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说课稿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1页
将相和说课稿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2页
将相和说课稿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3页
将相和说课稿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4页
将相和说课稿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8-将相和说课稿教学设计一等奖将相和说课稿教学设计一等奖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的您有所帮助。

1、将相和说课稿教学设计

将相和说课稿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认识璧、臣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划等3个多音字,会写召、臣等13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6个词语。

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概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搭石》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板书课题,读题。

3.词句快读游戏。

(1)出示第一组词语。

召集大臣商议解决

(2)出示第二组四字词语。

理所当然无价之宝完好无缺同心协力

(3)出示句子。

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

小结方法:阅读的时候,从普通词语到四字词,再到句子,逐渐扩大视域,变成一眼能看清楚几个词甚至整句话的阅读,这就是连词成句的阅读方法。

二、学习方法,提高速度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要求记下所用的时间,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提示:记录的时间是指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的时间,而不是目光扫过文字的时间。)

2.出示检测题,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1)选择题

①《将相和》的故事发生在()

A.春秋时代B.战国时代C.秦朝

②渑池会上,蔺相如要求秦王()

A.击缶B.鼓瑟C.唱歌

③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是()

A.蔺相如对廉颇说的B.蔺相如对门客们说的C.蔺相如对赵王说的

(2)判断题:

①战国的时候,秦国很强大,常常侵犯别的国家。()

②秦王要拿十座城来和赵国换和氏璧,不换的话,就要攻打赵国。()

③蔺相如半夜自己带着和氏璧,偷偷回到了赵国。()

④渑池会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跟廉颇一样高。()

⑤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觉得很惭愧,穿着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去请罪。()

3.出示文段,读下面文段,一眼看到了哪些内容?

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

预设1:我一眼看到了秦国的国君。

预设2:我一眼看到的内容是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

小结:有的同学一眼看到了词,有的同学一眼看到句子,甚至有的同学一眼看出它的意思,正是因为用上了连词成句的方法,才能提高阅读速度,更快地把握文段内容。

4.浏览课文,拓展阅读方法。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谈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更快地读懂课文。

预设1:遇到不懂的词语我就暂时忽略,不回读。比如我只知道渑池是地名,缶瑟是两种乐器,虽然不明白词语的具体意思,但是不影响理解课文,所以我就没管它们,继续读下去。

预设2:边阅读边思考,也能提高阅读速度。读到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这一句,我就明白了蔺相如已经作好了两手准备来对付秦王。

5.小结方法。

三、再读课文,把握故事脉络

1.释题:将相和是什么意思?

2.用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三个故事。

预设: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

教师随机贴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

起因

经过

结果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面的表格。

4.借助图表,说说这篇课文的内容。

战国时期,赵国得到和氏璧,秦王企图骗取和氏璧,蔺相如机智勇敢保护和氏璧,最后完璧归赵,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鼓瑟,蔺相如看秦王侮辱赵王,逼秦王击缶,最后又立了功,被封为上卿。廉颇不服气,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廉颇知道后负荆请罪。最后二人和好。

5小结: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了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下一节课深入认识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

四、学习生字词

和氏璧大臣强逼允诺划归典礼廉颇抵御

推辞侮辱击缶削弱负荆请罪无价之宝

1.学生读生字词。

2.理解负荆请罪和无价之宝的意思。

3.学习多音字。

4.指导生字。(臣、缺)

五、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运用本课学过的连词成句的方法阅读必读书目。

六、板书设计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6、将相和

集中注意力

不回读完璧归赵渑池会面

连词成句地读

跳读负荆请罪

边读边思考

2、影子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影子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引出影子。像我不是我,常常跟着我,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和它说说话,就是不开口。

2.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板书:影子)

3.指名读课题,注意读准影字是后鼻音,子字念轻声。

4.(出示书上插图)看图:这就是影子。看看图,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猜谜语引出课题,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又能紧扣课题。课题中的影字是本课的生字,在读准后鼻音的同时,还要通过图画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影子,实现识字教学音形义相结合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影子在哪里呢?听老师读课文,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师范读)

2.影子在哪里呢?学生回答(出示词卡跟着我陪着我好朋友)指名读这三个词语,注意读准这三个词语中的轻声。

3.你能用这三个词语说一说吗?PPT映示:影子()、()就像是我的()。

4.影子和我们形影不离,就让我们走近它去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

在初读环节,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范读,所起到的示范作用是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最高效的方法。无论是听,还是读,都应该带着目的去进行。影子在哪里,并用一句话进行概括,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整首儿歌脉络和重要内容的整体把握,让学生对儿歌有一个整体感知。同时,这一环节的设计也是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说一说你看见影子了吗?它在哪里?

