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县域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1页
长三角县域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2页
长三角县域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3页
长三角县域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4页
长三角县域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三角县域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中共张家港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蔡杰摘要:经济全球化之潮不可抗拒。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不断扩大、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和融入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区域经济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慎重评估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对于促进我国正在进行的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来实现“跨越式”赶超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该论题的研究分析过程中,本文将以富有明显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发展非常活跃也十分重要的县域经济发展入手,力求较为全面具体地论证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该如何抢抓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并沉着应对面临的挑战,积极探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趋势1、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自冷战结束以后,全球化成为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对全球化的认识是多元化的。有人认为,全球化应该发端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并伴随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而出现的。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及资本输出,促进世界贸易,拓展了世界市场,从而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早期的全球化过程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罪恶的殖民统治、主要列强矛盾冲突、甚至是战争而缓慢推进。战后,凭借现代科技提供的通讯与交往的手段,要素的国际间跨海流动已经十分便捷了,于是,市场、贸易、资本的扩张和吸纳,构建成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一张经济网络,并形成了“俱荣俱损”的联动效应。冷战结束以后,世界范围内两大对立的经济、政治集团消失,全球化以美国式资本主义的形式席卷全球,虽然美式经济仍在全球化唱主角,但是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交流、碰撞使全球化更显丰富多彩。由多国学者组成的里斯本小组认为:全球化包括7方面内容:即金融与资本占有的全球化、市场与市场战略的全球化、技术和与其相联系的科研与发展以及知识的全球化、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以及文化生活的全球化、调控能力与政治控制的全球化、世界政治统一的全球化和观察与意识的全球化。全球化浪潮中经济全球化是最活跃,也是最受人关注。一般说来,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贸易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总趋势的三个组成部分。贸易的自由化体现国际间交换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容易突破国际间不同的关税体系、法律体系、货币体系而使各经济体联系在一起。全球贸易量迅速增加,1990—1999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但同期全球贸易出口量年平均增长率却达到6%,2000年至2002年更是达到惊人的8%。出口贸易量是经济增长率的6—8倍。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贸易在1990至2002年,年均增长近10%,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已达到20%多。金融国际化反映了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进入1990年代,跨国金融交易急剧增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反映金融交易自由化以后的风险,但并没有阻止金融品全球自由化流动的趋势。1980年,全球资本交易量仅为5万亿美元,但1992年急剧上升到35万亿美元,世纪之末的2000年达到惊人的80万亿美元,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2.5倍左右。金融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急先锋,在发达的资本产业和全球24小时不间断交易的完善的市场体系刺激下,金融品流动已经能够脱离物质加工生产领域,向虚拟的经济演化。全球生产一体化反映了国际间分工体系形成并深化了经济全球化现象。跨国公司主导着全球生产一体化,其以全球市场变化来谋求全球性的生产布局战略。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并在行业、企业内的贸易均超过全球GDP和商品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全球经济已进入超大型规模的跨国公司主宰的时代。越来越深化的经济全球化化并不是偶然的,既有科技的广泛运用,如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远洋运输和航空业的不断进步,也有占主导地位的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兴盛影响各国政府及国际经济组织,如普遍降低及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对世界贸易限制措施等等。这样,在各主要经济大国的影响下,在国际组织推动下,在企业界、理论界实践和倡导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济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尽管对经济全球性的抗议活动不断,如对西雅图、曼谷、坎昆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大会(年会)均有激烈的示威抗议活动,甚至发生一韩国农民自戳身亡的极端行为,但经济全球化作为始于工业文明的一种发展规律,其发展不可逆转的。