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大三上复习知识点(宋元文学)_第1页
古代文学史大三上复习知识点(宋元文学)_第2页
古代文学史大三上复习知识点(宋元文学)_第3页
古代文学史大三上复习知识点(宋元文学)_第4页
古代文学史大三上复习知识点(宋元文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古代文学史大三上复习知识点(宋元文学)古代文学史(大三上)

一.背诵19句(考5句)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2.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

3.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6.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8.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9.始知锁向金龙听,不及林间逍遥啼。——欧阳修《画眉鸟》

1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合。——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1.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12.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13.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池怀旧》文学史P601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文学史P7415.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门。——秦观《满庭芳》文学史P9316.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文学史P9517.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文学史P147

18.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P147

19.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元好问《壬辰十二月》文学史P179

二.名句赏析(考5句)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P382.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P39

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P46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P52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P54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8.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文学史P90

9.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文学史P146

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文学史P297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XX村》“山重水复疑无路〞大处着笔勾画,“柳暗花明又一村〞近景小处着手。重〞山多,“复〞水曲,为“凝〞作衬托;“暗〞柳木繁茂;“明〞众花繁盛,柳花相映,活力勃勃,示意有人存在,“又〞突出惊喜、欣喜之情,化用前人之句,又赋予其新意。

三.具体知识1.白体P20“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宋初朝廷优待文臣,且提倡诗赋酬唱,所以当时的馆阁之臣唱酬成风,且编成了大量唱酬诗集,例如李昉与李至的《二李唱和集》、李昉等人的《禁林宴会集》、徐铉等人的《翰林酬唱集》等。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相互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2.西昆体

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共收录了17位诗人的247首诗,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它们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内容过于空虚、过分追求技巧、浮艳之风浓,缺失了生命力和生动性,形式主义一派,一味标榜李商隐。

3.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往往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晚唐体〞诗人最遵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九僧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风景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的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最为有名。这一群诗人的作风稍异于九僧,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为充实一些。

4.晏殊《浣溪沙》情中有思的特点。P29

人生有限的忧思又常与情爱的缺失交融在一起,两种苦闷相互生发衬托,加深了词中情感的浓度,而这又构成了晏殊词的“情中有思〞,即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深思的特质。名作《浣溪沙》最能代表这种特色:在伤春怀人的表层意象中,蕴含着猛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夕阳〞、“落花〞两种流逝难返的意象,象征着年华的流逝和情爱的失落,表达出对时光迫促、生命有限的深思和体悟。

5.柳永词内容的创新P34①加强了世俗女性的描写。首先是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其次是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楚心声,再次是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②帝都生活,都市风情。多方面浮现了北宋繁华富足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③羁旅行役。多山川风物,自然美景,秋景创作最多。④狭邪生活、放浪心绪。⑤歌舞

总结:柳永词对反映中下层市民生活和自己的身世穷愁,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6.柳永艺术内容的创新。P36

①大量创制慢词,始于柳永,表现情感更深刻,内容更丰富,境界更阔大。创作慢词主要有四中方式,即利用民间原有词调,旧曲翻新,小令扩展为慢词,自创新调。

②铺叙,白描。慢词最重要的是结构和布局,柳永词多层次显明,其铺叙类似于赋,吸收了六朝小赋的特点③吸收俚语、俗语④雅俗并陈⑤情景交融

7.诗文革新运动P41

是在北宋时期酝酿发展完成的,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以是韩柳文章为号召,以复古为旗帜,是协同北宋政治变法的一次全面的文风革新,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8.半山体P49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求炼字、对仗,意境幽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特点是雅丽清绝,脱去流俗,多七言绝句。

9.苏轼的诗P60自己看书

10.苏轼“自成一家〞

“自是一家“出自苏轼在其给朋友的一封信《与鲜于子骏书》:“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苏轼文集》卷五三)。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阔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由于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在词的创作上自称一家。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11.苏轼词艺术的创新

①开拓词镜,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为表现性情之词

②开创豪放词风,吸收豪壮之风,用清爽雅丽的句子,豪放雄浑的调子去写。大量的激情融入词作之中,始终认大方豪迈的气象悲恸峥嵘的气势,扩开雄伟的场面取胜,奔放雄狂的音调,擅长悲壮铿锵的音调,强音促节。③认诗为词,打破词依附音乐的境遇,提高词的品格。④浪漫主义手法

⑤突破了音律的束缚,传统上是词必协律,而苏轼写词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

音律所拘,重视抒情言志的自由

⑥灵活借鉴,运用语言,借鉴前人,化用前人词语,引用民间口语等,其词也浮现出多样风格,雅俗同在。

12.苏轼辛弃疾的比较

同:苏辛并称,都是至情至性之人,都有豪放之作;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异:

