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设计_第1页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设计_第2页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设计_第3页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设计_第4页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设计(会员上传)

类型:高二教案加入时间:2008年3月3日19:15

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201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初中朗读音频大全

高中朗读音频大全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工具书和资料,作好赏析前的准备。

这主要是就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而言的。一篇优秀的作品,必定和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时

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作品中的情感很多时候都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如杜甫的《登岳

阳楼》就是抒发作者晚年的身世飘零之感,如果学生不了解作者的一生,就不能很好地体会

杜甫诗歌的写实特征,也很难体会作者的心境。

2、加强诵读涵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学习古代诗文,尤其要重视诵读。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听读和自读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一些名家的朗读,先给学生一种

情感上的体悟,再选择一些符合意境的乐曲,指导学生配乐朗读。而“涵咏”就是欣赏者悉

心揣摩、反复咀嚼作品。因为诗歌是艺术作品,语言贯通完整,硬性的语句翻译会破坏它的

整体美。

3、合理利用书本上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做一些探究性的活动。

课本的最后一道题往往是比较阅读,这是••种很好的知识拓展的方式,不妨从这道题入手,

组织学生做一些探究性的训练,或以个人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以比赛的形式战士研究

成果。

4、读写结合,可以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指导他们写一些评价性的文字,这样既可以锻

炼学生分析诗歌的能力,又可以丰富他们的写作经验。

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设计: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

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所以说,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

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我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

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

灵情怀。同时,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

关的诗句: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静夜

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杜甫《月夜忆

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描写月亮的诗句,不胜枚举。而在人才辈出、

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

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

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

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

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

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

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

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

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学习本诗重在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

听了我们以上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有一种迫切的心情,急切的想去领悟这首诗带给我

们的美好意境。下面山教师作配乐范读。要求学生在欣赏教师范读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

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在

这其中,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四、赏析诗歌

(一)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

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提示: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

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

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

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

画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部分描绘的画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

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

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

(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

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示: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

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

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放映课件字幕及配画,指名一学生朗诵本节)

评价学生的诵读,并加以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哲理

重点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

“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

“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

水”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三)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

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

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

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窗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

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

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

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

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

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

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

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

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

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

它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

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

这首诗的景物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敷以斑烂的色彩,很有艺术效果。同是写月光,

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

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变化

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在皎洁光亮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

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因此随着景物出现变化,而取得了斑烂多彩的效果

同时,诗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等诗句,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统一,

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

五、再次欣赏教师诵读这首的配乐范读录音

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吟诵,细细体会诗歌美好而幽远的意境。

六、作业

用现代文的形式将这首诗的美好意境表现出来

(作业参考答案: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

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

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江畔什幺人最

初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

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

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

她那梳妆的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弹了还来。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

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鱼跃江心,空皱出

满江的波纹。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花已经落去,月亮

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

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落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夜归鹿门》教案

I、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2、过诵读,了解诗歌情感,并背诵。

3、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然孟浩的“隐逸超脱”的情感

2、诗歌宁静清幽的艺术境界。

II、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作者和孟浩然的生平,结合课文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理解文中的引文和引诗,感受孟浩然巨大的人格魅力。

IIL课时安排:1课时

IV、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它的题目叫什么?它的作者是?

你可能记不准,一时说不出来,但同学们一定不会不记得这首诗!有谁不是从小就背诵这首

诗的呢?

孟浩然,就是这样一位悄悄走进你的童年的诗人,甚至于是终生与你相伴的唐代诗人。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重温童年旧梦,再次走进孟浩然的世界吧。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简介:

然孟浩(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

南幌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卜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

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

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

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带的万山、蝶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

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不钩奇抉异而又洗脱凡近,“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

集》)。他的一些诗往往在白描之中见整炼之致,经纬绵密处却似不经意道出,表现出很高的

艺术功力。例如他的名篇《过故人庄》:

2、背景介绍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叽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

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晚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

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直隐居

幌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

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

“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3、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①、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②、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③、讨论: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歌内容

①、读并分析第1句

师: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

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

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

的尘世的比照。

②、读并分析第2句

师:这种比照暗示着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

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

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③、读并分析第3句师: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明确: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