2、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两个相得益彰的发展趋势在跨国贸易、投资日益深化的今天,经济全球化伴随着另一个趋势是经济区域化。所谓经济区域化反映为一个特定的地区产业分工日益国际化,吸引着许多世界级制造业巨头竟相投资,使该地区成为世界级制造中心。随着许多产业的生产企业及其相关企业集聚密度增大,研发、贸易、物流配送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心,融资等服务性投资也尾随而至,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形成了。如美国旧金山附近的硅谷和波士顿至纽约之间的128号公路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意大利以米兰为中心的制鞋、纺织产业区,日本东京大田机械产业区等等。经济区域化和两个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是都市圈,二是产业聚集。都市圈为产业聚集准备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产业聚集放大了都市圈的功能。经济学解释经济区域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某一空间区域内产业集聚带来收益递增效应。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从三个要素对产业的地区性聚集作出解释:劳动力市场共享、中间产业投入和技术外溢。具体说来,产业集聚有四个方面的递增效益,一是产业集聚区内众多企业之间市场化的分工和协作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二是众多企业共享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三是产业集聚区内部企业集聚起来对附属性、配套性服务的市场要求,带动了专业化服务供应商的形成和发展,这又反过来促进产业集聚区内分工的深化和效率的提高;四是集聚区的信息近距离流动,以及在行业内形成特有的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使众多企业共享更多的公共知识和公共信息(如标准制式,技术进步等)。因此,产业积聚区内要素的具有外溢性,决定了其效益是递增的,这和离群索居的企业有很大的区别。其次,在同一产业集聚区内的贸易和投资越来越趋向自由化,这是突破行政、地缘障碍形成产业集聚区的一个重要因素,其积极的效应必然使要素能自由地流向边际生产率更高的地区,实现资源的配置优化。再次,市场竞争带来的积极效应,同一类企业在产业集聚区内,市场竞争必然加剧,带来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必然打击在其他地区的同类企业。为了生存,也吸引它们进行投资转移。受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共同影响,现在的经济发展布局越过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例如美国的汽车从原来集聚的底特律城扩展到全球,有可能在上海形成汽车产业链条衔接的汽车产业区;全球IT产业也在全球布局,形成了以美国硅谷为中心,台湾的硬件加工和印度软件加工这两翼的国际分工体系,台湾又把硬件生产搬到东莞为中心的珠三角和昆山、苏州为中心的长三角。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分析长三角是以上海为经济中心,包括江苏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沿江临湖的8个城市和浙江的宁波、杭州、舟山嘉兴、湖州、绍兴靠沿杭湖的6个城市,共15个城市。她居于长江尾部和中国东郊沿海的中心,通江达海,河运发达,经济腹地可以上溯至武汉、重庆、四川广阔的长江中上游地区。1、长三角接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特征长三角接受经济全球化影响是以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之前,长三角经济具有计划性、内生型的特点;之后,长三角经济具有市场性、外向型特点。浦东开发开放不仅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转移到长三角,也是长三角经济转型的开始。第一、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长三角经济实现一体化。整个浦东是一个开发点,包括世界一流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规模庞大的金桥出口加工区、充满活力的外高桥保税区和发展潜力巨大的张江高科技园区。观察长三角经济或者观察浦东开发开放以后的长三角经济扩展趋势,第一条是基本上是沿沪宁线(铁路及高速公路)向西逐级推进。主要发展IT产业。第二条线是沿江,由吴淞口沿长江逐步上溯,主要发展具有运输量大,大进大出耗水耗能多的产业特征的化工、钢铁、发电、造船等大型机械制造业和仓储物流业等,涌现出像太仓、常熟、南通、张家港、江阴等港口码头群。第三条是向南扩展,南上海的崛起激发沪浙两地共建杭州湾的热情,使杭州湾经济块状化。苏州最先与浦东开发开放接轨的城市,苏州(包括管辖的5个区和5个县级市)拥有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等5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第二、受全球化影响,长三角经济在开发开放中实现体制的转轨。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使长三角各地各级政府的管理行为越来越符合市场规范,经济运行机制也由过去政府主导型演变成市场导向型。例如,苏南模式下的政府所有制型的乡镇企业改制,技术、土地、资本的市场化并逐步打破行政区域的边界在全长三角内自由流动等等。要素市场的建立并发挥巨大的功能,反映出长三角经济成功转轨的主要方面,1990年11月29日,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为标志,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生产资料现货批发和期货交易市场、资金拆借等市场建立,在这些市场调节下,企业改革、体制转换、政府职能转变由过去的举步维艰变得异常顺利,政府传统的立项目、管物资、分资金等配置资源的权限范围不断缩小,宏观协调功能却大大增强了。第三、上海成功转型凸现了其在长三角龙头地位,长三角经济布局、分工格局初步形成。上海的成功转型首先是把大量纺织、轻工等产业转移出去,像曾占上海财政收入的40%、拥有上百万产业工人的纺织产业大量转移出去,然后通过外资的嫁接改造制造业。如钢铁方面用日本的技术的宝钢、汽车业用了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技术、电信制造用美国贝尔公司的技术,上海庞大的家电产业除与日本等在浦东建合资企业以外,成立SVA控股公司,变成以传媒为主的现代公司。这样,上海就演变成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信息港和汽车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中心。江浙全面接收上海转移出来的产业(市场),长三角的江苏部分由于得开放之先,把自己定位于现代制造业基地,浙江为日用工业品制造基地,而两地的制造企业对服务业需求均来自上海。上海的龙头地位凸现,上海一改过去改革力度经济增长幅度不如江浙、开放力度不如苏南、市场建设力度不如浙江的局面,当仁不让地让自己成为长三角龙头地位。长三角15个城市市长每年的峰会制度也演变成“14+1”形成的会议制度。总之,从1990年开始,经过短短13年的发展,长三角开发开放已经成功地向经济现代化、区域一体化方向发展。