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自然地理学(二)教案_第1页
石大自然地理学(二)教案_第2页
石大自然地理学(二)教案_第3页
石大自然地理学(二)教案_第4页
石大自然地理学(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地理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授课教案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二)任课班级:资环20级-班任课教师:自然地理课程组师范学院地理系资环教研室20—20学年第学期姓名职称总学时48+8使用教材伍光和主编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性质和特征,并适当介绍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等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既能掌握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学时分配学时分配章次章名学时第一章大气和气候10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热能2第二节大气水分和降水2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2第四节气候的形成2第五节气候变化2第二章海洋和陆地水10第一节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1第二节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1第三节海水的运动1第四节海平面变化0.5第五节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0.5第六节河流2第七节湖泊与沼泽1第八节地下水1第九节冰川2第三章土壤圈10第一节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2第二节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2第三节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2第四节土壤类型特征2第五节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2第四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20第一节地球上的生物界2第二节生物与环境2第三节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2第四节生态系统2第五节陆地与水域生态系统1第六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1第七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2第五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6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2第三节自然区划1第四节土地类型研究1第五节人地关系研究1教学目的1.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大气的热能来源2.掌握能量在地-气系统中运行情况,掌握气温的分布情况教学内容1.大气的成分——干洁空气、水汽2.大气的结构——质量、压力、分层3.大气的热能(1)太阳辐射(2)大气能量及保温效应(3)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4.气温的变化及水平分布情况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大气的热辐射特征;气温的形成、分布及变化特征[难点]:大气的热量平衡特征[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讨论与作业2.利用课件动画深入浅出展示上述内容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何谓地面热量平衡?地面热量平衡方程式各项收支情况在气候形成中起什么作用?[作业题]:1.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几层?各层的性质如何?2.大气获得热能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素?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了解大气的水分特征和大气降水的形成过程2.掌握大气降水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1.大气湿度(1)湿度概念及表示方法(2)湿度的变化与分布2.蒸发和凝结3.大气降水(1)降水的形成;(2)降水的类型;(3)降水的时间变化;(4)降水的地理分布;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大气降水的变化规律[难点]:大气降水的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分布规律[方法]:1.讲述法与图示法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理解2.利用作业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空气湿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当云中冰水共存,冷暖云滴共存时,哪些云滴会蒸发?哪些云滴会凝结?[作业题]:1.空气中水汽发生凝结,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掌握不同尺度的大气运动特征2.掌握主要天气系统的特征及形成机制教学内容1.大气的水平运动(1)作用于空气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2)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3)风随高度的变化2.大气环流——全球环流、季风环流、局地环流3.主要天气系统(1)气团和风(2)气旋和反气旋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大气水平运动的动力;天气系统的形成机制[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机制[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模型、图示与视频2.利用课件动画深入浅出展示上述内容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对我国天气气候产生什么影响?[作业题]:1.什么叫气压?气压谁高度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2.锋如何分类?各类型的天气特征如何?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了解气候的形成机理;掌握天气与气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掌握掌握气候的形成因子与气候分带教学内容1.气候和气候系统2.气候的形成(1)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2)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3)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3.气候带与气候型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气候和气候系统;气候的形成[难点]:气候的形成;气候变化原因[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图示、讨论与作业2.利用课件动画深入浅出展示上述内容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试从气候特征和地理分布说明地中海式气候与季风气候的异同,并分析其成因。[作业题]:1.试述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主要差别。2.何为城市热岛效应?如何产生的?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2.掌握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了解地球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教学内容1.气候变化简史2.气候变化的原因(1)天文学方面的原因(2)地文学方面的原因(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3.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1)变冷说(2)变暖说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难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2.利用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产生什么样的自然地理环境效应?[作业题]:1.近代气候变化有什么特点?2.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子有哪些?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了解地球上水的性质及分布特征;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全球水量平衡的特征及地理意义2.了解海洋的起源、海水成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教学内容1.地球上水的分布2.水循环与水量平衡3.海洋的起源4.世界大洋及其分类5.海及分类、海水的组成6.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水循环的过程、水量平衡、海水的理化性质[难点]:全球水量平衡的特征及地理意义[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讲述法、图示法与作业2.利用课件动画深入浅出展示上述内容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用水量平衡方程式,分析黄河断流的影响因子。2.能否依赖水量平衡方程式阐明某地增加可利用水量的具体措施?[作业题]:1.何谓水循环?产生原因是什么?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掌握海水运动的类型、特征及其地理意义2.掌握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及其地理意义;了解海洋资源功能和海洋环境特征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1.潮汐与潮流2.海洋中的波浪3.洋面流和水团运动4.海平面变化5.海洋资源和海洋资源环境保护(1)海洋资源(2)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海洋环境保护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及地理意义;海水的运动[难点]:海水的运动[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视频2.通过图示、作业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海水运动对地球环境有何贡献?[作业题]:1.分析大陆-海洋-大气三者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了解河流的基本知识;了解河流沉积物的地理环境意义2.认识河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河流的不同补给的特点教学内容1.河流、水系和流域2.水情要素——水位、流速、流量、水温与冰情3.河川径流4.河流的补给5.流域的水量平衡6.河流的分类7.河流域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河流的水情要素;河流补给的形式和特点[难点]:流域的水量平衡[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讲述法和图示分析2.通过作业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降水补给的河流和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有什么差别?[作业题]:1.河流的水情要素主要有哪些?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了解湖泊与沼泽的基本知识及其沉积物的地理环境意义2.掌握湖泊和沼泽的水文特征;地下水的理化性质教学内容1.湖泊(1)湖泊的成因和类型(2)湖泊的水文特征2.沼泽(1)沼泽的成因(2)沼泽的水文特征(3)沼泽的分类3.地下水(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2)岩石的水理性质(3)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4)地下水的分类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湖泊的成因和类型;沼泽的成因;湖泊、沼泽的水文特征;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及其分类[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实例、讨论与作业2.利用课件动画深入浅出展示上述内容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什么是湖泊?湖水温度沿垂直线的分布可分为哪三种情况?[作业题]:1.沼泽有什么独特的水文特征?2.地下水按埋葬条件可以分为哪三类?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了解冰川的类型及特征2.掌握冰川的分布,理解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内容1.终年积雪和雪线2.