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

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

至于忘乎所以。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后汉书•逸民传》载:“庞公者,南郡襄阳

人也。;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仰慕

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

风邈已远”的诗句。

④、读并分析第4句

师: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明确: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

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

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

活。

小结: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

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

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

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

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三、迁移练习

课下练习三,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对比,说说两首诗的意境有何异同。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1、文本解读

李白早年就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推荐了李

白,玄宗于是在他到长安,李白进京本想借此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只

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又受到权贵的排挤,天宝三年(744)李被赐金放还,第二年,

他南下吴越故地,与友人作别,作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以表心情。

II、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理解体会诗歌的浪漫主意的色彩,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广泛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诵读,了解诗歌情感,并背诵。

3、感知诗歌中的想像世界,感受诗人于其中所饱含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感

III、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1、理解体会诗歌的浪漫主意的色彩

2、品味诗歌语言的流利自然,不事雕琢的风格

难点:1、理解诗歌的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运用。

2、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理解。

VI、课时安排:2课时

V、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引入

1、李白的故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

《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2、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留别”,是

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

别。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

鲁诸公》。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

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二、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史

1、《诗经》和《离骚》

2、汉魏五言古诗

3、唐代诗歌概况

4、宋代诗歌概况

三、听读后再朗读课文,引导划分诗歌的节奏和纠正字音

四、课文学习

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争取背诵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3、讨论:诗歌的脉络是什么?(板书)

4、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五、小结和课后迁移训练

1、指名学生小结课文的内容;

2、结合教读提示,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K教学要点』:鉴赏课文,背诵全诗。

一、诵读并分析课文

(一)、诵读并分析①段

师:齐读①段并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四字下标示双横线),为

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

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

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师: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

姥的强烈愿望。(板书:缘由)

(二)、诵读并分析②段

师: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

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请同学们听老师诵读②段,并思考:或以时间为

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边分析边板书)

月夜——炎U溪清幽白昼——山中壮美

傍晚——洞外恐怖夜晚——洞中仙乐

师: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栗、惊等。

明确:“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

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殷”“栗”“惊”分别活用为动词、使动、使动。

师:请男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请一女生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参考: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匍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府的天空浩瀚无边,

看不到尽头,II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

神仙啊接二连三地卜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也数不清,多

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师: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师: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

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板书:梦醒)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

些什么呢?

(三)、诵读并分析③段

师:请一位同学诵读③段,其余的同学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在“留别”二字下标示双横线)。段中主要流露出

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板书:蔑视权贵,傲岸不

屈)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

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

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

可贵了。

师: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

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

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

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此种理解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允许百家争鸣。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留意课后练习

第三大题第三小题:诗人梦游仙界,为什么只写了一次“自己不在其中”的仙人盛会呢?

明确:老师可插入相关背景帮助理解。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但他不屑于通过科

举登上仕途,而是希望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扩

大声誉。天宝元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已经42岁的李白以为大展抱负的机

会来了,他也的确曾有过短暂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发现李隆基仅只把他当作供己消遣的

御用词人。同时李白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酒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

得罪了权贵,招致他们的排挤。甚至连玄宗也开始对他不满,因而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

就被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逐出京城。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亲眼目睹了

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败,宫廷生活的残酷斗争。第二年,李白借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

际,写下了这首“留别”诗,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与宫廷

生活彻底绝裂的态度。

因而我们亦可以把作者的梦境理解为是对他一年前的宫廷生活的折射。从“一夜飞度镜湖

月”中我们仿佛看到李白由一介布衣一跃而为万众仰慕的卿相。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

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那么美好,从“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

青青兮欲雨”等森然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酷

无情和李白处境的孤危。虽然仙人们聚合的场面其乐融融,然而放浪不羁、桀瞥不驯的李白

却无法与他们合拍,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到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诗人被排斥在外,只能作为上流社会的旁观者,但他更是清醒者,他的及时梦醒即表明了

与这种生活的彻底绝裂。

总之,无论是把梦境理解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还是理解为作者摒弃的宫廷生活,他们

所表现的主旨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二、迁移训练

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亦接触不少李白的诗歌,请你任选一首,谈一谈李白

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然后按自己的理解诵读该诗。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将进酒(节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返回课文