2、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矛盾和趋势首先,拼地价和拼优惠税收式进行招商引资方面的恶性竞争。江浙沪在吸引外资方面竟相压价,提供超越国家优惠政策的措施。地价从每亩15万元跌到5万元左右,而一般成熟的开发区用于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土地出让金应在10万元以上,所以除上级政府要求必须上缴部分,地方政府应得的土地出让收入一般放弃了,并还贴上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税收方面,长三角的许多地方早已突破两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底线,老企业的33%的企业所得税中3%地方所得也是先征后返还,另外非开发区内企业享有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也比比皆是。地价和税收优惠在争夺外资过程中作用十分明显,由于土地资源和税收均是政府掌握的调节工具,所以在政府影响更大的苏南诸城市在争夺外资战中略占上风,苏州市2001年利用外资竟高于上海。其次,区域壁垒突现利益之争,统一的市场体系被行政区划所割裂。本来江浙许多著名的企业为利用上海的资源把企业总部搬到上海,上海也以巨大的热情欢迎他们的到来,上海领导人在视察江浙一些地方的时候甚至主动邀请这些企业到上海来,但这种热情被江浙当地政府视为“挖墙角”举动,并必然导致本地税源的流失而力阻这些企业进上海。江苏春兰集团和江苏阳光集团为代表的企业仍然安心于本地是与政府的工作分不开的。在浙江,除杭州对上海保持这样的警惕以外,宁波、温州企业进军上海主动性和规模要大得多,这也与宁波、温州的市场化发育程度高有关,也与甬温两地民营企业多、土地资源紧缺有关。第三,重复建设港口大战导致资源浪费。上海要建设航运中心,在大小洋山投资300亿元建大型海港,这使作为长江港口的苏南诸港(南京港、镇江港、江阴港、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缺少了整合的力量,也是宁波港作为东方大港的希望落空。长三角港口资源不能有效协调,与上海港龙头地位没有发挥有关。本来苏南诸港和南通港均是上海港的配套外港,现在上海把港运中心从内河迁到外海,长江港口地位进一步削弱。大小洋山港与宁波港重叠,本来由于宁波港缺乏像长江诸港能沿长江上朔到长江流域的广大腹地,迫切需要上海与其合作,但大小洋山港可能使宁波港逐渐边缘化。所以,一方面长三角各港的装运能力在放空,另一方面又大兴土木自己建港。区域壁垒使资源在不断地浪费。第四,南上海的崛起打击了苏南的发展。如果说上海发展规划与江浙意愿脱节而自我考虑得多是因为地区本位主义起作用的话,那么,上海发展重心的南移对苏南的影响尤甚。今年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所有的国际航班东移浦东国际机场,虹桥机场定位的国内化甚至有可能是支线化对苏南的苏州、昆山、吴江IT产业的打击是很大的。IT产业不同于传统运输量大的产业,IT产业是周期短、体积小,要求快进快出十分依赖航空运输。昆山认为近在咫尺的虹桥机场是昆山的投资环境组成部分,苏州专门修建了到虹桥的机场路,是工业园区的配套工程。国际航班移至浦东,使苏州、昆山到机场的路程增加两个小时。迫使苏南重新考虑自己建国际机场,这又导致苏州和无锡为机场的选址而争吵不休。由机场之争可见这是对国际IT产业资本的争夺,上海张江工业园的上升势头已经盖过苏南诸开发区,实际上是表明在竞争中上海拥有比江浙多得多的牌。第五、在城市圈发展道路的选择上,上海和江浙分歧突出。上海坚持传统的核心圈向外摊大饼式的发展道路,而苏锡杭甬要求体现功能差别,错位发展。杭州希望做上海的后花园,要求把上海的一部分功能移植过去;苏州强调在上海的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昆山人认为,蛙步发展更体现出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因为,像昆山等苏南的县级市的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都高于上海的郊县,但上海坚持要把郊县变成郊区,再发展成市区。这大大削弱了上海应该具有的远程辐射能力。3、长三角城市扩张和都市圈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长三角在接纳经济全球化影响过程中,最活跃的无疑是长三角的城市群。政府做大、做强城市冲动与市场化的城市资源集聚不谋而合。今天的上海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建设“世界城市”。经济浦东开发开放成功以后,新一轮的上海市发展目标已经从过去的“一龙头,三中心”,发展到“一都市,四中心”,即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大都市一样。所谓世界城市的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国际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程度上。也就是说,世界城市应该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经济竞争力、经济辐射力和经济影响力,应该是世界生产活动、贸易活动和金融活动的汇集地和扩散地,应该是全球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中心之一,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空间活动范围较大,与周边数量众多的中小城市形成大都市连绵区;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地理位置和人文资源。上海发展国际大都市或者世界城市必然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城市发展产生深渊的影响,按照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研究,长三角区域进一步发展,首先需要形成“一个概念”下的一个总体目标,其次形成一个“四层架构”,随后制定“三个阶段”。所谓一个概念,指的是上海联手江浙共同打造“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前五大都市圈是纽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巴黎都市圈和美加五大湖都市圈。上海都市圈不仅要成为世界性的经济、金融、商贸中心和控制中心,也要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和国际信息制造加工传播中心,成为产生新技术、新思想、新产业、新奇迹的“孵化器”,具有强大的国际辐射能力的“场效应”。世界第6大都市圈是长三角15个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四层构架:是指未来“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将形成由600平方公里的上海中心城区、6000平方公里的上海市域,1.2万平方公里的上海及周边苏州、嘉兴地区、10万平方公里的长三角15个城市构成的四层次区域架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2年至2005年,发展空间主要集中670平方公里的上海中心城区和5670平方公里的郊区;第二阶段从2002年至2007年,发展空间包括上海市和苏州、嘉兴的12000平方公里;第三阶段是2002年至2010年,发展空间包括15个城市10万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大都市圈。上海的发展规划必然对长三角其他城市产身深远的影响,江浙两地对上海的发展既充满期望,同时积极寻找各自发展的空间。例如,在长三角中,江苏注重发展地区性的南京都市圈和苏锡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扬州、镇江、马鞍山、芜湖等城市,是长三角中次都市圈;苏州不满足于江苏给予的苏锡常都市圈的发展规划,要把浙江的湖州市和嘉兴市来进来,搞一个环太湖城市群。