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_第1页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_第2页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_第3页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_第4页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防尘设备管理制度1第一条防尘设施的施工严格按照技术科的设计施工。

第二条防尘管路安设*直、吊挂牢固,小于或等于90度的要设弯头不拐死弯,接头严密不漏水,滴水成线为漏水。

第三条防尘验收由施工单位和通风科、调度室相跟验收。

第四条施工时,队长要现场把关,搞好监督管理。

第五条施工完工后,及时记录及台帐登记,并记明施工负责人。

第六条对不合格的设施,除不予验收外,严格考核罚款处理。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2第一条每月由通风科、安监站至少对各队组进行培训一次。

第二条通风科、安监站每周以牌板的形式宣传教育防尘内容一次。

第三条每天班前会,由队长对工人进行防尘教育一次。

第四条每月必须于23日在“一通三防”会议上必须部署安排防尘任务和总结上月的宣传教育情况。

第五条新工人必须具备防尘知识方可下井作业。

第六条此项制度各队组、科室必须认真贯彻。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1、目的:规定防尘、防毒安全要求。

2、范围:适用于公司防尘、防毒安全管理。

3、责任人:安全部、中央研究所、制造部、环保部。

4、程序:

4.1基本原则。

4.1.1公司各车间(部门)要认真做好防尘防毒、生产场所的卫生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尘害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4.1.2公司各车间(部门)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防尘防毒工业卫生。

4.1.3防尘、防毒、工业卫生的基本要求是: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证自由场所符合国家规定和卫生标准,采取有效的卫生和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定期检测和体验。

4.1.4公司各车间(部门)根据以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认真制订防尘、防毒规划,并要纳入年度计划,结合大修、中修、革新、改造,逐步消除尘害危害。

4.1.5对长期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尘害危害严重的作业,要限期停产整顿。

4.2新产品及新建设项目

4.2.1凡新产品、新建、改建项目,设计和施工部门,必须严格这些《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三废排放标准》,认真做到劳动保护设施和主体工程“三同时”。

4.2.2新产品、大修项目在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时,必须同时审查,验收安全卫生设施,并要有安全、环保部门参加,凡不符合防尘防毒、工业卫生要求的项目,不能投产。

4.2.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必须有相应的卫生设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

4.3尘毒的治理和防护。

4.3.1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发生和散发的有毒、有害物质,噪音、高温、高频射线等作业,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理和防护。

4.3.2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的物料,应采取密封的设备和隔离操作,或以无毒、低毒物料代替,革新工艺,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

4.3.3对散发出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要加强通风和采光,并应回收利用或净化处理,不能随意排放。

4.3.4产生或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场所,不能设置住房及在场内吃食物。

4.3.5有粉尘或毒物的生产场所,应设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地面要有防水层和排水沟。

4.3.6对产生和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施完好,杜绝跑、冒、滴、漏。各种防毒防尘的设施,未经批准不准拆除。

4.3.7使用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应根据毒物的性质,设置防护和急救药品,以及洗眼、冲淋装置,并设有警告牌。

4.3.8所有盛装有毒有害物质的容器,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泄漏和扩散,容器外部应有警告标志,不合格的包装不准出厂。

4.3.9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应该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器具。危害特别大的毒物,要配备隔离服等个人防护器具。

4.3.10环保部门应配备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人员,定期进行岗位的监测化验分析,每月至少一次,并将检测结果通知有关单位,同时报安全部。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扩展阅读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扩展1)

——教学设备管理制度

教学设备管理制度1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设施,是教师落实课程教材改革理念,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活动整合的硬件*台。设备能否正常使用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教学能否顺利落实、二期课改能否正常推进。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使用管理制度,确保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安全完好和正常使用。为促进学校尽快建立相关制度,特制定以下条例,供各校参照执行。

一、各校应建立以班主任负责制为核心的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级管理员制度。即每个班级确定一名由班主任本人(小学)或由班主任委任的学生(中学)担任本班的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员,负责本班教室内的网络端口、多媒体教学终端、讲台中控、背投电视机等所有现代教学设备的日常管理。全班同学均有责任共同保管好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教室内所有保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桌、柜钥匙均由班主任或班级管理员收管,由班级管理员在上课时根据教学安排协助上课教师开启和关闭相关多媒体教学设备。除学校统一规定的收看电视节目或浏览网络信息时间外,必须经班主任批准,且有教师在场,才能开启多媒体教学设备。未使用设备时要关闭电源,锁好机柜。中午、晚上、休息日要锁闭教室门窗。