2.影子在前,影子在后。(相机出示生字卡片:前后)指名读。(生起立,做动作读词)向前一步读读前字,后退一步读读后字。

3.看图,填一填:影子在小女孩的()面,影子在小男孩的()面。

4.想一想:影子为什么会在女孩前面,在男孩后面呢?(背对着太阳站,影子就在身体的前方;迎着太阳站,影子就在身体的后面)

5.(做实验:感受我们动,影子也会动)这就叫跟着。(出示句子: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指名读,齐读。

6.我们到哪里,影子就跟着我们到哪里,多有趣啊!我们一起再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

借助情境,辨别方位,会用词语前后左右来表达方位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而方位词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困难,借助图画,利用直观的方式能有效降低理解的难度。边做动作,边理解词语,这一设计正体现了语文学习联系生活的特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双管齐下,事半功倍。

四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你还在哪里能找到影子呢?(映示课文第2自然段)指名读。

2.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出示生字:左和右)指名读,注意左字是平舌音。

3.教学左和右的字形。这两个字上半部分的一丿就表示手。左字下面是个工。右字的下面是个口,表示口手并用帮助别人。

4.举起左手认认左字,举起右手读读右字。(举手,做动作读词)

5.左和右分别表示两个相反的方向,但是,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变成词语左右时,就表示身边。影子常常陪着我,伴我左右。它真是我的好朋友啊!(出示词语:好朋友)指名读。识记生字友,看一看这个字,你会记吗?(友字就像上下两只紧握的手)和你们的好朋友握握手吧。再读词语好朋友。

6.齐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

识记生字,再也不是各部件间简单的加加减减。要想让学生牢牢记住生字,领会汉字文化,就要从字理层面去探究构字原理(如左右友的字理讲解),理解了自然不易忘记或者混淆。口读、眼观、耳听、心想等多感官识字,调动身体大部分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就会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提高记忆效果。

因此,在理解了构字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动一动,举举左手和右手,既有趣又加强记忆。左右分开讲代表方位,合起来表示身边,让学生体会到了中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小结全文

1.(指板书,认读生字,复述课文)影子在前,在后,在左,在右。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2.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

借助板书尝试背诵课文,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尝试背诵,这是一种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通过诵读儿歌、儿童诗,展开想象,学生可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读出自己的感受,品味语言的精妙。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六辨别方向,用方位词说话

1.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同学,说说:我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变换句式再说一说:()在我的前(后、左、右)边。

设计意图

理解是前提,积累是基础,然而语文学习最终的目的是表达与运用。只能理解而不能运用的词语是消极语言。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词语才是积极的语言。本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是对整节课知识要点的复习巩固。

七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影子、前后、左右、黑狗、它、我、在、好朋友。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2.教学新的偏旁:宝盖头、女字旁和月字旁。在生字中找到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它好朋,看清形,读准音。

3.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我字。①教学新笔画斜勾,跟老师读,小手书空。②出示生字我,指名认读,我就是指自己。出示我字的笔顺表,学生自学笔顺。③教师范写,提示:起笔短撇低一点,右边的斜勾长一点。学生书写。

(2)指导书写好字。①(出示图片)好字就像一个妈妈怀抱着孩子的样子,左边一个女字旁,右边一个子。②复习偏旁女字旁,观察:女字旁和女字有什么不一样?③教师范写好字,长横缩短变成提,左横偏高右横低。④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指导书写在和后字。①出示生字,指名认读。②出示笔顺表,自学书空。③教师范写:在字的一撇从横上斜下来,一竖写在撇下面。后字平撇短,竖撇长,一横长长在中间,口字扁扁在下面。④学生书写生字在和后,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识字教学中,认识新偏旁、写好新笔画不容忽视,而在教学中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还要引导学生总结偏旁代表的意思和新笔画的书写规律。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借助《笔顺表》和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关注生字的构形特点,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坐井观天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坐井观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三个字(沿、际、信);能正确写出八个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放开眼光,乐于去探索世界的道理。

二、活动重难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意义,明白放开眼光、乐于探索世界的道理。

三、活动准备

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结合图画理解题目坐井观天,引入小鸟和青蛙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新课

1.初读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解决沿、际、信的读法和写法,明白字的意思。

2.细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思考:大家一起想想在小鸟眼中和青蛙眼中,天是什么样子的?(小鸟:无边无际;青蛙:井口大)进一步引导:为什么在它们眼中天不一样大呢?(结合课本插图,找出原因在位置不同)

(三)拓展

角色扮演游戏:6个学生围城一个圈扮演井,一名学生扮演青蛙坐在井里,一名学生扮演小鸟在井外。游戏开始,老师在黑板上写词天很蓝,问井底小朋友知道老师在做什么吗,再问小鸟扮演者。通过不同回答,让学生体验坐井观天的局限性,从而得出只有跳出来,才能放开眼光看得更远的道理。

(四)总结与作业

总结:今天学生什么字词,明白了什么道理。作业:把坐井观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小鸟站在井沿天空无边无际

青蛙坐在井底天空井口那么大

位置不同,眼光不同跳出来,放开眼光,看的更远。

六、教学反思

4、寒号鸟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寒号鸟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寒号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7个生字;会写面、朗、枯3个生字。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形象,为学习第二课时打好基础;

4.能掌握带得字的短语。

教学重难点:

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形象;用带得字的短语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走进故事

1.创设童话情景,板贴寒号鸟。

大家的精神状态真不错,给大家奖励一个故事,想不想听?听!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陡峭的高山,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冬天的夜晚,如果你从山脚下经过,就会听到崖缝里传来小动物的哭叫声,哆啰啰,哆啰啰,这个小动物呀,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寒号鸟。

(贴课题,跟老师一起读课题)

2.这里面有一个多音字,哪个小火眼金睛发现了?生答。师总结。

号,表示叫声的时候读hao,看这个词号叫。

寒号鸟大多数人都没见过,今天老师把它带来了,看,谁来说说它长什么样?生答。师:因为它害怕寒冷,喜欢哭叫,所以人们就叫它寒号鸟。

寒号鸟还有一个邻居,你们看,是谁呀?喜鹊。认识生字鹊。

二、整体感知

边听课文录音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刚才大家读得都很认真,今天的故事就藏在这四幅图里,谁能把这几个句子补充完整,连起来说一说。自己快速说一说。

三、了解住所、介绍邻居

1.那你们知道这两个邻居住在哪里吗?课文哪里告诉你的?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两个邻居分别住在那里?

