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工业园轨道4号线与两江大道节点工程(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1页
龙兴工业园轨道4号线与两江大道节点工程(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2页
龙兴工业园轨道4号线与两江大道节点工程(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3页
龙兴工业园轨道4号线与两江大道节点工程(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4页
龙兴工业园轨道4号线与两江大道节点工程(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轨道4号线与两江大道节点工程(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里程:K13+800~K16+653.827(一次性勘察)第1册:文字报告、附件/图册(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共1册【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轨道4号线与两江大道节点工程(一期)工程地质勘察(里程:K13+800~K16+653.827)(终定稿)】目录297831、前言 254821.1任务由来与工程概况 2242031.2目的任务 5194661.3勘察依据及技术标准 5325411.4勘察等级、勘察范围和勘察阶段的确定 6124491.5工作方法及工作量布置 7172911.6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8157101.7勘察工作的质量评述 8321012、自然地理 1095312.1交通位置 10257662.2气象、水文 10300983、工程地质条件 10147153.1地形地貌 1074613.2地质构造 11270473.3地层岩性 11196033.4水文地质条件 12321673.5不良地质作用 138534、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13297534.1室内试验可靠性分析及统计单元划分原则 13301314.2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统计 1399864.3波速测试 1769954.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和土石可挖性分类 17269684.5岩土参数分析及选用 18295195、勘察区工程地质评价 19231755.1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19127925.2道路分段工程地质评价 19284225.3桥梁段工程地质评价 26280785.4成桩条件、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242055.5水、土腐蚀性评价 32193175.6地下水作用评价 33292475.7特殊性岩土 33289735.8地震及地震效应评价 33270615.9岩土地震稳定性 34293365.10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 35187346、路基评价 37224256.1路基均匀性及干湿类型评价 3710236.2填土的压实方法及压实要求 3734037、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风险分析 37178258、结论与建议 38247978.1结论 38162898.2建议 38附图图名比例尺图号数量(张)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10001-1~33工程地质剖面图1:500、1:2002-1~111111钻孔柱状图1:1003-1~350350动力触探成果图1:1004-1~1313附件1工程地质勘察合同2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3勘察纲要4岩土室内试验报告5波速测试成果6测量成果7勘察单位资质证书8、利用钻孔情况说明PAGE16PAGE161、前言1.1任务由来与工程概况1.1.1任务由来两江大道位于两江新区龙盛片区,轨道四号线二期在机东北以北沿两江大道布设,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并计划开工建设。两江大道沿线规划有多处立交节点,互通立交均按平面交叉实施,为避免在轨道建成后市政道路改造二次开挖道路,经两江新区管委会研究决定,启动两江大道节点工程项目,与轨道4号线同时开工建设。2018年9月受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由重庆市二零八勘察设计院承担轨道4号线与两江大道节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该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及相关参数。1.1.2工程概况合同约定,我院承担轨道4号线与两江大道节点工程勘察共11个节点,因机东北节点方案仍在讨论确定中,机东北节点作为二期工程,方案确定后单独报建。本次为项目一期,即K10+600.000~K16+653.827段(除开机东北节点以外部分),因K10+600.000~K13+800.000已进行勘察,本次勘察为一期K13+800.000~K16+653.827段内4个节点及该区域内的1座人行通道,4个节点分别为H2路节点、10-9号路节点、10-7号路节点、与支路交叉节点;H2路节点按设计修建形成的边坡最高约5m,为填方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1座人行通道节点按设计开挖将形成最高约10m的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10-9号路节点按设计开挖将形成最高约11.8m的岩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10-7号路节点按设计将形成最高约9.7m的岩土混合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与支路交叉节点按设计将形成最高约11.2m的土质边坡,其中土层部分最高约9.1m,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龙兴御临镇配套道路工程节点表表1序号节点里程备注1H2路节点两江大道K13+962~K14+620K14+710~K14+870K13+962~K14+620段为两层菱形立交两江大道上跨H2路K14+710~K14+870段为两江大道拓宽段2人行通道两江大道K14+900~K15+000箱型通道,下穿两江大道。310-9号路节点10-9号路K0+260~K0+706两层菱形立交10-9号路主线下穿两江大道410-7号路节点10-7号路K0+285~K0+800两层菱形立交,10-7号路上跨两江大道5与支路交叉节点K0+675~K0+755分离式立交,规划支路下穿两江大道10-9号路和10-7号路采用次干道设计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单位规范标准值10-9号路10-7号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Km/h50、40、30主线40,匝道30主线40,匝道30标准路幅m无31m36.5m最小平曲线半径m150250600最大纵坡%76%6%最小纵坡%0.30.5%0.5%净空m4.5≥5.0≥5.0荷载标准桥涵:城-A级;人群: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计算取值3.5KN/m2;路面:标准轴载BZZ—100KN设计年限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时的设计年限15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10年(沥青混凝土路面)H2号路节点工程(两江大道)采用主干道设计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单位规范标准值两江大道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Km/h60、50、40主线60,匝道40标准路幅m无66m最小平曲线半径m150650最大纵坡%65%最小纵坡%0.30.5%净空m4.5≥5.0荷载标准桥涵:城-A级;人群: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计算取值3.5KN/m2;路面:标准轴载BZZ—100KN设计年限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时的设计年限20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15年(沥青混凝土路面)其各个节点工程概况如下:1、H2路节点本节点为主-主相交交叉口,两江大道为龙盛片区以通过性交通为主的交通兼服务性主干道,H2路横穿龙盛片区,是连接王家隧道、快速路六纵线与明月大道的东西向交通服务性主干路,沿线串联多条南北向交通要道,因此该节点具有较强的交通衔接及转换功能,是片区较为重要的对外转换节点之一,结合相交道路等级及功能,本节点定位为一般互通立交。