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纪念改革开放推进农村改革河北省怀来县存瑞中学李明一、时政背景1、2022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作为当代世界最大的一个历史事件,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走过整整30年。它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前途未来。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不息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十七大报告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1)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升级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5)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3.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22年10月9日~12日在京举行。全会发表了会议公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2)全会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3)全会认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4)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5)全会提出,到2022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22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6)全会强调,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遵循以下重大原则: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7)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8)全会提出,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9)全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全程监控,切实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4.中央一号文件2月1日公布了2022中央“一号文件”,这是自2022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聚焦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22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分为“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五部分,重点突出农业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本次文件一共提出了28点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其中包括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等。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二、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三、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四、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五、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二、知识链接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发展速度、国际地位。我国的发展速度: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国际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3.国情⑴我国的总体国情: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⑵基本国情: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⑶我国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坚持对外开放的国策
(1)坚持对外开放的含义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开放。
(2)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①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立足点。②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现代建设提供强大动力。⑷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就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的新形势加入世贸组织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具体可以理解为以下四点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海开放,实现对内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4.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要求
(1)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2)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3)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⑴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7.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8.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什么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⑤建设生态文明。9.共同富裕⑴共同富裕的含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⑵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共同富裕是不是同时、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⑶共同富裕必须部分先富,为什么?第一、因为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部分先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差异,劳动者的个体能力有差异,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三、能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和带动作用。由此可见,“共富”必须先富,先富和共富并不矛盾。先富是共富的实现途径和手段,共富为先富指明了方向,可防止两极分化,这便是先富和共富的关系。⑷先富和共富和关系共富必须先富,但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后富、带动后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那么先富怎样帮后富?国家有何政策?⑸“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见课本)举例:在国家开发西部、发展西部的号召下,东部地区有许多企业、个人到西部考察、投资,如杭州娃娃哈集团。他们这样做,一方面发展了自己,另一方面也响应了国家号召,帮了“后富”。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0.关于农业历史知识⑴土地改革(1950--1952)背景:解放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广大的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内容: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状况: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意义: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存在问题: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损害了农民利益。⑵农业合作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背景:国民经济恢复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但是农业仍然是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必须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内容: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意义: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存在问题: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984年)背景:“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蓬勃展开,成绩显著。为尽快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内容:“大跃进”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计划指标。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并导致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的经济困难。评价:客观上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但是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⑷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至今)背景: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措施: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逐渐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最后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了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了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实质: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对农村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进行调整。三、命题意向1.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⑴什么是改革开放?①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②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双向的开放,就是要大力发展和加强对外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等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竞争和合作,使我国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加快提升本国综合国力。⑵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①改革开放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②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不息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它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前途未来。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意愿、历史的必然。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亿万人民奔向幸福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⑶如何进行改革开放?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结合: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③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依靠人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得到人民充分信赖和拥护,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④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⑤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既重视物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⑥坚持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结合: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⑦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⑧坚持促进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结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把民生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点。⑨坚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推进党的建设,又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⑷3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取得的成就(历史角度)①思想解放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邓小平理论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化,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②经济发展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土地制度变革,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村的温饱问题;通过税费改革,全面免除农业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通过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保障。这些改革措施有效地缓解了“三农”问题。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的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改变了国有企业完全国有资产的状况,实行了股份制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效率提高。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使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跃居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从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开始,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了。经过长期谈判,我国于2022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③政治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开展中俄、中法、中美互办“国家年”等活动,加强与东盟的关系,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朝核六方会谈,伊朗问题六方会谈,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起到积极了的作用。