2.学习多音字当

3.在第一段里,老师发现有许多这样的词语:一堵石崖。请你读。请你找一找,第一段里还有没有类似的词语?

预设:一道缝一条河一棵大杨树

4.学习生字面。

我们来做一做面对面的动作,和你的同桌,面对面点个头,面对面拍拍手。

四、初步感知两种动物形象

这对邻居发生了什么呢?请一位男生读第3段、一位女生读第4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喜鹊、怎样的寒号鸟?

(一)这是一只怎样的喜鹊?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

预设1:勤劳的喜鹊

①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生回答)

师: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喜鹊很勤快?圈一圈。

(1)一早

一早是多早?

可能:早上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喜鹊一早飞出去了

大公鸡还在窝里呼呼大睡,喜鹊一早飞出去

小朋友还没有起床,喜鹊一早飞出去

(2)东寻西找

找过哪些地方?往东飞过高山、原野去寻,往西飞过树林、草原去找,这就是东寻西找。

(3)一些:飞遍千山万水,才找到一点点材料。

(4)忙着:一刻都没有停歇,一回来就抓紧时间做窝。

师:这真是一只勤劳的喜鹊啊!谁来做做勤劳的喜鹊,读一读。自己准备,指读3个。

请女生一起读读这段话。

学习二类字衔和生字枯朗。

还是一只怎样的喜鹊?

预设2:热心的喜鹊

②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师:多热心啊,谁来劝劝寒号鸟?

(二)喜鹊这么勤劳、热心,它的邻居寒号鸟呢?

这是一只怎样的寒号鸟?

预设1:懒惰的寒号鸟

(1)只知道出去玩:寒号鸟整天就知道出去玩,除了玩还是玩,一点也不想着做窝

累了就回来睡觉:寒号鸟白天就知道出去玩,不累就一直在外面玩,只有玩得累才会回家。

是啊,看来寒号鸟人生只有两样头等大事:一样是玩,另一样就是睡觉。

(2)一个却字和喜鹊形成鲜明的对比。

(3)男生一起读,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预设2:不听劝告的寒号鸟

1.你能做做动作么?躺。它可真悠闲啊!

再看看寒号鸟说的话,它称呼喜鹊为什么?傻喜鹊。你们说喜鹊傻不傻?真正傻的是谁?寒号鸟认为喜鹊的好言相劝是在干什么?吵它烦它。

2.现在和同桌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想一想,寒号鸟和喜鹊是用怎样的语气说这些话的?

3.谢谢刚才朗读的小朋友,谁想来挑战他们。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

4.那就让我们合作着再来读一读。想当小喜鹊的请起立,想当寒号鸟的坐在座位上,边读边做动作,还要注意表情哦。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这段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短语冻得直打哆嗦,你来读一读?

你会做这个动作吗?能不能通过你的声音读出寒号鸟的冷?

2.这样的短语还有很多,当很热的时候我们可以说热得

笑的时候可以说急的时候可以说

课堂检测。

5、寒号鸟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寒号鸟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寒号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7个生字;会写面、朗、枯3个生字。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形象,为学习第二课时打好基础;

4.能掌握带得字的短语。

教学重难点:

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形象;用带得字的短语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走进故事

1.创设童话情景,板贴寒号鸟。

大家的精神状态真不错,给大家奖励一个故事,想不想听?听!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陡峭的高山,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冬天的夜晚,如果你从山脚下经过,就会听到崖缝里传来小动物的哭叫声,哆啰啰,哆啰啰,这个小动物呀,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寒号鸟。

(贴课题,跟老师一起读课题)

2.这里面有一个多音字,哪个小火眼金睛发现了?生答。师总结。

号,表示叫声的时候读hao,看这个词号叫。

寒号鸟大多数人都没见过,今天老师把它带来了,看,谁来说说它长什么样?生答。师:因为它害怕寒冷,喜欢哭叫,所以人们就叫它寒号鸟。

寒号鸟还有一个邻居,你们看,是谁呀?喜鹊。认识生字鹊。

二、整体感知

边听课文录音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刚才大家读得都很认真,今天的故事就藏在这四幅图里,谁能把这几个句子补充完整,连起来说一说。自己快速说一说。

三、了解住所、介绍邻居

1.那你们知道这两个邻居住在哪里吗?课文哪里告诉你的?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两个邻居分别住在那里?

2.学习多音字当

3.在第一段里,老师发现有许多这样的词语:一堵石崖。请你读。请你找一找,第一段里还有没有类似的词语?

预设:一道缝一条河一棵大杨树

4.学习生字面。

我们来做一做面对面的动作,和你的同桌,面对面点个头,面对面拍拍手。

四、初步感知两种动物形象

这对邻居发生了什么呢?请一位男生读第3段、一位女生读第4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喜鹊、怎样的寒号鸟?

