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I撤市后的中国化妆品行业对策_第1页
SK-II撤市后的中国化妆品行业对策_第2页
SK-II撤市后的中国化妆品行业对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K-II撤市后的中国化妆品行业对策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09-25,作者:俞雷,访问人数:5438被过滤广告疑问重重的SK-II事件已经导致了一个极端的结果:撤市。这恐怕又是宝洁方面的一招以退为进的棋。但SK-II的信誉和品牌严重受损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在于,这样,谁会得益呢?SK-II的原型其实不是日本的化妆品,而是美国的Maxfator,密斯佛陀。不过,成了SK-II之后,它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都放在了日本神户。对于SK-II的重金属,网上说的多了,我这里不再赘述。我的问题在于,一个SK-II撤市了,得益的会是中国的化妆品吗?答案是目前几无可能!化妆品几乎是消费类产品中最以品牌为导向的产品,情感介入的成分也最多。化妆品本身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尽管每家公司都叽叽歪歪地宣布自己的产品含有高科技成分,抑或是胡扯什么“老婆婆在酿酒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什么青春成分。这些无非是一些营销手段,讲故事而已。化妆品有没有区别?有的,但不像价格显示的那么大。SK-II撤市之后,得益的应该是欧莱雅、CD、雅丝兰黛等欧美高档化妆品旗下的品牌,当然也包括日本的资生堂。但我认为,即便是它们,得益也不会很多。消费者在受SK-II事件影响之后,购买应该会更谨慎。再则,化妆品消费也并非非彼即此的选择,她们往往会有自己一直钟情的品牌,有很高的忠诚度。这点上,化妆品也许仅比卷烟差点,卷烟是嗜好品,化妆品虽然不是,但也是有“嗜好”的元素的。根据投资银行的报告,近年中国增长最快的消费品品类是化妆品、卷烟和奶粉。化妆品市场的确是很多外资和内资企业觊觎的领域,而且,这是个价格敏感度比较低的品类,有着很高的利润。2003年,是欧莱雅在中国的第一个赢利年,这一年的销售额是15亿,利润就有1亿,这还是在狂轰滥炸的广告投放之后的赢利。在今年的财富500强的榜单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专注于化妆品的欧莱雅利润率也大大超过同时经营化妆品和洗化产品再兼卖点食品的宝洁。利润高,当然谁都想做,但是,高利润背后的门槛是高品牌营销能力。在这点上,擅长打价格战的中国企业是非常缺乏的。至今,我们很少能在高档百货商店看到中国化妆品品牌的影子。另有一些高档百货商店,更是把“外国化妆品品牌”作为引进专柜的一个重要门槛,而这些专柜,却是化妆品――尤其是高利润的高档化妆品――的主流销售渠道。中国化妆品应该如何崛起,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面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