三、学校应组织对每位教师和班级管理员进行相关培训,使他们掌握现有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操作使用和日常维护知识,明确管理、使用职责,严格遵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设立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登记册,每次使用后都必须由班级管理员认真填写使用记录,以便统计设备使用率,帮助维修人员掌握设备的使用情况。未经允许,学生不得擅自使用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保管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经常对多媒体设备进行清洁卫生工作,做好防火、防盗等日常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背投电视机屏幕的保护,不要在背投电视机屏幕前嬉戏。严禁碰撞、敲打或用玻璃、小刀等锐器与硬物触划背投电视机屏幕。发现设备故障要及时上报学校主管部门联系维修并做好设备故障及维修记录。如发生设备人为损坏,要查清责任,由责任人全额赔偿。

五、建立管理、使用教室多媒体设备的校、班两级考核制度,每学期由区教育局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相关考核,由学校对本校各班级的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情况、设备使用记录、教师使用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情况进行考核验收,考核结果相应列入学校、班级、教师工作的学期考核指标体系。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扩展2)

——脱硫设备管理制度

脱硫设备管理制度1一、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巡回点检的管理组织及工作内容等;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线上的生产设备管理;

二、管理组织

1、根据本公司设备巡回点检的实际需要,建立以岗位人员为基础,工段技术人员为关键,设备管理部门巡回点检为督促检查的.三级管理网络。

2、生产设备由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工段应建立健全定人定机制度。岗位操作人员坚持不离设备,设备有人管理,做到手勤、眼勤、耳灵,把本岗位的设备维护好,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或报告相关人员及时排除。

3、工段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要掌握好本工段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各岗位工人对设备的点检及维护情况,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4、设备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对全生产工艺线上的在线设备进行巡回点检,不定期对主机设备进行巡回点检,以便掌握全线设备的运行情况,指导和监督工段,班组的设备巡回点检工作,以达到生产设备安全、高效运转。并做好巡回点检记录及问题处理记载,巡回记录要保存齐全。

三、点检的工作内容

1、设备管理部门

⑴由设备主管组织,各工段设备段长或技术人员参加。

⑵点检周期:每月一次,对生产主机设备定期点检。

⑶点检内容:

a、检查各单位贯彻执行有关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b、检查日常点检和巡回点检记录。

c、检查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

d、对异常情况的设备组织监测和提出解决措施。

2、工段级点检:

⑴由工段设备段长主持,技术人员班组长参加。

⑵点检周期:每周一次。

⑶点检内容:

a、按点检标准书规定的项目进行,监督并复核岗位与维修班组的日常点检记录。

b、检查主要设备和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发现设备异常,损坏和磨损情况应做好记录以便确定修理部位,更换零件,修理的种类和时间,以此安排维修计划。

c、检修设备测试、维护情况和设备环境卫生。

⑷检查方法:

除人的感官外,对重要的设备定期用检查工具和仪器进行检查、测定,做好记录,便于准确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

3、班组岗位点检:

⑴岗位点检由岗位操作人员进行。

⑵点检周期:岗位工按照各工段制定的“岗位点检标准”规定的周期进行,负责点检分管范围的全部设备。

⑶点检内容:

a、设备运行中的异音、震动。

b、润滑系统工作情况(油温、油压、油位、冷却水等)。

c、运转件是否移位、窜位等。

d、目测部件是否开裂、变形、开焊。

e、设备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f、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齐全、可靠。

g、检查安全保护装置。

h、检查设备跑、冒、滴、漏等现象。

i、变电站及各电气控制等专业电气设备按设备规定内容进行。

⑷点检方法:

运用眼看、手摸、耳听、鼻嗅等方法,结合设备的仪表和信号标志。

四、考核

1、结合工段经济考核责任制,纳入工段考核。

2、对点检工作不负责而造成不该发生的设备事故,要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并按事故大小酌情处理。

附则:

1、各级点检工作记录,应记载在点检标准书上,并存档备查(填写时一式两份,工段留一份,上交设备管理部门一份)。

2、运行中岗位点检也应使用点检标准书,并签名,对于运行中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做详细记录。

3、对于点检中不能查看的零部件可安排在停机后进行定查。

4、制定点检考核细则。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扩展3)

——造纸设备管理制度

造纸设备管理制度1(1)设备履历卡:设备编号、名称、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的名称、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

(2)设备结构及零部件图纸。

(3)设备运行累计时间。

(4)历年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5)设备检修、试验与技术鉴定记录。

(6)设备ABC分级记录。

(7)设备润滑档案。

设备技术台账

生产各车间应建立本车间的设备技术台账,设备技术档案是车间设备综合技术资料,设备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技术善总表(设备完好率、泄漏率和主要设备缺陷)。