师:经过同学们的评论和诵读,我们明确了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大胆的夸张、奇

特的想象。(板书: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课文,请你谈一谈“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具体体现在本文

的哪些诗句上。(学生回答略)

师:下面请同学们放声地自读课文,要求通过你的朗诵、你的声音来体现李白诗歌的特色。

(可在下课前2分钟让全班同学尝试着齐声背诵全诗。)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山湖北的江陵,公安漂泊到湖南的岳阳.这里有著名的洞庭

湖和岳阳楼。一天,杜甫独自登上了这座楼,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岳阳楼记》。

要想更好的理解这首诗就必须要了解当时杜甫的心境。这时的杜甫卜居在西南,几年之

间杜甫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相继去世。另外,此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藩镇势

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

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

因而这时的杜甫的感情是复杂的。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是对句,雄厚有力,开门见山地直说过去只是听说,今天终于登楼

见到了。第三,四句写登楼所见,洞庭湖水划分了吴国和楚国的疆界,II月星辰都像是整个

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极力形容洞庭湖水的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第五,六句写登楼所引

起的个人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从意境来说,三、四句

的宏奇伟丽气象,上下衬托,十分相称。诗的结尾,是说诗人凭阑干北望,不禁声泪俱下。

在与诗的开头“今”“昔”二字是照应的。诗人昔日远大抱负全成泡影,天下至今兵荒马乱,

因而只有老泪纵横了。

二、教学步骤:

(一)、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提示:首联读时节奏感要强。颔联要读的气势开阔。颈联中“无”“孤”要重读,以加重

悲苦情绪。尾联应读的缓慢、沉重。

(二)、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孤独、哀愁、伤时忧世

(三)、理清思路,掌握诗歌内容。

(1)、诗文哪里写景?哪里抒情?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2)、请学生串讲诗句的意思、概括主要内容。

结合整体感知引导

(3)、请学生在掌握诗歌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推荐作品:《旅夜抒怀》教学建议

永泰元年(765),杜甫的好友、成都尹严武去世,使杜甫失去了依托,只好离开成都。这首

诗就是写于他从成都到渝州(今重庆)的途中。在拖着老病之身的诗人眼前,出现的明星低

垂,平野无际,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壮阔景象,诗人的感受。因而一定要要求学生在反复

诵读的基础上去进入诗境,理解诗人当时的感受。

朗读时请学生注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概括诗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自主赏析作品《菩萨蛮》(其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全词上阕由情而景,下阕由景而情结构的艺术效果。

2、体会这首词抒发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思江南,忆江南,望江南。江南好,小桥流水;江南好,笙歌管弦;江南好,

文人风流;江南好,烟雨稠稠。“人人尽说江南好”,不知身处江南的游子又有怎样的感受?

2、作者介绍

韦庄(约公元836年-公元910年),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

南)人。韦应物四世孙。广明二年(公元881年)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未能

脱走。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春,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再试及第,

任校书郎。四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光化三年(公元900年)除左补阙。天复元年

(公元901年)为西蜀王建学书记。天桔四年(公元907年),劝王建称帝建前蜀,官至吏部侍

郎平章事。终于蜀,谥文靖。曾居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草堂,后人又称“韦浣花”。诗多忧时

伤乱之作,怀古感1口,缘情而发。其词尤具特色,内容虽不外男女欢爱、离愁别恨,然能注

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感情真挚,笔调清新,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多用

白描手法,是“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作家。

韦庄的《菩萨蛮》词,共有五首,前后呼应,一气流转,是在章法结构方面极有次第的一组

作品。与其他词人随意为某一曲调填写许多首歌词的情形,颇有不同。韦庄曾多年流寓江南,

即江浙一带,这五首《菩萨蛮》为韦庄晚年寓蜀回忆旧游之作。课文节选的是第二首。

3、朗读全词,体味情感。

根据教师示范及指导,学生了解诗歌内容,设想情境画面。

4、鉴赏

(1)、构设MTV画面(包括背景画面及人物活动)

[设计说明]:学生在感知诗歌内容后,描绘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并将其整合成一组

MTV场景。

制作MTV背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结合想象,重建诗歌意境;MTV

中人物活动的制作,可以反映出学生所体会的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

(2)、对词中“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如何理解。

(3)、比较阅读并思考: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与本词都言江南好,他们各自认为,江南好在哪里?白词与韦庄

此词二者同写江南好,各有何用意?

