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组织效绩评价实施办法_第1页
(组织设计)组织效绩评价实施办法_第2页
(组织设计)组织效绩评价实施办法_第3页
(组织设计)组织效绩评价实施办法_第4页
(组织设计)组织效绩评价实施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资料网(shu.)cn(组织设计)组织效绩评价XX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目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财务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13.2组织 14职责 14.1集团公司总经理职责 14.2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职责 14.3集团公司总经济师职责 24.4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职责 24.5企划部职责 24.6财务部职责 24.7监察室职责 24.8组织人事部职责 34.9集团公司办公室职责 34.10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职责 34.11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和单位职责 35效绩评价过程(流程图参见附录A) 35.1效绩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和原则 35.2效绩评价类别 3 5.5制定评价工作方案 6 5.7评价工作培训与布置会议 75.8收集与核实评价基础资料 7 5.10评价结果 185.11评价报告 195.12评价质量控制 22作总结和资料归档 236配套制度 236.1集团战略 236.2投资政策 236.3预算和计划 23 6.5总结体系 236.6奖惩与激励体系 247监督检查与考核 247.1监督检查 247.2考核标准 24附录A(资料性附录)组织效绩评价工作流程图 26附录B(规范性附录)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 27附录C(规范性附录)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 32附录D(规范性附录)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企业效绩评价业务暂行办法 52附录E(规范性附录)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专家咨询组工作规则 54附录F(资料性附录)东方钢铁集团公司企业效绩评价工作方案(参考范文) 56附录G(资料性附录)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文本格式 59附录H(资料性附录)企业效绩评价行业基本分类与代码对照表 64附录I(资料性附录)企业效绩评价评议指标参考标准(修订) 70附录J(资料性附录)计量指标评价计分方法实例 74前言效绩评价体系由以下三个系列标准构成:——Q/QRQ21803:组织效绩评价管理办法;——Q/QRQ21804:团队效绩评价管理办法;QQRQ法。本标准为效绩评价体系系列标准的第一个标准,其具有如下特征:——评价对象:集团,集团母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和间接控制子公司,集团公司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与上述法人有特定经济关系的组织;——评价指标:对法人企业和具有利润与费用中心特征的模拟法人运作单位评价其财务评价指标和评议评价指标,对只具有费用中心特征而无利润中心特征的集团公司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主要评价其评议指标;——本效绩评价结果为团队和岗位效绩评价提供了基本数据,为其他评价确定了基调。效绩评价体系其他两个标准的预计结构为:——团队效绩评价管理办法,确定对法人单位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委员会,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领导班子,特定团队(项目部、科研小组等)效绩的评价目的、范围、内容、组织管理、实施、指标体系等内容;——岗位效绩评价管理办法,确定对各岗位人员效绩的评价目的、范围、内容、组织管理、实施、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F、附录G、附录H、附J本标准由集团公司提出。标准由企划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企划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巩海东。本标准由企划部负责解释。引言效绩评价系统是公司制度的三个支柱之一(如下图)。通过对效绩评价体系的系统设计,达到对公司经营效绩、高层管理者、各岗位人员效绩全面、准确、正确、合理评估的目的,使集团公司各成员单位及各成员单位内部在“阳光下”工作,在相互竞争的平台上,创建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环境,从通过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组织效绩评价体系,科学地评判企业经营成果和部门的管理与服务效率,有助于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帮助企业寻找经营差距及产生原因,促进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的。组织效绩评价实施办法实施机构、内容、指标、方法、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具体程序。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集团公司相对控股子公司,通过本公司委派人员施加影响推荐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国务院总理(国务院第287号令)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企业年度汇总会计信息报告制度:财政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办法: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劳动保障部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企业效绩评价业务暂行办法:财政部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专家咨询组工作规则: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评议指标参考标准(修订):财政部3术语和定义3.1财务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财务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执行附录C的附件《企业效绩评价指标解释》,对非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组织(3.2)进行评价时,财务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国有资本金。3.2组织集团、集团母公司(含各二级单位、职能部门)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以及与本集团有特定经济关系的法人,可指上述机构的全体,也可指某个机构。4职责4.1集团公司总经理职责a)领导集团的组织效绩评价,裁决被评价组织与评价工作组的重大分歧;b)向董事会提报效绩评价报告;c)领导制定整改措施或奖惩方案。4.2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职责a)接受评议调查或参与对分管范围内单位和部门非计量指标的评价意见;b)组织落实整改措施或奖惩。4.3集团公司总经济师职责a)具体领导集团的组织效绩评价;b)实施对企划部的效绩评价;c)企划部实施评价时,审核效绩评价报告;d)对效绩评价过程实施监督检查;e)组织制定对效绩不佳组织的改革方案;f)组织制定奖惩方案。4.4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职责a)为集团公司组织效绩评价的咨询专家,向评价工作组提供咨询;b)参与对违反《会计法》等财务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理。4.5企划部职责a)组织集团公司实施的效绩评价;1)效绩评价工作政策方向的指导、组织协调;2)搜集政府财政部门公布的评价标准值;3)组织成立或聘请评价工作组和专家咨询组;4)评价经费支持或支付;5)具体组织或监督评价实施过程;6)裁决被评价企业提出的异议;7)分发评价报告,公布评价结果;8)召集评价工作总结会议,总结工作经验教训。