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同步训练-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鸿门宴》同步训练-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鸿门宴》同步训练-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鸿门宴》同步训练-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鸿门宴》同步训练-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鸿门宴》同步训练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创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樊哙曰:“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B.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C.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D.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士仆地”的“仆”指倒下,与成语“前仆后继”中的“仆”意思相同。B.西向,即面向西。《鸿门宴》中有“项王项伯东向坐”,即坐西向东,是最尊的座次。C.“窃为大王不取也”中的“窃”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D.“刑人如恐不胜”与“刑于寡妻”(《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刑”意思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的谋臣张良找到樊哙,将范增命项庄以舞剑作为幌子,意欲杀死刘邦的危急情况告诉樊哙,樊哙听后拿起武器闯进宴会。B.项王见到樊哙后,称其“壮士”,让他坐下后,又赐给酒肉,不久沛公如厕,趁机把樊哙喊出去,最终安全返回军营。C.张良以沛公不胜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而去向项王道歉,项王接受了礼物,没有派兵去追刘邦。D.与项羽形成了鲜明对比,亚父范增头脑清醒,将张良献上的玉斗敲碎,并预言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道芷阳间行。5.樊哙强闯军营之后,是如何一步步使得项王最终“未有以应”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危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危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成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节选自部编版教材《鸿门宴》)【乙】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座中欲击沛公伯常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账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威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使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縢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鄙滕灌列传》)6.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座中欲击沛公/伯常蔽之/B.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座中/欲击沛公伯/常蔽之/C.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座中欲击/沛公伯常蔽之/D.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座中/欲击沛公/伯常蔽之/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跽,挺直上身两膝着地,与“跪”同。这里是一种惊惧的姿势。B.公,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也可作敬辞,尊称男子,文中的“沛公”是尊称。C.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D.流涕,指流泪。古代的“涕”一般指眼泪,用“泗”指鼻涕。8.下列对选文中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责备项羽,帮助刘邦脱离险境。B.刘邦因患病躺在宫中,不见群臣,精神疲惫。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的故事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C.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室,德泽惠及子孙表示惊异,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D.教材中的《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这一情节,本文与之相比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2)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10.“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简要分析两则选文都从哪些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乙】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节选自苏轼《论项羽范增》)【注释】①“卿子冠军”指宋义。秦围攻赵,楚怀王(义帝)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项羽假托义帝的命令杀之。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B.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C.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D.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司马,古代的军官,分左右司马,执掌军政;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B.亚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亚,次,次于。亚父之称可见范增极受项羽尊崇。C.本纪,纪传体史书中记载诸侯王事迹的一种体例,一般按年月编排重要史实。D.遣,文中是派遣的意思,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遣”含义相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足智多谋,他仅用三言两语,就使项羽说出了告密之人——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这也体现了项羽缺乏谋略的特点。B.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羽应当杀死沛公时,他却沉默不语;最终范增只能离开宴席,项羽才命令项庄击杀沛公。C.刘邦善于采纳他人的意见,他听取了陈平的计策,成功地离间了项王与范增,最后范增负气离开,未到彭城就患病而死。D.《论项羽范增》中,苏轼认为,义帝能识人用人,是贤明之君;并且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不听范增的建议而杀死义帝时开始的。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2)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15.沛公见到项王后,是如何打消项羽的疑虑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节选自《鸿门宴》)1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拔剑切而啖之

啖:吃。B.杀人如不能举举:举起来。C.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D.沛公起如厕

如:往。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以待大王来

樊哙侧其盾以撞C.起,立而饮之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我为鱼肉,何辞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不由自主的震动、警戒泄露出来,寥寥几个字,人物形象就呼之欲出,跃然纸上。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人物动作神态栩栩如生,勾勒出一个霸气逼人的怒目金刚形象。C.樊哙闯宴后,形势一触即发,但项羽不怒,稍有缓和。刘邦趁缓和之机,托词离席,显示了其机敏。D.樊哙指斥项羽,锋芒毕露,使得“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这一软一硬形成了对比,也显示了项羽“骄傲自大”的性格。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戳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创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节选自《鸿门宴》)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节选自苏轼《范增论》)注:卿子冠军,指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攻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项羽矫诏杀之。19.下列选项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跟随②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嫌怨③亚父南向坐

亚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意思是仅次于父亲④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翅膀⑤稍夺其权

夺:剥夺⑥人臣之分也

分:区别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④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B.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C.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D.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21.下列对两段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好大喜功。刘邦卑词谢罪,项羽为表示自己的雅量脱口说出告密人,说明他先前的怒气已烟消云散,剑拔弩张的形势稍有缓和。B.范增老谋深算。他深知刘邦的志向,想要利用宴会杀刘邦,暗示项羽,而项羽不回应,无奈之下他又命项庄舞剑,意在刺杀刘邦。C.苏轼认为范增应该及早脱离项羽,并认为他错失了最好的机会。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鸿门宴后,或在宋义被杀后就及时离开才好。D.苏轼认为义帝是天下的贤君。义帝派遣刘邦入关而没有派遣项羽,提拔卿子冠军做上将军,这些做法都体现了义帝的贤明之处。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阅读文言文《鸿门宴》,完成下列小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帏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节选自《鸿门宴》)23.对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如因善遇之