在浙江,杭甬的发展和杭州湾建设同样吸引理论界,政府官员的目光。4、县城经济是长三角经济加快发展中的重要一极。在整个长三角,在绵延10万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尽管城市在全球化发展浪潮唱主角,但县域经济是永远不能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当2002年苏州市吸引外资数量超过上海时,人们或许难于置信,但同年作为小小的县级市,昆山吸引外资超过浦东时,人们不能不对长三角极具竞争力优势的众多县级市发展刮目相看了。首先、县域经济是长三角区域经济最活跃的因素。县域经济是改革的实验田,也是改革出经验的地方。例如“昆山之路”、“江阴板块”等等,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县域是我国城乡相集合的地方,县域内的广大区域主要是农村,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起点就在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均不占主要地位的县域农村,却似乎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活跃的地方。县域农村的改革开放的探索同时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就长三角而言,没有长三角广大农村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发展,也不可能使上海、苏州、无锡等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转轨来得这样顺利;同样,没有长三角众多县域内加工业欣欣向荣,也就没有上海“四中心”发展,也就没有苏州物贸等物流企业,交易中心的形成。目前农村第二产业比重异常大,是因为城市的第三产业带来的,而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又在农村第二产业中找到了发展的市场。其次、经济总量及发展前量均十分可观的。县域经济在长三角经济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全国百强县市中的浙江五强为长三角“俱乐部”成员,都处于大上海的直接辐射范围。浙江五强除义乌市地处该省中部内陆,未被纳入长三角,地域优势少明显,其它四强均位于浙江东部沿海,北濒杭州湾,或枕钱塘江、或近杭甬大运河,临海通江,其地理位置之优越。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造和开通,四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综合竞争实力呈上升之势。国家统计局重新排定的最新全国百强县(市)座次显示,浙江五强除萧山区继续稳居第7外,其它四强位次较上年均有提升:绍兴县由第10位上升到第8位,鄞州区由第12位上升到第11位,慈溪市由第17位上升到第16位,义乌市由第19位上升到第17位。经济发展均有较大增幅。2003年,浙江五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7.02%,其中最高的萧山区增长22%,比我市多2.1个百分点;五强的一般预算收入平均增幅为33.56%,;五强的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增幅为43.02%,预计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浙江五强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第三、县域经济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在经济发展趋势上,长三角城市化趋势必然在地属上扩展自己,在2001年当吴县划并入苏州市区,锡山并入无锡。然后,随着长三角城市扩张,武进也并入了常州市,余杭、萧山并入杭州,江宁并入南京等。还没有足够实力消化人口达100来万大县的城市,就把周围属于所辖的县市的一些乡镇“吞吃”,也是理想的城市增长途径,如南通市,绍兴市等。城市得到农村土地,然后开发,不仅仅是解决城市土地紧缺,主要是城市可以从容地进行开发区建设、工厂外迁、房地产业开发。增强了城市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如此,在开放方面,县域农村的外向型经济也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如果说,像上海国际性大城市吸引外资是大手笔,从现代制造业、金融等领域入手,那么,在长三角广大县域农村从吸引港台中小资本入手,建设开发园区,然后形成产业链条相衔接的“块状经济”,成为“中国制造”的生力军。三、长三角县域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特征及存在问题颇具经济实力的长三角县域经济一方面已经深入地卷入全球化的浪潮,另一方面又受到区域内社会分工发展的制约,即县域经济融入全球化,首先要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1、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再向现代化发展的县域经济县,是我国城乡结合的地方,县域是我国城市与农村过渡带。自古以来,县域经济是农耕经济。和其他地方相比,长三角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的自然禀赋,稻麦、塘鱼、桑蚕等具有特色农业体系和勤劳的水乡农民,使长三角农村农业具有很高的产出率。为历代封建皇朝统治者所重视,所谓“仰仗东南”。在长三角特别是苏南地区,可耕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和苛重的封建剥削,迫使农民除靠农田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外,不得不兼营小手工业。纺织(丝织和棉纺织)是苏南最主要的手工行业。自元朝以来,京杭大运河主要功能是源源不断地向北方的统治中心输送江南优质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形成异常繁荣的运河经济带。明清时期,对江南农产品需求刺激着活跃的商品流通,并使苏州等地孕育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上海开埠以后,殖民者进入和对外贸易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进程。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打击了手工业,扼杀了自然生长的资本主义萌芽。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殖民者输入中国的是鸦片和工业品,而以上海为口岸出口的大多是长三角等地丝茶等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导致桑蚕、茶叶生产增加,相反粮食等传统农产品生产下降,并依赖外购。在美国南北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市场对棉花需求,也刺激了长三角棉花种植扩大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根据段本洛,张圻福先生《苏州手工业史》考察,旧中国长三角地区除上海,苏州等城市外国资本买办资本和弱小的民族资本以外,县域的机器大工业几乎是空白,但有些镇出现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趋势,如虞山和松江的棉纺织业、盛泽的纺织业等。在广大农村,具有自然经济特点的家庭手工业(又有些手工艺品)比较常见,如木业(包括红木工艺)、制铁业、刺绣业、榨油业等。