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通化市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煤矿采煤机(掘进机)操作作业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吉林省通化市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煤矿采煤机(掘进机)操作作业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吉林省通化市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煤矿采煤机(掘进机)操作作业真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吉林省通化市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煤矿采煤机(掘进机)操作作业真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吉林省通化市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煤矿采煤机(掘进机)操作作业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吉林省通化市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煤矿采煤机(掘进机)操作作业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煤矿企业有义务为职工缴纳____等社会保险费用。

A.失业B.医疗C.养老D.工伤E.入托

2.根据围岩与煤层的相对位置,可将煤层顶板分为()。

A.伪顶B.直接顶C.假顶D.基本顶E.人工假顶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煤炭法》确立的安全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

A.煤矿企业职能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B.煤矿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C.煤矿安全检查责任制

D.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E.群防群治制度

4.煤炭自燃的条件()。A.具有自燃倾向的煤炭呈破碎堆积状态

B.有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维持煤炭氧化过程的发展

C.积聚氧化反应的热量,时煤的温度升高

D.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且大于煤的自然发火期

5._容易积聚高浓度的瓦斯。

A.采空区B.工作面上隅角C.风硐内D.巷道空顶处E.盲巷内

6.人工呼吸前的准备工作是先将伤员撤到____的地方。

A.安全B.大巷C.通风D.保暖E.地面

7.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的措施主要有_____。

A.加强通风B.严格瓦斯管理C.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D.瓦斯抽放E.增加检查频率

8.采煤机的日检由__参加,其时间应不少于4h。A.综采队机电副队长B.检修班班长C.设备包机组组长D.包机组成员E.机电科长

9.“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____

A.设计B.施工C.纳入概算D.投入生产和使用E.投入使用

10.矿井供电三大保护的内容是()。

A.断相保护B.过流保护C.漏电保护D.过电压保护E.保护接地

二、判断题(10题)11.采煤机司机开机截割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瓦检工不在场(未设跟机工的除外),也可开机。()A.否B.是

12.煤矿企业有权拒绝任何人违章指挥,有权制止任何人违章作业。()

A.正确B.错误

13.ZB125型斜轴泵在采煤机液压传动系统中,应使泵有一半浸在油液中。()

A.是B.否

14.在掘进机非操作侧,必须装有能紧急停止运转的按钮。

A.是B.否

15.井下所有传感器必须实行挂牌管理。A.否B.是

16.采煤机因故暂停时,必须打开隔离开关和离合器。

A.是B.否

17.采煤机牵引部主油泵的工作压力大小是由牵引速度的大小决定的。()

A.是B.否

18.采煤机的电气控制系统具有控制与保护功能。()

A.是B.否

19.熔断器是采煤机的过负荷保护装置。()

A.是B.否

20.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可以测出煤层倾角。

A.是B.否

三、填空题(10题)21.矿山救护队的资质根据其具备矿山应急救援活动的综合能力分为____个级别。

22.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___,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23.厚煤层的厚度大于____m。

24.根据现行有关规定,我国目前使用的安全色中的____,表示禁止停止,也代表防火。

25.采煤机常用的防滑装置有____、液压安全绞车、液压制动器等。

26.压力表用以观测系统各部位的压力,以便____和_____压力。

27.煤矿的主要负责人应认真贯彻落实____的安全生产方针。

28.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活触电者的___。

29.采煤机冷却喷雾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冷却电动机和____,并利用髙压喷雾来降低采煤机在截割煤层和装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煤尘。

30.电牵引采煤机屏幕显示“SHORTCURRENT”时,表示__。

四、论述题(2题)31.请论述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后现场人员的自救与互救。

32.请论述布条包扎法有哪些。

五、问答题(2题)3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标准是什么?

34.在矿山救护中,什么是自救器?

六、分析说明题(2题)35.预防瓦斯爆炸的安全措施有哪些?请分析说明。

36.对单体支柱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请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1.ABCD

2.ABD

3.ABDE

4.ABCD

5.ABDE

6.ACD

7.ABCD

8.ABC

9.ABD

10.BCE

11.N

12.Y

13.Y

14.Y

15.Y

16.Y

17.Y

18.Y

19.N

20.Y

21.五

22.切断电源

23.3.5

24.红色

25.防滑杆

26.调整;控制

27.“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8.首要因素

29.牵引部

30.变频装置过流

31.(1)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3)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4)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5)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贮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是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6)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照应,互相帮助,团结友爱。(7)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8)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这样做。除非是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采取这种撤退方法。(9)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并列巷道和交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尽快寻找脱险出路。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连通出口。(10)当烟雾在巷道里流动时,一般巷道空间的上部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害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情况要好一些,有时巷道底部还有比较新鲜的低温空气流动。为此,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即使为了加快速度也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11)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改善自己的感觉,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面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12)在撤退过程中,当发现有发生爆炸的前兆时(当爆炸发生时,巷道内的风流会有短暂的停顿或颤动,应当注意的是,这与火风压可能引起的风流逆转的前兆有些相似),有可能的话要立即避开爆炸的正面巷道,进入旁侧巷道,或进入巷道内的躲避硐室;如果情况紧急,应迅速背向爆源,靠近巷道的一侧就地顺着巷道爬卧,面部朝下,紧贴巷道底板,用双臂护住头面部并尽量减少皮肤的外露部分;如果巷道内有水坑或水沟,则应顺势爬入水中。在爆炸发生的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或是闭气将头面浸入水中,防止吸入爆炸火焰及高温有害气体,同时要以最快的动作戴好自救器。爆炸过后,应稍事观察,待没有异常变化迹象,就要辨明情况和方向,沿着安全避灾路线,尽快离开灾区,转入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带。

32.(1)环形包扎法。该法适用于头部、颈部、腕部及胸部、腹部等处。将布条做环形重叠缠绕肢体数圈后即成。(2)螺旋包扎法。该法用于前臂、下肢和手指等部位的包扎。先用环形法固定起始端,把布条渐渐地斜旋上缠或下缠,每圈压前圈的一半或1/3,呈螺旋形,尾部在原位上缠两圈后予以固定。(3)螺旋反折包扎法。该法多用于粗细不等的四肢包扎。开始先做螺旋形包扎,待到渐粗的地方,以一手栂指按住布条上面,另一手将布条自该点反折向下,并遮盖前圈的一半或1/3。各圈反折须排列整齐,反折头不宜在伤口和骨头突出部分。(4)“8”字包扎法。该法多用于关节处的包扎。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两圈,然后以关节为中心,从中心向两边缠,一圈向上,一圈向下,两圈在关节屈侧交叉,并压住前圈的1/2。

33.生产经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34.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戴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时,供人员佩戴,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

35.(1)加强通风,防止工作面局部瓦斯积聚。(2)加强内外喷雾、降尘降温。实验证明,一般当空气中煤尘含量为5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