两江大道与H2路节点立交方案为两层菱形立交方案,两江大道直行方向通过上跨桥快速通行,H2路直行和各转向交通通过平交层进行转换,采用红绿灯进行控制。轨道4号线普福站于两江大道路侧布设。两江大道—H2路节点区位图H2路节点规划方案H2路节点立交节点与轨道竖向关系:两江大道主线上跨现状平交层,轨道普福站于道路右侧地下布设,两江大道主线上跨桥已避让车站人行通道等附属结构。H2路节点方案一竖向示意图2、10-9号路节点航空产业园10-9号路为龙盛片区中北部与两江大道相交的一条服务性次干路。本节点为主-次相交交叉口,10-9号路主线下穿两江大道,下穿道为双向2车道,采用双黄线进行分隔。地通道外侧采用3.25m右转专用道+2m紧急停车带的形式,满足企业进出需求。人行道采用1.5m以保证人行通行及部分管线布设需求,整体道路横断面宽度24m。地通道长167m,最大纵坡6%,匝道最大纵坡3.9%。交叉口右出右进,左转需路网绕行。10-9号路立交节点与轨道竖向关系:10-9号路节点位于轨道4号线区间段,10-9号路下穿现状平交口;轨道四号线沿两江大道以高架形式布设,在交叉口处轨道轨道桥墩需跨过10-9下穿道范围。10-9号路节点竖向关系示意图3、10-7号路节点设计采用分离式立交,10-7号路上跨两江大道,将10-7号路上跨桥规划标高进行微调,保证净空不小于5m;轨道由路侧转路中布设后,轨道中线与现状两江大道中心不重合,最大偏差5.02m,为配合轨道为配合轨道建设,需对两江大道K16+025至K16+225范围内两江进行进行改造。10-7号人行道标高与现状保持一致,并在交叉处于两江大道人行道连通。10-7号路节点区位10-7号路立交节点与轨道竖向关系:10-7号路上跨现状平交口,位于1F;轨道四号线沿两江大道布设上跨10-7号路,位于2F层。10-7号路上跨桥桥面到轨道桥梁底最不利处净空高度5.76m。10-7号路节点竖向关系示意图规划支路下穿道节点两江大道桩号K16+665.796处为规划支路下穿两江大道,为避免轨道先实施后规划下穿道难以实施,本次设计先实施(预埋)规划支路下穿道,远期两侧支路顺接。下穿道长77m,宽16m(结构外边线宽18.4m),双向2车道,设计速度20km/h。1.2目的任务本次勘察的目的是通过对拟建道路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工作,查明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地质特征等,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设计参数。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有关规定及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有:1、收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布置图,拟建场地和各拟建物的地面整平高程,拟建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及可能的基础类型、尺寸和埋置深度等资料;收集地下埋藏物的相关资料;2、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3、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地段的地质构造、岩土类型、性质及其分布,基岩风化层厚度及风化破碎程度;4、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土基干湿类型所需参数;5、实测拟建道路沿线地下水位,并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下水类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和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论证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6、调查了解地下埋设物,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其密实度;7、判定场地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8、查明沿线地段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9、对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进行评价,对挖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进行评价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评价路基干湿类型;10、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评价;11、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12、评价场地特殊岩土。1.3勘察依据及技术标准本次工程地质详细勘察的依据:《工程勘察合同》、建设方提供的1:500道路地形总平面图、勘察任务委托书及详细勘察纲要。为保证勘察质量,本次勘察工作主要执行下列现行行业标准:(1)《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4)《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TC02-2011)(6)《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TB02-2013)(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_D63-2007)(8)《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9)《城市桥梁设计规范》(GJJ11-2011)(10)《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1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TJGD30-2015)(1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1.4勘察等级、勘察范围和勘察阶段的确定接受委托任务后,我院随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踏勘,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和《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等相关规定编制工程地质勘察纲要。1、勘察等级的确定据委托书要求,本工程道路为城市主干路立交,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现状挖方岩质边坡最大高度约14m(4-4’剖面),设计最大挖方岩质边坡高度约12m,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较复杂场地(见表1-1);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3.2.2判定,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为甲级。表1-1场地类别划分表判定因素场地特征场地类别场地复杂程度复杂中等复杂简单地形、地貌地貌单元单一,地形坡角一般1~10°√中等复杂岩层倾角(°)8~14°√岩土特征主要有两种土体和两种基岩岩性,较不均匀性质变化不大,填土分布广,厚度大。