成冰作用和冰川冰的形成3.冰川的类型4.地球上冰川的分布5.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成冰作用;冰川的类型;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冰川的分布及其地理意义[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性加深学生印象2.采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冰川变化的地理效应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冰川的类型不同,其所指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差异?[作业题]:1.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掌握土壤的物质组成特征;认识土壤物质组成之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1.土壤及土壤肥力的概念2.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3.土壤形态4.土壤的物质组成5.土壤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土壤剖面与土壤发生层次[难点]:土壤物质组成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性加深学生印象2.利用野外土壤剖面层帮助学生理解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自然环境系统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作业题]:1.名词解释:土壤、土壤层、土壤肥力2.土壤物质组成主要有哪些?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掌握土壤形成的作用及其规律2.掌握土壤发育过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1.成土因素学说2.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1)母质因素(2)气候因素(3)生物因素(4)地形因素(5)时间因素3.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4.主要成土过程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土壤形成规律;土壤发育过程[难点]:土壤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成土过程[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图示、讨论与作业2.利用课件动画深入浅出展示上述内容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常发育何种类型的土壤?[作业题]:1.绘图表示土壤的剖面分层模式。2.土壤形成的五大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壤发育的?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了解土壤分类的原则和方法2.掌握土壤的地域分布规律教学内容1.土壤分类2.土壤空间分布规律(1)土壤分布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2)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3)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3.土壤的地域分布规律4.耕作土壤分布规律5.世界土壤分布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土壤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难点]: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图示、讨论与作业2.利用课件动画深入浅出展示上述内容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地带性土壤分布与气候和植被的分布有何联系?[作业题]:1.土壤水平分布规律的特点?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了解并掌握土壤的类型特征教学内容1.有机土2.人为土3.灰土4.火山灰土5.铁铝土6.变性土7.干旱土8.盐成土9.潜育土10.均腐土11.富铁土12.淋溶土13.雏形土14.新成土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盐成土、铁铝土、干旱土、富铁土、潜育土、均腐土、淋溶土[难点]:典型土壤的类型特征及其发育条件[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图示、讨论与作业2.利用课件动画深入浅出展示上述内容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系统土壤分类的依据有哪些?有哪些主要的土纲。[作业题]:1.盐土和碱土有什么不同?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掌握土壤资源的概念2.了解当前土壤环境的突出问题。教学内容1.土壤资源定义2.世界及我国土壤资源概况3.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4.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扩大耕地面积,盘活土地存量(2)综合整治,合理布局(3)改造土壤资源的障碍因素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利用[难点]:土壤环境问题与土壤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图示、讨论与作业2.利用课件动画深入浅出展示上述内容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根据土壤的资源功能特征,阐述土壤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2.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应注意哪些问题?[作业题]:1.根据土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土壤改良的方法与途径有哪些?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认识生物起源与发展2.了解地球上生物界的分类教学内容1.生物的起源2.生物种类的划分(1)原核生物界(2)原生生物界(3)植物界(4)真菌界(5)动物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地球上生物界的分类[难点]:生物界的分类的依据[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讲述、作业2.利用图示的直观性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其记忆和理解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作业题]:1.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有什么不同?2.植物界与动物界的特征区别有哪些?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掌握生态因子、生态幅、阿伦定律等基本概念2.掌握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教学内容1.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2.生态因子与生物(1)光与生物(2)温度与生物(3)水与生物(4)空气与生物(5)土壤与生物(6)生物之间的关系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生态因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难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图示、讨论与作业2.利用课件动画深入浅出展示上述内容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试述植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业题]:1.试述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2.什么叫做限制性生态因子?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掌握生物种群的一般特征2.认识并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和特征教学内容1.种群及其一般特征(1)种群的数量及密度(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3)种群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4)种群增长及种内关系2.生物群落(概念、组成、特征)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种群的特征、生物群落的特征[难点]:影响种群增长的因素;影响群落动态变化的因素[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图示、讨论与作业2.利用课件动画深入浅出展示上述内容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简述群落与种群种类的关系。2.分析造成群衰亡的原因有哪些?[作业题]:1.什么是种群?影响种群增长的因素有哪些?2.如何理解顶级群落?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2.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教学内容1.生态系统的概念2.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3.生态系统的功能(1)生态系统有机物质的生产(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特征及功能[难点]:生态系统的组成特征及功能[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图示、讨论与作业2.利用课件动画深入浅出展示上述内容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举例说明生态的功能特征。[作业题]:1.什么是生态金字塔?由哪些构成?2.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分为哪两类?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认识并了解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的区别2.掌握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特征教学内容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分布规律2.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3.水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类型4.农业生态系统5.城市生态系统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农业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难点]:农业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成因[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图示、讨论与作业2.利用课件动画深入浅出展示上述内容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生态农业的内涵?[作业题]:1.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2.农业生态系统的特征?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认识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意义2.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教学内容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2)迁地保护(3)离体保存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方法]:1.教学过程设计中运用应用图示、讨论2.利用课件动画深入浅出展示上述内容3.联系实际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因及保护作业思考题阅读材料[思考题]:1.试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因?如何保护?[作业题]:1.什么是生物入侵?造成哪些后果?题后记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4.其它:教学目的1.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教学内容1.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2.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3.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4.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5.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教学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