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滨州市卓越八下物理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山东省滨州市卓越八下物理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山东省滨州市卓越八下物理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山东省滨州市卓越八下物理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山东省滨州市卓越八下物理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山东省滨州市卓越八下物理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用塑料饮料管能从瓶中吸饮料B.用塑料挂衣钩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C.轮船从船闸通过“三峡”大坝D.护士在给病人打针前,把药液吸进注射器2.用天平测完物体质量后,发现左盘下粘有一小块橡皮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前粘上去的,则测量结果仍然正确B.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后粘上去的,则测出的质量小于物体的真实质量C.橡皮泥无论是在什么时候粘上去的,测量结果都不会准确D.橡皮泥质量较小,对天平的测量不会起什么作用3.沙滩上留有大人和小孩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两对脚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人对沙滩的压力大,压强大B.小孩对沙滩的压力小,压强小C.两个人对沙滩的压力相同D.两个人对沙滩的压强相同4.由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速度5.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406080液体的体积V/cm3204060A.2.0×103kg/m310g B.1.5×103kg/m310gC.1.3×103kg/m320g D.1.0×103kg/m320g6.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B.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C.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D.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7.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护士用注射器给病人打针B.用吸管喝饮料C.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D.用高压锅做饭8.下列事件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汽车保持一定的距离行驶B.进站的列车提前关闭发动机C.用力把衣服上的灰尘拍掉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9.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3kg B.体积为1L的水重约为10NC.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 D.你正常走路时的步幅达不到1cm10.下列实例中,增大有益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B.冰雪路面上给汽车轮子上缠上防滑链C.向木板中钉钉子,把钉子在肥皂水中沾一下再钉会容易些D.冰壶运动中运动员用冰刷刷冰面11.有甲、乙、丙三个通草球(轻质),分别用绝缘细线吊起.已知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一定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B.乙可能不带电,丙一定带负电C.乙一定带正电,丙可能带负电D.乙可能不带电,丙可能带负电12.下列作用力中,大小最接近1N的是A.马拉车行走的力 B.牛拉犁耕地的力C.托起两个鸡蛋的力 D.拔河比赛时每个人对绳的拉力13.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14.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A.焦耳(J) B.瓦特(W) C.牛顿(N) D.帕斯卡(Pa)15.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下列现象不能用解释此现象的规律解释的是A.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B.“过堂风”会把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C.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D.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B.在受力面积相等时,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C.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D.压力相等时,底面积大的物体受到的压强一定小17.一木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中时漂浮,溢出酒精10g,若将它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已知ρ酒精=0.8×103kg/m3和ρ水=1.0×103kg/m3)A.8g B.12.5g C.10g D.无法确定1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物体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接触19.如图所示实验中: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铁球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若在小球运动路径旁放一磁体,小铁球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该实验说明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D.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20.下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表示正确的是A. B.C. D.2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月球车装有宽大的车轮B.盲道上有凸起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D.鳄鱼锋利的牙齿2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结论的得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直接得出B.是以实验为基础,经科学推理得出C.没有实验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D.以上说法都不对23.通过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学习,我们知晓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领略了他们卓越的成就。关于科学家及其重要的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C.帕斯卡设计的“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D.阿基米德发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推出后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仍受到运动员的推力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C.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25.以下是则新闻报道:“今天零时,汽油价格每吨提高200元,换算到零售价格汽油每升提高了0.15元.”据此估测汽油的密度约为(不考虑生产运输过程中密度的变化)()A.0.80×103kg/m3 B.0.85×103kg/m3C.0.90×103kg/m3 D.0.75×103kg/m326.砌墙时,随着墙体高度的增加,地基受到的压力会逐渐增大。下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砌墙时地基受到的压强与压力大小关系的是()A. B.C. D.27.木块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传送带的运动速度突然增大,则木块的惯性也随之增大B.传送带突然停止运动时,那么木块将向左倾倒C.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8.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B.轮滑鞋装有滚轮C.防滑地砖表面做得较粗糙D.旅游鞋底有凹凸的花纹29.运动员百米赛跑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C.运动员冲刺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D.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30.如图所示,用力将图钉缓慢按进墙壁,忽略图钉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B.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大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C.手指对钉帽的压强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D.手指对钉帽的压强小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有一种圆柱形薄壁烧杯,它的底面积为50cm2,烧杯自重1.2N,置于水平桌面上,在烧杯内倒入200mL的盐水时,杯底所受盐水的压强为440Pa.则烧杯内盐水的深度为___________m;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32.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写下“顿牟掇芥”一语,指的是用摩擦过的玳瑁壳能吸引草屑的现象,这与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会听到“噼啪”声、夏天雷雨时大空出现的闪电等现象一样,都属于_____现象.若摩擦过的玳瑁壳所带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电荷种类相同,则可推断玳瑁壳带_____电.33.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__P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4.如图所示,为某座桥_____的标志牌,则该桥允许通过的汽车的最大重力为_____N.35.投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能继续飞行,这是因为它具有__,它在飞行中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是因为它受到____的作用(不计阻力).36.滑板车是中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在运动中受到阻力,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滑板车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人与车自身的重力和力.37.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N。38.“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干燥天气,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会粘“毛毛”,这是_____现象;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_____。39.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正方体的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质量,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个正方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强、压力的关系是p甲______p乙,F甲______F乙(两空均选填“>”、“<”或“=”)。40.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压力作用效果是否明显。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2)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相同。(3)图(甲)中,若物体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___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_________实际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根据探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______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_;(3)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_运动。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某座桥桥头立着如图所示标志牌,请问:(1)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2)通过计算说明:重为2.4×105N的卡车能否安全通过该桥?(g取10N/kg)44.如图,用20N的水平压力把一重为1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若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是50cm2,求墙壁受到的压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C【解析】试题分析:A、用吸管吸饮料时,先吸走了管中的空气,使管中形成近似真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汽水压入管中再进入人的口中,所以不符合题意;B、用塑料挂衣钩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利用了大气压强把挂衣挂压在了墙上,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符合题意;D、把药液吸进注射器,是当活塞抽出时,药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注射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点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但具体工作过程中是否利用了大气压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A【解析】