(一)这是一只怎样的喜鹊?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

预设1:勤劳的喜鹊

①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生回答)

师: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喜鹊很勤快?圈一圈。

(1)一早

一早是多早?

可能:早上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喜鹊一早飞出去了

大公鸡还在窝里呼呼大睡,喜鹊一早飞出去

小朋友还没有起床,喜鹊一早飞出去

(2)东寻西找

找过哪些地方?往东飞过高山、原野去寻,往西飞过树林、草原去找,这就是东寻西找。

(3)一些:飞遍千山万水,才找到一点点材料。

(4)忙着:一刻都没有停歇,一回来就抓紧时间做窝。

师:这真是一只勤劳的喜鹊啊!谁来做做勤劳的喜鹊,读一读。自己准备,指读3个。

请女生一起读读这段话。

学习二类字衔和生字枯朗。

还是一只怎样的喜鹊?

预设2:热心的喜鹊

②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师:多热心啊,谁来劝劝寒号鸟?

(二)喜鹊这么勤劳、热心,它的邻居寒号鸟呢?

这是一只怎样的寒号鸟?

预设1:懒惰的寒号鸟

(1)只知道出去玩:寒号鸟整天就知道出去玩,除了玩还是玩,一点也不想着做窝

累了就回来睡觉:寒号鸟白天就知道出去玩,不累就一直在外面玩,只有玩得累才会回家。

是啊,看来寒号鸟人生只有两样头等大事:一样是玩,另一样就是睡觉。

(2)一个却字和喜鹊形成鲜明的对比。

(3)男生一起读,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预设2:不听劝告的寒号鸟

1.你能做做动作么?躺。它可真悠闲啊!

再看看寒号鸟说的话,它称呼喜鹊为什么?傻喜鹊。你们说喜鹊傻不傻?真正傻的是谁?寒号鸟认为喜鹊的好言相劝是在干什么?吵它烦它。

2.现在和同桌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想一想,寒号鸟和喜鹊是用怎样的语气说这些话的?

3.谢谢刚才朗读的小朋友,谁想来挑战他们。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

4.那就让我们合作着再来读一读。想当小喜鹊的请起立,想当寒号鸟的坐在座位上,边读边做动作,还要注意表情哦。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这段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短语冻得直打哆嗦,你来读一读?

你会做这个动作吗?能不能通过你的声音读出寒号鸟的冷?

2.这样的短语还有很多,当很热的时候我们可以说热得

笑的时候可以说急的时候可以说

课堂检测。

6、女娲补天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女娲补天》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得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3.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语言。

4.了解神话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2.复述《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1.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2.能抓住重点词语有条理地复述《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通过对比,体会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等叠词的妙处;能抓住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等词展开合理的想象;能抓住女娲补天时的动词,学习如何按顺序表达。

3.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1.学生自主交流读过的神话故事。

2.板书课题《女娲补天》,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么补天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评价,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品味语言

(一)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女娲为什么要补天?用勾画相关句子。

2.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师相机板书:天塌地陷)

(2)你从哪些词语感到了可怕?(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相机指导书写隆、塌、燃、熊)。

(4)对比读,让学生抓住不同处谈感受,从而体会叠词的效果。

远远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块,露出一个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远远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叠词。

(二)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过渡:人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人类之母女娲,又怎么会袖手旁观呢?

1.默读课文,思考: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做了哪些事?

2.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梳理文章脉络。(灭火救人寻找彩石炼石补天)

3.四人小组合作:(1)再读课文;(2)把描写女娲补天过程的句子用~~~~勾画出来,并在句子旁简要批注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出示句子。

预设1: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指名读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抓住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等词语,体会女娲寻石的困难。(相机指导书写缺;相机板书:不怕困难、不怕危险)。

(3)展开想象:女娲可能到过哪些地方寻石?遇到过哪些困难?结果怎么样?

(4)指导朗读。

预设2: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佷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指名朗读,交流感受。

(2)指导书写冶、炼、盆。

(3)圈出描写女娲动作的词,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动作是按照先后顺序写的,抓住这些动词就能将这段故事讲得通顺、有序。

(4)指导朗读。

7、女娲补天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1.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2.能抓住重点词语有条理地复述《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通过对比,体会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等叠词的妙处;能抓住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等词展开合理的想象;能抓住女娲补天时的动词,学习如何按顺序表达。

3.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1.学生自主交流读过的神话故事。

2.板书课题《女娲补天》,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么补天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评价,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品味语言

(一)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女娲为什么要补天?用勾画相关句子。

2.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师相机板书:天塌地陷)

(2)你从哪些词语感到了可怕?(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相机指导书写隆、塌、燃、熊)。

(4)对比读,让学生抓住不同处谈感受,从而体会叠词的效果。

远远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块,露出一个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远远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叠词。

(二)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过渡:人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人类之母女娲,又怎么会袖手旁观呢?

1.默读课文,思考: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做了哪些事?

2.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梳理文章脉络。(灭火救人寻找彩石炼石补天)

3.四人小组合作:(1)再读课文;(2)把描写女娲补天过程的句子用~~~~勾画出来,并在句子旁简要批注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出示句子。

预设1: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指名读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抓住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等词语,体会女娲寻石的困难。(相机指导书写缺;相机板书:不怕困难、不怕危险)。

(3)展开想象:女娲可能到过哪些地方寻石?遇到过哪些困难?结果怎么样?