b)对集团内部评价时,如采用了评价年度前一年评价标准值的评价结果,在评价年度标准公布后组织进行计量评价指标的修正计分,计算修正后的综合得分并公布;c)监视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的效绩评价过程,确认其结论;d)确认不需评价的特定对外经济行为;e)依据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方案,实施考核与奖惩。4.6财务部职责a)派员参加企划部组织的评价,负责:1)收集与核实计量指标基础资料;2)实施计量指标的计分;3)撰写《效绩评价报告》、《企业经营效绩分析报告》中计量指标部分;4)对被评价企业关于计量指标的异议,提供裁决参考意见。b)对企划部确认的评价,负责派员:1)核对计量指标基础资料和计量指标的计分;2)对《效绩评价报告》、《企业经营效绩分析报告》结论提供参考意见。c司安装、使用“企业效绩评价软件”提供技术支持和4.7监察室职责a)监察各单位提供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合法性;b)监察各单位、部门和相关人员执行本标准情况;c)对违反本标准规定的部门或人员进行调查,提出经济处罚和/或行政处分建议;d)提出对本标准的完善意见。4.8组织人事部职责a)按照决定对相关人员实施行政处分;b)将效绩评价结论和奖惩情况纳入相关单位和部门领导的个人档案。4.9集团公司办公室职责按规定保存效绩评价档案。4.10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职责a)接受企划部组织的效绩评价,按评价意见实施整改;b)组织对与本公司有特定经济关系组织的评价;c)接受评议调查或参与对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和有业务关系单位非计量指标的评价。4.11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和单位职责a)接受企划部组织的效绩评价,按评价意见实施整改;b)接受调查或参与对其他单位和部门非计量指标的评价。5效绩评价过程(流程图参见附录A)5.1效绩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和原则5.1.1组织效绩评价制度由集团母公司依据集团实际情况制定,母子公司共同执行,子公司的相应制相抵触。5.1.2组织效绩评价体系建立的主要依据是财政部等部门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见附录B)和《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见附录C)。5.1.3效绩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内容全面、突出重点、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适应性广”的基本思路制定,以评价法人企业资本运营效益为核心,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和采取多因素逐项修正的方法,运用系统论、运筹学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5.1.4效绩评价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和真实性。5.2效绩评价类别5.2.1效绩评价按评价主体的不同分为母子公司两级:a)集团公司实施的评价:1)因经营管理目的或在接受政府主管部门效绩评价前实施的自评(包括集团自评和集团母公司的自评);2)对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的评价;3)对集团公司拟投资、合作、大额借款组织(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下同)的评价;4)对集团公司债务人(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下同)的评价;5)对拟代管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的企业的评价;6)对拟代管集团公司内二级单位的企业的评价;7)对拟由集团公司代管的企业的评价;8)其他适宜情形。b)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实施的评价:1)因经营管理目的或在接受集团公司效绩评价前实施的自评;2)对拟投资、合作、大额借款组织的评价;3)对本公司债务人的评价;4)对拟代管其内部单位的企业的评价;5)对拟由其代管的企业的评价;6)其他适宜情形。5.2.2效绩评价按实施周期分为例行评价和特定评价两类:a)例行评价是对组织实施的年度效绩评价,主要包括:1)集团、集团公司的自评;2)集团公司对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的评价;3)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的自评。b)特定评价是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依据经营管理需要或在特定事由出现后进行的效绩评价,主要包括:1)拟由本集团某一企业或单位承包经营、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的企业;2)拟承包经营、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集团某一企业或单位的企业;3)拟投资、合作或大额借款的企业;4)债务人;5)承包经营、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到期的企业;6)领导班子换届或主要领导变动的企业;7)发生重大损失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企业;8)连续三年以上发生亏损的企业;9)其他需要全面评价组织效绩的情况。5.3评价时机5.3.1例行评价一般于评价年度次年的1~2月进行,这时评价年度的各项计量指标和非计量指标均已定量和定性,便于全面评价年度的各项工作效绩。5.3.2非例行评价的时机应依据事由在不同的阶段实施:a)对拟投资、合作、对外借款、承包、委托、租赁的,应在实施前评价,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b)对承包经营、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到期的企业,应在期满后立即实施,以评价经营者的效绩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对经营者的奖惩、后续经营提供依据;c)领导班子换届或主要领导变动的企业,分以下两种情况:1)集团公司领导变动的,在变动后评价,为新领导确定经营方针、策略提供依据;2)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领导变动的,应在变动前,以确定对原领导的奖惩;f)对债务人的评价,应按固定周期或认为可能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表征显现时实施;g)对连续亏损企业,应在本标准实施后即刻实施,并在此后转为每(半)年一次的例行评价;h)其他情况,视具体情况确定实施时机。5.3.3当被评价组织已按《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等效绩评价文件的规定委托中介机构实施了规范评价时,责任单位向企划部报送评价报告和相关资料,企划部确认其评价程序和评价结果符合要求的,可以免于评价。5.3.4在对外投资、合作等经济活动中,责任单位认为无需进行效绩评价的,应向企划部提出书面意5.4评价机构5.4.1评价组织机构集团公司实施的评价由企划部组织,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实施的评价由其内部相关部门按职责组织。评价组织机构不对本部门的效绩进行评价,企划部的效绩由集团公司总经济师组织评价,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效绩评价组织机构的效绩由公司相应领导组织评价。5.4.2评价实施机构根据评价工作需要,由评价组织机构成立评价实施机构,其成立的时机为:a)例行评价,在评价年度的第四季度;b)特定评价,在接受评价任务或评价事由出现后。一般情况下,评价组织机构应直接组织实施评价,并进行下列工作:a)确定评价工作人员,成立评价工作组;b)根据评价工作需要选聘有关咨询专家,成立专家咨询组;c)明确专家咨询组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在对集团外组织实施评价或特殊情况下1)对集团内评价时,经集团公司总经理同意,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法人企业实施评价:a)评价组织机构选定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并签订评价委托书,协议书的内容主要包括:1)签约双方和被评价企业的名称;2)委托目的和委托业务的内容;3)评价工作安排与完成时间;4)签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5)评价费用与支付方式;6)违约责任;7)其他有关事项;8)双方签字、盖章及签约日期。