若泥巴在调节前沾上,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盘质量相等,测量物体质量时,左右两盘质量也相等,不影响测量结果;如果泥巴在调节后沾上,泥巴就相当于在左盘里的物体,此时测量的质量值就等于泥巴和物体质量之和,测量值偏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D【解析】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的大小从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分析.【详解】脚印的深浅相同,说明压力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一样大.压强相同的情况下,大脚印的面积大,小脚印的面积小,根据压强的定义式,对沙滩的压力表示为,可知大脚印对沙滩的压力大.故选D.4、C【解析】

A.物体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而之所以能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故A错误;B.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C.司机开车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会向前冲,即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C正确;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利用蹬地时的反作用力来提高起跑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C。5、D【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液体体积V1=2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1=40g,当液体体积V2=4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2=60g;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则:m总1=m1+m杯,由ρ=可得,40g=ρV1+m杯−−−①m总2=m2+m杯,60g=ρV2+m杯−−−②,②−①得:ρV2−ρV1=50g−30g=20g,ρ(V2−V1)=20g,ρ(40cm3−20cm3)=20g,解得ρ=1g/cm3=1.0×103kg/m3,代入①得:40g=1g/cm3×20cm3+m杯,解得:m杯=20g。故ABC错误,D正确。6、C【解析】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由于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所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就不变,将玻璃管稍微倾斜、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都将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7、B【解析】

A.护士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是利用人的压力将药液注入人体肌肉的,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故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C.飞机机翼设计成流线型,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则机翼受到向上的压强差,即产生了向上的升力,故C不符合题意;D.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A【解析】