遇:相逢、会面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因:趁机B.距关,毋内诸侯

距:同“拒”,据守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三:三次C.籍吏民,封府库

籍:造册登记杀人如不能举

举:举起D.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2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长于臣

樊哙覆其盾于地D.沛公默然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25.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籍何以至此A.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D.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不吾知也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的私情救张良,但他智短虑浅,头脑简单,在“信义”面前,他不明是非,最终被刘邦拉拢。B.刘邦与项羽的为人处世相反,在选文中,刘邦的“四问”非常高明,清楚地表现了他处变不惊、善于用人的性格特点。C.从项伯夜驰至沛公军、张良引项伯与刘邦相见可以看出,张良是这场宴会中刘邦阵营的总导演,是一个善于谋略的大智者。D.节选的第一段文字,虽然没有对项羽进行重点描写,但从“项王许诺”一句中可以看出,项羽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2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我国古代的官职名,战国时期“司马”为武职,专门纠察军队队列秩序。B.《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再拜”是古代一种相对隆重的礼节,在表示郑重呈献某物或接待某人时,行多次的叩拜礼。D.“参乘”又写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古代四匹马拉的车。2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节选自《鸿门》)【乙】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责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乃草怀王为义帝。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今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唯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窃冥昼晦,逢迎楚军。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主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2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旦日飨士卒飨:犒劳 B.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C.沛公军霸上军:军队 D.不如因善遇之遇:对待3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四月/汉皆己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B.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C.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D.四月/汉皆己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31.对文中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由东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本纪、十二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B.季:古代兄弟排行称谓。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C.婚姻: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这里属于古今异义词,古义指约为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意是指男女双方一种人际间取得亲属关系的社会结合或法律约束。D.“致命”指传达言辞、使命。文中“使人致命怀王”的意思是派人去怀王那里传达项王的有关指示。3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骂鲰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B.甲文中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C.乙文中项羽手段残忍。为夺天下,他向西进军,屠戮咸阳,杀死降王子婴,焚烧秦宫,大火三月不熄。D.乙文中项羽做事迟疑。在睢水之战中,项羽的军队把汉军层层包围,但没有抓住有利战机,致使汉王借飓风从西北吹来之际得以逃脱。3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2)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节选自《鸿门宴》)(乙)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3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35.下列句子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可使有勇

②加之以师旅

③不吾知也

④何厌之有

⑤是乃仁术也⑥良庖岁更刀,割也

⑦敢以烦执事

⑧构怨于诸侯

⑨百姓之不见保A.①⑦\③④\⑤⑥\②⑧\⑨ B.①④⑦\③\⑤⑥\②⑧⑨C.①④⑦\③⑤⑥\②⑧\⑨ D.①⑦\③④\⑤⑥\②⑧⑨3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古代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B.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C.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为“崩”,称诸侯死为“薨”,称大夫死为“卒”,“卒”后来也成为死亡的通称。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3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能虚心向张良请教,采纳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婚姻。B.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甲)文中,他面对危情,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使项伯为他所用,使局势出现转机。C.张良为人精明。(甲)文中,他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乙)文中,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D.张良足智多谋,胸有韬略。面对故人报信,他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他计败峣下秦军,又劝告汉王授印于韩信,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3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2)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3)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39.(甲)(乙)两文中张良帮助刘邦“运筹帷幄”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二、选择题40.对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天子气也

②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③还军霸上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⑤得复见将军于此

⑥沛公安在

⑦因击沛公于坐

⑧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⑨大王来何操

⑩吾属今为之虏矣A.①⑧/②⑤⑥⑨/③④⑦/⑩B.①⑤⑧/②⑦/③④/⑥⑨⑩C.①⑧/②⑤⑦/③④/⑥⑨/⑩D.①⑤⑧/②⑦/③④/⑥⑨/⑩4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鸿门宴》中,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物形象______,跃然纸上。②樊哙闯帐一节中,他“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使读者如______,心里顿感紧张。③这部______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A.惟妙惟肖

耳闻目睹

得天独厚B.栩栩如生

身临其境

匠心独运C.栩栩如生

耳闻目睹

得天独厚D.惟妙惟肖

身临其境

匠心独运4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使使以闻大王C.其意常在沛公也

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有时人们称其为“太史公书”。B.《史记》共130篇,本纪12篇记诸侯兴亡,世家30篇记历代帝王政绩,列传70篇记重要人臣,表10篇记大事,书8篇记各种典章制度。C.《史记》不仅是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对魏晋小说、唐宋古文,甚至宋元戏曲,都有很大的影响。D.《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又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被称为中华史学名著“前四史”。44.下列句子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毫毛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A.①②⑤⑥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①④⑤⑧45.与“因击沛公于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具告以事B.长于臣C.得复见将军于此D.大王来何操46.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B.此亡秦之续耳

续:继续C.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幸:幸而D.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破,使动用法,可译为“击碎”4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籍吏民B.沛公军霸上C.范增数目项王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48.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