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欣天普内阻仪使用说明书_第1页
北京欣天普内阻仪使用说明书_第2页
北京欣天普内阻仪使用说明书_第3页
北京欣天普内阻仪使用说明书_第4页
北京欣天普内阻仪使用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产品简介………1第二章:电池维护新技术-—内阻测量分析……………1第三章:特点…………2第四章:技术参数…………3第五章:使用方法………4§1.仪器面板及功能键定义………4§2.操作流程图…………………5§3。测量采样………5§4.U盘自动写文件………………8§5.参数管理………9§6.记录查询………10第六章:出厂内阻不一致环境下的测试判读方法……11第七章:其它……………12§1.测试夹的使用………………12§2.注意事项………12第八章:随机附件………13ﻬ第一章产品简介§1.自国际电工IEEE—1188—1996为蓄电池的维护制定了以定期测试内阻预测蓄电池寿命的标准以来,国内至今尚无对应的标准。社会需求是迫切的: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普及,通讯电源,网络供能,动力机组,发送配电,以上各行业使用的蓄电池组数量激增.蓄电池组的安全维护与国际标准接轨已势在必行,难以接轨的原因之一是缺少相应的内阻测试装备,进口产品(如美国,日本,德国)的价位都高居数万元之上,仅有三峡,核电,股市及卫星发射等少量高端用户用得起,国内针对大量低端用户市场的研发步伐正在加快,但该产品存在特有的技术难度,少数已投放市场的国内产品在方法、品种、指标、价位上尚难尽如人意.§2.HL—2000系列蓄电池内阻测试分析仪表在国内一枝独秀,不仅仅是因为它独家通过信息产业部电源检测中心的测试,更因为它选择了最先进最实用,技术难度也最大的交流内阻技术方案,且在切实地攻克了交流法中抗噪声及干扰等要害技术难题后,成功实现了在线并机充放电状态下测试数据的准确稳定,同时也开发了自动巡测,合理配线,装卡夹具,组网通讯,预警分析等一大批低成本配套技术(含专利),从而为蓄电池故障早期预警技术的推广提供了高性能低价位的专业技术装备。§3。中文型便携式蓄电池内阻测试分析仪是HL—2000系列中、具有中文引导界面集多项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最新品种。目标主要定位是为-48V通讯(含移动)电源和电力系统220V直流屏电源的人工维护提供一种“半自动万用表式”的专业仪表。“万用表式”是指象万用表一样简便实用,“半自动”是指能运行预警算法在内的辅助判读软件,并能以图标方式显示判读结果,为内阻数据的判读提供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具有“万用表式+半自动判读”特征的专业仪表必将成为蓄电池维护工程师手中的得力工具,并改变长期以来蓄电池维护在整体上缺少标准专业装备的格局。§4.其中,AU1760、LU1760(BRI—06C)型具有最大16组、每组最大110节的存储容量,足够存储一个工作日的采集量;可现场判断、现场查询;还可使用U盘把数据转存至管理计算机,配合完善的蓄电池预警管理软件,可对省级公司内的全部蓄电池维护资料建立数据库和实现无纸化管理。第二章电池维护新技术——内阻测量分析随着VRLA越用越多,其维护压力也越来越大。VRLA后备电池组正面临三大困扰:(1)除放电校核试验之外,在规定的二次放电之间没有方便有效的补充测试手段。(2)现有的电池监测系统只检测端电压一个参数,故只能提供发生电池故障的事后报告,不具备事先预警能力。(3)国产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普遍与进口电池差距较大。在解决三大困扰的各种技术方案中,没有比发展推广内阻测量分析技术更加现实的方案了,其原因是内阻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物理量,与电池性能存在比端电压更为紧密的相关性。大量实验数据证明:在电池寿命期内,其实际容量的单调下降,总是伴随着内阻的单调上升,在同一条件下测量比较内阻的变化可以对电池性能提供预警信息,这一结论也得到资深专家的认可。