农耕时代长三角县域经济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物产丰富,丰裕富饶的长三角创造了高度发达农业经济,也为家庭式的牢固的自然经济提供物质保证。所以,尽管西方殖民者外来资本的侵入,土布被洋布替代,但自然经济并没有完全解体。第二,在鸦片战争以后的长三角经济逐步走向殖民地性质的外来资本主导的经济,广大农村扩大桑茶种植面积,满足出口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和交换。第三,伴随外来资本带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商贸信息,长三角地区一些具有工场手工业传统的县城或重点的镇开始投资发展现代纺织轻工业,同时,具有家庭手工业传统的长三角农民为工业发展准备了充足的产业工人后备大军。长三角农村工业化起因是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之前,县域内一些城镇的工厂(如虞山、盛泽等)均为国有化了,归入了国家统一的计划经济体系,不能算作农村经济,只能称之为城市工业经济的延伸。1958年大跃进时期,县域内出现一些土法上马的工业项目,但在1960年代困难时期关、转、并、停。长三角农村工业化在1970年代开始起步,特别是上海在1970年代产业结构开始调整,为长三角乡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要素资源。经过1980年代的大规模的扩张和1990年代的提高,长三角县域经济已经积累了雄厚的基础,在纺织、五金、建材、机械、轻工等行业已经可以和城市工业分庭抗礼了。长三角农村工业化和传统的工业化有很大的区别。农村工业化作为理论界的讨论话题是在20世纪30年代因为农民的失业、流民的大批涌现、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大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当时有多种主张,如振兴农业,让农民回到土地;又如强调“都市集中”的“重工”理论。在众多方案中,有一种主张走第三条路的观点提出实行农村的工业化。农村工业化强调的是“农村工业”的特点,而“重工”学派张培刚等人强调的是“工业化”的特点,走欧美的古典式发展道路。所谓农村工业(当时又称乡村工业、乡土工业、家庭工业)主要是指小手工业生产,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在农闲基础上用来解决生计困难的工业”(《费孝通选集》第295页),农村工业实则是一种“副业”经营状态,当然既名“工业”也不排斥机器的使用。当时主张农村工业化的代表人物是经济学家郑林庄先生。他在1935年1月发表了“我们可走第三条路”的文章(《独立评论》第137号),最终使“第三条路”成为引人注目的理论流派。他认为,中国不宜立即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而“应该有个过渡时期来做引渡工作。换言之,我认为我们所企望的那个工业经济,应该由现有的这个农业经济蜕化出来,而不能另自产生。”他认为都市工业虽可以增加就业,但岗位有限,非一时能够办到。“在农村里面有了农业与工业相并进行,失业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工业化再度成为一个理论热点,学者们不约而同地将中国农民的这一独创上升到了农村工业化理论层面来思考,而且,由于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工业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深化,理论研究的视野、题材、成果也有了空前繁荣。尽管这时已不再讨论农村工业化道路能不能行得通的问题,尽管这时农村工业产生发展的背景已大有不同(计划经济和农村公社制度的终结、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尽管这时研究的方法(如以刘易斯最初提出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为依据)及对实际经济生活的影响(如小城镇建设)大大超过了30年代,但这两个时期讨论的实则是同一个大问题,也是至今仍然没有完善答案的老问题,即农村工业化问题,当然,这个大问题之下理所应当地包括: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农村工业化的缘起、地位、作用及成功之路。所以,农村工业化是指借助资金、土地、人力等资本要素使机械化生产在农村能够普遍实现,工业化操作的劳动人口在农村人口中占绝大比重,农民最终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显然,这里所定义的农村工业化是发展经济学意义上的新范畴,强调借助于要素市场,含有农村工业化与市场化不可分的意思,同时还强调农民最终走出土地。这一新的定义已经与张培刚先生所定义的工业化(实则是城市工业化)概念相去甚远,这里强调的是“农村工业化”五个字的不可分,或者至少是“农村工业”“化”,而不是“农村”“工业化”,即“农村”概念与以往“工业化”概念的简单相加。很显然,理解农村工业化的积极效应不能局限在农村区域内的。中国改革的大幕就是被农民们掀开;我们依靠城市工业实现工业化的时候,乡镇企业却成为国民经济的半璧江山;而当中西部农村还为“三农”问题困扰时,长三角县域经济已经响亮地提出率先实现现代化。2、长三角县域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及局限性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长三角区域经济重新纳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但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开始,就有外贸产品出口,主要是纺织品和轻工产品,但在1994年前,县级外贸出口企业没自主出口经营权,出口产品需经省外资企业代理才能出口,由于企业远离出口市场和外汇汇率双轨制(有时是多轨制),出口规模很小,对一地的经济影响也不大。1990年代中期,县级外贸体制改革,纷纷获得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权,一些外贸专业企业真正过渡到由市场调节的外贸公司,同时,出口比重较大的公司也开始独立地开展出口业务。县级外贸企业和出口商的自主出口迅速扩大,如张家港市国泰集团每隔一两年,出口额上一个台阶,2003年,已经成为销售额达100多亿元的大型外贸出口企业。外资进入长三角县级区域同样在1990年代中期,之前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早期,是香港资本整个中国经济的时期,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自南至北,开放度、发展速度逐步衰变。广东在人缘、地缘、文化等方面具有和香港天然的亲和力,香港资本在中国的基础设施,法律体系,信用系统等还没有建立和完善时,就大举涌入珠三角,全国外贸产品也大多向香港出口,再由香港转口至世界其他地方。进入长三角县域的港资基本上是小型,零碎的。1994年以后,特别是1990年代后期,长三角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突飞猛进,接纳外来资本的条件已经具备。具体地表现为,自乡镇企业改制以后,县级、乡镇级政府领导经济的主要精力转移到规范市场运行和招商引资方面来;另一方面,各类开发区建设的软件、硬件均已具备大规模投资的需要。所以,以昆山、萧山等地为代表,外资进入表现规模大、产业链条衔接的各企业配套进入,大型跨国公司集聚等现象。从粗略地描述长三角县域经济通过外贸和外资形式融入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可以窥视其一些特点,或者说其局限性。首先,长三角县域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表现为单向性的,即往往是被动的接纳。