(4)指导朗读。

预设2: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佷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指名朗读,交流感受。

(2)指导书写冶、炼、盆。

(3)圈出描写女娲动作的词,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动作是按照先后顺序写的,抓住这些动词就能将这段故事讲得通顺、有序。

(4)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具有神性的特点。

2.能复述《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明体裁

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讲故事时,只有突出其特点才会更加吸引人。《女娲补天》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知神性

1.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很神?也就是人不可能想到的、做到的?默读课文找一找,用()标出让你感受到神奇的句子。

2.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内交流整理。

3.全班交流。

预设一: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女娲之伟大,是造人之神,有不世之功。

预设二:不知过了多少年时间之久远,女娲是长生的。

预设三: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女娲是谈笑有神仙,往来无凡人。

预设四: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为了人类的幸福,女娲立下补天之志。

预设五: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补天这么艰难的事情,女娲居然完成了。

三、讲故事

1.根据板书提示,自由练习讲故事。

2.同桌互讲互评。

3.班内展示讲故事。

8、精卫填海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精卫填海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解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都和神话有关。谁来说说你对神话的了解?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精卫填海》,这篇课文和另外三篇不同,是一则文言文。

二、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练习写字。

(出示自学提示)

1.师:请大家读自读提示,按要求学习。

提示: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

2.师:课文读的这么熟练,把单字挑出来你还能读准么?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生字曰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日和曰的区别,曰字要写得扁平一些,中间的短横起笔靠着左边的竖,右边不能靠着折笔画。

3.引导学生读出课文恰当的停顿。

(1)师:文言文要读好停顿,才能读出韵味来。仔细听桑老师读,你再试着模仿读一读。

(2)师:在你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重点强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停顿。

(3)再来练习读文,指名读,男女赛读。

(4)学生齐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借助解释疏通文意。

1.课文读得有滋有味,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

2.用你喜欢的方式来理解这个故事。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4.结合刚才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么?

5.朗读并背诵课文。

(1)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再读课文。练习背诵。

(2)自由背诵课文.

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1.师:孩子们,我们都知道神话具有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这篇文言文中,你觉得哪些地方很神奇?

2.师讲述: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却不料发生意外,溺水而亡。但她不屈服与命运,化为了一只精卫鸟。我们再来看插图。

3.指导看插图:观察精卫的外形、动作、神态,说说此刻精卫眼中的东海是怎样的?(波浪滔天、十分凶险等)

4.面对波浪滔天,凶险的环境,精卫是怎么做的?精卫在填海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对这些困难,它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式:

面对狂风巨浪,精卫。

面对他人的不解和质疑,精卫。

面对,精卫。

学生根据句式汇报想象。

师:文中的精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来谈一谈。

出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引导:衔西山之木石只坚持了一天吗?(抓住常衔,想象精卫填海的时间漫长、意志坚定、毅力顽强)。板书:不屈不挠

五、拓展阅读(《学习巩固》13课《夸父逐日》)

1.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特征才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打开《学习巩固》42页,结合解释理解这篇文言文。思考:1.你觉得哪些地方神奇?2.夸父是个什么样的人?

2.推荐阅读《山海经》。

9、太阳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太阳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知识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熟背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德育目标: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熟背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难点: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熟背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等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简单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之前我们读过《后羿射日》这篇神话故事,文中讲后羿射掉了九个太阳,你认为是真的吗?为什么?你能结合你平时阅读到有关太阳的知识来说说吗?

小结:是呀,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又那么大那么热,怎么能射得下来呢?再说,一个太阳就那么热,要有十个太阳,不要说后羿,就是万物都无法生存。所以《后裔射日》只是个传说而已,要想真正了解太阳,我们必须用科学知识才能解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说明文《太阳》一课。

2、出示:说明文概念(指名学生读)

大屏出示: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设计意图]:开课前用《后羿射日》与资料交流作对比的形式,让孩子初步科学地认识太阳,从而从概念上区分神话和说明文的不同,为课中学习说明文做铺垫,以防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新文学体裁感到生疏。

出示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简单的说明方法。

三、出示前置性作业单,明确本课时交流任务。

1、查找有关太阳的知识:了解什么是说明文?

2、用一圈(圈生字)二画(画词语)三批注(用近义词、反义词或查词典的形式批注难理解词语的意思)的形式熟读课文。

2、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四、学生依据前置性作业单自学此环节学生在家自行完成,不占用课堂时间。

四、小组检查自学效果。1、课文朗读检测(四人小组轮读后相互及时纠错)

2、字词认读情况检测(四人小组分工认读,相互纠错)

3、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讲了太阳的那些知识)

[设计意图]:给孩子明确交流目标,让孩子有目的、有方法的去学。

五、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进行评价补充,教师相机指导更正。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读后师生互动强调重点字音、梳理难读句子。

★多音字差的四个字音

★认读生字:摄氏度sh野兽生存繁殖zh蔬shū菜较好治疗(注意带拼音的生字)