b)中介机构确定评价工作人员,组织成立评价工作组(项目小组);c)中介机构根据需要成立专家咨询组。中介机构的具体聘用和管理参照执行财政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企业效绩评价业务暂行办法》 (见附录D)。评价工作组.1评价工作组人员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类专业人员:a)精通会计或审计专业的人员;b)熟悉财务分析或专业管理的人员;c)熟悉被评价组织所在行业的人员。.2评价工作组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a)具有较丰富的经济管理、企业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及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b)熟悉企业效绩评价业务,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c)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秉公办事;d)评价项目主持人应有5年以上经济领域工作经验。.3评价工作组的主要职责为:a)制定《评价工作方案》;b)收集与确认计量性基础数据;c)实施计量性指标评价和计分;d)撰写和报送评价报告;e)建立并移交评价档案等;f)其他相关工作。咨询专家.1在专家咨询组构成上,可以根据被评价企业特点,具体从以下几方面邀请专家:a)财政、计划、经贸、组织人事、统计等政府综合管理部门;b)企业所属行业的主管部门、协会或企业外部董事、监事;c)企业主要开户银行;d)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有关经济、法律、技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e)非同一竞争领域的企业管理人员。.2企划部直接组织评价时:a)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为计量指标评价的咨询专家之一;.3参加评议的咨询专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a)谙熟企业管理、财务会计、法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b)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相应领域1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c)熟悉评价对象所在行业;d)拥有相应领域的中高级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的执业(技术)资格;.4专家咨询组的主要职责为:a)熟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特别要重点熟悉定性评议指标的内容和评议指标参考标准;b)了解评价工作组对被评价组织实施定量评价的情况,分析定量评价结果反映出来的组织经营效绩水平;咨询专家可以从技术数据调整和评价标准选择角度,提供咨询意见并对定量评价结果进行论证;c)采取多种方式收集和掌握被评价组织的有关情况,提供评价工作中必要的政策和技术咨询意见;d)根据需要由咨询专家根据掌握的情况,对照评议参考标准,对被评价组织定性评价指标进行打分;e)参与有关争议事项的审议并发表意见,参与最终评价结果和评价结论的论证;f)向被评价组织提供经营管理方面的咨询建议。.5专家咨询组的具体职责划分和工作内容参照执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专家咨询组工作规则》(见附录E),由评价组织机构予以进一步明确。5.5制定评价工作方案5.5.1《评价工作方案》是评价工作组进行某项评价活动的工作安排,由评价实施机构在成立后编制,其主要内容包括:a)评价目的,以作为整个效绩评价工作的指引;b)评价对象,评价对象是法人的应使用其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全称,评价对象是内部职能部门和非法人二级单位的,应使用其规范简称;c)评价依据,明确具体开展效绩评价工作的制度、技术依据;d)拟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明确具体使用的评价计分方法和采用评价标准的年度、类别;e)具体评价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f)评价项目负责人及具体工作人员;g)准备评价资料及有关工作要求等。5.5.2《评价工作方案》(参考范文见附录F)由评价组织机构同(集团)公司(总)经理沟通后批5.5.3已组织专家咨询组的,内部评价工作组或中介机构应将《评价工作方案》送达每位咨询专家,并向专家咨询组介绍评价工作程序。5.6下达评价通知5.6.1在评价实施前,评价组织机构向被评价的每个法人企业下达《评价通知书》,其应主要载明以下内容:a)评价通知书的名称,即“企业效绩评价通知书”;b)通知对象,即被评价企业的全称;c)评价的依据与原则,即依据什么进行评价,秉持什么样的原则;d)通知被评价企业有关事项,主要包括:1)评价目的;2)评价年度;3)评价所依据的具体文件和所采用的相应标准值;4)对评价结果的使用;5)需准备的基础评价资料;6)评价工作的具体开始时间以及预期的工作期间;7)评价组织机构及具体评价实施机构;8)其他有关内容。e)评价组织机构的签章;f)评价通知书的发出时间。5.6.2《评价通知书》的文本格式参照《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文本格式》(参见附录G)5.6.3评价组织机构在对公司职能部门和非法人二级单位实施评价前,是否下达通知书及其具体文本格式,由评价组织机构视具体情况确定。5.7评价工作培训与布置会议评价组织机构召开有评价实施机构和被评价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的培训与布置会议,正式向评价实施机构布置评价工作,讲解评价方法,提出工作要求。由集团公司总经济师主持,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与财务部、监察室负责监督检查人员参加会议。5.8收集与核实评价基础资料5.8.1基础资料收集定量评价所需基础数据资料为:a现金流量表、基础情况表、国有资产总量及保值增值情况表等;b)其他相关表,包括被评价企业前三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评价集团公司时,除了收集集团合并报表外,还应同时收集集团公司以及合并范围内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c经营者的离任审计报告;评价集团时,应同时收集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子公司的审计报告;d)企业如果近期发生了收购、兼并、分立等资产重组行为,也应收集相应情况;e)负责数据审核人员可能根据工作需要查阅或核对的相关会计账簿或原始凭证。定性评价所需基础数据资料为:a)最近三年企业上缴各种税收、税收减免及税收返还情况,财政拨款情况,企业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情况,以及环境保护、社会信用情况,等等;b)组织经营者和职工情况,包括经营者基本素质、管理决策水平,员工基本素质、思想状况,等等;特点及当年外部经营环境、企业发展战略、在建项目和技改投入、新产品研制和开发、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主要优惠政策,等等;d)制度建设和企业文化,包括组织各项基础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理基础资料采用组织上报和评价工作组自行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a)组织上报,企业接到《评价通知书》后,按要求收集和整理基础资料,由有关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提供给评价工作组;b)评价工作组自行收集,收集方式包括访问、座谈、发放调查问卷、查阅相关档案、收集相关媒被评价组织应提供真实、全面的基础资料,并对上报的会计决算年度报表数据和其他评价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对被评价组织提供虚假数据的,根据《会计法》予以处罚;造成评价结论失真的,则由被评价组织负责。5.8.2评价基础数据资料的审核基础数据资料审核的必要性企业效绩评价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提供的评价年度会计决算报表等资料。为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完整、合理,在具体评价前应对评价基础数据进行认真审核。