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课件4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离骚》课件4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离骚》课件4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离骚》课件4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离骚》课件4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新课导入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司马迁《屈原列传》如是评价《离骚》离

骚(节选)

屈原学习目标:1234了解屈原生平,了解“楚辞”的文学地位及对后代文学的影响。学习《离骚》,掌握关键词句,分析文章内容。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掌握“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并探究屈原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现实意义。壹

作者背景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司马迁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他说与自述人生历程读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我们可知,屈原的人生可分为这么几个阶段。出身贵族博闻强识辅佐怀王变法图强信而被疑忠而被谤辗转沅湘自沉汨罗诗人地位及成就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代表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共23篇。《离骚》全诗373句,2464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离骚》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离骚》开创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屈原开创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楚辞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题解“离骚者,犹离忧也。”(就是“遭受忧愁”。离,通“罹”,遭受,遭遇)——《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离骚赞序》(班固)“离,别也;骚,愁也。”(意为“离别之愁”)——《楚辞章句》(王逸)“‘离骚’即‘劳商’,相当今语‘牢骚’。”——《楚辞论文集》(游国恩)《离骚》叁

诵诗文,正字音孟陬

览揆

修姱

鞿羁

朝谇

蕙纕

揽茝

侘傺

攘诟

芰荷字词正音kuāsuìxiāngzhuótúnchàchìkèyuángòujìjījiǎnchǎizōukuízhàohùyùqiānpímiǎn诵读指导:骚体诗的朗读节奏:源于楚地歌谣以三三、三二节奏为主的六字句和五字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1.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要注意其作用。“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肆

文本解读第一段·译文及常识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伟大的先父叫伯庸。摄提那年正当正月啊,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我的父亲观察思量我初生的时节,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给我取本名叫正则啊,给我表字叫灵均。考:对已故父亲的称呼;对已故母亲的称呼为“妣”。朕:我,古时不论贵贱都可自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皇帝的自称。孟陬:孟春正月,正月为陬,又称寅月。思考:1.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内容:自述出身与身世作用:

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责任,这是诗人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同时也为他至死不能离开楚国埋下了伏笔,也是他悲剧根源。高贵出身:与王同宗降生不凡:诞辰吉祥赐予嘉名:政治理想·译文及字词

我既有这美好的内在品质,又加上美好的容态。肩披江离和长在幽僻处的白芷,将秋天的兰花连缀起来做成佩饰。我自念光阴如流水逝去,心忧岁月不等待我。早晨我采撷坡上的木兰,晚上摘取洲中的宿莽。时光迅速地运行不停留啊,春天与秋天时序更替。考虑草木也有凋零之时啊,便害怕美人也将衰老。何不趁着年富力强去除邪恶污秽,何不改变现行的法度?乘着骏马奔驰啊,随我来吧,我愿为前驱!第二段思考:1.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诗人叙述自己注重修身,以提高自己的品德、才能,决心辅助楚王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绘品质)2.第二段接连出现两个“恐”字,屈原“恐”什么?“恐年岁之不吾与”:担心光阴似水,时不我待。“恐美人之迟暮”:美人指有才德、有作为的人。(1)美人指自己(2)美人指楚王3.“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等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些事物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江离:香草辟芷:幽僻处的香草秋兰:秋天盛开的兰花木兰:香树。去皮而不死宿莽:经冬不凋的草(取其芬芳)(取其淡泊)(取其高洁)(取其顽强)(取其坚守)美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怀远大的志向出色的才干象征这些香草这对塑造诗人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不仅使诗歌的表达更为含蓄,富有韵味,而且增加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译文

长叹一声掩面而泣,我哀伤百姓的生活(人生)多灾多难。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摘白芷为饰而给我加上罪名。这是我心所崇尚的美德啊,纵使死上千万次我也决不后悔。第三段·译文

怨恨君王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我的良苦用心。许多小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诽谤我好做淫邪之事。世俗本来是善于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正常的措施。违背准绳而追随邪曲啊,竞相把迎合讨好奉作法度。第三段·译文

烦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我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而长逝啊,也决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猛禽不与凡鸟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能够相互安处的?受着委屈压抑着意志,忍受着责备和辱骂。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第三段思考:1.第三节写了哪些内容?明确:书写自己的美政理想、政治遭遇及信念。美政理想:关心民生疾苦修明法度强国政治遭遇: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坚定信念:九死不悔拒绝合流2.司马迁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结合这一节说说造成他失意的原因有哪些?原因一:直言劝谏、洁身自好(谇、蕙纕、揽茝);原因二:小人诽谤、嫉妒(“众女”“谣诼”);原因三:君王荒唐、昏庸(“浩荡”“不察”);原因四:世俗工巧、周容(“周容以为度”);3.遭到废弃排斥,屈原的态度如何?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追求美德,至死不改“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愿献身正道表现了屈原刚直不阿、坚持真理、嫉恶如仇、宁死不屈的精神。·译文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掉转我的车子返回原路,趁着迷路还不算远的时候。让我的马缓缓走在长着兰草的水边啊,驱马疾行到长着椒树的山冈暂且在那里休息。到朝廷做官不被(君王)接纳而又遭受指责啊,退下来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第四段·译文

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裳。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加长我长长的佩带。服饰的芳香和佩玉的润泽交织在一起啊,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是没有亏损。第四段思考:1.本段写了哪些内容呢?请简要概括。反省自己的过往;表现自己追求美德;体解不悔的高尚品德。2.如何理解“悔相道之不察兮”中“悔”。①“悔”立足现在,深刻反省:是否当初没有看清道路,是否应该返回呢?②不是否定自己的理想,也没有怀疑自己的追求,而是对自己仕途苦苦思索。3.第三段说“虽九死其犹未悔”,第四段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是否矛盾呢?不矛盾。第三段中的“未悔”是对自己选择的坚定,即诗人对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的坚持。第四段中的“悔”是对自己走过的路的反省,即打算全身而退,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远离政坛,并没有放弃操守反而是更加的高洁自守。整体归纳《离骚》(节选)回顾身份高贵先天禀赋加强修养立志报国述怀政治遭遇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反省隐退闪念高洁品行坚定信念受屈遭贬保洁守正肆

文本探究

1.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试从内部、外部两个角度来把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至死不变)

内在品质

1.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试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来把握。外在形象——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外部形象:他身披香草鲜花,宁死不放弃对美丽的坚持。明确:忧国忧民、洁身自好、坚持正道、献身理想的爱国诗人形象。

2.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沉江。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是否赞成他的这一举动?看法一:赞同。①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屈原即使出身高贵,他的理想也只有在君王的赏识和支持下才能实现,他高尚的节操只有在君王帮他力排众议的情况下才能保持。②君王昏聩,他便失去了支撑的柱石,他不愿同流合污。屈原走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2.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沉江。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是否赞成他的这一举动?看法二:不赞同。①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这在今天是不可取的。②他应坚持活下来,因为活着便有希望。③他的政治理想虽然无法在楚国实现,但还可以到别的国家去施展。抱石沉江,是一种愚忠的表现。

3.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④屈原的悲剧今天决不能重演,这应是我们的信念。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