现在更多的专业人士认识到:在电池的生产、储存、安装和运行维护中把内阻一致性控制在合适的指标内,对电池的安全使用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存在诸多困难因素,如:μΩ量级精确测量的技术难度,在线干扰问题,温度和实际荷电量造成内阻的不利波动及缺少相应的技术规范等等,使这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物理参数至今未能得到应有的开发利用。内阻测量分析技术的实用化,在硬件上需要研制可以抗在线干扰的精确采集平台,在软件上需要开发针对不同对象的处理方案.有两种基本的软件处理方案:(1)互比较方案:其算法是比较同一组电池之间内阻的差异,适用于出厂内阻一致性较好的电池组(如进口电池).特点是不必依赖于历史数据,可自动消除温度、实际荷电量等对电阻数据的不利影响,现场测量一遍可立即得到分析结果。(2)自比较方案:其算法是比较各单节电池内阻的历史数据变化,适用于出厂内阻离散性较大的国产电池。特点是需要一定时间积累采集数据,同时因采集时间不同而必然带来的温度、实际荷电量的不同将影响判别效果.HL-2000内阻测试分析仪是可以提供μΩ量级测量精度和良好抗干扰能力的硬件采集平台,其中880以上各型仪表均可存储记录8组以上、每组110节电池的内阻和端电压双参数;并可通过U盘转存至管理微机构建历史数据库,管理软件可分别显示互比较直方图和自比较折线图。适合于电池组验收、组装、日常维护和故障预警各个环节的应用,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章特点§1.抗干扰:蓄电池充放电波形及开关噪声基本上不影响精度。§2。专用测试夹:专门开发了把接触电阻影响减至最小的专用测试夹和专用测试头。§3.简便实用:无需任何外部调整,一插即用.§4.快速读数:数据重复更新周期4秒,伴有弱声提示。§5.数据储存:最大可储存1760节电池数据,可翻页查询,方便整组数据记录.目视确认后按【右键】暂存,可避免人为差错。§6.直观中文显示:湖蓝色背光中文界面、美观清晰,用图标显示判读结果、简单易懂。§7.计算机管理:通过USB接口使用U盘上传数据进入计算机管理数据库,可提供计算机分析管理软件(企业版分析管理软件选购).第四章技术参数§1。最大存储电池数量:16组×110节电池/组§2。统计判读电池数量:4~110节/组§3.测判电池类型:VRLA(阀控铅酸蓄电池)§4.内阻:量程:0.00~39。99mΩ分辨率:0.01mΩ测量精度:±(5%+6)§5。电压:量程:0。00~16。00V分辨率:0.01V测量精度:±(2%+3)§6.体积:交流型205×205×195(长×宽×高)重量:交流型4。5kg§7.供电:交流型:220V/50Hz§8.工作环境:(1)环境温度:5~45(2)相对湿度:10~70%

第五章使用方法§1.仪器面板及功能键定义键定义表键名位置点按功能长按功能(—)(左键③)左“电池序号"减1全清除确认(↔)(中键④)中切换标准参数确认(+)(右键⑤)右“电池序号”加11)“组序号”加12)确认设置注:(1)“点按"指按键时间<1秒,可听到一声蜂鸣提示。(2)“长按”指按键时间>1秒,听到第二声蜂鸣提示后松键。(3)“电池序号”指测量时电池顺序号,范围:01~110.点按【右键】,电池序号自动加1,点按【左键】,电池序号自动减1.(4)“组序号"指记录时的分组序号,范围:1~16。长按【右键】,完成本组统计计算后组序号自动加1.(5)面板图中左①直流型为电源开关;交流型为电源插座.(6)所有功能键使用请参照屏幕中文提示操作。§2.操作流程图(1)流程以【中键】作为功能切换键,点按为顺序切换,长按可直达采样.(2)图1虚线框内为辅助功能,用于参数管理和数据查询(图1单线所示流程)。虚线框外为主功能,用于测量和上传数据(图1双线所示流程)。图1操作流程简图以下分别叙述各种功能的进入、退出方式及显示界面和操作特点:§3.测量采样(1)进入方式:①上电启动后不按键6秒后自动进入。②退出管理摸式后自动进入。③每次点【右键】存储后自动进入。④存储数据16组以下时,在①~③各参数管理项目下长按【中键】进入。⑤退出临时查询时自动进入。(2)移夹提示(移夹页):进入采样前应根据移夹页的提示,夹稳电池两个极柱。移夹页的显示格示:01-012#01-012#移夹后点中键进入采样!