基础数据审核依据评价人员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年度汇总会计信息报告制度》和《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等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审计机构的审计结论,对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中的基础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进行认真地审查核对,对要的和存在疑问的数据资料进行审核和必要的补充,以减少虚假会计信息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还可以采取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企业职工的反映,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提供的各项资料的真实程度进行验基础数据资料审核的范围基础数据资料的审核主要针对企业提供的年度会计决算报表等财务会计信息资料。对于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集团型企业,原则上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均应纳入基础数据资料核实的范围内。如果不能核实集团内的全部企业基础数据资料,纳入核实范围的企业资产总额一般不应少于集团资产总额的70%。基础数据资料审核的主要内容a)基础数据资料完备性核对;b)基础数据资料真实性核对;c)基础数据资料逻辑性核对。基础数据资料审核的重点a)报表与审计结论的差异;b)口径变化;c)合并与抵扣;d)其他因素审核。对以上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一一列出明细,为下一步基础数据的调整做好准备。5.8.3评价基础数据的核实确认评价基础数据核实确认的必要性由于企业效绩评价结果是在同类企业的相互比较基础上产生的,基础评价数据应具备横向和纵向可比性,因此需要对下列原因产生的指标变化进行确认与调整:a)经营管理原因;b)政府或出资人行为的影响;c)历史遗留和社会负担问题的影响;d)资本运作的影响;e)会计处理和计量差异的影响。基础数据核实确认的内容.1真实性和客观性确认对于审核报告或数据审核中发现的会计报表编制违反会计制度或不符合规定的做法,要予以更正。.2对国家政策性干预的确认成国家、上级单位指令性任务,造成收益减少乃至亏损的,如果影响程度能够量化,可进行基础数据的确认调整;对那些量化比较困难的,可在评价报告中进行充分披露。.3企业盈余“管理”的确认如通过资产或产品买卖的关联交易产生巨额利润,采用挂账的办法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跨年度调节利润等,需要在核实确认的基础上进行基础数据调整;对于无法确认调整的,应在价报告中予以披露。.4评价口径一致性的确认a)关于社会负担问题:为公平反映新老企业、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社会负担方面的差异,对于一些国有企业举办的义务教育机构、司法机构、面向社会的医疗机构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从企业的评价基础数据中剔除,并相应调整有关资产、损益项目;b)关于历史遗留问题:为鼓励企业消化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对于当期消化历史挂账(如消化以前年度潜亏、政策性亏损、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等)的,评价时可以将其还原为企业的当期利润,但相应挂账科目应同还原;c)关于清产核资损失核销问题:如果企业评价当期发生清产核资损失核销事项,应当按照核销金额相应调整企业相关科目年初数;d)关于资产重组问题:如果企业评价当期发生资产无偿划入,划入时间在6月30日前的,纳入合并范围评价;划入时间在6月30日之后的,可以不纳入评价范围;凡是评价当期发生资产无偿划出、关闭、破产(含进入破产程序)事项的,均不纳入评价范围;如果当期发生债务重组(含债转股),按照不重组进行评价,并相应调整有关指标;e)关于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影响:在多数企业没有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情况下,对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提取8项减值准备等产生的与执行旧制度的重大差异,可以按原会计制度还原;如果多数国有企业都已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则不再进行调整;f)关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处理:如果注册会计师或政府审计机关对被评价企业出具了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应对这些审计意见作进一步的核实,并根据企业主管财政机关的处理意见对影响企业经营效绩的重大事项进行调整;g)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口径:对于一些企业仍采用简单汇总方式的会计报表,应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中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的规定进行必要的基础数据调整;对于年度间合并范围不一致的,也需要对有关指标进行同口径调整;h)关于三年前数据的调整:对于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和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指标中的三年前所有者权益和三年前主营业务收入,对三年内的客观变动事项按照重要性原则,进行追溯调整;新设企业,这两项指标不修正,即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0;i)以上经确认调增评价年度利润事项的,不予调增相关资产、权益指标数据。基础数据核实确认应注意的问题a)对基础数据的核实确认应有明确的依据;b)注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处理;c)要区别对待虚假数据和客观因素;d)确保数据核实确认工作的严肃性;e)基础数据确认事项不作为当期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调整依据。基础数据核实确认与调整工作程序a)检查企业所提供数据资料内容的完整性,数据资料不完整的,应要求企业补充;b)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资料和审计报告等进行表间、表内鉴别,确定数据核实范围,制定核实计划;c)核实基础数据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采取包括审计方法在内的各种方法,对企业的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核实,列出需调整的科目清单,将调整数额、理由和原因逐一列表,并根据需要补充编制有关会计计分;d)确认基础数据调整口径,对照有关文件或政府部门的批复,列示期初与期末基础数据口径的差异;e)计算确认各项影响因素,主要审核各种政策性因素、社会负担或企业因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对当期经营业绩的影响,以及与政策规定是否一致等,并计算出具体调整数额;明确规定的而评价人员或被评价组织希望予以调整的一一列示;g)征求被评价组织意见,由被评价组织有关负责人在基础数据调整表上签字确认,对于被评价组织故意瞒报或虚报数字的,评价实施机构通知相关领导和部门(集团内部评价,通知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财务部、监察室;集团外部评价,通知评价组织机构);h)最终确认基础数据调整事项,评价实施机构将调整表报评价组织机构,评价组织机构征询专家咨询组意见后,与下述人员和组织沟通取得一致意见:1)集团公司按政府要求实施自评的,报政府主管部门;2)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实施集团内部组织评价的,报集团公司总经理、总经济师、副总会计师、监事会、财务部、企划部;3)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实施对外部组织评价的,报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财务部、企划部。i)由评价实施机构完成基础数据的调整并依据调整后的数据进行评价计分;j)对所有调整事项以及由于客观原因未能调整的重大事项,要在评价报告中进行披露,并在评价报告附件中作详细说明。评价基础数据核实确认责任.1企业对其提供的年度会计决算报表等评价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有法律责任,评价人员对评价基础数据负有核实确认责任。.2对企业主动报告的差异调整事项要进行认真核实确认,如果情况属实并合理合法,评价人员可直接进行基础数据的调整。但评价实施机构要按h)进行汇报。.3对于评价人员查证的在评价基础数据资料中存在的弄虚作假、故意虚报、瞒报和漏报等行为,不但要视情节和金额大小相应扣减评价分数1~5分,而且评价实施机构要写出书面材料,交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财务部按照《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5.8.4评议指标的评价评价人员可以通过阅读评价基础资料、深入现场调查,听取企业情况介绍等方式深入了解企。