(2)主要设备运转善汇总表:设备(装置)运行时间、停机(计划检修停机、事故、备用停机)时间。

(3)设备检修善汇总表(大修计划项目、实际完成项目、外项目、检修工时、维修费用支出等)。

(4)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时间、停机损失等)。

(5)备品配件、材料消耗汇总表。生产部门设专人负责技术台账的汇总工作,并负责按照公司有关规定上报设备动力的工作情况。

设备选型、购置、更新改造

符合三化(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四性(先进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并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有下毒情况的一律不准选用。应进行设备报废更新:其他应淘汰的。设备技术发行按规定审批程序有计划进行,现有赞许设备未经生产技术部、主管设备经理批准,不得随意改动的。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扩展4)

——全员设备管理制度3篇

全员设备管理制度1

1.所有设备执行定人定机,操作者必须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润滑及安全操作规程等知识,正确使用设备,保养设备。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发生故障,立即停车检查报告,自己不能处理的,应立即通知检修。

3.操作者应认真按三级保养要求保养设备:

(1)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2)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滑动面和丝杠等处无油污,无碰伤,无划痕;

(3)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齐全,油毡、油线、油杯清洁,油路畅通;

4.爱护设备,不得任意拆卸机床的零部件,机床床身、导轨及滑动面禁止放工具、量具、工件等物。校正工件时,禁止猛击机床,不运转时,要关闭电机。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电源,关闭照明灯。

5.设备的维修人员(电工、机修)应经常巡视、负责监督设备的合理使用,有权提出意见,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使用。

6.在生产和实习工作中如果发生设备或人员事故,首先应切断电源,保持设备现状(如果有人员伤害情况发生,应即时对伤员进行相关处理或送医院治疗。相关处理办法见工伤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心领导、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责任鉴定。

全员设备管理制度2一、小学科学实验室应以符合配备标准的仪器设备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应编制好仪器设备补充计划报学校审批购置,应根据任课教师实验计划安排编制好各年级的实验教学计划。

三、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必须具有《仪器设备总帐》、《仪器设备明细帐》、《低值易耗品明细帐》、《仪器设备报废帐》等管理帐册。在帐务管理中,应做到“记帐及时、流程规范、准确无误”。

四、仪器设备的.存放应分门别类,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橱定位。橱有编号,橱窗设卡(橱窗卡),物卡一致,帐卡相符。

五、仪器设备的保管应注意防火、防潮、防霉、防腐蚀、防变形、防碎裂等。

六、仪器设备借出或使用归还后,要及时清点、检测、擦净、归位,发现短缺、损坏,要按有关赔偿规定处理。

七、仪器设备借用、使用、损坏、维修必须及时记录。仪器设备应经常处于随时可使用状态。实验室应设有《借物登记簿》、《实验教学情况记录簿》、《实验教学情况统计簿》、《仪器设备损坏维修登记簿》等簿册。

八、严格执行报废规定,凡损坏而又不能维修或失去维修价值的仪器设备,应向分管领导汇报,经审批后予以报废。所有报废物品,均须记入《仪器设备报废帐》。

九、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实验室应做好财产帐务/教学业务/技术资料(说明书等)、文件资料(计划、总结、报表、申购报告、上级文件等)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年末按档案管理模式,分类装订,装盒存放。

十、做好净化、美化、防火、防盗工作。实验室应保持科学、文明的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消防设备/电器线路应定期检查,保证人身安全。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扩展5)

——库房设备管理制度

库房设备管理制度11.检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按事故处理:

(1)样品丢失,零部件丢失,样品损坏。

(2)样品生产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丢失或失密,检测报告丢失,原始记录丢失或失密。

(3)由于检测人员、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条件不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试验方法有误,数据差错,而造成的检测结论错误。

(4)检测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

(5)检测过程中发生仪器设备损坏。

2.凡违反上述各项规定所造成的事故均为责任事故,可按经济损失的大小、人身伤亡情况分成小事故、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3.重大或大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抢救伤亡人员,并保护现场,通知有关人员处理事故。

4.事故发生后三天内,由发生事故部门填写事故报告单,报告办公室。

事故发生五天内,由试验室主任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对事故的`直接责任者作出处理,对事故作善后处理并制定相应的办法,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重大或大事故发生一周后,试验室应向上级主管部门补交事故处理专题报告。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扩展6)