√岩体完整程度较完整√土层厚度(m)土层厚度变化较大,0-21.8m(未见基岩)(zk474)√地表水、地下水对岩土体影响程度小√不良地质作用发育程度未见不良地质作用√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中等强烈√2、勘察范围及勘察阶段的确定按渝建发[2013]345号文的规定,该工程勘察阶段及勘察范围满足要求,勘察阶段及勘察范围判定如下表:表1-2工程勘察阶段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果场地及项目1在复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场地为中等复杂、安全等级为二级不需进行初勘其他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不需进行初勘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的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影响面积小于50%不需进行初勘3三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m范围内的建设场地。不在100m范围内不需进行初勘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硐室,且采空区或地下硐室顶距离拟建工程最低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无采空区或地下硐室不需进行初勘其他建设项目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m2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区。市政道路不需进行初勘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市政道路不需进行初勘3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m2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m的隧道。市政道路不需进行初勘4主跨跨径大于150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级3层以上(不急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市政道路不需进行初勘表1-3拟建工程勘察范围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1倍边坡高度。大于1倍边坡高度。满足勘察范围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大于1倍边坡高度。满足勘察范围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无满足勘察范围4对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无满足勘察范围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边。无满足勘察范围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边。无满足勘察范围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边。无满足勘察范围注:1、勘察单位应按照本表逐条进行判定,并将勘察范围线在《勘探点平面位置图》中标明。2、判定结果栏填“满足勘察范围”或“不满足勘察范围”。1.5工作方法及工作量布置1、勘察工作布置原则本次勘察以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及工程平面布置图为基础,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的要求布置勘察工作量。依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工程重要性等级一级,场地中等复杂,勘察等级甲级;本次勘察钻孔布置遵循以下原则:(1)地通道挡墙部分勘探线间距30m;按设计要求,在两侧形成直立边坡位置增加钻孔;孔深进入设计路面以下10m。(2)桥梁逐墩台布置勘探线,桥台填方(挡墙)勘探线间距30m;按设计要求,在桥台后形成直立填方边坡处增加钻孔,桥梁桩柱式桥墩处每桩布置钻孔,墩台群桩处布置钻孔6个;桥台钻孔进入开挖线以下中等风化岩体5~8m;桥墩钻孔深度进入中风化基岩5~8桩径,(按2m桩径考虑)进入中风化基岩10~16m。(3)人行通道钻孔间距按20m控制,增加横纵剖面控制;(4)每条勘探线布置钻孔3~5个,按设计要求,在下穿道、桥梁段形成直立边坡处增加布置钻孔。2、勘察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1:500):以穿越法、追索法结合实测地质点圈定不同地层界线,着重测定岩层产状及节理裂隙等;查清各地质构造形迹;调查不良地质作用及范围、特征等,测绘面积约0.74km2。(2)工程测量本次勘察以甲方提供的场地平面图及测量成果作为工作底图及起始依据,坐标为重庆市地方独立坐标系,高程系是1956年黄海高程系。作业前对场区的2个图根控制点A1、A2进行实地检核。为满足勘察钻孔放样的要求,采用了RTK(南方银河1精度平面精度:±(10+1×10-6×D)mm高程精度:±(20+1×10-6×D)mm实施放样(见表1-4)。表1-4控制点成果表点名纵坐标X(m)横坐标Y(m)高程H(m)备注A183034.95885336.068260.663A288313.61086852.810223.015(3)钻探本次钻探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和规范执行,共进场XY-150型钻机9台。钻孔孔径开孔不小于Φ110mm,终孔不小于Φ91mm。在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回次进尺,工程技术人员跟班进行编录,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程验收钻探成果,及时采取岩样。(4)取样试验为查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分别采取不同岩性的岩样、土样分别作室内试验,样品采取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5)重型动力触探区内填土分布较广泛,且厚度较大,本次勘察选取12个钻孔按有关操作规程和规范进行圆锥重型动力触探实验。测试时,采用自动落锤装置,触探杆长2m。测试过程中,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超过2%,保证锤击贯入连续进行,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率每分钟为15~30击;每贯入1m,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20cm转动探杆一次。1.6勘察工作完成情况该工程地质勘察我院共布置钻孔340个,自2019年6月11日钻机进场至2019年7月1日共完成钻孔325个,其中ZK353、ZK387、ZK412、ZK431、ZK462、ZK463、ZK479~ZK484、ZK529、ZK585、ZK593因孔位位置不便施工,因此未进行钻探。完成实物工程量见表1-5。表1-5完成工作量一览表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1:1000)km20.74工程测量钻孔定位个340实测剖面(1:200)m/条10988/100实测剖面(1:500)2602/7工程钻探总进尺/孔数m/个5278.6/325钻孔地下水位观测孔325室内试验泥岩组58物性(6)、抗压(40)、直剪(12)砂岩组50物性(6)、抗压(32)、直剪(12)水样组1间分析原位测试动力触探(重型)m/个87.1/12声波测井m/孔112.7/41.7勘察工作的质量评述本次勘察工作采用了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钻探、物探、室内岩土试验等多种手段,其方法、手段和完成的实物工作量满足相应规范要求,达到了勘察目的,可为作为设计方进行设计的地质依据。1、工程测量工作内容为钻孔定位及实测工程地质断面。本次测量采用重庆市地方独立坐标系,高程系是1956年黄海高程系,仪器用实时动态RTK精度平面精度:±(10+1×10-6×D)mm高程精度:±(20+1×10-6×D)mm用相应两已知点或第三点进行了检测,施测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检测的坐标、高程误差达到工程测量精度,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及《GPS测量规范》(2009)要求,可提供下一步测量作业,质量和精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2、工程地质测绘本次测绘的主要内容为1:200~1:1000工程地质测绘,测绘采用穿梭法和追踪法进行场地的面状控制和重点地段地质现象的追踪,以控制和查明勘察控制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作用;地质点定位采用经纬仪或地质罗盘进行定位,精度符合有关规范规程规定。