全方位(360°)评价法a)被评价组织和领导自评;b)业务关系单位和职能部门评价意见;c)分管领导评价意见;d)考核部门日常考核汇总。问卷调查法.1调查问卷的设计.1.1一份科学、适用、符合评议目标的调查问卷,在设计上至少应满足以下几点:a)问卷内容要紧扣调查的目标,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b)问卷内容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与所需调查内容相关;c)问卷的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d)问卷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没有歧义;e)要便于问卷结果的合理性检查,方便汇总和整理分析。.1.2在问卷具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a)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设计重点;b)符合企业特点;c)囊括评议指标评议所需信息;d)灵活运用提问技巧;e)问题要适量;f)注意问题的归并;g)要进行问卷测试。.2问卷调查的过程控制a)调查问卷应由评价人员亲自发放和回收;b)调查问卷的发放范围依据实际情况由评价工作人员确定,但至少要发放到公司(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的正式职工,以及有关一级子公司的中层以上管理与技术人员;c)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答题;d)调查问卷的发放数量要达到能够基本反映被评价组织员工意见的数量,一般不少于100份(对员工总数低于100人的企业可将调查问卷发放至所有员工);e)调查问卷收回后,应对问卷的发放范围、发放数量、回收情况、问卷调查结果等情况进行统计整理,形成文字资料,以作为专家评议的基础信息。5.9评价指标和评价计分5.9.1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1基本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规定,组织效绩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方面内容的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共28项指标构成(见表1),指标的具体解释见附录C《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附件《企业效绩评价指标解释》。.2自选评价指标权权数表1组织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数表评价指标权评价内容数效益状况二、资产营运状况三、偿债能力状况基本指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998修正指标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权数88558评议指标指标经营者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基础管理水平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发展战略在岗员工素质技术装备更新水权数四、发展能力状况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987平(服务硬环境)综合社会贡献8%.2.1计量和非计量评价指标a)遵循以“投入产出”为中心的原则,评价组织机构可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国家文件规定的评价体系总体框架下,对上述基本指标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增加或减少一些评价指标体系,如对焦化公司增加产焦率,对热电公司增加热转换效率,对法人企业增加目标利润率;b)为了满足功效系数计分法的需要,在增加评价指标时,评价组织机构应同时制定评价标准或参c)重新核定各部分、各指标的权重;d)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计量指标和非计量指标的比率。.2.2细化评价指标可将基本指标体系的8项评议指标细化和量化,增加可操作性,如将“经营者基本素质”细化为领自律四项,并将每一项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分数进一步细分,确定每一细项的评价信息来源和评议方法。.2.3扣分评价指标评价组织机构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明确对综合得分扣分事项,如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可以规定发生重伤无死亡事故的扣5分,发生死亡以上事故扣10分,发生大的质量事故无重大事故的扣5分,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扣10分,发生有损集团整体利益的重大事件扣15分等。评价指标和权数的选用.1集团公司在接受政府主管部门效绩评价前实施自评时,执行政府确定的指标和权数。.2在实施本标准的初期,进行下列效绩评价时应采用《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规定的三层次28个指标及其权数,当积累经验后允许逐步增加自选评价指标:a)集团公司因经营管理目的实施的自评;b)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在集团公司评价前实施的自评;c)集团公司对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的评价。.3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在进行下列效绩评价时,宜全部采用三层次28个指标及其权数,必要时可在企划部同意后调整指标体系:a)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在集团公司因自身经营管理目的实施的自评;b)对拟投资、合作、大额借款组织;c)对拟由集团某一公司或单位承包经营、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的企业;d)对拟由其承包经营、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集团某一公司或单位的企业;e)对债务人。.4集团公司对本公司内二级非法人单位和职能部门评价时,按下列几种情况确定评价指标和权数:a)对具有利润和费用中心特征的模拟法人二级单位,集团公司按市场价确定产品和(或)服务价格,制作各种财务数据,执行(以其为主要框架的)基本指标体系及其权数;b)对不具有利润中心特征只具有费用中心特征的模拟法人二级单位,集团公司可按下列两种方式确定评价指标和权数:1)按市场价确定产品和(或)服务价格,制作各种财务数据,从20个计量指标中选取有评价意义的指标(如速动比率可能不具备评价意义),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自选计量指标和评议指标,并规定各部分或各指标的相应权数;2)只评价费用指标和符合实际的评议指标,并规定各部分或各项指标的相应权数;c)对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只评价费用指标和符合实际的评议指标,并规定各部分或各项指标的相应.5当评价结果主要用于提供给第三方以取得信任或广泛宣传时,为了增加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应采用《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规定的三层次28个指标及其权数。.6如果被评价企业会计信息发生严重失真、丢失或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真实、合法会计数据资料等异常情况,以及受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的重大影响,利用企业提供的会计数据已无法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时,经企划部批准,可单独运用评议指标进行定性评价,得出评价结论。评价指标和权数的确定评价指标和权数应在实施评价前确定并在《评价工作方案》(5.5)和《评价通知》(5.6)中予以5.9.2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分类评价标准是实施企业效绩评价的参照系。评价标准包括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和评议指标(非计量指标)类。