——技防设备管理制度

技防设备管理制度1一、监控中心管理制度和监控系统管理规定

1.监控中心管理制度

监控中心是监控人员运用监控设备及早发现事故、案件、火灾,控制消防机电设备的重要场所。为加强监控中心管理,确保监控系统的规范、高效运行,保证监控中心设备与信息的安全,保障监控中心有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工作秩序,特制订本制度。

(1)监控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认真履行职责,及时掌握各种监控信息。

(2)定期按照规定对各类设备、软件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报告、解决硬件系统出现的故障,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3)值班人员应及时完成监控数据的刻录归档,确保监控数据完整无误,不得无故中断监控,不得漏刻监控资料,未经刻录不得无故删除监控资料。

(4)值班人员须做好防火、防静电、防潮、防尘、防热和防盗工作。禁止放置易燃、易爆、腐蚀、强磁性物品,禁止在监控中心内使用其他用电设备,禁止将监控中心钥匙移交他人保管,确保中心安全。

(5)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数据资料必须妥善保管,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拷贝、下载和外借;严禁任何人在监控计算机上使用未经检测允许的介质(软盘、光盘等),严禁在监控计算机上做与监控无关的事情;外来人员需到监控中心查看资料和情况必须经领导同意。

(6)务必保障通信联络畅通,发现事故、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

(7)中心内应保持清洁,保证中心的安全和卫生;严禁在中心内抽烟、吃东西、乱扔杂物、大声喧哗等。

(8)除值班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外,任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监控中心。

(9)当班班长要经常督促检查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做好情况记录,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汇报。

2.监控影像资料管理规定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安全技术防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性集成防范系统,它可以通过遥控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镜头、云台)直接观看现场,监视现场情况,可以把被监控场所的图像内容、声音等同时传输到监控中心,使被监控场所的情况一目了然,可作为即时处理或事后分析的一种手段。

(1)系统组成和功能

1)系统组成前端摄像部分、传输部分、控制部分、显示及记录部分。

2)系统功能图形自动切换功能、定点显示功能、多画面显示功能、长时间录制功能、回放浏览功能。

(2)安装原则和要求

1)安装摄像机要因地制宜,精心选点,保证效果,确定合理的安装部位和摄像机数量。尽量减少死角,扩大监视面。

2)安装摄像机选定位置要适当,一般要在隐蔽的地方,或者进行装饰性伪装,以防止自然或人为的损坏。

3)摄像机安装位置,要尽量避开太阳光直射,或采取措施消除逆光影响,以保持良好的摄像效果。

4)摄录像系统应有时间发生记录,监视器图像应达到用人的视觉能辨认画面中人的脸部特征和车牌号的录像效果,并有足够有效的画面,以保证录像资料的完整性。

5)数字式硬盘录像机的帧速、图像分辨率、视频压缩化,以及记录摄像机的数量,应达到现行摄录像监控的技术要求。

6)各人行主入口、车行主入口、主要通道、广场、停车场、大堂、电梯、周界及其它重要场所,应安装摄像机进行全程实时录像。

(3)监控录像管理规定

1)模拟监控录像

①模拟监控录像是以录像机和录像带为主的模拟记录方式,模拟系统一般采用磁带录像机作为记录设备,其基本存储介质是录像带。

②为便于保管和查询,新录像带投入使用前,应统一进行编组编号,每一录制时间段所使用的录像带编为一组,用大写英文字母代表;每组录像带中各录像机所使用的录像带分别为盒号(即录像机的序号),用*数字代替,如同时使用4台录像机,第一组录像带应编应为A1、A2、A3、A4。

③为确保录制图像质量,特殊情况下可将录像机调整为实时连续同步录像(25帧/秒),每盒录像带可使用3小时;一般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应调整为25帧/4秒,每盒录像带可使用12小时。定时按组换带,更换时间分别为中午12:00和夜间0:00,换带时应对摄制时间进行校对,换带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

④录像带录制完毕应进行妥善保管,并在《监控录像使用保管记录表》做好登记,保管时间不得少于15天(具体时限以当地主管部门规定为准),保管期满经保安主管浏览确认无重要情况后,方可转入重复使用。

⑤对有重要情况的录像带,须保留至事情处理完毕,征得*机关或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转入重复使用。重要情况录像带应编好目录、整理归档、专人保管、定期检查,防止丢失或损坏。

⑥每台录像机应预备1盒备用录像带,当有重要情况发生时用于替换原始录像带。所谓重要情况录像,系指现场摄制的已经发生或有迹象表明有可能发生的事故/案件,包括可疑的人或事,并对事后分析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所涉及的人员等,以及对事后处理事故/案件能够提供帮助的实况。