3、钻探对于覆盖层采用小水量全断面取芯钻进,基岩采用φ91钻具回转螺旋钻探,泥浆护壁施工工艺,开孔孔径为110mm,终孔孔径未小于91mm。钻进过程中严格按勘察纲要及钻探操作规程执行。填土采取率61~75%,粉质粘土采取率90~93%,强风化基岩采取率65~79%,中风化基岩采取率80~92%,符合规范要求,钻探地质人员跟班记录,钻探各类原始记录齐全。钻孔钻进结束后,采用粘性土或水泥砂浆进行封孔处理。4、地质编录:由两名工程地质技术人员跟班野外作业,认真观察,仔细描述,然后技术负责人及时对原始编录资料进行复核,原始基础资料记录清楚、准确,能正确反映客观地质现象。5、采样及室内试验试样采集均在现场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样品采集数量及试验项目均严格按现行有关规范及“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执行,岩样采用回转取芯钻进工艺施工采取中等风化岩样116组,取样位置为边坡上及设计道路高程以下,直径φ91mm,岩样标签及记录应一致注明样品编号、采样钻孔孔号,采样孔段、样品长度、块数,采集样品组内序号(第几块/总块数)采集日期,采样照片,采样人署名。岩样应进行纱布包裹后进行腊封包装。存放应于阴凉处。运输时,要防震。岩样由重庆渝碚实验检测中心采用《岩体工程试验规范》(GB/T50266-99)进行试验。6、水文地质观测钻孔的稳定水位观测是在钻孔施工结束后,提干孔内的钻探循环液24小时后进行水位观测。7、动力触探:工程选取12个钻孔采用重型动力触探对素填土进行原位测试,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所有操作在地质人员现场指导下,由钻探人员操作完成。所有人员持证上岗,操作严格按照规范执行,试验数据真实可信。8、波速测试波速测试方法采用单孔测试法,测试仪器为高分辨地震仪(编号D11412005,型号DZQ24-2A,证书编号2017062702450)及数字声波仪(编号090404,型号WSD-2A,证书编号2017060903490)。测试的方法、过程等均符合《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2015)、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16版>及《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9、见证按照渝建发(2008)209号文件的精神,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见证作业,见证负责人胡广鑫,见证员编号YKJZ-2310134-0041。在外业见证单位的全程监督及见证下,对钻探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的身份和资格进行确认,对勘探点定位、地质点测量、钻探施工、样品采集、原位测试、波速测试等进行现场见证,对钻探原始资料以及地质编录报表等进行检查核实,并形成相关记录。见证过程符合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的相关规定、要求。10、遗留问题:本次勘察共布设340个机械钻孔,其中ZK387、ZK412孔因位于两江大道开挖边坡坡顶,改孔位钻机无法进场施工;ZK353、ZK431、ZK462、ZK463、ZK479、ZK480、ZK482、ZK483、ZK529孔位下方为鱼嘴水厂管线区域,水厂巡线员不同意施工,未能施钻;ZK481、ZK484位于海联职业技术学院施工区项目部,未能施钻;ZK585、ZK593零壹火箭厂厂区厂区不同意施工,未能施钻;建议加强后期施工验槽工作或补充勘察予以弥补。本项目存在个别钻孔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影响进行了移位,对勘察精度、勘察成果总体质量影响较小,可通过加强后期施工验槽工作予以弥补。综上所述:各项工作均按现行的规程规范执行,各项工作指标均满足有关技术要求,所获各项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可靠,经室内综合研究整理后提交的文件图表等资料,可供设计方及业主使用。2、自然地理2.1交通位置拟建道路位于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内两江大道K13+800~K16+653.827段,现两江大道及相关道路H2路、10-9号路、10-7号路均已竣工通车,交通十分便利。2.2气象、水文两江新区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陆的四川盆地东部,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中,属东南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具备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性,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使其具有较明显的气候垂直带谱结构。区内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1.8℃,年总积温5390℃,最热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冷为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全年平均降水量1067.8毫米,其中2~4月春季平均降水217.5毫米,5~7月夏季454.5毫米,8~10月秋季358.9毫米,11~1月冬季86.9毫米,降水量最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43%,冬季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8%。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霜冻一般出现在每年小雪至次年立春前后,(即12~1月)轻者地面草丛上白霜,重者水田起薄冰,多发生于每次寒潮过后的晴天。整年多云雾,全年日照时间不超过1276小时,全年日照平均率为25%,8月日照时间最多为平均223小时,10月平均日照时间20小时。勘察区内无地表水体。3、工程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勘察区位于龙兴工业园核心地段,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现勘察区内两江大道、H2路、10-9号路、10-7号路等相关道路均已竣工通车,场地经过人工改造地形平坦,沿两江大道方向坡角约坡角约2-5°,在两江大道两侧因修路挖填方多处形成边坡,边坡均已采取放坡处理,现状稳定。其各个节点工程地形地貌如下:H2路节点:两江大道K13+800~K14+650段总体地形平坦,坡角约1~3°,该段东侧因两江大道修改形成一岩质边坡,高1~14m,坡体岩性为砂泥岩,坡度约50°,现状稳定。该段最高点位于钻孔ZK412附近,高程261.49m,最低点位于两江大道北西侧,高程234.84m,高差26.65m。 10-9号路节点:10-9号路K0+260~K0+575段道路已修建完毕,场地地形平坦,坡角约1~3°,K0+575~K0+710段地形坡度5-12°。10-7号路节点:整体地形平坦,10-7号路K0+240~K0+650段地形平坦,坡角约1~3°,K0+650~K0+800段地形坡度5-15°,局部较陡约30°。人行通道:地形经过人工改造,西侧地形平坦,。规划支路下穿道节点:地形经过人工改造,拟建下穿道西侧及东侧为周边地块及两江大道修建形成挖、填方边坡段,边坡均为土质边坡,地形坡度约30°,下穿道中部为两江大道,两江大道已修建完毕,地形平坦。3.2地质构造勘察区所在区域位于川东南孤形地带,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东南部。构造骨架形成于燕山期晚期褶皱运动。位于石船向斜的西翼近轴部。K13+800~K15+250段(H2路节点、人行通道)岩层产状:倾向约106º,倾角约14º,岩层面少量泥质充填,为软弱结构面,结合程度很差。