★交流摄氏度、繁殖两个词的意思。摄氏度:摄氏度符号摄氏度是目前世界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温标,用符号C表示现在的摄氏温度已被纳入国际单位制。★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生字书写指导:繁殖、蔬(强调:三个字笔画较多,书写时要结构紧凑,繁下面是系少一撇;蔬,左下最后一笔是提,右边中间是死亡的亡多一点;殖左边是歹字部。

2、课文主要主要讲什么?哪几个自然段讲特点?(1-3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讲太阳与我们的关系?(4-8自然段)

六、课堂延伸,拓展阅读。小组合作学习:是怎么写这些特点的?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太阳特点的句子后读读,想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2、组长根据汇报情况选择一个特点分工后进行全班汇报。

(1)、太阳的远:句子: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➊、引导学生发现句中的数字,体会通过数字具体说明的方法,感受这些数字的精确性、科学性。②、教师板书:列数字。

(2)、太阳的大:句子: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从句中的哪些信息点感受到太阳大的?(130万个地球)②、出示太阳与地球的课件图,让学生从直观角度进行比较,感受太阳之大。板书:作比较列数字

(3)太阳的热:句子: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4)①、抓关键词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太阳的热。小结:像这种将太阳比作大火球,将太阳的发光、发热的特点生动呈现出来的方法,叫打比方。

3、用人们熟知的钢铁碰到太阳变为汽来说明太阳的温度高,这种说明方法叫举列子。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4)指导朗读,深入体悟太阳特点及表达方法,自己练习朗读感兴趣的段落,要读出太阳的特点。

八、课堂练习:运用今天学过的说明方法,把下面句子说具体。

1、妈妈工作真辛苦。

2、月亮照在湖面上。

3、我的书包很大。

[设计意图]:孩子们容易把修辞手法比喻句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混为一体,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孩子们在争议中明晰在说明文中叫打比方,并通过说话练习检测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是否掌握刚学的几种说明方法,并及时纠正,使新学知识尽可能当堂消化。(6)、交流自己的句子,判断说明方法使用的准确性。

板书设计:

15.太阳

特点

远大热

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

10、小岛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小岛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01

教材解析

课文写的是一位将军到我国南海一个小岛视察的故事。将军在视察小岛时,意外地发现守岛战士居然在寸草难生的小岛上种了一块中国地图形状的菜地,吃晚饭时,战士们特意为将军准备了一盘小白菜,将军舍不得吃,将菜倒进汤里和战士们一起分享。故事以将军的视角,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情节,展现我国海防前哨守岛部队的生活,表现了驻守在小岛的战士们扎根海岛、艰苦守岛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02

学情分析

学生们大多生活在条件相对优越的城市乡村,对于海防前线的艰苦条件没有太多直观的认识。对海防边哨的重要性缺乏了解,所以课文相关资料的补充尤为重要。因此课前要求学生搜集守岛部队的相关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守岛战士们扎根海岛、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海岛及守岛部队生活的资料,按阅读提示,先自读自悟,把握主要内容;再以将军的口吻讲故事;最后结合资料,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涵。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讲述,了解课文内容。

2.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守岛战士们的爱岛、爱国之情,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以及报国之志。

重点

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

难点

感悟守岛战士们的爱岛、爱国之情,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以及报国之志。

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海岛及守岛部队生活的资料。

1课时

03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播放一段关于海岛的视频)同学们,看完了视频,你觉得这个海岛上的条件怎么样?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我国有很多这样的海岛,那里远离大陆,位置偏远,条件恶劣,但确实是祖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多么偏远,多么荒凉,我们的海防战士们都坚守在那里,保卫着祖国的海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与之相关的文章《小岛》。(板书课题:小岛)

二、初读课文,梳理情节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一位将军到我国南海一个小岛视察的故事。)

2.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指导学生识记。

3.再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试着从将军的角度,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

(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师生共同总结: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19自然段):发现菜地;第二部分(第20~35自然段):分菜同享;第三部分(第36~37自然段):将军敬礼。

4.小组合作,简述课文主要内容。

(1)全班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的内容简述。

(2)小组充分讨论,展示成果。

①发现菜地:将军发现小岛上竟然能种菜,非常惊讶,而且知道菜地的土和种菜的种子是战士们从家乡背来的。虽然受到秘书的劝阻,但将军坚持要留在岛上吃住一晚,目的是了解和推广种菜的方法,提升整个守岛部队的战斗力。

②分菜同享:将军知道自己晚饭有一盘菜时非常生气,质问队长战士们有蔬菜吃吗。听了队长的解释,看到菜地像中国地图,将军受到很大触动,他想把菜分给战土们。但战土们不肯接受,将军最后把菜倒进汤中,亲自给战土们舀菜汤,心底里为战士们所感动。

③将军敬礼:清晨,将军乘快艇离开小岛的时候,向着太阳、像中国地图的菜地、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三、体会将军的心理历程,用将军的口吻讲故事

1.根据提示,再读课文,带入角色,揣摩将军的心理活动。

提示:(1)当发现菜地时,将军不由得一愣,他在想

(2)当将军决定要留下来吃晚饭,他在想

(3)当将军看到炊事员端来一盘小白菜,他在想

(4)当将军看到中国地图形状的菜地时,他在想

(5)当将军听到队长的解释,将军鼻子发酸,他在想

(6)当将军给战士们舀菜汤时,鼻子又开始发酸,他在想

(7)离岛时将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在想

2.小组合作,用将军的口吻讲故事。

(1)出示要求:①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②抓关键词,揣摩人物的语气,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2)小组合作互讲,互提意见。

(3)全班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倾听、评价)

四、资料汇报,走进海防战士

1.学生汇报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是怎样的。(教师适时补充)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我们了解的关于守岛部队的生活的资料,说说你的理解。

(小岛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但战士们艰苦

奋斗的精神,关爱长者的言行,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怀让将军感动。将军的举动,饱含着对战士们的无限感激和深深的敬意。)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这样一群可爱又伟大的海防战士,有了他们的坚守,才有了我们安宁、和平的生活,让我们记住这群伟大的战士们,向他们致以最真挚的感谢!