在外贸方面大多是外方的首先发盘,他们具有价格、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决定权,而生产者、经营商只是被动的接盘;在外资方面,尽管各县市规划各类开发区,但如果外资进来,几乎是来者不拒,没有挑选的余地。因此,中方获利不多是外资、外贸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外贸出口远不如江苏的浙江,由于浙江的外贸是以温州台州商人主导的,海外几百万温州商人是温州产品出口最深厚的人脉关系,所以,浙江的外贸获利和创汇能力远高于江苏,也高于广东。在政府获利方面(主要是税收),外资企业表现也不如本土企业。外资企业获得优异的投资条件,几乎都是政府(地方)主动送给的。其次,长三角广大的县域经济是在没有实现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就进入全球一体化。县域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受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滞后性制约,表现在进入长三角县域内的外资企业往往是加工型的,像昆山的台资,几乎全是三来一补型的加工型企业,这几乎和广东发展之路差不多,但“三来一补”显然和具有深厚的工业发展基础的长三角经济不相合拍。早在1980年代,乡镇企业兴起和上海工业扩散和升级密切相关,但这种具有一体化性质的关联性也只有停留在上海淘汰落后企业(产业)方面,长三角江浙利用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市场扩大,传统产品还有广阔的发展市场时,才能顺利地接受上海的扩散。但是,由于计划经济的制约,上海和江浙没有建立起市场,融资、交通等方面的一体化,也没有随乡镇企业崛起而主动的推动。与此同时,长三角江浙(包括县域)与上海一样,都进入全球一体化过程中,这使上海十分尴尬。一方面,作为龙头地位的上海迫切发展自己,才能发挥龙头地位,这必然大力吸引外资,但同时就和长三角其他城市,甚至县级市发生正面竞争。当小苏州吸引外资超过大上海,昆山超过浦东时,上海的尴尬越发明显。第三,行政区划分割市场一体化,凸现县域经济之间的矛盾。长三角县域形成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像江阴、常熟、昆山等均具有历史传统的老县,县的形成一般被认为是适应了农耕社会统治的需要。但进入工业文明时候,县域区划显得太细小了。但同时,乡镇企业的崛起使区域分割市场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在长三角融入全球一体化过程中,政府经济只能强化区域分割。从表面上看,竞相优惠的引资条件一方面造成利益的流失,另一方面,也使外商对政府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产生怀疑而无所适从;但深层面看,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削弱,要素的流动性降低。面对这一困境,在县区域内,拆并乡镇,甚至大规模并村,减少多头政府,扩大政府调控地域。在中心城市,也通过拆县建区(如吴县并入苏州,锡山并入无锡),但如何处理众多的县级市呢?理论界认为,减少政府的干预,自然会扩大企业、市场的作用范围,如像江阴市和靖江市共建靖江沿江开发区;把张家港、常熟港、太仓港合称苏州港,但这自然又是政府在背后推动。所以,积极探索政府活动方式的转变,是推动跨县、跨市流动,在全球一体化中首先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必要过程。3、外资的进入和本土经济的进取是长三角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两个方面。外资大规模进入长三角县域之前,长三角各县市正沿着农村工业化方面发展。工业农村化改革农村经济和社会的面貌,小城镇兴起也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即,长三角县域本土经济已经具有了那种内生型经济发展的特征。资本积累供给、技术积淀、管理探索、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熟练工人的培养等等,反映了农村工业化已经远远摆脱“三农”特点,越来越具有一般工业化(指符合城市工业化)的特征。例如,在社会分工方面,相当多地方出现了专业化、产业链相衔接的那种经济现象,即所谓“一镇多业”、“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如吴江盛泽的丝织、江阴新桥毛纺、绍兴柯桥化纤纺织,涌现了诸如“针织之乡”、“建材之乡”等特色经济村镇。但那时长三角县市区域内本土经济存在产品附价值低,企业规模小,销售半经短等缺点,加上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滞后,遇到经济相对过剩的市场环境时,就暴露出产品产业升级乏力,陷入过度依赖成熟技术的困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亚洲只有中国独善其身而获得外资的青睐,外资进入也打破了本土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本土经济艰难转型,增长缓慢的时候,外资带来的外来生产力迅速获得当地各级政府欢迎。在政府看来,外资进入可以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经营手法,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更主要的希望通过外资改造本土经济。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相情愿,从生产技术改进的角度看,外企大量涌入,利用长三角的土地和优质劳动力资源,迅速降低其生产成本和扩大生产规模,但同时大量配套企业也相继跟进,可以在长三角内部互为市场,这就和本土经济逐步脱节。像在苏州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也可以做到笔记本电脑零部件采购全部本地化,但从零部件到整机全部由台资为主的外资控制。所以,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成为互不搭界的两大板块,没有融合为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中。更重要的是外资进入,对本土企业来讲除增加强劲的竞争对手以外,还使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培养出来的产业工人、技术人员甚至营销体系被外资所利用,本土经济发展的资源相对不足。所以,理论界曾有过“利用外资还被外资利用”的讨论。苏州新区是外资的乐园,但管委会的负责同志对外资是“飞地”经济性质保持清醒头脑。本土企业竞争力提高才是一国、一地发展最坚实的基础。从一国经济腾飞发展过程看,外资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提升本土企业,掌握先进制造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南北战争以后,市场容量扩大,本土企业扩张过程提高了自身竞争力,迅速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大国。所以,在长三角,我们可以看到制造的两大块,一块是像IT产业、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的企业,从技术、品牌、利润分配等都由海外资本控制。就是合资企业,也是外方资本控制的。例如,张家港博泽公司,生产的汽车用的车窗自动闭锁装置,但是产业标准和零部件大多来自德国,张家港博泽仅仅是一个组装车间而已。另一块,是传统制造业,如轻工、纺织、建材、钢铁行业。在这些行业中,长三角县域内的很多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很有竞争力。