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J1裂隙倾向311º,倾角76º,裂隙面平直,延伸2~4m,裂隙宽一般1~3mm,局部有粘土充填,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J2裂隙倾向40º,倾角80º,裂隙面平直,延伸1~2.5m,裂隙宽一般2~5mm,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K15+250~K16+K16+653.827段(10-9、10-7、地下通道点)岩层产状:倾向114-130º,倾角6-10º,岩层面少量泥质充填,为软弱结构面,结合程度很差。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J1裂隙倾向301º,倾角85º,裂隙面平直,延伸6~8m,延伸2~5m,裂隙宽一般1~3mm,局部有约5mm粘土充填,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J2裂隙倾向44º,倾角82º,裂隙面平直,延伸2~3m,裂隙宽一般2~5mm,局部有约3~4mm粘土充填,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通过前人资料和本次实地踏勘证实,场地内无断裂构造存在。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区域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附录A的规定,区内抗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属抗震分组第一组。3.3地层岩性通过地面调查和钻探揭示,场地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J2s)。1、第四系全新统(1)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杂色,稍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和碎块石组成,碎块石含量5%-40%,粉质粘土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可塑。回填时间大于5年,大部分填土已经过机械夯实,结构中密-密实;局部地段结构松散-稍密。揭露最大厚度21.80m(未揭穿)(ZK474)。(2)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灰褐色、红褐色,呈可塑状,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经钻探揭露粉质粘土在拟建场地内主要分布于地形相对较低的洼地地带或地形平缓地带,揭露最大厚度为2.8m(ZK651)。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J2s)场区内基岩为砂岩、泥岩,分布连续稳定。(1)砂岩(J2s-Ms):红褐色、灰白色、浅青灰色为主。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次之,钙、泥质胶结。场地内局部分布。(2)泥岩(J2s-Ss):紫红色、棕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含砂质较重。在拟建场地广泛分布。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结合钻取岩芯风化程度,在钻孔深度范围内可划分强、中等风化带:(1)强风化带:岩体结构破坏严重,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强风化揭露厚度0.9~3.9m,风化裂隙发育,胶结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强度极低,岩块手易折断;(2)中等风化带:岩石结构致密,岩体较完整,钻取岩芯多呈柱状、短柱状,中等风化岩层层理结构清晰。3、基岩面特征拟建勘察区地形经人工改造,地形整体较平缓;H2路节点:两江大道K13+962~K14+450段总体地形平坦,坡角约1~3°,该段基岩埋深一般0-5.4m,中风化层埋深一般2.1-7.4m,基岩面坡度总体较平缓,约1-5°,局部约19°;K14+450~K14+620,该段基岩埋深一般0.3-18.5m,东侧基岩面埋深较大,整体由西侧向东侧倾斜,基岩面坡度10-12°,中风化层埋深一般1.7-19.5m。 K14+710~K14+870段该段土层较厚,钻孔为揭露岩土界面,根据收集的原始地形线推测,该段基岩埋深约人行通道节点:该段地形经过人工改造,地形平坦,本次钻探局部钻孔为揭露岩土界面,根据收集的原始地形资料推测,该段基岩埋深0.6-28.4m,西侧基岩面埋深较大,整体由东向北西侧倾斜,基岩面坡度1-5°,局部较陡约40°。10-9号路节点:该段地形经过人工改造,现状地形较平坦,10-9号路K0+260~K0+645m段,基岩埋深一般0-7.2m,基岩面起伏较小1-5°,局部约12°,中风化层埋深一般1.3-9.0m;K0+645~K0+706m段基岩埋深一般1.6-12.8m,基岩面起伏较小1-5°,局部约10°,中风化层埋深一般4.2-13.9m。10-7号路节点:该段地形经过人工改造,现状地形较平坦,K0+285~K0+800m段,基岩埋深一般0-10.5m,基岩面起伏较小1-5°,局部约18°,中风化层埋深一般1.6-11.8m。规划支路下穿道节点:K0+675~K0+755该段主要为填方路段,该段基岩埋深一般2.2-14.2m,基岩面起伏较小1-5°,中风化层埋深一般4.1-15.1m;3.4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地下水主要受岩性、构造及地貌控制,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可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两大类型。(1)松散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全新统第四系人工填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在接受补给后,向下渗透及迳流的方式向低洼处排泄,部分渗入基岩裂隙中,补给基岩裂隙水。该类地下水动态主要受季节性影响,具较大的动态变化特征,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本次勘察对土层采用小水量和无水钻进过程中,未见有此类地下水,此类地下水较贫乏。(2)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构造裂隙与风化带网状裂隙中,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本次勘察期间未见泉水出露,地下水主要沿裂隙向地势低洼地带排泄。其中中等风化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储水条件差,水量贫乏,砂岩中地下水主要受裂隙控制。砂岩属相对含水层,但砂岩体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含水范围相对较窄;由于场地地势西侧相对较高,当大气降水后,多形成地表径流沿场地道路内排水沟向低凹处排泄,不利于地下水的赋存。但勘察区10-7号路K0+650-K0+680左侧约17m处有一水塘,K0+725-K0+760左侧约10处有一水塘,受湖泊地表水补给可能存在基岩裂隙水。经调查,场地及周边未见地下水露头,本次施工的钻孔ZK638、ZK637、ZK636、ZK655、ZK654、ZK653钻孔发现地下水,由此分析,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受水塘地表水补给存在基岩裂隙水,其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其水位随水塘水位变化而变化。3.5不良地质作用经调查,该段拟建道路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未发现滑坡、崩塌、塌陷、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未发现有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钻探揭露岩石层位连续稳定,无地下洞穴、破碎带、软弱夹层分布,岩土体总体稳定性较好,适宜拟建工程。4、岩土物理力学特征4.1室内试验可靠性分析及统计单元划分原则本次勘察对场地内中等风化基岩中采集108组岩样,其中58组泥岩、50组砂岩分别进行物性、天然和饱和抗压试验、直剪试验。