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第十四辑(一三一)顾质独饯范文正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注]朋党: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①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译文:。②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译文:。(一三二)景公问于晏子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①何以察之?译文:。②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译文:。(一三三)介子推不受赏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也食。”其母曰:“亦使知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与若俱隐。”至死不复见。①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译文:。②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与若俱隐。”译文:。(一三四)张嘉贞落魄有大志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①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选自《大唐新语》)[注]环堵,四周都是墙,常形容居室狭小简陋。①时人莫之知也。译文:。②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译文:。①当时的人没有了解他的。②用那些积累下来的难办的事(向他)咨询。(一三五)约法三章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①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译文:。②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译文:。①父老乡亲以秦朝的苛暴法令为痛苦已经很久了。(或:父老乡亲受秦朝苛暴政治的苦害已经很久了。)②况且我撤回军队驻扎霸上的原因,是等候诸侯到来制定共同遵守的条约。(一三六)成祖不杀孝孺建文四年六月乙卯,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复兴。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计,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①即事不计,当死社稷。译文:。②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译文:。①即使兵败,也应当为国家而死!②攻克京城的那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但希望您不要杀害他。(一三七)洪迈论六国秦以关中之地,日夜东猎六国,百有余年,悉禽灭之。虽云得地利,善为兵,故百战百胜,以予考之,实六国自有以致之也。韩、燕弱小,置不足论。彼四国者,魏以惠王而衰,齐以闵王而衰,楚以怀王而衰,赵以孝成王而衰,皆本于好兵贪地之故。魏承文侯、武侯之后,表里山河,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而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军覆子死,卒为秦国所困,国日以蹙,失河西七百里,去安邑而都大梁,数世不振,讫于殄国。闵王承威、宣之后,山东之建国莫强焉,而狃于伐宋之利;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而为天子,遂为燕所屠。虽赖田单之力,得复亡城,子孙沮气,孑孑自保,终堕秦计,束手为虏。怀王贪商於六百里,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身道囚辱以死。赵以上党之地,代韩受兵,利令智昏,轻用民死,同日坑于长平者过四十万,几于社稷为墟,幸不即亡,终以不免。此四国之君,苟为保境睦邻,畏天自守,秦虽强大,岂能加我哉!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注]狃:贪。①卒为秦国所困,国日以蹙译文:.②闵王承威、宣之后,山东之建国莫强焉,而狃于伐宋之利译文:.①终于被秦国围困,国土一天天地缩小。②齐闵王继承了威王、宣王的功业,崤山以东各诸侯国没有谁比它强盛,而他却贪心于从打宋国中获得利益(一三八)牛弘宽和(牛)弘荣宠当世,而车服卑俭。事上尽礼,待下以仁,讷于言而敏于行。上尝令其宣敕,弘至阶下,不能言,退还拜谢,云:“并忘之。”上曰:“传语小辩,故非宰臣任也。”愈称其质直。大业之世,委遇称隆。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隋室旧臣,始终信任,悔吝不及,唯弘一人而已。有弟曰弼,好酒而酗,尝因醉,射杀弘架车牛。弘来还宅,其妻迎谓之曰:“叔射杀牛矣。”弘闻之,无所怪问,直答云:“作脯。”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弘曰:“已知之矣。”颜色自若,读书不辍。其宽和如此。(节选自《隋书》卷四九)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讷于言而敏于行讷:语言迟钝B.传语小辩辩:有口才C.直答云直:直接D.读书不辍辍:停止2.下列句子中的“谢”字与“退还拜谢”中的“谢”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C.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而车服卑俭②讷于言而敏于行③上尝令其宣敕④愈称其质直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B.两个“而”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C.两个“而”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D.两个“而”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4.下面对牛弘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牛弘的故事可以说是“大智若愚”的最形象的注释。B.牛弘在朝堂宣敕一事中,故意说自己忘了,这种官场做作的目的在于取得皇帝的信任。C.牛弘待人宽和,其弟酗酒杀了他的牛,尽管妻子再三诉说,但他不变脸色,照常读书。D.牛弘的“大愚”是其“大智”的体现,大愚能体现出他的品质。(一三九)崔浩崔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核览,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著作郎,道武①以其工书,常置左右。道武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帝知之,辄命赐以御粥。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若此。泰常②元年,晋将刘裕伐姚泓③,欲溯河西上,求假道。诏群臣议之。外朝公卿咸曰:“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扬言伐姚,意或难测。宜先发军断河上流,勿令西过。”内朝咸同外计,帝将从之。浩曰:“此非上策也。司马休之徒扰其荆州,刘裕切齿久矣。今兴④死子幼,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观其意,必自入关。劲躁之人,不顾后患。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如此则姚无事而我受敌矣。蠕蠕⑤北寇,人食又乏,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入。