A.汽车保持一定的距离行驶,是为了防止突然刹车时,车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到前车发生事故。故A正确。B.进站的列车提前关闭发动机,是利用车的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故B错误。C.用力拍衣服,衣服开始运动,而衣服上的灰尘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而与衣服分离,这是利用灰尘具有惯性。故C错误。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是利用水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泼出去的。故D错误。9、B【解析】

A.一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体积为1L的水,其质量它的重力故B符合题意;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C不符合题意;D.人正常走路的步幅,一般为三步约等于身高,所以步幅应是0.55米左右,已远超过1c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解析】

A.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更加光滑来减小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B.冰雪路面上给汽车轮子上缠上防滑链是通过使接触面更加粗糙来增大摩擦,故B符合题意;C.向木板中钉钉子时,把钉子在肥皂水中沾一下是通过使接触面更加光滑来减小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D.冰壶运动中运动员用冰刷刷冰面是通过使接触面更加光滑来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解析】

甲带正电,乙被甲排斥,说明乙带正电;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则丙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故ABD错误,C正确。12、C【解析】马拉车时用的力、牛拉犁耕地的力、拔河比赛时每个人对绳的拉力远远大于1N,只有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最接近于1N.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13、B【解析】

由图乙可知两次情况下,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f.因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木块运动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两次情况下摩擦力不变,即拉力F1=F2,由图乙可知v1>v2,因为拉力功率P=Fv,F1=F2,所以P1>P2,故B符合题意.14、B【解析】

A.焦耳是功的国际单位,不符合题意;B.瓦特是功率的国际单位,符合题意;C.牛顿是力的国际单位,不符合题意;D.帕斯卡是压强的国际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B。15、A【解析】

火车进站时会使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加快,由于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快压强越小,所以,火车附近的气压小,而远处的气压大,在安全线内的乘客,会被强大的气压差形成的推力推向火车,而威胁安全。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把饮料“吸进”嘴里的,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无关,故A符合题意;“过堂风”经过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侧面摆放的衣橱内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于是产生一个向外的压强差衣橱推开,故B不符合题意;鸟利用翅膀的上下面的气体流速不同,压强不同而产生的压强差,获得升力在空中翱翔,故C不符合题意;当两船靠得比较近且并排前进时,两船之间的水流通道变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由于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便形成向内的压强差,容易发生撞船事故,故D不符合题意。16、C【解析】

A.压力不是重力,它们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点都不相同,故A错误;B.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而不是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大;因为只有物体放在水平支撑面上时,其重力与压力的大小才相同,如果在竖直支撑面上,重力的大小不会对压力产生影响,故B错误;C.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故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故C正确;D.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大的物体受到的压强一定小,故D错误。故选C。17、C【解析】

木块在酒精面上将漂浮,木块受到酒精的浮力:F浮=G木=G排=m排g①,因为ρ木<ρ水,木块在水面上漂浮,木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G木=G′排=m′排g②,由①②可知木块排开酒精和水的质量(溢出的质量):m排=m′排=10g,故C正确。18、A【解析】物体间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体吸引铁块,故A错,A符合题意;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正确,B不符合题意;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正确,B不符合题意;物体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体吸引铁块,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19、C【解析】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小球运动路径旁放一磁体,小铁球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即磁体的吸引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方向,故C正确;现象中没有揭示力的作用相互,也没有改变物体的形状,没有改变物体的快慢,故ABD错误.故选C.20、D【解析】

A.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作用点不在支持面上,故错误;B.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方向不是垂直于支持面,故错误;C.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作用点没有在支持面,故错误;D.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支持面上,且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故正确。21、A【解析】

A.月球车装有宽大的车轮,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B.盲道上的凸起,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鳄鱼的牙齿很锋利,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B【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也不是直接经过推理得出的,故B正确.23、C【解析】

A.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历史上,伽利略等科学家曾做过类似的实验与推理,后来牛顿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帕斯卡裂桶实验能证明液体压强的这一特点,故C错误;C符合题意;D.阿基米德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24、B【解析】