④社会发展30年来不断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数下降,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得到不断落实。已经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农村迅速普及。从2022年起,农村低保制度由试点地区扩大到全国农村,为广大农村贫困人口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的“安全网”。科教文体卫事业快速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提出走自主创新之路,推进“863计划”、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等,促使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基因技术、航天技术等高科技得到迅速的发展。高性能超级计算机、超级优质杂交水稻、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大力增加对义务教育和其他各级教育的投入。2022年提出的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2022年开始免除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2022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22年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1979年,我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1990年我国首次成功举办亚运会后,北京获得了2022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获得金牌总数第一,总奖牌数第二的成绩。2.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好“三农“工作,要从四个方面加以落实:一是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二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三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四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3.“三农”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要求能够举例4.为什么要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这是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大国,有十几亿人口,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绝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我国这么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只能靠自己来解决,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是基础脆弱决定的。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基础脆弱仍然是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我国农业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具体表现为五个加大:一是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二是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和适时适度调控进口难度加大;三是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四是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五是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这是供求紧平衡决定的。我国主要农产品仍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大量农产品生产者逐步转变为农产品消费者,整个国家的人均农产品消费量也将随之显著增加。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5.当前如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必须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要按照适合国情、着眼长远、逐步增加、健全机制的原则,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不断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强农惠农政策要向重点产区倾斜,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倾斜。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必须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继续加强生态建设,尽快改善生产性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繁荣农村公共文化,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更多地将公共资源用于农村,加快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差距。6.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所以推进城乡一体化成为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农村改革的难点。8.怎样繁荣农村公共文化9.如何全面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10.怎样完善村民自治制度1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四、跟踪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官方媒体2月1日公布了2022中央“一号文件”,这是自2022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第次聚焦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布次关注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A.四六B.五八C.六十D.六六2.202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A.《中共中央关于发展经济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定》D.《中共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是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客观要求。A.平等发展B.城乡发展C.强制性D均衡发展.4.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当前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总要求。贯彻这个总要求,需要把握三个重点是。①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②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现在,无论在特大城市的首都北京,还是中小城镇,都泾渭分明地生活着两大群体,一是拥有城市户口的城镇居民,二是农民工队伍。两大群体等级分明,脏活、累活、工资低的活、城镇居民不愿意干的活、被城镇居民认为是低人一等的活,留给了农民工。不仅如此,各个城市多少都有诸如孩子上学要缴赞助费、能买房不能落户口、住同地享受不了同样社会保障等的歧视性制度安排。农民工已经是一个城市正常运行离不开的群体,为城市整洁、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歧视性的待遇,他们心寒。这不但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也大大延缓了城市化进程,沉淀了“三农”问题。阅读上述材料,回答5-6题5.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农民工事实享受着“二等”公民待遇,这实质是对农民的一种歧视,背离公平公正的基本道德准则。B.两大群体平等公平,农民工已融入城市,成为城市保护环境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C.农民进城务工,促进了城市建设,自身也获得丰厚的回报,这体现了公平。D.农民工虽然勤劳,但由于素质偏低,只能干一些脏活、累活。6.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推进城乡一体化()①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②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③推进农村扶贫开发;④加强对城市环境的保护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7.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1)请列举出中共围绕“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三个事例。(2)农村改革的推进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意义?(3)党和政府为什么一直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8.材料一: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材料二: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聚焦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请回答:(1)30年前在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意义?奠定“坚实的农业基础”的原因有哪些?(2)中外历史上就解决农业问题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斯大林模式在农业问题上的失误有哪些?(3)对比中外解决农业问题的做法,谈谈你对当前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重要性的认识。9.作为当代世界最大的一个历史事件,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走过整整30年。它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前途未来。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不息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某班学生为了解3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准备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请为这次主题班会确定一个主题。(2)请你确定几种搜集改革开放成就的方式(至少两种)。(3)请简要说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思想解放运动。(4)推进农村改革是对改革开放的最好纪念方式,请说说你将怎样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跟踪训练参考答案7.⑴免除农业税、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粮食补、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村村通工程等。⑵①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②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促进经济发展。③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④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有利于发展社会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⑤保护农村生态,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⑶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践行了科学发展观,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有利于调动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③有利于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⑤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8.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意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奠定“坚实的农业基础”的原因:①这是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大国,有十几亿人口,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绝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我国这么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只能靠自己来解决,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②这是基础脆弱决定的。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基础脆弱仍然是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我国农业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具体表现为五个加大:一是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二是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和适时适度调控进口难度加大;三是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四是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五是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③这是供求紧平衡决定的。我国主要农产品仍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大量农产品生产者逐步转变为农产品消费者,整个国家的人均农产品消费量也将随之显著增加。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⑵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政府拨款兴建大型水利工程,这些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吸纳了大量的失业者。斯大林模式在农业问题上的失误: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⑶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正确处理农业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民生,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9.⑴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不息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⑵问卷调查;个人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⑶①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了特区姓“资”姓“社”等问题。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确立。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⑷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公平意识和正义精神,保护生态环境,国际竞争意识,居安思危,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五、问答练习1.请你举例说明祖国和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哪些巨变?①祖国:“神七上天”实现太空漫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青藏铁路通车;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四位②家乡:上学不缴学杂费;高楼大厦耸立;③家庭:电脑在家庭中普及;小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住房越来越宽敞。