计量指标评价标准.1基本指标体系计量指标评价标准.1.1计量指标评价标准是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评价的依据,由标准值和标准系数构成。.1.2计量指标全国评价标准值由国家财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企业会计报表数据资料及有关统计信息,在剔除有关企业不合理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近期发展水平,运用移动加权平均等数理定。.1.3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和《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等国家标准,按照行业重要程度和样本数量,企业效绩评价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值划分为四个层次约150个行业,在各行业全行业.1.4为了提高评价计分的准确性,每个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值划分为五个水平档次,分别为优 (A)、良(B)、中(C)、低(D)、差(E)。具体详见《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1.5标准系数是评价标准值所对应的水平系数,反映了评价指标实际值对应评价标准值所达到的水平档次。与优(A)、良(B)、中(C)、低(D)、差(E)五档评价标准值相对应的标准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差(E)以下为0。.2自选计量指标评价标准评价组织机构自选计量指标的标准值和分档数值,由评价组织机构参照行业情况和历史数据自行确定(参见.2.1的要求)。评议指标参考标准.1基本指标体系评议指标参考标准基本指标评价体系中的每个评议指标参考标准分为优(A)、良(B)、中(C)、低(D)、差(E)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的等级参数分别为1.0、0.8、0.6、0.4、0.2。基本指标评价体系评议指标每个等级的具体含义详见《企业效绩评价评议指标参考标准》(修订) (见附录I)。对于评议标准没有列示(如重点目标完成情况和日常考核),但对被评价企业经营效绩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在评议时也应予以充分考虑,依据特尔菲法(专家意见法)确定这些因素在某(几)项评价中的权重或否决性,但不改变非计量指标的总权重。.2自选评议指标参考标准评价组织机构自选评议指标时,同时确定评价标准(参见.2.1的要求)。评价标准的选用.1基本指标体系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值的选用.1.1除评价组织机构根据评价目的作出特别规定外,一般企业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值的选用程序是:a)根据企业经营领域对照企业效绩评价行业基本分类,自下而上逐层遴选被评价企业适用的行业标准值;b)根据被评价企业的规模,在已确定的行业中选择不同规模的评价标准值。.1.2集团型企业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值的选用分两种情况:a)主业突出的集团型企业,原则上采用其主业所在行业的标准值;b)多业经营、主业不突出的集团型企业,可:1)对照企业效绩评价行业基本分类,采用基本可以覆盖其多种经营业务的上一层次的评价标准值;2)根据其下属企业所属行业,分别选取相关行业标准值进行评价,然后按照各下属企业销售收入占被评价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加权形成集团评价得分。.1.3如果被评价企业所在行业因样本原因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或按以上方法仍无法确定被评价企业评价标准值,则在征得企划部同意后,直接选用国民经济十大门类标准或全国标准。.1.4在选用评价标准值的年度上应符合下列规定:a)如评价年度的评价标准值已由国家财政主管部门颁布,选用评价年度相应的评价标准值;b)如评价时(如例行评价一般于评价年度次年1~2月进行),评价年度的相应评价标准值尚未由国家财政主管部门颁布,选用评价年度前一年的相应评价标准值;在评价年度相应标准值颁布后,再按新标准值对原评价中计量指标部分进行一次修正,在不改变非计量指标得分的情况下得出修正后的评价总分。.2自选计量评价指标的标准值自选计量评价指标执行评价组织机构确定的年度标准值。.3评议指标评价参考标准的选用a)严格执行3层次28项指标的评价,执行《企业效绩评价评议指标参考标准》(修订)或评价组织修正或细化的参考标准;b)自选评议指标执行评价组织机构制定的参考标准。5.9.3评价计分方法评价计分说明企业效绩评价的主要计分方法是功效系数法,用于计量指标的评价计分;辅助计分方法是综合分析判断法,用于评议指标的评价计分。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三层次结构,企业效绩评价的计分方法分为基本指标计分方法、修正指标计分方法、评议指标计分方法和定量与定性结合计分方法。基本指标计分方法.1基本指标评价计分是通过将基本评价指标实际值与评价标准值进行比较,借助标准系数、功效系数和指标权数,根据指标实际值的高低,按照规定的计分方法将其转化为相应的评价分数。.2基本指标评价计分步骤(实例见附录J)a)根据评价年度企业财务会计年度报表数据,按《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附件中的公式计算某项评价指标实际植;b)根据具体评价的目的,按的规定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行业或相应规模评价标准值;c)计算单项基本指标的基础分:单项基本指标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d)计算单项基本指标的调整分:调整分=[(指标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e)计算单项基本指标得分和八项基本指标总得分:单项基本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基本指标总分=∑单项基本指标得分;f)计算各部分基本指标得分的分析系数:评价内容分为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某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该部分基本指标得分/∑该部分指标权数。.3对有关指标的分母为0或为负数时,作如下具体处理规定:a)对于净资产收益率、资本积累率指标,当分母为0或小于0时,该指标得0分;b)对于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当分母为0时,则按以下两种情况处理:1)如果利润总额大于0,则指标得满分;于0,则指标得0分。修正指标计分方法.1修正指标计分方法是在基本指标计分结果的基础上,运用修正指标对企业效绩基本指标计分结果作进一步调整。修正指标的计分方法仍运用功效系数法原理,以各部分基本指标的评价得分为基础,计算各部分的综合修正系数,再据此计算出修正指标分数。.2修正指标评价计分步骤(实例见附录J)a)根据评价年度企业财务会计年度报表数据,按《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附件中的公式计算修正指标的实际值;b)计算各修正指标的单项修正系数和加权修正系数:某指标单项修正系数=1.0+(本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0.2-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其中功效系数的计算方法与基本指标完全相同,功效系数=(指标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某指标加权修正系数= (修正指标权数/该部分权数)×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c)计算各部分的综合修正系数:某部分综合修正系数=∑该部分各项指标综合修正系数;d)计算修正后的评价分数:各部分修正后分数=该部分基本指标评价分数×该部分综合修正系数,修正后评价总分=∑四部分修正后得分;e)计算各部分修正后的分析系数:某部分修正后分析系数=该部分修正后分数/该部分权数。.3亏损企业利润增长率单项修正系数的特殊规定对于企业三年利润增长率指标,如企业当年或三年前利润不都为正值,按以下几种情况确定单项修正系数:a)由亏损变为盈利的,单项修正系数为1.1;b)实现减亏的,单项修正系数为1.0;c)由盈利变为亏损的,单项修正系数为0.9;d)亏损增加的,单项修正系数为0.8。.4在计算修正指标的修正系数时,对有关指标的单项修正系数作如下特殊规定:a)当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分母为0或负数时,如果分子为正,则其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0;如果分子也为负,则其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0.9;b)如果资本保值增值率和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指标的分子、分母出现负数或分母为0时,则按如下方法确定其单项修正系数;1)如果分母为负,分子为正,则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1;分母的绝对值,则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0;反之,分子的绝对值大于分母的绝对值,则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0.8;3)如果分母为正,分子为负,则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0.9;4)当分母为0时,如果分子为正,其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0;如果分子为负,其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0.9。