5、背诵诗歌

推荐作品部分教学思路设计与建议

《积雨辘I川庄作》教案

I、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单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和创造背景。

2、背诵这首诗,赏析并积累名句。

(二)、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

2、学生合作赏析,感受诗人情感。

3、教师引导并做小结,师生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

2、感受诗人对田家生活的热爱。

II、教学重点:

1、把握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

III、教学难点:

1、对王维晚年诗歌佛家思想的了解。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IV、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回顾以前学生所学王维的诗歌导入。

二、释题(学生对照注释了解)作者

王维:通过师生共同回顾所学知识,把王维的介绍交给学生完成,重点让学生知道其诗”诗

中有画”的特点。

三、朗诵感知

1、学生自读。

2、教师有感情的范读。

3、学生合作对照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4、齐读。

四、合作探究

1、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教师可适时给以引导。

2、教师做进一步简单分析。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苗。”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

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

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苗——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

劳作了。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

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

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唯黄鹤。”看吧,广漠

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

秀的密林中,黄鹏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辆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

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鹏、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鹏,

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鹏鸣嘴,一则取动态,•则取声音;漠漠,形

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

把积雨天气的辆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己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面对

这黄鹏、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

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

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

世外桃源般的辆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下面两联就是

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

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吧?然而早

己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

何啻天壤云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谓。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

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庶几乎可以免除尘

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

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

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

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

海鸥的亲密关系。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

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小结: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

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从前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空古准今”的极至,固

然是出于封建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认为“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赞赏这首诗的深

邃意境和超迈风格,艺术见解还是不错的。

五、齐读并背诵本诗。

新城道中(其一)教案

I>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单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和创造背景。

2、背诵这首诗,赏析并积累名句。

(二)、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

2、整体感知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感。

3、把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诗人畅达的胸怀。

2、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1【、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感。

2、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

in、教学难点:

1、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w、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以苏轼的一些名句导入。

二、背景介绍:

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

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

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下这两首诗,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和愉快的心

情。

三、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

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I日两党间均受排斥,

仕途生涯十分坎坷。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

物的诗篇。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他

写的绝句《题西林壁》也以富与理趣着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总之,苏轼的诗今存2700多首,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

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他岁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

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他还善于幽默旷达的笔调,

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他

的诗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辛”

豪放词派。他的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四、朗读感知

1、学生自读,初步感知。

2、对照注释,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3、有感情的品读。

五、师生合作探究

1、“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天气的由阴转晴,却要说吹断

了檐间连绵雨声呢?

提示:诗人正打算到山里去,阴雨连绵的天气就突然放晴了。“东风”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己,

“我”要进山,东风马上吹散阴霾,为进山创造了条件,使‘‘我"心想事成。一方面是有隐

曲委婉表达之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诗人准备进山,急切期盼天晴。所以对檐间没完没了

的“积雨”声特别厌烦,特别敏感。所以,雨一停,他首先感到的是檐间滴雨声被“吹断”

了。

2、试着描绘此诗句“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铳”的意境。

提示:岭上积聚了晴云,好象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象挂上了铜钮。

3、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提示:比喻,以“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锌(挂铜盘)”分别比喻“岭上晴

云”与“树头初日”。拟人,在沐浴了一场春雨之后,“野桃”向着朝阳笑脸迎人,“溪柳”

在春风里翩翩起舞。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穿山越岭,再往前行,才

看到了桃花、竹篱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第二联写野外远景,第三联写农家近景。(意

思相近即可)

4、尾联”西崎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又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西山人家煮葵烧笋嬉闹春耕,一片繁忙景象。诗意盎然,散发着泥土的馨香、生活的

气息。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小结:本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清晨,诗人准备启程了。东风多情,雨声有意。为了诗人