2.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成功说明了什么?①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③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3.改革开放取得进步的原因:(1)经济上: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了改革开放。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制度。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2)政治上:坚持了党的正确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全国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3)文化上: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4)历史观: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豪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我们要树立崇高理想立志报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世界眼光、胸怀天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精神,推进农村改革,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5.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请谈谈你的感想。①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③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④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⑤树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⑥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精神,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6.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正确认识。)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7.要如何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坚持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④贯彻落实“四个尊重”方针,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在政治建设方面: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②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③坚持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保障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有益,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在文化建设方面①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积极实施可将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等。③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环境执法。社会建设方面,①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②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人;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⑤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8.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答: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加强“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二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三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四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五是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问题。9.你心目中的新农村是怎样的?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22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10.为什么说实现全面小康离不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和社会和发展还很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素质偏低;②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变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2022年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2022年北部和中部地区发生旱灾;③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④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11.为什么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①高中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以及高等教育之间的枢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事关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大计。也是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目标的战略举措。②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③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是农民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客观需要。
④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在大多数地区已经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12.如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①
不断加大财政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②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定责任在政府。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把为城镇农村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均等的义务教育机会和条件,作为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义是资源均衡配置。,一是在农村继续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农民工随迁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残疾学生入学率和随班就读比例,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二是重点在区域内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要使所有公办学校教师工资待遇由政府统一确定并予以财政保障,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并定期轮换一定比例的校长与骨干教师。城区和乡镇公办学校不再设重点校和重点班,优质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将合理分配到区域内所有初中学校。由此逐步改变城乡义务教育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等方面的不均衡状况,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为亿万农村适龄儿童少年的一生发展打下更加公平和良好的基础。13.如何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如何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①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农村文化建设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引领,农村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线,体现到农村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②
要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切实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大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增加为农村服务的文化资源总量,逐步改变城乡文化资源严重失衡的状况。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进度。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使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努力实现到2022年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争取到2022年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电影,力争到2022年建成20万个农家书屋,到2022年使农家书屋基本覆盖每个行政村。
③
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要利用节日和集市,开展花会灯会、文艺演出、体育健身等文体活动,发掘民族民间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要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加强对民间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的培训,培养一批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组建一批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扶持一批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支持他们扎根民间、深入农村、服务农民,传承民间艺术,传播有益文化。要继续深入开展“三下乡”“心连心”等活动,鼓励城市专业文艺机构、表演团体等组织小分队下乡演出,把欢乐送给农民群众。此外,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针对“文化垃圾”向农村蔓延、腐朽落后文化毒害农民群众的现象,加大农村文化市场整治和管理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确保用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1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①长期以来,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这既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表现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上。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②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又要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物质文明建设,又要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建设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与城市居民一样,不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且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富裕,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滋养。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新观念、新风尚要依靠文化建设来传播,所需的人文精神、创业精神要依靠精神文明建设来培育,所需的舆论氛围、社会环境要依靠宣传思想工作来营造。只有把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与其他各项任务同步推进,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④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亿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⑤
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下降到2022年的%,农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长。但农村文化发展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极不适应,为农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一些偏远农村文化生活极其贫乏,一些地方黄赌毒、封建迷信等沉渣泛起,严重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只有不断增强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质量,才能有效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15.怎样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是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全国农村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让更多农民群众受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落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助和缴费政策,“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2007、2008两年国家将参合筹资标准由每人5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村的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80元,各地可根据实际适当提高统筹层次。
三是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和经办能力建设,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开展建立农民健康档案试点,规范基金监管,严格基金使用,提高资金管理使用效率。四是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其他互助保险机制,对困难人群参合缴费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为贫困农民和大病患者提供医疗保障,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筑牢医疗保障底线。从长远看,还要推进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并适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互助活动和面向农民需求的商业健康保险。16.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方位?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17.农村改革发展面对哪些困难和挑战?
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