c)如果不良资产比率指标实际值低于或等于行业平均值,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0;如果高于行业平均值,用.2的计算公式计算;d)如果技术投入比率指标没有行业标准,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0。评议指标计分方法.1评议人员如被评价组织规模不大,评价基础资料充分,评价工作组成员构成合理,有能力对评议指标作出判断,可由评价工作组成员直接实施评议指标的评议,反之,则需要聘请咨询专家组成专家咨询组,对评议指标进行评议计分或聘请咨询专家提供咨询和帮助。.2评议计分时间安排评议指标的具体计分时间,根据被评价组织的评价进展情况,安排评价工作人员或协调相关专家在行。.3评议组织方式a)非现场组织评议:评议人员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评议结论,容易导致评价失真;b)现场评议评议:1)通知被评价组织结合评议指标准备相关介绍资料;2)组织评议人员到现场召开座谈会,听取职工意见;3)评议人员进行个别访谈或问卷调查;4)召开情况介绍会,听取领导班子情况介绍;5)组织评议人员进行评价打分。.4评议人员评价打分方式a)集体讨论式打分:大家讨论与交流,形成一致意见,容易使部分评议人员丧失独立性,一般不采用此方式;b)背靠背式打分:每位评议人员根据对评价组织的了解和自己的判断打分,容易产生意见分散,但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加权平均可以解决,通常采用本方式打分。.5评议指标计分应遵循的原则:a)综合分析原则:在对评议指标进行评议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各项指标的内容,充分考虑各项潜在因素的影响,结合评价对象经营的总体状况,确定评议指标得分;b)稳健稳妥原则:为使评价结果不致对利益相关者产生误导,使评价结果充分反映经营风险,对每项指标要慎重确定等级;对某些所含风险较大,有可能威胁企业正常经营的因素,应予以充分关注,并视风险大小适当调整评价等级;c)长期发展原则:对评议指标的评价,不仅要立足于评价对象当期经营状况,还要充分考虑国家d一般不设置可比的数值标准,因此,评议人员应以客观公正为工作准则,作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评议结论。.6评议指标计分程序:a)评议人员(不得少于5人)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利用评议参考标准,综合分析判断确定各项评议指标在评议参考标准中所处的等级;b)根据各项评议指标所处的等级,确定每项指标对应的等级参数;c权平均,求得每项评议指标的最终分数。单项评议指标分数=∑(单项指标权数×每位评议人员选定的等级参数)/评议人员总数,评议指标总分=∑单项.7每位评议人员要在评议结果上签名,并保留工作底稿。综合评价计分方法.1规定计量指标和评议指标比率的计分方法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权数的设置规定,在评议分数得出后,结合基本评价得分计算综合评价得分,并据此形成综合评价结论。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得分为:综合评价得分=修正后评价总分×计量指标所占比率+评议指标总分×评议指标所占比率,其中基本指标体系的总体计分为:综合评价得分=修正后评价总分×80%+评议指标总分×20%。评价计分过程复核.2未规定计量指标与评议指标比率的计分方法将已加权修正后的各项指标相加即为总体得分,综合评价得分=∑单项评价指标分数。相关问题的统一规定a)评价标准值的选用应保持前后一致性,每次评价只能采用同一套评价标准值,不同类型的标准值不能混用;b)基本指标的实际得分不能超过指标权数。当基本指标的实际值大于等于优秀值时,该指标的得分是指标权数;当基本指标的实际值低于较差值时,该指标得零分;c)单项指标的计分应精确定小数点后两位数,综合分数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d)对于集团企业的评价,原则上以集团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为评价基础资料。如果集团企业户数在某一行业的集中度超过70%,则采用该行业标准值进行评价;如行业集中度低于70%,则采用全部行业平均标准值进行评价;e)对经营多个主业企业的评价,可先以不同主业指标分别评价计分,再将各主业综合评分加权平论。5.9.4评价结果复核定量指标基础数据复核应对评价指标的每一个基础数据进行复核,确保真实、准确,特别是基础数据根据有关规定做过口径调整的,应进行重点复核。如果是手工计算,还要复核根据基础数据计算得出的评价指标实际值。评价标准复核检查所选评价标准的行业和规模是否正确,如果是手工计算,还要检查指标实际值对应于评价标准值的档次和标准系数的选取是否正确。基础上,进行计分过程复核,检查所用计分公式是否正确,特别是修正指标修正系数的计算是否存在错误。评议指标的评议复核检查评议基础资料是否全面、真实,评议过程是否客观公正,评议参考标准的把握是否适当,评议计分是否存在错误;如第基础资料和评议过程存在问题应重新组织评议。5.9.5设备设施要求为了提高日常财务管理水平,准确、快速完成计量指标的评价工作,集团公司及其全资、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在条件允许时应配备财务管理用计算机,安装“企业效绩评价”专用软件2)。5.9.6评价排序间接控股子公司计分完毕,可以就其计量指标评价结果,在的一部分、单项指标等多种方式排序,以比较被评价组织的在各方面的优劣。5.10评价结果5.10.1评价结果说明企业效绩评价结果以评价得分和评价类型加评价级别表示,并据此编制评价报告。C低(D)、差(E)五种类型。评价级别是指对每种类型再划分级次,以体现同一类型中的不同差异,采用在字母后标注“+、-”5.10.2类型判定评价类型以评价得分为依据,按85、70、50、40四个分数线作为类型判定的资格界线: a)优(A):评价得分达到85分以上(含85分);b)良(B):评价得分达到70分~85分(含70分);cC):评价得分达到50分~70分(含50分);d)低(D):评价得分在40~50分(含40分);5.10.3级别标注以上五种评价类型再划分为十个级别,分别是:a)优:A++,A+,A;60分)用“C”表示;当评价得分属于“低”、“差”类型,不分级别,一律用“D”、“E”表示。5.10.4评价结果的综合标注方法企业效绩评价结果以汉字、英文和“+、-”符号共同标示,如优(A+)、低(D)。5.11评价报告5.11.1评价报告的撰写评价报告是企业经营效绩的综合评述文件,由评价工作组完成全部评价工作后,对评价对象在评价年度内资本经营业绩、财务效益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判断形成的综合结论的文本文件。评价报告主要针对企业法人,可以扩展到有利润中心和费用中心特征的模拟法人,集团公司对职能部门和只有费用中心特征而无利润中心特征模拟法人单位的评价是否形成正规报告,由评价组织评价报告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a)报告正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评价对象概述;2)评价依据和评价过程;3)评价结果和评价结论;4)评价对比分析;5)应披露事项;6)评价责任7)评价日期、评价委托机构、评价实施机构和评价日期;8)评价实施机构和项目负责人的签章等。b)报告附录包括有关评价工作的基础文件和数据资料。评价报告具体文本格式参照《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文本格式》(见附录G)。评价报告正文的编写要求:a)报告内容应包括被评价组织的全部评价内容,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被评价组织的情况,全面评价时应包括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情况、债务偿还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并作出发展趋势预测;b)评价报告应明确评价年限、工作范围及所采用的评价标准值,评价结论要有充分的说服力;c)语言应简洁、规范,字数在2000字左右;d)评语表达应含义明确,尽量避免产生歧义;e)对影响企业经营效绩评价结果的有关重要事项应进行充分披露;f)评价报告要维护被评价企业正当的商业秘密;g)评价报告应标明评价时间,评价负责人及评价实施单位需要签名盖章。评价工作组在拟定评价报告的过程中应充分听取专家咨询组的意见。对影响经营的客观情况应在评价报告中予以充分说明。5.11.2企业经营效绩分析报告企业经营效绩分析报告是评价报告的附件,是对被评价组织经营情况的深入分析文本。