旅途顺利,和煦的东风赶来送行,吹散了阴云;淅沥的雨声及时收敛,天空放晴。“檐间积

雨”,说明这场春雨下了多日,正当诗人“欲山行”之际,东风吹来,雨过天晴,诗人心中

的阴影也一扫而光,难怪他要把东风视为通达人情的老朋友•般。出远门首先要看天色,既

然天公作美,自然就决定了旅途中的愉悦心情。

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白色的雾霭笼罩着高高的山顶,仿佛山峰戴了

一顶白丝绵制的头巾;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远远望去,仿佛树梢上挂着一面又圆又亮的铜

锤。穿山越岭,再往前行,一路上更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鲜艳的桃花,矮矮的竹篱,袅

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再加上那正在田地里忙于春耕的农民,有物有人,有动有静,有红

有绿,构成了一幅画面生动、色调和谐的农家春景图。雨后的山村景色如此清新秀丽,使得

诗人出发时的愉悦心情有增无减。因此,从他眼中看到的景物都带上了主观色彩,充满着欢

乐和生意。野桃会“含笑”点头,“溪柳”会摇摆起舞,好不快活自在!而诗人想象中的“西

峰人家”更是其乐无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间小憩.妇童饷耕;春种秋收,自食其力,

不异桃源佳境!这些景致和人物的描写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

热爱自然的情趣。

五:知识拓展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匕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赏析:词开篇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好睡慵开莫厌迟”,“慵

开”指花,“好睡”拟人,“莫厌迟”,第合花与人而情意宛转。此句既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梅

花的玉洁冰清、不流时俗,又暗示了梅花的孤寂、艰难处境,赋予红梅以生命和情感。

六、作业:背诵本诗

《扬州慢》教案

I、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姜夔及其词风。

2、培养学生自行阅读鉴赏中国古代作品的能力,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内涵。

2、比较阅读,与辛弃疾《永遇乐》比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1【、教学重点

“黍离之悲”的解读。

川、教学难点

对名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赏析

IV、教学课时:一课时

V、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吟咏了二十四桥的美景,

儿百年后,又有i位文人路过此地,化用了这一名句,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词作,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南宋诗人姜夔的名作--《扬州慢》。

二、新课推进

1、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匕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

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

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

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

家。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由于

讲究音律和锤炼字句,其作品精工典雅,意韵谐婉,但也有用典过多,词意隐晦等特点。同

时他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词留

下了十七首当时用于演奏的古乐谱,对研究唐宋音乐极有价值,留有《白石词》。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

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

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

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三、背景简介: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

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邛沟、广陵、江都、芜城、

维扬等名称。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自然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一。扬州地处江淮

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

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时有“扬一益二”之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

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

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

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

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

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

依然“葬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

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

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整体感知

1.提问:大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情感上有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悲凉、凄凉、凄冷等)

2.提问:从哪些地方(字、词、句)读出这种感受的?

明确:尽算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二十四桥……为谁生”等。

3提问:刚才你所撷取的这些词语,诗人是从哪些感官来描写的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色、声

(以上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青青养麦

废池乔木

乐二十四桥----眼前之景

无声冷月

寂寞红药

声------清角吹寒

四、小序的分析

1、序作为词的一个部分,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由,概括了写作的主旨。

2、小序中的“黍离”的来源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

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

哉!”《诗序》中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

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3、这段序中的内容,在词中都有相对应的词句。请把这些对应的词句找出来。

明确:“余过维扬”对应:“过春风十里”

“养麦弥望”对应:“尽养麦青青”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对应:“废池乔木”

“戍角悲吟”对应:“清角吹寒”

4、序的最后一句:“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在词中,最能形象地表达这种悲情

的句子是哪一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四、课文分析鉴赏

分析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先点出“名都”,再化用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中的赞语,只八个字,

就概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接下去,写“解鞍少驻”既突出了对名城风华的仰慕,又表明忆

旧是为了伤今,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分析2:“过春风十里,尽算麦青青”

“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

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

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养麦,一片荒凉景象。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何在呢?

分析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胡马窥江”指的是高宗建炎三年(1129)、绍兴四十年(1160),四十一年(1161)和孝宗

隆兴二年(1164)金兵屡次南侵之事。词人把扬州的残破完全归到“胡马窥江”,如此选材

是为了极表他的“黍离之悲”。

废池乔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废池、乔木本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作为

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他

们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侵略战争,物犹如此,何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