8d8ca246266/fa121fa8e4ef1a36721bc8d8ca246266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牵一发而动全身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找准切入点摘要:2使阅读教学既显成效又有语文味,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切入点选择得准确与否,是能否上好语文课的关键。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从课文题目、文章线索、关键词句、文本矛盾处、课文细节处等方面入手,精准确定切入点,就能对课堂教学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整体性所谓切入点,就是阅读教学的突破)。切入点选得精、选得准,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突出重点、统筹教学的作用,就能对课堂教学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而在现实的课堂中,不少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简单化、模式化,将一篇完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令学生大为头疼,倍;乏味,也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语文课之所以上成这样,就在于教师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性,没有找准切入点。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如何找到最佳切入点呢?一、关注标题,直奔重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对文章标题的质疑问难是走进文章的门径。透过这双“眼睛”,学生就能直奔重点,窥视到文章的思路和中心。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把文章标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审题并质疑,再结合文本阅读解决问题,这是促使学生思维纵深发展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和时间赛跑》时,笔者板书文章标题后提问:“读到这个课题时,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思考片刻,学生纷纷发言:“谁和时间赛跑?”“'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课文写了哪几件'我'和时间赛跑的事'我’和时间赛跑后,明白了什么道理?”质疑不但是一种思维训练,也使学生在思考中快速地抓住了阅读重点,同时,因急于解开心中的疑团,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更加浓厚了。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标题进行质疑,不仅能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还培养了学生把握文章整体结构和梳理主要问题的能力,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也会获得同步发展。二、紧抓线索,把握主干文章的线索就是贯穿整个文本的情节脉络,它犹如一根链条,把文中的人、事、景、物紧紧地串联在一起。紧抓线索,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主干。(一)从文本主线切入抓住了文章的主线,就等于走近了作者,走进了文章,走进了丰富的语文世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比较长,初读会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但如果我们能抓住“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这根文章主线,课文的条理一下子就清晰了。通过研读、理解、感悟,学生感受到这是一个自由)在的、生机勃勃的、充满爱的园子。同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理解文章:小时候,因为萧红是女孩,所以父亲不喜欢她;外婆喜欢清静,不喜欢她的吵闹,所以也不喜欢她;只有祖父喜欢她,所以祖父在萧红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时候的萧红也只有在祖父的园子里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自由、快乐、幸福和关爱,所以本文的课题是“祖父的园子”。因此,只有抓住文章的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条理清晰、明明朗朗,也只有抓住文章的主线,我们的教学才能事半功倍。(二)从写作思路切入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至关重要的R只有抓住这条线索,理解文章才能更透彻。”在课堂中,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思路入手,那学生就能很快地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有方向、有重点地阅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但“夜莺的歌声”这条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课堂上,教师要紧紧抓住这条线索,让学生研读课文后先找出描写“夜莺的歌声”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思考:每一次的“歌声”在什么情况下响起,有什么作用?通过品读感悟,学生明白了“小夜莺”是在以歌声弓I诱敌人上钩,以歌声为游击队传递情报,于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就这样,学生沿着文章的写作思路一步步学习,对文本的理解也逐渐清晰。因此,从文章的写作思路切入实施阅读教学,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原由和写作目的。三、推敲词句,辐射全文为了能在有限时间内将课文讲透彻,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以此为突破口来揭示文章的主题,从而带动整篇文章的教学。(一)关键词切入法让学生有效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教师(从文中的关键词切入,就能产生“牵一词而动全篇”的效果。教学名师于永正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追悼”这个词的。于老师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找“追悼”的具体表现。学生研读课文后找出了:“致敬、痛哭、送挽联、送花圈”这些词语,同时也明白了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那“追悼”也就是这个意思。课堂中,于老师抓住“追悼”这个关键词以提问的形式切入,不但使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进一步感受到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二)中心句切入法不少课文中都有揭示主题的中心句。