像江阴市新桥的阳光毛纺面料,向高支、薄型面料方向开发,成为国内外著名品牌西服的面料供应商,大大提高了附加值。实现长三角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外资经济和本土经济如果做到真正融合,共同发展,这是最理想,一方面,外资企业本土化,像企业的研发力量等也移到长三角,另一方面,本土企业也逐步外向化、国际化。4、县域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制造业的作用据统计,在长三角,除上海、南京两大城市以外,其余的13座城市工业比重都超过50%(舟山除外)。在县级区域内,工业(第二产业)的比重更高,有的达70%左右。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既说明了制造业在长三角县域经济的重要性,也说明了第三产业也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制造业是长三角县域经济的优势,是长期发展的立足点,如果说乡镇企业发展局限于纺织、轻工、建材等行业;那么,外资进入以后,长三角县域制造业随着市场扩大,也逐步能够实现产业升级,向重化工业发展,加工能力、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不要急于提高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制造业比重过大并不防碍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当上海为高商务成本烦恼时,着力扩大市区范围,在松江、青浦、嘉定等打造低商务成本区的时候,也是为长三角苏南、浙江发达的制造业提供商务上的便利。当然,上海在空间上扩大第三产业服务半经,并不意味着长三角县域经济固守制造业发展阵地,大量制造业集聚必然带来大量人、财、物的流动,也推动县域本地城市化进程,产生众多的为人服务的第三产业企业并逐步兴旺起来。但像融资、研发、标准、商贸等为长三角第二产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中心仍然在上海,利用好上海,发展自己的制造业是县域经济最现实的选择。5、企业是县域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承担主要角色在长三角县市级区域里,拥有数量繁多,门类俱全,水平各异的大小企业。它们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技术、资本、管理等要素跨国流动承担者,是县域经济竞争力体现出来的最主要方面。在人们的看法里,经济全球化最主要是政府积极能动性,政府筹划、招商引资、建开发区、政策调整等等。但实际上,真正起作用的依然是企业。企业在县域经济全球化中作用表现为:第一,企业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第一批最早进行对外经济交流者。由此,企业家开始逐步懂得对外贸易进而对外经济交流的游戏规则,逐步影响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政府行为。长三角企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做外贸生意要比做内贸生意兴趣更浓,原因是国外进口商的信誉较好,信用制度、契约意识、交易规范等方面要比国内企业强。随着海外市场扩大,企业“走出去”策略也在实施,浙江萧山万向集团随着产品不断打入美国市场,开始出资收购美国企业。说明,全球化是双向的,不单外资进入长三角,中资也步入海外市场。如果说,外商进入长三角主要是跨国公司的主体,那么,中资走出去也主要是企业。第二、在企业集聚区,可以营造良好的外来投资环境。梁琦(2003.9)研究认为,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中,地区开放度的影响大于地区产业关联,地区产业关联的影响又大于优惠政策的影响。如果说开放度是又政策影响较多的话,那么加入WTO以后,长三角开放度已经和国际上发达国家相当,已经不足于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那么在其他两个因素中,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作用不如企业营造的产业关联度来得大。从这点来说,长三角从上海到普遍的县市都用优惠政策吸引资是非理性的。只有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吸引外资。例如,在张家港市,沙钢不断发展才能吸引韩国浦项不锈钢项目不断追加投资,陶氏化工原是张家港省级开发区引进的投资项目,但美方决定项目最终落户在有众多化工企业的张家港扬子江化学工业园,也是企业关联性起的作用。在企业集聚区内,可以实现主导产业优势化,相关产品(上下游)配套化;具有很强的外部规模优势和社会化分工,降低交易成本,甚至形成浓厚的不易复制的特定行业的区域环境文化氛围。企业发展营造的投资环境已经被充分认识到,一家企业发展为一大群企业,一大群企业吸引更多的外来企业,这样的例子在长三角各县市屡见不鲜,甚至发展到由企业办开发区,像江阴海澜集团办的圣凯诺工业园区就是很好的例子。6、政府在县域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错位及校正 这是讨论的政府特指县市级政府,这一级所有的政府活动首先来源于上级政府的授权,受上级政府制约;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过程恰逢中国经济转轨时期,改革和发展是贯穿县级政府活动的主线。因此,无论在“摸着石子过河”的改革试点阶段,还是在“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改革突破时期,在长三角,县级政府的积极能动性是长三角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还是江阴资本经营,长三角各县级市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反映出当地政府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我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分为五级,县级政府是地方基层政府(现在理论界正在讨论政府改革,基本倾向性比较一致认为,取消地市级政府,并把它和县级政府并列为同一级政府;把乡镇政府取消,或改为乡镇自治,或削弱乡镇政府独立性,为县级政府派出机构,即类似过去的乡公所。张家港市通过建设中等城市,以及大规模并镇,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一市四区,张家港市行政规划和政府改革大致可以反映出这一发展的趋势)的创新有两点和中央政府不同:一是可利用资源不同,中央政府主要利用政策资源,通过制定政策,法律法规等手段逐步顺应全球化进程过中要求的资本自由化、生产一体化、贸易国际化的需要。同时,中央在放权(行政权上管理经济的权限)的同时,又通过加强宏观调控、注重对外开放的总体发展战略来强化对全球化进程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县市级地方政府顺应全球化要求就简单地多。主要是可以通过对外设立窗口,宣传本地投资环境等方面。但县级政府在一地处于垄断权力的超强地位,也能控制较多的资源,主要是利用公共品提供者的角色,兴建各类开发区;利用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方面拥有的自由裁量权,给外资予最大限度的优惠措施;弹性执行政策,低价出售土地使用权,吸引外来投资者等。二是在管理手段上,中央政府更多地依赖条线管理,通过计划、指挥、信息处理等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实现管理职责,而县级政府更多的是块块管理,强调沟通协调。因此,中央政府要求全局性、开放性;县市级政府强调本位性、封闭性。所以,尽管我国是统一的集权型国家,不像美德等国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分权多于集权的联邦制国家。