六、布置作业

把你想对伟大的海防战士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小岛

发现菜地

分菜同享

将军敬礼

11、猎人海力布说课稿教学设计

猎人海力布说课稿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人物关系图,简要概括这个故事

2.研读关键情节,体会主人公海力布奉献自我的精神

3.从人物性格出发,选择合适情节,展开创造性复述

教学重难点:

借助关键情节,体会人物性格

从性格特征出发,展开创造性复述

教学过程

一、揭题倒入,初识猎人海力布

1.联系阅读体验,说说对猎人一词大家是如何理解的?

2.学生交流:捕猎为生的人,残忍的杀害动物的人,勇敢和猛兽搏斗的人

3.结合预习:说说你对文章中猎人的印象

二、借助人物关系图,概说猎人海力布故事情节

1.默读课文,说说看本文围绕海力布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关注人物:尝试按照出场的先后次序,把文章中的人物找出来(猎人海力布,小白蛇,村民)

3.以主人公为核心,利用人物关系图,概括故事。

(1)主人公海力布和这些次要人物都发生了哪些故事

海力布(拯救)小白蛇(酬谢报道)海力布(告知洪水消息)村民(怀疑)海力布(说出真相,变成石头)村民(后悔纪念)海力布

(2)在概括中相机教学酬谢的酬字的书写过程中,左边的酉下面一横不要遗漏,便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说说酬谢的意思(关注酬谢要给出报答的物品)

4.尝试着根据任务关系图,大概讲一讲这个故事

三、从具体情节出发,体会猎人海力布的性格特征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看你读到了一个怎么样的猎人海力布?你是从哪里看出这样的性格特征的?

2.联系具体文本,交流

(1)出示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

(2)出示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就多了

(3)出示要救乡亲们,只能

3.关注次要人物相关情节

(1)出示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无论如何都不要说出动物对他说的话,否则就会变成石头的这样的故事情节这段话能否删去?

(2)有人说,将海力布劝说村民二村民不信任的故事情节直接去掉,故事会更简单,海力布奉献自我的品质越突出,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四、从人物性格出发,尝试对猎人海力布展开创造性复述。

1.尝试转述

正因为海力布奉献自己,拯救他人的行为,所以获救的村民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他们将海力布的故事传到大江南北,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你会怎样和别人说一说这个故事。

(1)小组交流,以村民的视角转述这个故事需要注意什么?(人称的转变)

(2)小组交流,村民将这个故事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海力布奉献自己的伟大,你觉得哪些情节可以突出一些(关键情节)

(3)尝试转述其中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情节海力布劝说村民

2.尝试续编

我们作为村民转述的故事非常精彩,让听众感动,他们纷纷表示这样一位甘于奉献自己的猎人海力布,却以化作石头这样的一个悲剧结束了自己的的一生,实在是令人惋惜,你能为他重现创造一个美好的结局吗?

(1)小组合作,自由创编

(2)小组交流,比较,关注续编结局是否合乎情理,是否有铺垫

(3)展示

3.尝试变换顺序

出示《西游记》中《猴王出世》的开头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看到这样一段开头你迫切的想

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变换故事的顺序,将最吸引人眼球的情节放在故事开头。

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猎人海力布》讲的是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的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本文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充满想象力,且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海力布身上,展现的大爱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是传承此类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了创造性复述的要求和进行了实践训练,但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往往抓不住重点,条理不清楚,语句不简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铺设台阶,更好地帮助学生清楚、有条理、有重点地复述课文。先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抓住故事关键情节和线索,练习转变角色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最后借助小练笔,引导学生介绍海力布这块石头的来历。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些事情。

【过程与方法】

1.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部分。

2.能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尚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些事情。难点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部分。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民间故事。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3.熟悉故事情节,尝试详细复述故事。重点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难点熟悉故事情节,尝试详细复述故事。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名字叫《猎人海力布》,据说在我国某个地方,有一块神奇的石头,是一个叫海力布的猎人变的,人们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一个猎人怎么会变成石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看看吧。(板书课题:猎人海力布)

二、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故事中的海力布几次救人,救人后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两次救人。第一次救白蛇,得到宝石;第二次救乡亲,变作石头。)

2.师:整个故事的脉络就很清楚了,可以分成两个小故事:海力布救白蛇得到宝石;海力布救乡亲变作石头。

3.海力布为什么会由得到宝石最后变作石头呢?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因为得到宝石后,只要嘴里含着宝石,海力布就可以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但是不能将动物的话告诉别人,否则,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4.你是从哪个故事中发现的这个线索呢?(海力布救白蛇得到宝石。)

5.原来后一个故事的发生在前一个故事这里埋下了伏笔。那么海力布泄露了什么机密,从而导致自己变成了石头呢?(鸟儿说的话: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

6.你觉得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热心助人、舍己救人。)

三、再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1.学习生字词。(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教师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识记生字。(2)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2.师:回忆以前学过的复述课文的方法。(1)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2)教师总结:可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内容,按顺序复述,不遗漏重要情节;遇到人物的对话,可以从直接引语转化为间接引语。

3.如果我们要复述《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应该怎么复述呢?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①哪些信息比较关键,不能遗漏?