中心句不仅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它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珍珠鸟》一文,当我们仔细研读后,就会发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教师如果从这句话切入教学,就会起到提纲挈领、辐射全文的作用。在学生找到这个中心句后,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体现这一“美好的境界”的句子。通过品读和思考,学生理解了人爱鸟、鸟信赖人的共生与和谐:原来这一“美好的境界”是建立在人与鸟互相“信赖的基础上的。就这样,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心句层层切入,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人呵护鸟一鸟信赖人一美好的境界”,同时,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与感悟也水到渠成。推敲关键词句是很好的阅读教学突破),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那些揭示文章内在联系的关键词句切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四、聚焦矛盾,贯通行文文章的矛盾点指的是文中不同地方出现的语言对立处。这些对立看似矛盾,实际上正是作者的用意所在,它是和文章的主旨融会贯通的。抓住文本的矛盾之处就是找到了进入文本的钥匙。教学老舍的《母鸡》时,笔者抓住“我一向讨庆母鸡”与“我不敢再讨庆母鸡了”这两个完全矛盾的句子让学生分析:“我”为什么从“讨庆母鸡”到后来“不敢再讨庆母鸡了”,这种情感变化因何而来?通过分析和比较,学生明白作者开头讨庆母鸡是因为它有叫声;人、欺善怕恶、喜欢炫耀的毛病,而结尾作者说不敢再讨庆母鸡是因为它成了一位母亲,具有负责、慈爱、勇敢、不辞辛苦的优秀品质,这也是天下所有称职的母亲的品质。作者这样写先抑后扬、首尾呼应不但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谨,而且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为全面细致。文中的矛盾之处看似有悖常理,可当你细究一(就会发现它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它有时反映着人物的个性特征,有时又隐含着作者的行文主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些矛盾点,甚至设置新的矛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和碰撞,这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五、巧抓细节,凸显主题课文中有许多准确、细腻的细节描写。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抓住人物的情感、形象等细节巧妙切入,那学生对文章的意境,对人物的精神品质的感悟)然水到渠成,教学就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一) 从人物情感切入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对文章词句、结构的分析,而忽视对文中人物情感的关注,这导致学生难以真正把握文章的脉搏,难以真正体会文章的主旨,也很难与作者产生情;共鸣。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紧抓“情感”这条红线,引领学生走近作者,倾听作者的心声。《梅花魂》一文,当我们仔细研读课文后就会发现,文章有三处描写“外祖父哭了”的句子,这就是文章的情;线。教学中,教师就要以此为切入点,紧抓这三处“哭,,引导学生思考:外祖父的三次“哭,,有什么不一样?这三次哭,外祖父分别是为了什么而“哭”的?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外祖父“哭”是因为:思念家乡而落泪一因年老不能回国而哭一轮船送别时泪眼蒙!。通过抓住人物的这根情;线,外祖父的那种思乡之情、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同时,这种情;也深深地牵动着孩子们的心弦,这一刻,他们的-感也获得了升华。(二) 从人物品质切入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很多,而要引导学生读懂文中的人物,就要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在教学《全神贯注》一文时,教师可能会忽略茨威格这个人物。细究课文,我们就会发现茨威格这个人物也很重要。文中的茨威格既是罗丹邀请的客人,又是罗丹的挚友,却因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而受到了冷落,但他却将这看作是一次重要的学习和收获。因此,课堂上如果以茨威格这个人物为切入点分析其形象,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他那种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优点的人格品质,最重要的是茨威格这个人物形象从侧面烘托了罗丹认真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此外,茨威格这个人物在文中也有穿针引线的作用,也就是说,抓住茨威格这个人物,罗丹的形象也就鲜明地表现出来了。(三)从课文插图切入课本中的插图是课文主要内容的再现,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抓住插图这个细节,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如《有的人》采用对比的手法赞美了鲁迅及鲁迅一样的革命人士。课本配有插图“横眉冷对千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第一单元项目一《 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信息社会》教学设计
- 海外市场的产品网络营销战略
- 砖厂工艺教育培养传承人才的新途径
- 《身边的清洁用品:1 家用清洁用品大搜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探讨
- 13 《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教学设计与知识梳理(统编版必修上册)
- 知识版权的保护策略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
-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 社区公共空间的文化活动布置方案
- 2025年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课件 第六单元 数量间的加减关系 第2课时 求比1个数多(少)几的数
-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第二章 动力电池
- 拘留所被拘留人员管理教育
-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含答案
- 北京市朝阳区2025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149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成都市高一上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和音频)
- 三坐标考试试题和答案
- 数字金融 远程音视频手机银行技术规范
-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 处方调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