对填土选取12孔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本次勘察采样分布、取样深度、数量能初步的反映整个场地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特征,样品采取、运输均严格按规程执行,样品由重庆渝碚实验检测中心测试,岩样测试按《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执行,原位测试严格按照规范执行,试验方法及操作正确。经认真分析,本次测试成果资料可靠。统计单元划分原则: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岩土层位、岩土参数的差异划分不同的统计单元;实验数据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中规定进行统计。4.2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统计1、土体(1)素填土因场内填土主要为素填土,多为公路路基,填埋时间较长,揭露厚度最大达21.80m,本次勘察对素填土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根据N63.5击数查《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3.1.9,场地素填土呈密实状态(局部为中密状),成分均匀。表4-1重型动力触探击数N63.5数据统计钻孔编号试验深度(m)测试区间值(击)未修正击数平均值(击/10cm)(击)密实程度变异系数ZK4641.5~9.514~1916中密0.085ZK4681.8~10.115~1817中密0.053ZK4751.5~10.110~1917中密0.109ZK4761.8~1114~1917中密0.066ZK4862.0~9.525~3631密实0.079ZK4902.0~9.826~3531密实0.063ZK6721.8~8.015~1817中密0.055ZK6781.5~7.826~3632密实0.072ZK6802.0~8.827~3532密实0.066ZK6812.0~7.229~3532密实0.059ZK6842.0~8.429~3633密实0.059ZK6872.0~8.829~3532密实0.062素填土分布范围较广,场地整平后对原有填土扰动大,建议回填后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其物理力学参数。(2)粉质粘土本次勘察,场区粉质粘土分布范围小,故未取样试验,其物理力学参数参考邻近工程《两江大道南北延长段(龙盛路南北延长段)地质勘察报告》(2011年2月由重庆市勘测院提交)取值:天然重度取19.1kN/m3,饱和重度取20.00kN/m3,内摩擦角标准值(°)天然取10,饱和取8;粘聚力标准值(kpa)天然取19,饱和取17。基岩本次勘察揭露勘察区内的基岩为砂岩、泥岩,对场地内的58组泥岩,50组砂岩进行室内实验。根据室内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资料,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中规定进行统计,由于勘察节点较为分散,分布距离长,本次试验统计根据节点分布情况进行了分区域统计;本次由于人行通道节点钻孔较少且距10-9号路节点较近,故该两个节点实验数据纳入一并统计;10-7号路与地通道节点距离较近,故该两个节点实验数据纳入一并统计。表4-2中风化泥岩岩样物理性质试验成果统计表样品编号钻孔编号岩石物理性质试验项目块体密度(g/cm3)颗粒密度天然含水率吸水率饱水率孔隙率天然干的饱和(g/cm3)(%)(%)(%)(%)YY44ZK4542.422.532.724.212.524.554.6411.25YY49ZK4952.442.552.743.982.544.314.410.79YY77ZK5992.412.522.724.362.514.74.7911.56YY85ZK6152.452.562.743.922.554.254.3410.68YY89ZK6302.422.532.734.252.524.584.6711.35YY99ZK6522.422.532.734.322.524.654.7411.5统计个数66666666平均值2.432.542.714.611.2最大值2.452.562.744.362.554.704.7911.56最小值2.412.522.723.922.514.254.3410.68表4-3中风化砂岩岩样物理性质试验成果统计表样品编号钻孔编号岩石物理性质试验项目块体密度(g/cm3)颗粒密度天然含水率吸水率饱水率孔隙率天然干的饱和(g/cm3)(%)(%)(%)(%)YY1ZK3622.412.492.633.042.483.373.468.37YY47ZK4922.382.472.623.442.463.773.879.23YY64ZK5462.42.492.643.352.483.683.779.1YY69ZK5572.382.482.633.512.473.843.939.4YY78ZK6022.382.472.623.42.463.733.829.13YY98ZK6522.412.492.633.162.483.493.598.66统计个数66666666平均值2.392.482.633.322.53.653.79.0最大值2.412.492.643.512.483.843.939.40最小值2.382.472.623.042.463.373.468.37(1)H2路节点表4-4中风化泥岩单轴抗压试验成果统计表样品编号钻孔编号天然抗压强度(MPa)饱和抗压强度(MPa)YY2ZK3628.459.129.665.325.655.8YY9ZK3966.186.927.333.654.014.1YY11ZK39710.110.611.46.466.686.95YY14ZK4018.338.929.065.255.445.44YY16ZK4028.969.2110.25.385.896.32YY18ZK4085.926.116.893.553.543.93YY20ZK4097.227.948.064.44.614.76YY21ZK41510.711.912.36.857.57.5YY22ZK41611.510.613.67.256.578.98YY23ZK4217.267.788.454.54.434.9YY25ZK4228.779.619.925.535.965.95YY27ZK42610.527.067.26YY29ZK42711.412.52YY31ZK42812.613.914.38.069.179.15YY33ZK43312.112.828.32YY35ZK4395.896.436.873.483.733.85YY36ZK4407.838.458.98YY38ZK4444.875.115.622.972.963.15YY40ZK4489.4110.711.55.746.637.36YY42ZK45011.512.413.87.597.818.97统计个数6060平均值9.635.96标准差2.4761.726变异系数0.2570.290标准值9.085.58软化系数0.61表4-5中风化砂岩单轴抗压试验成果统计表样品编号钻孔编号天然抗压强度(MPa)饱和抗压强度(MPa)YY3ZK37831.532.835.4YY4ZK3792728.930.521.922.823.8YY5ZK38329.731.533.424.425.226.4YY6ZK38421.51819.9YY7ZK39127.329.531.222.423.624.6YY8ZK39218.420.621.714.515.916.5YY10ZK39629.730.732.924.724.926.3YY12ZK39724.526.128.719.620.421.5YY13ZK40120.921.72516.716.919.3YY15ZK40230.631.733.925.425.727.1YY17ZK40337.83933.7YY19ZK40920.12123.415.71617.6YY24ZK42125.426.92820.120.721.3YY26ZK42226.729.631.421.923.724.8YY28ZK42622.924.526.717.918.920YY30ZK42733.43536.928.12830.3YY32ZK42828.430.532.723.323.826.2YY34ZK43315.716.919.311.912.714.1YY37ZK44026.327.429.32121.622.6YY39ZK44431.732.935.426.326.628.3YY41ZK44825.728.929.620.622.323.4YY43ZK45022.42426.317.718.719.7统计个数6666平均值28.0322.29标准差5.3984.768变异系数0.1930.214标准值26.8921.28软化系数0.79(2)10-9路及人行通道节点表4-6中风化泥岩单轴抗压试验成果统计表样品编号钻孔编号天然抗压强度(MPa)饱和抗压强度(MPa)YY45ZK4857.348.228.674.335.15.29YY46ZK4886.627.037.463.844.294.48YY48ZK4926.376.797.343.824.014.18YY51ZK5088.799.449.785.545.855.87