风格.苏轼:旷;辛:豪。苏词主自然雄放,有一种清旷超逸之美;辛词主悲壮苍凉,是沉郁顿挫之美。苏词基调是旷达,豪中带旷;辛词更多了一种悲壮之气,将词的豪放发展到极致。苏词的旷是生性使然,有一种平和质感;辛词有一种英雄之气,自我形象,主观性极强。

写人:辛作品人物多少英雄;苏轼多写疏狂异趣,如达士,游仙,隐者,居士,酒徒。

写景:辛多写磅礴悲壮之景;苏轼多写古淡、幽远、雅洁之景。

怀古:辛抒发“古之英雄〞用以自比,抒发身世之悲;苏轼赞“古之达者〞,写英雄也不过是表达人生如梦,力求旷达与解脱。

生活态度:对待隐逸:辛更多地表达无奈与不甘;苏则真心向往、由衷称赞欢心写饮酒:辛醉酒后的痛楚;苏则喜欢沉醉在酒香之中。

13.如何理解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的话?P63

苏轼和辛弃疾虽同属豪放词派,但二者风格不同,苏轼的词多心胸旷达,乐观积极,故曰“旷〞,辛弃疾的词多表达自己的报国壮志却往往有一种壮志难酬的感慨,故曰“豪〞。苏词中的“旷〞主要来自于他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他把不平苦难当做宝贵的人生经历。“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这绝不是自嘲之语。辛词的“豪〞则源自辛弃疾极度自信,睥睨天下的那气度。两人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形式到内容都很相像,从回忆古之人事起,篇尾感及自身,细读后很简单发现他们为何谓之“旷〞“豪〞。

(念奴娇用的是直笔少顿挫,追忆周郎功绩后,虽然喟叹“早生华发〞,从中并没有郁结之情。像周郎那样的千古风流人物都已在无情的历史中泯灭,自己又能如何呢,“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历史、现实、英雄、凡夫皆为灰灰有种勘破世情的平淡,“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胸中块垒一浇而尽。

辛的永遇乐也是紧扣时空,多顿挫,几起几落,穿梭古今。用往昔之辉煌映照今日的萧条,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书写中凸显自己的不平。要注意的是,词中对孙权刘裕的描写用的是平视视角,所以指示江山的豪气自然而来。曾出现孙权的地方再也找不到英雄了!他的怀古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式的自艾自怜,有的是不平与控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平沉郁之气几抑几扬,最终崩裂,人间自有英雄,只是如今英雄无用武之地!)

14.黄庭坚的诗歌理论P73

创作方法: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点句,在多读书,学养深的基础上,继承、典化、改装前人的诗、文、书中的语言;夺句,对点铁成金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更强大构思的变化。

表现风格:兀傲生新,瘦硬峭拔,语言尚奇生新。受其孤高清傲的性格影响,兀

傲其实是孤傲清高的性格品质、,在七律中表达较为明显;追求奇和神;善用奇字、怪字、僻字;比喻别致。总体是一种怪的感觉,标新立异。

音律、章法上:音律,拗峤,避熟求生,音节打破常规;律诗中多用拗句,以避免平仄和谐以致圆熟的声调。章法,回环曲折,要有出乎意料的转折,以意脉的突然断裂而产生艺术张力。

15.江西诗派P77

江西诗派,宋代文学流派,以黄庭坚为创始人。形成期成员包括陈师道,潘大临等25人,大多为江西(宋代江南西路)人。得名始于北宋后期宋徽宗初年吕本中所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江西诗派的主张与黄庭坚旨趣有相像处,重工力,但更强调循规矩而主变化,倡活法而主悟入,讲“锻炼而归于自然〞。在诗歌的思想内容方面并没有提出什么特别的主张,作诗多好用僻典,炼生词,押险韵,制拗句,讲求语言韵律,易于走上形式主义道路。到了南宋,江西诗派的影响广泛于整个诗坛,其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

12.小山词P90

13.李清照“别是一家〞的理论。P103所谓“别是一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否则,词就成立“句读不葺之诗〞,而失却了词作自身的文体特征。词作只有保持自身独立的文体特征,才能不被诗所替代,在文学之林中占有独立的地位。

14.中兴四大诗人P116

中兴四大诗人是指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陆游,是此期也是整个南宋最为优良的诗人,他的诗取材广,用力深,诗风雄健悲壮,意境开阔宏大,各体兼工,不囿一格。代表作有《金错刀行》《书愤》《示儿》等。杨万里师法自然,诗风活泼,意象生新谐趣,语言通俗流畅,形成了别开生面的诚斋体,著有《江湖集》、《荆溪集》、《西归集》等九个诗集。范成大面向生活,风格便捷工致,温润流婉,其田园诗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