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沪教版高三理解性默写之高中篇目(教师版)2021沪教版高三理解性默写之高中篇目(教师版)一、《师说》(韩愈)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所描述的现象一样。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聪明人做出糊涂事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8.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9.《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10.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1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2.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14.《师说》中说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二、《劝学》(选自《荀子》)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同时也说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活到老学到老,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这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4、“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5、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1|8“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6、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7、“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8、《劝学》一文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作者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来作结,皆宜说明君子之所以能超越常人,是后天善于学习的结果的道理。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1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只有坚持,才会成功。是正如《荀子.劝学》在后面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用心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1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用好马劣马的比喻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三、《蒹葭》1、《蒹葭》在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道路曲折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且被谱上了曲演唱,成为了歌曲的一部分。2、《蒹葭》写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溯洄从之,道阻且右。3、反映追求的道路漫长遥远,充满艰难险阻的: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反映追求的道路高阻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4、《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四、《采薇》1、《采薇》中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句子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诗经・采薇》中写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然而他们没有一丝欢愉,只感到一片悲凉。他们忧伤地想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而今天呢,“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五、《饮酒(其五)》(陶渊明)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8六、《梦游天姥吟留别》1、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3、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霓为衣兮风为马”和“虎鼓瑟兮鸾回车”令人叹为观止。4、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句子是: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7、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8、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9、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10、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1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写山之夜景,诗人正迷恋花石美景,千岩万转,忽然夜幕降临了,诗人耳畔回响着从山谷传来的熊的咆叫声,龙的吟啸声。“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巨大的声响震得山石、泉水、森林、峰峦都在发抖。此时“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天气也急剧地变化,黑沉沉的云天像要下雨,蒙蒙的水面上升腾起烟雾。高峻雄奇的天姥山有声有色,恰似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1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几句写仙境的石门轰然打开,放眼望去,青色的高空广阔无边,望不到边际,在日月的光辉照耀下,金银的亭台楼阁发出夺目的光彩。七、《登金陵凤凰台》1、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2、“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两句寄予深意,沉痛地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慨。八、《终南山》1、“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两句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3、“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4、“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九、《从军行》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展示了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3|8活、战斗的典型环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直接抒情,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十、《塞下曲》1、“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精心刻划出将军威猛而又矫健的形象,诗中特意指出勇猛的“鹫”和轻捷的“燕”这两种飞禽,借以象征人物的精神状态,一位威武而又精明干练的军事将领的形象,跃然纸上。2、“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写发布新令,将军岿然独立,只将指挥令旗轻轻一扬,那肃立在他面前的千营军士,就齐声发出呼喊,雄壮的呐喊之声响彻云天、震动四野,显示出了豪壮的军威。十一、《登楼》1、杜甫《登楼》中作者用“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两句写出了他登楼时的所见景象。2、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的诗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3、《登楼》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4、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十二、《月夜》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表现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作者想象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2、作者想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十三、《过华清宫》1、“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含蓄、精深,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十四、《夜雨寄北》1、《夜雨寄北》超越时空,设想未来相逢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诗中点名时节的句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十五、《登快阁》1、“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一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3、本诗巧用典故,其中“朱弦已为佳人绝”,化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青眼聊因美酒横”化用阮籍青白眼事,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4、“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道出了作者的希望,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十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十三、《八声甘州》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总写秋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勾画出词人正面对着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2、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进一步烘托凄凉、萧索的气氛,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赞叹“此语于诗4|8句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畴《侯鲭录》)。所谓“不减唐人高处”,主要是指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悲壮阔大。3、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这两句写低处所见,到处花落叶败,万物都在凋零,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4、柳永《八声甘州》中使用拟人手法同时借用长江水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在无语东流的长江水中,寄托了韶华易逝的感慨。5、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表达想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的矛盾心理。6、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扪心问声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问中带恨,发泄了被人曲意有家难归的深切的悲哀。7、虽说是自己思乡,这里却设想着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词人却用“想佳人妆楼�J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的细节来表达怀念之情。仿佛实有其事,见人映己,运虚于实,情思更为悱侧动人。8、“倚阑”、“凝愁”本是实情,但却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化实为虚,显得十分空灵的句子是“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十七、《雨霖铃》1、《雨霖铃》交代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词中渲染分别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一种凄凉的诗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雨霖铃》词中写不忍离别而又不能不别,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内心痛苦的诗句: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3、《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4、《雨霖铃》下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5.《雨霖铃》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两句以景写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健康宣教
- 音乐教室租赁合同三篇
- 抗倍特板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
- 酒店宴会服务合同三篇
- 读书会活动的策划与推广计划
- 视觉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互动计划
- 职业发展中的自我品牌塑造计划
- 研发团队领导力提升培训
- 医院反腐倡廉廉洁行医专题党课宣讲课件
- 《评优课燃烧与灭火》课件
- 2024年摄影协会工作计划(3篇)
- 计算机辅助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青岛城市学院
- 档案管理制度
- 《客舱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课件-第7讲 非法干扰行为
- 生态修复绿化施工方案
- 2024考研408真题+答案
- 医生四页简历10模版
- 新一代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IPT2.0临床应用策略专家共识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 配电柜、配电箱技术规格书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