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B.自然条件下所有生物体内都能发生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一定表现出新的表现型D.基因重组会改变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2.适时接种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能有效预防宫颈癌,以下关于HPV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A.接种HPV疫苗属于天然免疫 B.接种的HPV疫苗属于抗体C.HPV疫苗能引起特异性免疫 D.天然HPV即可作为HPV疫苗3.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中,嘌呤碱基占52%,嘧啶碱基占48%,此生物不可能是A.烟草花叶病毒 B.T2噬菌体C.肺炎双球菌 D.酵母菌4.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因水的含量多,故O的含量(占细胞鲜重的质量百分比)最多,H次之C.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D.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肌无力症状5.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根尖后即可染色B.染色常用的染液为改良的苯酚品红,也可用醋酸洋红替代C.最好选用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此时染色体形态最清晰D.低温处理与观察不能同时进行6.下列关于质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镜下质膜中的两条线是两层磷脂分子B.质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比磷脂分子更容易移动C.质膜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免疫等有密切的关系D.蛋白质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质膜中7.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A.2次B.3次C.4次D.5次8.(10分)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元素C、H、O、N的物质是核酸、酶、果糖、脂肪B.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D.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二、非选择题9.(10分)图示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至⑤表示五个过程。据图回答:(1)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2)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首先加强的是过程______(填序号),过程③分泌的激素使组织细胞代谢_______________,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_______________,以减少机体散热,维持体温恒定。(3)当过程③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_____________加强(填序号),这种调节作用在生理学上叫做______________。(4)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会造成______________分泌不足,导致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加强所致。10.(14分)图1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示意图,图2为该致病基因控制某个酶合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DNA的复制是图1中的_____(用图中的序号回答),DNA复制的方式_______________。(2)图1中生理过程②叫__________,主要是在__________内进行的。(3)图2所示在核糖体上发生的生理过程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_过程,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_________,需要的运载工具是图中的[]_________。(4)图2中的生理过程共同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回答下列与育种有关的问题:在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有两种不同的纯种水稻,一个品种无芒、不抗病,另一个品种有芒、抗病.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图是培育无芒抗病类型的育种方法。A.无芒、不抗病×有芒、抗病F1F2稳定遗传无芒、抗病的类型B.无芒、不抗病×有芒、抗病F1配子幼苗稳定遗传无芒、抗病的类型(1)方法A的育种类型和原理是_____、____.B的育种类型和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2)f、g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所阐述的过程是图中的___过程。(3)方法A的F2中符合要求的类型占无芒抗病类型的比例是___,方法B培育成的无芒抗病类型占全部幼苗的比例是___,方法A、B相比,B的突出优点是____。(4)方法A中c步骤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12.如图为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有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1)决定白化病的基因为_____性。(2)Ⅱ2和Ⅲ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3)Ⅲ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4)若Ⅲ2和Ⅲ3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预计他们生一肤色正常男孩的可能性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1、基因重组的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2、类型: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详解】A、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多对等位基因,A错误;B、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B错误;C、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现出的性状相同,因此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表现型,C正确;D、基因重组不会改变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C【解析】
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3)免疫分子: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4)注射疫苗,预防疾病,属于免疫学的应用范畴。疫苗含有无害的死病菌或者是由无害的死病菌中提炼的抗原物质,能使身体产生天然的防御能力对抗病菌。注射后,身体会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详解】接种HPV疫苗属于人工免疫,A错误;接种的HPV疫苗是灭活的人乳头瘤病毒,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属于抗原,B错误;HPV疫苗能引起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C正确;作为HPV疫苗的必须是灭活的不具有毒性的病毒,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宫颈癌疫苗,考查了人体免疫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同时掌握免疫预防在免疫学中的应用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B【解析】
DNA分子一般都是双链结构,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配对,因此,嘌呤总是与嘧啶相等;RNA分子一般是单链,其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一般不相等。【详解】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RNA为单链结构,其中嘌呤碱基数目和嘧啶碱基数目一般不相等,因此可能会出现题中比例,故A正确;T2噬菌体是DNA病毒,只含有DNA一种核酸,且DNA为双链结构,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其嘌呤碱基数目和嘧啶碱基数目相等,这与题干内容不符,故B错误;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且DNA中的嘌呤碱基数目和嘧啶碱基数目相等,而RNA中的嘌呤碱基数目和嘧啶碱基数目一般不相等,因此可能会出现题中比例,故C正确;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且DNA中的嘌呤碱基数目和嘧啶碱基数目相等,而RNA中的嘌呤碱基数目和嘧啶碱基数目一般不相等,因此,可能会出现题中比例,故D正确;综上所述,选B项。【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组成,对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4、C【解析】