当点按右键储存后显示格式变为:01-001#01-001#夹稳后点中键进入采样!移夹页下,同时伴有蜂鸣器“嘀嘀”音响提示、正确移夹后,点按【中键】正式进入数据采样(采样页).(3)数据采样(采样页):①测量夹必须按红正、黑负正确夹住被测电池的极柱.②采样页每4秒更新一次,更新同时伴有“嗒”声提示.。采样页的显示格式:组序号电池序号内阻采样值01―01―001#R=1.10mΩ[采样]V=2.10v[采样]vb=00.01v状态提示电压采样值当内阻采样值R〈1。000mΩ时、内阻显示单位自动改变为uΩ,采样页的显示格式相应改变为:组序号电池序号内阻采样值01―01―001#R=1.10mΩ[采样]V=2.10v[采样]vb=00.01v状态提示电压采样值③待液晶显示屏数据稳定后,点按[右键]将本节电池的测量数据存入缓存,指示灯长亮,且有蜂鸣声提示,进入下一节电池的移夹页。(4)断电接续:断电时会保存记忆采集指针(已采组序号和节序号),再次上电时直接恢复原采样指针。本功能对交流机型可防止220V电源插座松动掉电.对直流机型可节省电源耗电.(5)实时采集:约每4秒仪表重复采样一次,有红色运行指示灯闪烁指示,更新显示数据并伴有“嗒、嗒"弱采样声提示,不按【右键】可无限重复采样,此时可充当一个实时监测仪表之用。(6)翻页记录:等待显示数值稳定后,点按【右键】,记录当前电压数据和内阻数据,“电池序号”自动加1。依次测量下去,一组电池测量完毕,长按【右键】、结束本组测量并存储当前电压数据和内阻数据,转入下一组电池的测量。此步骤必须完成才能存储数据,否则将查询不到记录.(7)倒翻重采:点按【左键】,节序号自动减“1",回到上一节电池的测试,原数据将被清空。此功能可用于纠正上一节采样中的错误。(8)临时查询(仅供测量过程中已采数据的临时查询):在测量过程中(序号〉01),点按【中键】可进入临时查询,点按【左键】序号减“1”,点按【右键】序号加“1”,再点按【中键】返回到原测量序号继续采集。临时查询中显示“[临时]"以与采样区别,临时查询中无法查询其他组。(9)统计换组;测到最后一节时,长按【右键】(切勿点按,以免多采;若已多采可点左键-1退回)、蜂鸣提示音过后,进入电池组编号输入界面。显示格式:第01组输入编号010011第01组输入编号0100110250AH/02V点中键OK注:①输入操作,闪烁位为修改位.按左键移动闪烁位,按右键修改闪烁位数字.②重复测量同一电池组,另有计数器记录重复次数,重复计数大于9次,将自动提示修改组号。显示格式:同同组>9次请修改组号参数输入结束后,点按中键,将自动完成全组统计分析,并提示采样时间。显示格式:010011-1010011-1采样OK时间:08年05月20日14:28:30其中,“-1”为同号重复计数次数,之后进入下一组的采样。(11)统计无效统计计算时,R=EEEEE或R〈50uΩ均为无效采集并扣除不算,若扣除后的其他效采样电池数<4,将出现统计无效提示。显示格式:[[错误]溢出或有效采样<4同时拌有长声提示3秒,其后采样指针返回001.§4.U盘自动写文件必须先把U盘插到USB口上再启动仪器电源.在屏幕右边计数时点[中键],显示“转U盘中”,如果计数显示到6之前没点[中键],将进入采样功能界面.U盘自动写文件需执行6步程序,在显示时分别以“U盘写文件①~⑥”表示:①查有无U盘,无盘提示“请先插U盘再开机!”;②有盘下进入‘R-TXT’工作夹,在无夹时自动创建并进入该工作夹;③进入工作夹后,自动创建并进入当日的“年—月-日”子目录;④在当日子目录中创建并打开文件名为6位“电池序列号”的文件;⑤向该序列号文件写入其采样数据,循环下一组的第④步,直至写完;⑥退回根目录;(3)6步程序中的关键界面为:①未插U盘,会提示“请先插U盘再开机!",此界面下点[中键]可进入其他管理.显示格式:U盘写文U盘写文件①共16组请先插U盘再开机!②-③顺利创建并进入‘R-TXT’工作夹下当日的“年-月—日”子目录后,显示格式:U盘写文件U盘写文件③共16组U|点右键写盘!其中“U|"为U盘、工作夹、子目录全部正常的标志,此界面下点[中键]可进入其他管理。点右键启动写盘后,会动态地在④—⑤之间跳动,↑、↓符号表示数据流方向,写完一组后组号自动+1,提示向U盘写文件的进程,“采110节"表示写入数据的长度。