但是,实际上,我国的地方政府拥有经济社会管辖方面的权限是很大的,在发展的热潮中,地方政府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权限,扩大对经济发展干预力度,这同时造成县级政府越位和错位,长三角投资环境的混乱。所以,县级政府在使本地经济融入全球化过程中存在错位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控制土地、政策资源和市场上资本流动不尽合拍。这一方面把本来由市场配制资源现通过政府行为而使其扭曲,本来就想进行投资的外商因各县市级政府竞争性的吸引外资而利益外流;另一方面,在实现经济正常循环发展之前,地方政府用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必定依赖本地经济承担,这必然削弱本地经济的竞争力。这变相由本地经济补贴外来资本,外资获得超国民待遇显然违背和平竞争经济法则的。四、对策研究1、积极探索经济全球化发展规律、壮大县域经济长三角县域经济已经具备良好的开放开发条件,根据长三角融入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做到三个结合:第一,本土经济和外来经济相结合。如果外来经济一直有随时移走的特性,那么,这一地方的经济实际上投资环境存在一定问题。投资环境的好坏最主要不在于政府的“亲商、重商”意识,而是具有本地独特发展行业和由此形成严密又有竞争性的社会分工。吸引外来投资不在于仅仅发展一地方的经济,更主要的是提升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使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经营能力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接轨,特别是融入到世界分工中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有能力控制价值链上增值部分,分享到全球化带来的好处。鼓励本地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方面投资,参与竞争,提高竞争力。要把外资企业看作自己的竞争对象。经济发展源泉在于一地包括商人、企业家、普通员工的创造力,吸引外资可以激发这种创造力,通过外在的竞争压力促进内在的发展动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第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相结合。县域经济虽然是长三角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县域经济不象大中城市具有的综合竞争力。在长三角县级区域内现在普遍把目光盯向世界市场,希望吸引国外直接投资。但在笔者看来,长三角县域经济首先融入区域一体化中来,由于制造业是县域经济的优势行业,制造业创造的利润没有第三产业来得丰厚,而为制造业服务的第三产业一般在龙头城市(如上海),外来投资需要配套,不仅是上下游产品的配套,也要有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配套,越是大规模,高级化的制造业,越需要更大规模配套。所以,积极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一体化,才能更好地吸引外资企业。这一点苏州、昆山已经尝到甜头,而近年来,浙江在“接轨上海”的呼声中加快了一体化进程,浙江省委领导甚至对嘉兴市领导讲,“你们行政上是浙江的,经济上是上海的”。反映了只有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才能迎接经济全球化。第三,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很快,近三年来,像昆山、张家港、常熟、江阴、萧山、绍兴等地经济每年以20%左右在增长,财政收入更是以30—40%的速度在递增,反映出长三角作为“世界工厂”带来的积极效应。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也带来国外一些在工业文明社会里普遍使用的观念,做法,促使长三角在软环境上需要更新。主要表现在市场观念,如信用观念、创新观念、契约精神、竞争意识等等。在城市化等社会发展领域,只有加快县城建设,逐步壮大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等城市,这样也就更有能力吸纳外来投资者,进一步接受长三角一体化影响,特别是可以更多地吸收上海的辐射,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长三角县域作为转型性社会面临很艰巨的发展任务,要实现从农业—农村—农民向工业—城镇—工人再向服务业—城市—市民的转变,经济全球化影响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使这些转变既变得十分迫切,也变得十分迅猛。通过外来投资和鼓励本地企业发展可以使经济总量、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但完成社会转型要复杂得多,许多社会领域里的发展和转型在西方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历史,而在长三角县级区域里却压缩在几十年内完成,其间必然充满着矛盾和困惑,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意识引导社会走向现代化,和国际接轨,是十分重要的。2、改变发展道路,使长三角县域经济更有层次性,实现波浪式发展,共同繁荣长三角县域经济的差异性要远远超过城市之间差异性。在长三角核心圈的苏锡常杭嘉湖地区的县域经济要比扬镇宁等地的县域经济发达得多。苏南一个县级市的经济总量相当于长三角苏北地区的三至四个县级市的经济总量之和,所以,考虑到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向苏北等地产业转移,是十分迫切的。苏南县级市经济向苏北转移除政府倡导、推动以外,更多地要求苏南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例如,需要调整土地政策。近半年来,因为中央冻结土地非农化使用的政策,使苏州各县市有许多投资项目,无法落实。这反映出一方面苏南由于进入了开发的成熟期,许多配套项目必然选择该地出现资本相对过剩现象,但像苏北扬泰通等地却还为找不到项目而发愁。因此,在苏南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化经营的时代已经来临,把耗地多的项目通过成本压力,逐步向苏北转移。近年来,温州商人在各地攻城掠地,在房地产、餐饮、小商品市场可以看到很多温州商人的身影,反映出在温州一地资本相对于土地而言是过剩了。温州资本过剩除本地土地资源匮乏以外,更主要的是温州产业集中在五金、皮鞋、制衣、低压电器等耗地多的轻工业领域,真正投资规模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温州无法培育起来。造成土地一方面严重缺乏而价格飞涨,另一方面土地使用效率不高,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据分析,在世界各地,法国开发区的平均水平是60万美元每亩,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地均在100万美元每亩以上,而被称为“集约利用土地典范”的昆山出口加工区,首期占地1482亩,总投资8.2亿美元,平均55.3万美元每亩,苏州两区和昆山市开发区的平均水平是36—38万美元每亩,其他县市的水平大多在20万美元每亩以下,甚至只有10万美元每亩以下。土地资源的浪费引起严重的后果,温州已经是无地可供开发,在土地资源要比温州好得多的苏南,如果按目前这样圈地开发势头,再过10年也无地可圈了。例如,从江阴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