⑦为确保录制图像的清晰度,控制中心应配备1盘清洗带每月定时对录像机磁鼓进行1次清洗。

2)数字硬盘录像。目前绝大部分社区的公共区域监控系统都已采用数字硬盘录像,其优势在于可以连续长时间记录,可免去录像机录像频繁更换磁带的烦琐,检索方便快捷,同时又具有视频报警录像和网络传输与控制等特点。

①数字监控系统录像是以硬盘录像机为中心设备,以图像数字处理为基础,数字系统采用的是硬盘录像机作为记录设备,其存储介质是硬盘。

②为保证视频图像有足够的储存空间,每台硬盘录像机应采用250G或以上的硬盘,图像数据信息保管时间应达到15天以上。

③符合国际标准MPEG—2数字图像信号,图像质量与监控时的显示相同,采取实时连续录像,每路均应达到25帧/秒。

④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为降低数据的存储容量,节省硬盘存储空间,数字硬盘录像机智能控制一般应设置为移动检测录像(不动时不录,动时录),自动进行监控管理,并锁定对系统软件的操作。

⑤硬盘录像机应设置自动报警功能,当硬盘写满,系统将报警,提示用户备份重要信息,防止硬盘写满后系统自动覆盖早期数据。安全主管每周应对硬盘储存的图像数据信息进行检索和回放,将重要信息进行备份,建立电子文档。

⑥控制中心应预备一个容量为40G以上的USB移动硬盘,以便于对重要信息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文件须设置密码保护,确定专人管理,防止丢失或损坏。对储存有重要信息的备份文件,须保留至事情处理完毕,征得*机关或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删除。

⑦硬盘录像机实行用户分级别管理,支持三级权限(管理员、高级操作员、操作员),用户名、密码可设置,不同级别用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非授权用户无法调看图像内容,以提高系统安全性。

二、对讲机使用管理规定和防盗报警系统管理标准

1.对讲机使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对讲机的使用与管理,规范通讯用语,便于通讯与联络,制定本规定。

(1)采购、使用、维修、年审、报废对讲机必须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并认真填写《对讲机使用登记表》。

(2)对讲机属公司财产,是保安员上岗执勤时的岗位通讯装备,应正确使用、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或损坏。

(3)对讲机仅供保安员上岗执勤时使用,严禁转借他人,严禁携带外出或作其他用途,如因工作需要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转借或带出时,必须报公司安全管理部批准。

(4)对讲机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操作,严禁乱拆、乱拧或乱调频率,若有损坏或丢失,责令赔偿并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对讲主机、电池,、充电器应按岗位统一编号标贴,配套使用,对号入座,禁止乱用、串用其他岗位对讲部件。

(5)使用对讲机时,不得将天线用作提绳用,不得让对讲机身进水,更换电池应先将对讲机关机,对讲机进水应立即关机并卸下电池,同时报告安全主管,进水对讲机可用电吹风吹干,待判定无水气后,方可开机验证。

(6)对讲机电池在初次充电使用时,应先彻底放电,因镍镉或镍氢电池受充电记忆效应影响,首次使用充电时间不得低于16个小时,经过3~5次的充电、放电循环,才能达到额定容量。长时间不使用对讲机时,须将电池卸下存放,如下次重新使用,操作方法同上。报废电池须集中保管处理,既要考虑废旧利用,又要符合环保要求。

(7)严禁将对讲机处在开机状态下进行充电。在开机状态下进行充电,对讲机身内电路板会因受热而产生故障,并对电池造成损坏。

(8)对讲机配置较多的单位,可申请两个或多个频点,以满足通讯顺畅的需要;如外界干扰较大可申请加密;如信号较弱,可申请安装中继台。

(9)保安员交接班时,应做好对讲机交接验收工作,并签字予以确认,以免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

(10)对讲机通讯联络细则

1)使用对讲机通话时一律用军语,必须做到语言文明、规范、庄重、简明扼要,禁止用对讲机闲谈与工作无关的话题。

2)对讲机应根据部门、岗位、职务统一采用两位*数字编号,如管理处采用“01”开头。

3)呼叫应答方式

①呼叫:01呼叫02,收到请讲!

②应答:02收到,请讲!