显示格式:U盘写文件U盘写文件⑤↑共16组第16组OK采110节⑥写文件全部完成后,必须退回根目录显示格式:U盘写文件U盘写文件⑥共16组退回根目录中退回根目录2秒后,信息总提示:08-06-15子目录下共16文件全部OK(3)其他注意事项:1、写文件的时间有长有短,须耐心等待仪表自动完成.2、写文件中任何失败均可重新上电再写.3、允许重复写文件,后写入的新文件将覆盖相同路径下的同名文件。4、小容量U盘有利于提高存盘速度,512M及以上大容量U盘不能正常运行。5、已存文件越多存盘速度越慢.当出现速度太慢、频繁死机、错码等现象,经多次重写无效时,首先应考虑清理U盘。6、建议专盘专用,避免存放无关文件占用U盘空间.7、U盘格式化后的存盘速度最快,格式化时选择FAT格式比FAT32效果好。8、转U盘时,如果纪录组为0,将自动跳过U盘程序,直接进入后续管理。9、在①、③等静界面时,点[中键]均可跳过U盘程序,进入后续管理。§5。参数管理:(1)进入方式及操作顺序:“U盘写文件”下,点按【中键】进入参数管理.连续点按【中键】可按以下顺序切换各参数管理项目:清除记录→修改时钟→电压校零→内阻校零→软件滤波→记录查询→退出至测量模式。(2)清除全部记录显示格式:①①长按左键清除记录!【已存01组】在确认所有采样数据已不再需要保存后,可长按【左键】永久清除记录(不可恢复),有进程条显示清除进程。(3)修改时钟显示格式:②②改时钟长按右键OK05年08月01日14:30:10进入修改时钟后,修改位数字闪烁,点按【右键】闪烁位数字加1,加到最大数后返回最小数,点按【左键】按“年.月.日.时.分.秒"顺序循环移动闪烁位.修改完毕后长按【右键】保存修改。(关机不影响时钟走时)点按【中键】进入校零操作.(4)电压校零:出厂调试用,非专业勿动。(5)内阻校零:出厂调试用,非专业勿动.(6)软件滤波:出厂调试用,非专业勿动,正常使用状态为“打开”。§6.记录查询:(1)进入方式:①已存储数据1组以上16组以下,可在测量模式下,电池序号为001#时点按【中键】进入。②当存储数据16组后自动进入。③当存储数据满16组后重新上电,在退出管理模式后自动进入。(2)查询操作:在测量数据查询状态下,点按【右键】向后翻屏,点按【左键】向前翻屏,长按【右键】循环换组,点按【中键】退出查询状态.(3)显示内容与格式:记录查询按内容分别显示3种页面:组参数页、判别汇总页、单体数据页。各种页面显示格式如下:①组参数页:组号记录数电池标准参数0101―024#标1000AH/12V查﹡时间:05–01–08:30查询态记录时间②判别汇总页:00001►!!??☻☻....◄010正常☻预警?报警!每组数据经统计计算后,自动判别出电池的三种状态:正常、预警﹑报警,以图标形式在汇总页中集中显示。每页显示10节电池状态,可根据屏幕提示轻松判别电池的好坏,并予直读定位。③单体数据页:查询组号电池序号内阻数据查01查01–001R=1.10mΩ正常☻V=2.10V判别结果判别图标电压数据④若无记录可查询,显示格式:无记录可查!无记录可查!第六章出厂内阻不一致环境下的测试判读方法由于我国国标尚没对蓄电池生产厂家出厂时的内阻(称为出厂内阻)作出具体要求,因此存在蓄电池组中蓄电池内阻值差异较大的情况(有时甚至最高内阻比最低内阻大出一倍多),这时,第二章中所述的互比较判读方法就失效。本章给出出厂内阻不一致环境下的测试判读方法,称为单体蓄电池历史数据自比较法。§1.出厂内阻不一致定义:蓄电池组组装并充份均衡充电后,单体电池的最大内阻值(Rmax)和最小内阻值(Rmin)的相对误差大于10%,即:当(Rmax-Rmin)/Rmin>10%时,称为蓄电池组的出厂内阻不一致.§2.自比较法:(1)将首次测得的每个单体电池的内阻值Rfirst记录下来.(2)根据IEEE-1188-1996标准,每季度对每个单体电池内阻测试一次,并把测试值Ron和Rfirst作比较:当Ron>1.25×Rfirst时,该蓄电池已有故障;当Ron〉1。35×Rfirst时,该蓄电池已有严重故障;当Ron>1.5×Rfirst时,该蓄电池已报废,必须立即更换.注意:(1)由于温度对内阻值有一定影响,故每次测试蓄电池时最好能保持相同的温度.(2)由于实际荷电量对内阻值也有一定影响,必须在浮充(即“满电”)情况下在线进行测试.(3)实际使用中,每次对蓄电池的测试数据最好都能记录保存下来,形成蓄电池维护历史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