分析对象企业经营效绩分析报告的对象是企业法人,可以扩展到有利润中心特征和费用中心特征的模拟法在评价集团外的企业时,可不进行此项分析。分析报告内容a)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在评价报告正文“评价对象概述”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对企业的有关情况可以介绍得更详细一些,撰写形式可创新,分析重点可有针对性选择;b)企业经营效绩评价结果分析:主要利用计量指标评价分数在年度之间的变化情况以及各部分的分析系数进行分析,判断企业的盈利、资产运营效率、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可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政策、市场竞争形势、经营者主观努力程度、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与技术措施、内部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同时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充分揭示有关方面的影响;c企业经营效绩分析的基本方法a)比较分析法:将彼此联系的指标进行对照,确定它们之间的差异,用以评价企业经营效绩的变化;b)比重分析法:分析评价分数和指标结构变化,反映企业经营效绩的变化态势;c)比率分析法:直接利用评价报告中的指标和未纳入评价的指标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分析;d)趋势分析法:通过对比发现变化趋势,特别是判断未来走势,提出预示和预警;e)因素分析法:分析影响企业效绩和评价指标的各种因素,并计算或判断其影响程度。以上几种分析方法,各有利弊,各有侧重,在企业经营效绩分析中,通常综合使用。分析报告的调整分析报告依据评价报告的调整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5.11.3反馈被评价组织征求意见评价工作组在完成评价报告后,应将报告和有关调整事项的说明、问卷调查结果、专家(工作组)评议的综合结果提交被评价组织。如果被评价组织对评价结果提出异议,应主动同评价工作组沟通,双方协商解决,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原则,保证评价实施机构的独立性。对评价结果产生异议并确实存在重要客观因素时,评价工作组可将评价结果提交专家咨询组交集团公司评价组织机构复议。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可提请:a)委托中介机构评价的,由评价组织机构裁决;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实施的评价由公司的相应负责人裁决;c)重大分歧,由集团公司总经理裁决。5.11.4评价报告的审核报告的修订和报送评价工作组依据企业反馈情况修改完成报告,经评价项目负责人签字,报送评价审核机构(人)。审核主体a)集团公司由企划部直接实施的评价,评价报告由集团公司总经济师审核;b)集团公司委托中介机构实施的评价,由企划部审核;c)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实施的评价,由企划部最终确认。审核内容a)报告的格式是否规范;b)评价的实施过程是否严格遵循了规定的程序;c)评价基础数据审核确认及调整是否遵循了审慎原则;d)评价标准选择是否适当;e)评价计分是否准确;f)定性评议是否遵循了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g)评价结论表述是否准确;h)评价结果和评价报告是否征求了被评价组织的意见;i)评价报告附件是否完整。审核方法a)对评价基础数据的审核,可以通过审阅被评价组织报送的会计决算报表和审计报告,对照评价基础指标表和调整事项说明,检查调整幅度和调整原因,查看是否存在基础数据调整失当的情况;必要时请评价人员或被评价组织作出进一步解释;b)对评价计分的审核,主要是检查评价标准选择的合理性,评议指标评价人员构成的合理性和评价过程的独立、客观、公正性;c)查看评价工作底稿,检查评价过程是否履行了必要的程序。对审核出问题的处理a)对于评价基础数据和评价计分上存在的问题,责成评价实施机构重新调整;b)对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舞弊行为根据公司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处罚;c)必要时(另请中介机构)重新评价。5.11.5评价报告的公布和利用效绩评价报告的报送.1对集团、集团公司及其全资、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的评价结果报送:a)集团公司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b)集团公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级领导;c)集团公司监事会主席;d)政府部门派驻的财务总监;e)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f)集团公司办公室、组织人事部、财务部、监察室;g)集团公司的全资、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h)其他需要的部门和人员。.2集团公司对其非法人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的评价结果送:a)集团公司董事长;b)集团公司总经理;c)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级领导;d)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e)集团公司办公室、组织人事部、财务部、监察室;f)被评价组织;g)其他需要的部门和人员。.3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对外部组织评价结果报送:a)提出评价需求的单位和部门;b)有权依据评价结果作出实施特定行为的决策部门或机构,如董事会;c)集团公司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效绩评价报告和分析报告的公布.1进行集团内部评价的,评价组织机构将评价结果采取适当的方式在集团范围内或社会上公布,公布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a)正确处理保护企业商业机密和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关系;b)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准确;c)在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公布范围(集团外的利益相关者、公众);d)跟踪公布评价结果的效果。.2对集团外组织的评价,不得对外公布。.3未经评价组织机构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效绩评价结果和相关资料。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结果的应用范围和方式依据评价需求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用途:a)评价经营管理者的工作业绩,以确定对主要领导或领导班子的奖惩;b)明确被评价组织的经营管理状况和水平,以确定今后的经营方针、策略或改进措施;c)判断是否采取特定经济活动(如通过对拟投资企业的评价,决定是否对其投资等);d)将评价结果纳入被评价组织领导人员的个人档案,为培养职业经理人员建设服务。5.12评价质量控制5.12.1评价机构和人员控制a)对评价机构和人员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工作组的控制;2)选聘中介机构的控制;3)评价机构与人员资质的控制;4)道德操守的控制;5)评价机构与人员职责划分的控制等。b)对评价机构和人员控制中,应做好以下几点:评价工作人员、咨询专家;2)向参与评价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明确其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3)做好评价人员的分工。5.12.2评价程序控制a)评价程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时间安排的控制;2)对工作进度的控制;3)对实施步骤的控制等。b)评价程序控制应注意的两个重要环节:1)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工作实施方案;2)严格按照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评价工作步骤和工作进度实施。5.12.3评价技术方法控制评价技术方法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对评价数据核实与调整的控制;b)评价计分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