4)对讲机属公共通讯设备,禁止使用对讲机直呼对方姓名或称呼语,以显庄重。

5)各单位管理人员应带头执行对讲机通讯联络语言规范,各岗位认真落实。

2.防盗报警系统管理标准

防盗报警系统是安全技术防范体系的一个子系统,通过设置报警点探头和对应防区,采取各种方式的信号采集形成报警信号,集中管理各种报警信号与输出控制信号的联动及逻辑关系对重要的区域进行设防,代替保安员的看守,形成对防区的不间断防护。

(1)防盗报警系统应运用系统组合性原则,充分考虑各种防盗报警系统的缺陷,对系统的特性和特定功能做全面详尽的了解和测试,互相弥补各自的缺陷,以减少误、漏报情况的发生。

(2)防盗报警系统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要合理,设定的探测范围内不得堆放任何障碍物。控制中心的报警主机应配有备用电源,当市政停电时可迅速启用后备电源供电,保证系统不受影响。

(3)安装紧急求助报警按钮的用户应与控制中心实现联网,第一时间的报警信号应在控制中心显示,未经*部门许可,用户不得随意将“110”、“119”或派出所电话设置为主机报警电话。

(4)周界防范报警系统应具备声光报警功能,报警声响不少于100分贝,报警探测器应具备防雷击功能,如未采取避雷措施,雷雨天应及时进行撤防。

(5)用户报警主机与控制中心报警主机实行联动的,报警响应时间应控制在10秒内(即从信号发出至接收端显示并做出处理所需时间),接警、出警、验证整个处置流程必须在3分钟内完成,控制中心应填写《接警记录表》。

(6)防盗报警系统出现报警信号时,控制中心值班员根据其显示的具*置,迅速将附近的闭路电视监控画面切换至报警区域,锁定目标进行跟踪观察,从报警信号显示至画面切换时间不超过3秒。

(7)为确保防盗报警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应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测与维护,周界防范系统每10天检测1次,家居安防系统每年综合检测1次,测试情况要记录备案。

(8)防盗报警系统出现故障时,控制中心值班员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简易故障24小时内排除,严重故障排除时间不超过一周。

三、出入控制系统管理标准和电子巡更系统管理标准

1.出入控制系统管理标准

出入控制系统采用对讲系统和门禁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人员出入实施管理,方便来访客人的进入,保证授权人员的自由出入,对强行闯入的行为予以报警,使整个小区形成封闭式管理。

(1)对讲系统管理标准

1)对讲系统要确定合理的安装位置,并做好防晒、防雨、防雷措施。

2)对讲系统应配有备用电源,当市政停电时可迅速启用后备电源供电,保证系统不受影响。

3)服务人员接听和拔打对讲机时,应使用规范用语,拔打具备可视功能的对讲机时应注意保持适当距离。

4)客户通过对讲向控制中心反映的情况须认真做好记录,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控制中心管理员通过对讲系统接到门口开门请求时,当班人员须认真核实请求人身份(如有监控画面,应结合图像进行识别),特殊情况可安排巡逻人员到场确认。

6)控制中心管理员接到住户分机报警信号时,报警响应时间应控制在10秒内(即从信号发出至接收端显示并做出处理所需时间),接警、出警、验证整个处置流程必须在3分钟内完成,并按规定填写记录。

7)控制中心管理员机接到住户分机报警信号时,值班员根据其显示的具*置,迅速将附近的闭路电视监控画面切换至报警区域,锁定目标进行跟踪观察,从报警信号显示至画面切换时间不超过3秒。

(2)门禁系统管理标准

1)门禁系统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按照持卡人的实际需要进行授权,并做好进出识别密码的保密工作。

2)凡使用门禁卡(ID智能卡)识别的门禁系统应统一采用读卡的`方式来识别进出权限,禁止使用密码识别进出权限。

3)员工因工作需要确需办理门禁卡的,须征得管理处负责人同意并进行登记,员工工作调动或离职时应办理退卡手续。

4)社区内每户业主可办理3张门禁卡(单身公寓除外),在办理入伙手续时交付业主使用。

5)门禁卡遗失应及时到管理处办理挂失手续,补办新卡前应将原卡注销。业主需增加门禁卡时应提出书面申请,经管理处负责人同意后,凭办卡人身份证复印件、照片进行办理,并缴纳押金。

6)业主房屋转让/转租时,须及时到管理处办理门禁卡注销或退卡手续。

7)门禁卡是保证授权人员自由进出的凭证,未授权人员非法持有本管理区域门禁卡的,一经发现应将其收回,及时上交管理处。

2.电子巡更系统管理标准

(1)设定巡更站点

1)根据实际情况,从总体布局上设置巡更站点,站点应覆盖到需巡视的所有区域。

2)信息钮应安装在巡更站点的隐蔽位置,便于巡逻人员采集巡检信息。

3)楼层巡更站点设置标准分别为:多层建筑巡更站点应设置在顶楼,高层建筑每5层应设置1个巡更站点。

4)地面巡更站点设置标准应根据管理区域安全防范级别的要求而定。一级安全区每2000*方米设置巡更站点1个,二级安全区每3000*方米设置巡更站点1个。安全防范级别由各管理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构建巡逻线路