YY52ZK516.637.177.32YY54ZK5199.5110.677.1YY56ZK52610.87.287.25YY58ZK5318.919.49105.615.696.4YY61ZK5357.738.168.894.564.985.33YY66ZK54810.210.711.46.536.746.95统计个数3030平均值9.255.71最大值11.87.3最小值6.43.8标准差1.6541.151变异系数0.1790.201标准值8.725.35软化系数0.61表4-7中风化砂岩单轴抗压试验成果统计表样品编号钻孔编号天然抗压强度(MPa)饱和抗压强度(MPa)YY47ZK49243.14640YY59ZK53133.436.930.1YY60ZK53226.927.430.521.521.623.5YY67ZK55141.643.146.435.436.238YY68ZK55427.329.624.9YY70ZK56226.127.429.220.921.422.5YY72ZK57138.840.741.93334.234.4YY73ZK57829.433.336.124.12728.5统计个数2424平均值35.4829.05最大值48.240.0最小值26.120.9标准差7.0816.506变异系数0.2000.224标准值32.9626.74软化系数0.81ZK540孔实验天然状态抗压强度为:13.9、15.6、17.2MPa;饱和状态:10.6、11.5、12.6MP;与其余岩样实验数据差异大,不具场地代表性,本次不纳入统计。表4-8泥岩岩石直剪切统计表样品编号钻孔编号抗剪试验C(MPa)Φ(°)YY50ZK5001.7736.48YY53ZK5162.0136.75YY54ZK5192.0737.11YY55ZK5241.9436.63YY57ZK5272.0536.83YY58ZK5311.3535.42数据个数66平均值1.8736.54最大值2.137.1最小值1.435.4标准差0.2750.586变异系数0.1470.016标准值1.6436.05表4-9砂岩岩石直剪切统计表样品编号钻孔编号抗剪试验C(MPa)Φ(°)YY63ZK5433.4738.95YY65ZK5486.2742.5YY67ZK5516.1542.38YY68ZK5544.2239.71YY69ZK5573.9439.22数据个数55平均值4.8140.55最大值6.342.5最小值3.539.0备注:ZK569号孔砂岩实验值c:2.51MPa,Φ:38.46°,与其余岩样实验数据差异大,不具场地代表性,本次不纳入统计。(3)10-7路及地通道节点表4-10中风化泥岩单轴抗压试验成果统计表样品编号钻孔编号天然抗压强度(MPa)饱和抗压强度(MPa)YY74ZK5868.388.929.445.285.355.76YY75ZK5916.376.927.333.824.084.18YY76ZK5947.137.368.414.144.425.13YY81ZK6078.769.229.465.525.725.68YY83ZK6106.887.217.774.274.254.66YY85ZK61512.778.528.9YY87ZK6239.229.676.49YY89ZK6308.228.719.294.855.315.85YY91ZK6325.976.226.693.583.673.81YY92ZK6358.7799.295.535.585.67YY93ZK63710.711.412.46.967.077.94YY95ZK6427.58.028.624.54.895.43YY99ZK6526.597.117.874.094.274.56YY104ZK68111.311.912.77.577.748.13YY108ZK69111.111.912.57.337.747.88统计个数4545平均值9.165.68最大值13.98.9最小值6.03.6标准差2.1111.484变异系数0.2300.261标准值8.625.30软化系数0.61表4-11中风化砂岩单轴抗压试验成果统计表样品编号钻孔编号天然抗压强度(MPa)饱和抗压强度(MPa)YY82ZK61023.826.928.718.82121.8YY86ZK61933.934.636.128.12828.9YY88ZK62417.318.920.513.314.415.2YY96ZK64835.737.239.630.330.932.1YY98ZK65228.430.433.92324.326.4YY102ZK67532.333.83626.827.428.8YY107ZK68622.725.128.817.919.321.9统计个数2121平均值29.7423.74最大值39.632.1最小值17.313.3标准差6.4255.685变异系数0.2160.239标准值27.2921.57软化系数0.79表4-12泥岩岩石直剪切统计表样品编号钻孔编号抗剪试验C(MPa)Φ(°)YY79ZK6021.2335.31YY94ZK6400.9834.77YY97ZK6521.0634.91YY100ZK6580.8434.62YY101ZK6641.16835.21YY106ZK6861.4435.45数据个数66平均值1.1235.05最大值1.435.5最小值0.834.6标准差0.2090.327变异系数0.1870.009标准值0.9534.77表4-13砂岩岩石直剪切统计表样品编号钻孔编号抗剪试验C(MPa)Φ(°)YY80ZK6072.638.61YY84ZK6154.4240.12YY88ZK6242.738.72YY90ZK6313.7239.06YY103ZK6784.7540.52YY105ZK6834.4140.08数据个数66平均值3.7739.52最大值4.840.5最小值2.638.6标准差0.9280.819变异系数0.2460.021标准值3.0038.844.3波速测试本次在勘察区选取ZK392、ZK439、ZK619、ZK632钻孔进行了声波测试,声波测试由重庆渝碚检测中心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中等风化岩体完整程度定量划分依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3.1.6-1条的要求进行。统计结果如下:1.ZK392号钻孔:表4-14波速测试成果表序号测试范围(m)地层名称纵波范围(m/s)分层纵波波速(m/s)剪切波范围(m/s)分层剪切波速(m/s)动弹模量(MPa)动剪模量(MPa)动泊松比完整性系数(Kv)10.00~1.4素填土832~845838162~16516353.1157.30.48——22.00~2.70强风化砂岩2545~28522639————————————33.80~19.2中风化砂岩2356~27932536——————————0.71318.20~24.00中风化泥岩2656~27282687——————————0.692.ZK439号钻孔:表4-15波速测试成果表序号测试范围(m)地层名称纵波范围(m/s)分层纵波波速(m/s)剪切波范围(m/s)分层剪切波速(m/s)动弹模量(MPa)动剪模量(MPa)动泊松比完整性系数(Kv)10~4.6素填土819~850834159~16316151.8153.50.48——24.6~6.5强风化泥岩1549~15951572————————————36.5~23.9中风化泥岩2389~26212505——————————0.65423.9~24.5中风化砂岩2549~26542601——————————0.62524.5~40中风化泥岩2415~30072626——————————0.713.ZK619号钻孔:表4-16波速测试成果表序号测试范围(m)地层名称纵波范围(m/s)分层纵波波速(m/s)剪切波范围(m/s)分层剪切波速(m/s)动弹模量(MPa)动剪模量(MPa)动泊松比完整性系数(Kv)10~4.6素填土915~961937168~17116957.1169.40.48——24.6~5.8强风化砂岩1856~18571856————————————35.8~23.9中风化砂岩2526~28292627——————————0.634.ZK632号钻孔:表4-17波速测试成果表序号测试范围(m)地层名称纵波范围(m/s)分层纵波波速(m/s)剪切波范围(m/s)分层剪切波速(m/s)动弹模量(MPa)动剪模量(MPa)动泊松比完整性系数(Kv)10~2.6素填土849~891870172~17717460.6179.10.48——22.6~4强风化泥岩1489~15101499————————————34~18.1中风化泥岩2389~25862490——————————0.63418.1~20.6中风化砂岩2589~26312610——————————0.64520.6~24.3中风化泥岩2415~24402428——————————0.6由波速测试结果可知,填土平均剪切波速约为166.8m/s,泥岩完整性系数平均值为0.656,为较完整;砂岩完整性系数平均值为0.65,为较完整。4.