A.推出后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不再受到运动员的推力,而是因为具有惯性才继续飞行,故A错误;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C.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25、D【解析】

由0号柴油每吨提高200元,可算出上调1元对应的质量m1,则:m1=×1000kg=5kg也就是5kg的0号柴油上调价格是1元.由0号柴油每升升高0.15元,可算出上调1元对应的体积V1,则V1=×1L6.67L=6.67×10−3m3也就是6.67L(5.88×10−3m3)的0号柴油下调价格是1元,故由密度公式可算出0号柴油的密度ρ1=0.75×103kg/m3故选D。【点睛】先根据表格数据得到上调1元对应的质量m1,再根据数据求解升高1元对应的体积V1,最后得到密度。26、C【解析】

地基不变,及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公式p=可知,压强与压力成正比。故选C。27、D【解析】

A.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地理位置等无关,所以,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大时,惯性不变,故A错误;B.由图知道,当物体随传送带运动时,若传送带停止运动,则由于惯性向右倾倒,B错误;CD.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和传送带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故C错误,D正确。28、B【解析】

A.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B.轮滑鞋装有滚轮,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了摩擦,符合题意;C.防滑地砖表面做得较粗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D.旅游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个因素,(1)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29、C【解析】运动员向前奔跑,相对地面时运动的。鞋底的花纹很深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百米赛跑是相等的路程比时间,跑的越快时间越短。冲刺到终点,由于之前的速度不能马上停下来,保持了原来的状态此为惯性。【考点】机械运动参照物,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速度30、D【解析】

利用以下知识分析解答:(1)固体可以传递力;(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根据p=可知,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详解】A.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而钉尖对墙壁的压力等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所以,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故A错误;B.固体可以传递压力,用手给钉帽施加压力,图钉会把这个力大小不变的传递给墙壁,所以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故B错误;CD.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而钉帽的面积较大,即受力面积较大,根据可知,手指对钉帽的压强小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故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0.041.1×101kg/m1【解析】

烧杯内盐水的深度为h===0.04m;根据p=ρ盐水gh得ρ盐水===1.1×101kg/m1.32、静电负【解析】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用摩擦过的玳瑁壳能吸引草屑,说明摩擦过的玳瑁壳带有电荷,属于静电现象;因为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摩擦过的玳瑁壳所带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电荷种类相同,说明玳瑁壳带负电.33、等于【解析】液体压强的产生与重力有关,故表达液体压强时的深度,指的是从液面到某点的竖直高度,如图为两种液体,且深度即液体的竖直高度相同,根据可知,压强相等.34、限重1.47×105【解析】

图“15t”是指通过车辆的最大质量为m=15t=15000kg,为限重标志,该桥允许通过的汽车的最大重力G=mg=15000kg×9.8N/kg=1.47×105N.35、惯性重力【解析】

铅球由于推力的作用而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从静止开始运动,当铅球投掷出去后,就不再受推力的作用,还能在空中能继续飞行,是由于铅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又因为还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铅球在飞行中方向还会不断改变。36、相互;运动状态;地面的支持.【解析】试题分析:用脚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在运动中受到阻力,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滑板车静止时,人与车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答案为相互;运动状态;地面的支持.37、1.4N【解析】

由图知:在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1”和“2”之间2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2×0.2N=1.4N.38、摩擦起电分子间有引力【解析】

在干燥天气,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由于相互摩擦,使衣服上带了电,而带电体会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会粘“毛毛”,这是摩擦起电现象。两块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压紧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作用。39、=>【解析】

在两正方体右侧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质量,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公式p=====ρgh可知,对于甲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ρ甲和h甲都不变,所以p甲不变;同理,乙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p乙也不变,因为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现在相等,所以原来也相等,即p甲=p乙,因为p=ρgh,p甲=p乙,ρ甲<ρ乙,所以h甲>h乙;所以甲的底面积>乙的底面积,根据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