1)巡逻线路的设置应根据各建筑物的功能及园区的规划,结合巡逻人员的配备、行走的科学性确定。

2)巡逻线路应根据巡视区域的具体情况,可采取交叉式、循环式、单线式、往返式等形式,实现无盲区、全覆盖、严密科学、安全可靠的巡防网络。

3)为保证巡逻计划的适时调整,应设置多条可供选择的巡逻线路。

(3)设置巡检信息

1)运用巡检系统管理软件,注册巡检器号码。

2)运用巡检系统管理软件设置巡更站点信息钮的名称和编号。

3)运用巡检系统管理软件注册巡逻人员,设置巡逻员身份、编号,并授予有效巡更活动读卡权限。

(4)制定巡检计划

1)制订巡检计划应充分考虑工作量的均衡,保证任务的合理分配,提高工作效率。

2)运用巡检系统管理软件,编排巡更班次、时间间隔、线路走向、次数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巡检计划,有效地管理巡检员巡视活动。

3)巡逻时间间隔的设置根据巡视区域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层楼巡查时间不少于1分钟,每次读取巡更点时间间隔不少于5分钟。

4)一级安全区:普通时段(07:00~19:00)每间隔20分钟采集1次巡检信息,每2小时各巡更站点覆盖1次,特殊时段(19:00~23:00)每间隔10分钟采集巡检信息1次,每1小时各巡更站点覆盖1次,严管时段(23:00~07:00)每间隔5分钟采集巡检信息1次,每30分钟各巡更站点覆盖1次。

5)二级安全区:普通时段可采取随机巡检方式,特殊时段每间隔20分钟采集1次巡检信息,每2小时各巡更站点覆盖1次,严管时段每间隔10分钟采集巡检信息1次,每1小时各巡更站点覆盖1次。

(5)执行巡检计划

1)巡检人员按规定时间及线路要求进行巡视,在巡视的同时用巡检器识读安装在各巡更站点的信息钮。

2)识读时巡检器会自动记录当前的地点名称、日期、时间和事件,如有停留时间要求,则应按规定停留时间再次读取。

3)巡检过程中,巡检人员因处置事件需耽误较长时间,应及时通知控制中心或班长,并在《巡检临时事件处置记录表》上做好记录,以便备查。

4)为切实保证巡视区域安全,确保巡检工作的周密性、有效性,应对执行的巡检计划适时作出调整。

(6)数据下载查询

1)每班巡检完毕后,巡检人员应把存有采集数据的巡检器送交控制中心,由系统管理员将巡检器中的数据下载到管理电脑中保存,同时清除巡检器中的数据,以备再次使用。

2)保安主管每周应对巡检人员的数据采集情况进行一次抽查,通过管理电脑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分时、分区域、分班次查看巡检人员的巡逻情况并在《巡检抽查记录表》上做好记录。

3)通过抽查,保安主管应对巡检人员的工作情况做出准确评价,发现非正常现象应及时调查处理。

4)为防止巡检器出现故障,控制中心应配备2支以上巡检器作为备用。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扩展7)

——最新设备管理制度

最新设备管理制度1一、设备基础技术管理制度

加强设备技术管理,为设备管理提供管理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设备的技术基础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标准化、设备管理定额、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台帐图纸资料等工作。

二、设备标准

1.设备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检修和报废等环节,我厂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设备技术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用、管、修、造的需要,制定出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设备检修规程、设备制造工艺规程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等规程。设备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管理工作内容制定工作程序,并根据各级责任制,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我厂制定标准时,应该认真总结我厂工人,技术人员的实践与吸收国内先进经验相结合,经过充分讨论,最后交厂部批准颁发实施。

三设备管理定额

1.设备管理定额主要有设备设备检修周期定额、检修工期定额、检修工时定额、维修费用定额,流动资金定额和备品配件、材料的消耗、贮备定额。我厂应保持定额的严肃性,定额的制定和修改需严格执行有关审批程序。

2.我厂应建设执行定额和严格考核定额标准制度。对执行结果应有记载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

四设备技术档案

1.设备技术动力科要有全厂主要设备的技术的档案,车间要有本车间全部的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

(1)目录

(2)安装使用说明书。设备制造合格证及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设备调试记录等。

(3)设备履历卡片。设备编号、名称、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的名称与规格、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