所谓卞庄刺彪⑥,两得之势也。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令姚氏胜也,亦不失救邻之名。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彪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帝遂从群议,遣长孙嵩拒之。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帝恨不用浩言。(选自《北史·崔浩传》)[注]①道武:道武帝,北魏皇帝拓跋珪。②泰常: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③姚泓:后秦国主,羌族人。④兴:姚泓的父亲姚兴。⑤蠕蠕:少数民族,也叫作“柔然”。⑥卞庄刺彪:春秋时鲁国大夫卞庄曾让两虎争食相斗,待其一死一伤,然后杀其伤者。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B.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C.司马休之徒扰其荆州,刘裕切齿久矣D.劲躁之人,不顾后患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彼不能守,终为我物②引以为流觞曲水B.①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①未若假之水道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D.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②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B.①不为穷通改节若此。②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C.①勿令西过。②多以微过得罪。D.①臣观其意,必自入关。②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崔浩反对阻截刘裕军队的理由的一组是()①劲躁之人,不顾后患。②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③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入。④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⑤所谓卞庄刺彪,两得之势也。⑥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浩博学多才,精通书法,又能顺应环境,坚守节操,在对待刘裕假道伐姚问题上,更表现出他长于谋划,智略过人。B.朝廷多数人主张阻截刘裕的军队,主要理由是刘裕伐姚不是真实意图,而是声东击西,觊觎北魏。C.崔浩不仅认为刘裕伐姚并非借口,而且分析了阻刘和纵刘的不同结果,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但明元帝因与刘裕有切齿之仇,未作采纳。D.明元帝未采纳崔浩的建议,而采纳了大臣们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结果在畔城被晋军打败。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译文:(2)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译文:(一四О)王若虚王若虚字从之,稾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鹿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赶省,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曰:“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祁等固辞而别。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不果立也。金亡,微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乃命子忠先归,遣子恕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若干卷,传于世。(《金史·王若虚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秩满,老幼攀送秩满:满十年B.数日,促迫不已促迫:催促。C.微服北归镇阳微服:穿平民服装。D.汩没尘土中一生汩没:埋没。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数日乃得行②乃谓奕辈日B.①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②我姑以理谕之C.①且丞相既以城降②且已白郑王矣D.①则朝官皆出其门②不从则死3.下列各句中补充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若虚)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B.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崔立),请为(崔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C.(王若虚)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D.金亡,(元好问)微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若虚珍视名节、不苟趋附的一组是()①虽然,我姑以理谕之②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③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④后兵入城,不果立也⑤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若虚任期满十年时,百姓不分老幼都来挽留送行,过了几天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临时工聘用协议书(含薪酬福利待遇与绩效考核)
- 2025版波形护栏安装与道路绿化工程合同
- 二零二五版搬家服务与设备安装合同规范
- 2025年汽车报废回收与环保处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现代农业设施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彩钢瓦施工安全监督及应急预案合同
- 二零二五年高端游戏电视购买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实习生劳动合同样本及实习管理制度
- 二零二五年新型仓储设备租赁与维护协议
-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市级名校2026届中考英语仿真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题库(教师培训考试专用)
- 施工图识读基础知识课件
- 金属热处理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足球校队管理办法
- 血透室病区环境管理
- 企业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 2025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
- 关于加强医药卫生领域廉政建设的意见(2025年版)解读
- 某港池航道疏浚和吹填造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GB/T 16840.4-2021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第4部分:金相分析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