②人物的对话怎么转述?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①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救白蛇得到宝石使用宝石的禁忌海力布听到灾难降临的消息劝乡亲搬家救乡亲变作石头

②不是简单地改变人称,要整合对话内容,提取核心信息。

课件出示:原文改为转述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小白蛇说,她是龙王的女儿,她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海力布。海力布要什么珍宝都可以,如果不喜欢珍宝,可以要龙王含在嘴里的宝石。只在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3)对比原文和转述后的内容,看看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内容,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复述故事,看看谁讲得清楚明白。

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练习复述故事。

②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在班上进行展示。

猎人海力布救乡亲变作石头救白蛇得宝石舍己救人热心助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部分。2.能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重点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部分。难点能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上堂课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回忆一下,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个故事?(抢答)

二、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情感

1.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变作了石头,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令人感动,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1)分角色朗读第7~11自然段。

(2)学生谈自己朗读后的感受。

2.海力布是怎么成功地劝乡亲们搬家的呢?

(海力布劝说乡亲经历了两个过程。先直接劝搬家,乡亲们不愿意;海力布说出了实情,自己变成了石头,这时乡亲们才相信了海力布说的话,带着全村人搬家了。)

三、变换角色,创造性复述故事海力布无法劝说乡亲离开,说出实情后变成石头,这是故事的重点部分。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故事中,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来讲一讲这部分内容。

提示:

①面对洪水即将侵袭,海力布作为知情人,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会怎样劝说不知情的乡亲呢?看到乡亲不愿意离开,海力布的心情、语言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最后是怎么决定说出实情的呢?

②作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乡亲,忽然听到要搬家,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看到海力布说出实情后变成石头,你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1.自选一个角色,小组内交流、讨论、练习。

2.集中展示。

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位导游,正带领着游客游览这块叫海力布的石头,你会怎么介绍这块石头的来历?

(1)提示:

①开头交代清楚海力布是一位猎人,他热心助人。

②讲清楚两个主要故事:海力布救白蛇得到宝石、救乡亲变作石头。

③交代清楚宝石的秘密:含在嘴里可以听懂动物们说的话;动物说的话不可以告诉别人,否则就会变成石头。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3)全班展示,评选出介绍得最好的学生。

五、布置作业将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配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板书梳理

12、将相和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将相和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后反思:

设计思路: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本课在回顾《搭石》一课的学到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新学习一种新的阅读策略连词成句地读。因此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在第一课时中除了解决本课的生字词,还要掌握新的阅读方法,带着这个方法在课堂上去阅读《将相和》,并将此方法进行拓展,能连词成句地更好更快地阅读课外其他书籍。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从导入旧知,接着进行从词到短语到句子到文段,最后到整篇课文的连词成句方法的训练,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运用好阅读策略。学生已经预习课文生字词的基础上,学完方法,学习生字词,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流畅。

2.这节课是我第一次作为师傅指导徒弟上的一节公开课。说来实在惭愧,我真的还不能作为其他年轻教师的指导者,因为我教学经验尚浅,并且在公开课、常态课、语文教研路上还需要一步一步地学习和磨练。

教学反思

《将相和》是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三个故事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叙写,每个小故事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联系紧密。前两个故事中蔺相如屡次立功,职位超过了老将廉颇,引起了廉颇的不满,才有了第三个故事。将、相由不和到和,表现了他们二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情怀。

在执教《将相和》这篇文章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本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因为头天晚上进行了预习,所以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接着我以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为例,带着学生们找出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乘胜追击,提问,你对这个故事当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在这里,我本来原先设计的问题是,你认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可是在分析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我听到有个别学生已经在评价秦王和赵王,所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他们的思考面,我临时把问题改了,没想到,一改,真的是激起了他们的讨论热潮。对于秦王,同学们都认为他不守信用,不讲诚信,甚至有的同学说秦王贪财,我赶紧纠正,秦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秦王是一国之主,财富享用不尽,用贪财不太合适吧?学生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说换个词语,有的学生说喜爱奇珍异宝,我说这个可以,通过对秦王人物形象的分析,我提醒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还要考虑到他的身份和地位,以便使用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和表达接着是对于蔺相如的分析,学生们分析的都很到位,用词也比较准确,学生们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词语和句子,对人物进行了分析

对于第一个故事的分析,很细致,所以就为第二和第三个故事打好了基础,学生们用分析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分析了下面两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还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了人物性格特点,所以虽说第一个故事用的时间比较长,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还是在一节课就完成了所有的任务!

课后再回顾课堂,虽然顺利完成了所有的任务,还是觉得自己在课堂上说的多,没有完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些越俎代庖,如果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发言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