(4)设备结构及易损件图纸。

(5)设备运行时间累计。

(6)设备检修、试验与鉴定记录。

(7)历年设备缺陷及设备事故记录。

(8)设备评级记录。

(9)设备润滑记录。

2.基础建设、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等项目投产后,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应归入设备技术档案。

3.技术档案必须齐全、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

五设备技术台帐

1.设备维修车间应健全全厂设备技术台帐。设备技术台帐是全厂设备的综合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内容:

(1)设备主要技术状况汇总表(设备完好率,泄漏率和主要设备缺陷)。

(2)主要设备运转状况汇总表(设备运转时间、停机时间)。

(3)设备检修状况汇总表(大修项目、实际完成项目、计划外项目、计划检修工时、维修费用支出等)。

(4)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累计时间、停机损失等)。

(5)备品配件、材料消耗汇总表。

(6)主要设备技术革新成果汇总表。

2.设备维修车间应设专人负责设备技术台帐的汇总工作,并负责按国家有关规定填报设备动力工作季报。

六图纸资料保管

1.厂生产部负责保管和供应全厂设备的图纸。

2.维修车间负责保管复制和供应全厂设备备品配件的图纸。

3.设备迁移,调拨时,其档案均应随设备调出,设备报废后档案致于厂生产部存查。

4.基础建设、技术措施、安全措施项目的.设备投产后,其竣工图纸交厂生产部保管。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屏蔽工程、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由维修车间或设备所在车间保管。

5.维修车间还应复制锅炉、压力容器的有关图纸、建立定期检验记录。

防尘设备管理制度3篇(扩展8)

——游乐设备管理制度

游乐设备管理制度11总则

1.1景区游乐项目负责人或承包单位在经营中不能超出合同规定的经营范围。

1.2营运前应作好游乐设施的安全检查。游乐设施必须建立营运记录、维修记录、维护保养记录等,以便明确责任。

1.3游乐活动开始前,必须对游客进行安全知识讲解和安全事项说明,具体指导游客正确参与游乐项目,对因健康及其他原因不适合参与项目的游客,工作人员须警告、劝阻,以避免发生意外。

1.4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在游客参与游乐项目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游客的状态,随时提醒其注意安全并及时纠正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举止,排除安全隐患。

1.5游客通行路线及室内项目的安全通道,必须保持畅通,室内项目要有消防器材,工作人员必须会使用,每年应组织两次消防演练。

1.6游乐项目的管理或承包单位要保持自己工作区域的整洁卫生,不允许在公共场所晾晒衣物、堆积杂物等有碍景区形象的行为,建筑物、项目器械、护栏、广告牌每年需刷漆、更新,至少保持八成新的程度。

1.7工作人员上班期间须穿着景区统一工作服并佩戴本人上岗证。

1.8工作人员不能在公共场所吸烟、打牌、喝酒等景区内规章制度所不允许的各类行为,否则,按景区处罚条例处罚。

1.9项目承包单位在自主经营的情况下,必须守法经营,不得搞不正当竞争,对游客必须售票经营,明码标价,不得随意上浮或下调票价,共同维护、营造良好的经营秩序。

1.10所有项目建设、迁移,房屋、商亭建设须经景区审核,统一材料、尺寸等,对外宣传稿件须经景区项目管理部门审核。

1.11游乐项目管理或承包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应服从景区的统一管理,并有义务共同维护景区的安全秩序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游乐设施安全管理

2.1为了确保游乐设施正常运行,维护安全和良好秩序,提高设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游乐设施的安全,制定本规定。

2.2所有游乐设施均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3所有游乐设施每周应进行一次常规设备运行状况和安全检查。

2.4所有设施应按规定进行润滑处理。

2.5所有设施每月进行一次大型检修,对隐患及时修理排除,保证设施的完好性和正常运行。

2.6所有设施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系统维修检查,对周、月维修计划进行总结并记录在案,排除各种故障。

2.7每年针对设施的磨损程度、使用程度进行维修,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2.8定期对设施的维修、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以上要求,各项目管理或承包单位应严格执行,检查内容要详细记录,以确保设施的完好性、安全性。

3游乐设备质量检验管理

3.1新购进的游乐设施必须有生产厂家的相关证明(包括厂家生产资格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等),到当地质检局领取注册登记表。

3.2一般游乐设施,到当地局、县区特种设备质检部门办理注册登记表;锅炉压力容器类设备,到市级质检部门注册登记;陀螺类、滑索类游乐设备需在省质检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3.3办理好注册登记后,在质检部门领取特种设备施工备案表和特种设备注册代码单,认真填写该表的内容并上报。

3.4得到质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