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无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对于细胞都是必不可少的,A项错误;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大小依次是O、C、H、N,B项错误;C.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C项正确;D.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D项错误;故选C。5、A【解析】
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详解】A、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用来解离,错误;B、染色常用的染液为的龙胆紫溶液,也可用醋酸洋红替代,正确;C、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中央,因此最好选用分裂中期的图象进行观察,此时染色体形态最清晰,正确;D、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先低温处理再制作装片观察,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考生应掌握相关的实验步骤、试剂的作用和实验原理,明白该实验中的细胞经过解离而失活,因此是固定在某一时期的细胞形态。6、B【解析】
质膜即细胞膜,其基本支架是两层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均有脂溶性部分和水溶性部分,细胞膜的结构与二者的性质密切相关。【详解】A、电镜下质膜呈现为暗—亮—暗的结构,其中的两条暗线是两层磷脂分子,A正确;B、质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比磷脂分子大,不容易移动,B错误;C、质膜是细胞的边界,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免疫等有密切的关系,C正确;D、蛋白质分子有脂溶性部分和水溶性部分,所以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质膜中,D正确。故选B。7、B【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某DNA分子在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进行复制,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过程图解如下:从以上图解中可以看出,至少需要经过3次复制,所以,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题干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8、C【解析】
本题是糖类的分类、分布、功能和元素组成,脂肪的元素组成和功能,核酸的分类、元素组成和功能及蛋白质的功能,回忆糖类的分类、分布、功能和元素组成,脂肪的元素组成和功能,核酸的分类和功能及蛋白质的功能,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详解】A、果糖、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不含有N元素,A错误;B、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属于二糖,不是多糖,B错误;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C正确;D、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是脱氧核糖核酸,不是核糖核酸,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①增强收缩④⑤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①②【解析】
1、据图分析,可知此图是神经调节控制激素调节的生理过程,下丘脑释放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再通过体液调节,作用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发挥它的生理功能.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这样它们相应的激素分泌量降低.图中①②是促进作用,④⑤是抑制作用.
2、体温调节过程:
(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1)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人受到寒冷刺激后,首先加强的是过程①分泌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过程③分泌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会使组织细胞代谢增强,增加机体产热,同时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机体散热,维持体温恒定;(3)当过程③分泌的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达到一定值后会使④、⑤过程加强,这种在调节作用在生理学上叫做反馈调节;(4)缺碘会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过程①、②分泌的激素加强。10、⑴①半保留⑵转录细胞核⑶[③]密码子[C]tRNA⑷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析】试题分析:⑴由图1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图解可知,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④表示RNA的复制,⑤表示逆转录;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⑵图1中②表示以DNA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为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⑶图2中在核糖体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翻译多肽链的过程,即图1中的③;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密码子;在翻译时需[C]tRNA运输氨基酸。⑷图2中转录和翻译共同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1、杂交育种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花药离体培养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减数分裂(或e)1/31/4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连续自交、筛选【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
(1)A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表示杂交,b表示自交,c表示连续自交,选育。
(2)B为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表示杂交,e表示减数分裂,f表示花药离体培养,g表示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A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为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2))f过程使配子成为幼苗时所用的方法称为花药离体培养,g过程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其作用原理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所阐述的过程是上图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个人车辆合同
- 办公室咖啡茶水服务合同协议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设备推广合同
- 电子产品售后服务免责条款合同
- 工业机械设备买卖合同
- 精装修商品房购房合同
- 标准版技术咨询合同范本3
- 标准健身房员工聘用合同2025年
- 2025年企业经营循环融资合同
- 2025年商业联营合同规范
-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全套)
-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液位测量
- 化学纤维精品课件
- 中式面点师初级(五级)教学计划、大纲
- QC成果构造柱浇筑新技术的研发创新(附图)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 extreme-sports 极限运动 英文 ppt
- 空间几何向量法之点到平面的距离
- 反激式变压器计算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