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和土石可挖性分类1、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根据物探测井成果并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判定:(1)基岩强风化据钻探结果,强风化岩体破碎,岩质极软,风化裂隙发育;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表3.1.7条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2)基岩中风化根据试验结果可知:1、中风化泥岩的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30~5.58MPa,属软岩。2、中风化砂岩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1.28~26.74MPa,属较软岩。根据钻探揭露和声波测井实验,场地泥岩、砂岩岩体均为较完整岩体。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表3.1.7条确定,泥岩的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砂岩的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类。2、土石可挖性分类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全线土、石可挖性分类为:粉质粘土、填土类别为普通土,土石等级为Ⅱ级,部分用镐刨嵩,再用铁锹挖;强风化类别为硬土,土石等级为Ⅲ级,必须用镐整个刨过才能用铁锹挖;中风化泥岩类别为软石,土石等级为Ⅳ级,部分用撬棍或十字镐及大锤开挖,部分用爆破法开挖。中风化砂岩类别为次坚岩,土石等级可定为Ⅴ级,需用爆破法开挖。4.5岩土参数分析及选用(1)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抗剪强度结合重庆地区经验综合确定;(2)粉质粘土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结合重庆地区经验综合确定;抗剪强度值参考邻近工程《两江大道南北延长段(龙盛路南北延长段)地质勘察报告》(2011年2月由重庆市勘测院提交),内摩擦角标准值天然取10°,饱和取8°,粘聚力标准值天然取19kpa,饱和取17kpa。(3)中风化基岩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14.3.2条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4.2.6条规定取值;其中,地基条件系数取1.10,承载力分项系数取0.33,泥岩采用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砂岩采用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岩质地基极限承载力折减系数γf=0.33,地基条件系数取1.10。各节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见表4-18。表4-18各节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表序号节点名称泥岩砂岩天然抗压强度(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MPa)饱和抗压强度(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MPa)1H2路节点9.083.3021.287.72210-9路及人行通道节点8.723.1726.749.71310-7路及地通道节点8.623.1321.577.83(4)岩质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依据岩体完整性、岩体裂隙发育程度、岩石破碎程度、岩块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查《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表3.3.3-1确定。(5)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14.2.8条及14.2.10条,当岩体较完整时,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可由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乘以0.90的折减系数再乘以时间效应系数0.95折减确定;岩体粘聚力标准值可由岩石粘聚力标准值乘以0.3的折减系数再乘以时间效应系数0.95折减确定。各节点岩体粘聚力标准值、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见表4-19。表4-19岩体粘聚力标准值、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表序号节点名称泥岩砂岩岩体粘聚力标准值Cuk(Mpa)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Φuk(°)岩体粘聚力标准值Cuk(Mpa)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Φuk(°)210-9路及人行通道节点0.4730.821.3734.67310-7路及地通道节点0.2729.730.8633.2备注H2路节点抗剪参数参考10-9路及人行通道节点。(6)抗拉强度值参考邻近工程《两江大道南北延长段(龙盛路南北延长段)地质勘察报告》(2011年2月由重庆市勘测院提交),中风化泥岩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K=0.224MPa,中风化砂岩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K=0.704MPa。(7)挡墙基底与基底土之间的摩擦系数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11.2.3选用,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8.2.3-2、表8.2.3-3选用。(8)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依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14.2.12-1选用,岩体水平抗力系数依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14.2.12-2选用。其它岩土参数根据相关规范规定、相邻工程的数据结合地区经验确定。岩土体设计参数建议值按照表4-20采用。表4-20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推荐值一览表岩土参数素填土粉质粘土泥岩砂岩强风化中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天然重度(kN/m3)19.8*19.1*22.2*24.323.5*23.9饱和重度(kN/m3)21.0*20*22.5*27.323.8*26.3抗压强度标准值(MPa)H2路节点天然9.0826.89饱和5.5821.2810-9路及人行通道节点天然8.7232.96饱和5.3526.7410-7路及地通道节点天然8.6227.29饱和5.3021.57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Mpa)0.2240.704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kPa)150*300*500*300*120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中密填土取:180密实填土取200(对未来填土可以要求回填后检测确定)150*300*见表4-18300*表4-18内摩擦角标准值(°)30*(天然)22*(饱和)10(天然)8(饱和)见表4-19见表4-19粘聚力标准值(kpa)6*(天然)4*(饱和)19(天然)17(饱和)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40*40*270*400*270*1200*挡墙基底摩擦系数(μ)0.30*0.25*0.35*0.40*0.35*0.50*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30*60*40*320*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35*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