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有机合成试验讲义_第1页
高等有机合成试验讲义_第2页
高等有机合成试验讲义_第3页
高等有机合成试验讲义_第4页
高等有机合成试验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等有机合成试验讲义

试验一柱色谱分开技术——邻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分开

练习薄层色谱及柱色谱分开技术

硅胶板;硅胶;邻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混合物(0.55g对硝基苯胺和0.7g邻硝基苯胺溶于100mL石油醚中);乙酸乙酯;石油醚

1、邻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薄层分开

取已经准备好的硅胶板一块,用管口平整的毛细管[1]插入样品液中,在距离板一端1cm处轻轻点样[2]。每块板点样三个,分别点样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及未知混合物[3]。如下图:

在层析杯内倒入少许展开剂,高度应为0.5cm左右,盖好层析杯,稍加摇振,使层析杯内被溶剂蒸气饱和。将点好样的薄层板放入层析杯内,点样一端在下,浸入展开剂内约0.5cm[4],盖好杯子。待溶剂前沿距板的上端0.5cm时,马上取出薄层板,用铅笔记录下来溶剂前沿位置,晾干。

展开剂是石油醚及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其比例同学自己确定。几个同学一组,按不同的体积比展开,确定柱层析时的洗脱剂。建议采用以下比例:

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1;3:2;2:1;5:22、邻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柱色谱层分开

取色谱柱一根,垂直装置,以锥形瓶作洗脱剂的接收器。

先将溶剂倒入柱内约柱高的3/4,然后再将一定量的吸附剂和溶剂调成糊状,从柱的上面倒入柱内,同时开启柱下活塞,控制流速每秒一滴,用木棒或套有橡皮的玻璃棒轻轻敲打柱身,使吸附剂渐渐而均匀地下沉[5],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柱内的液面始终要高出吸附剂[6]。当溶剂的液面恰好降至硅胶的表面上时,马上用滴管沿柱壁参与3ml邻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混合液。当溶液液面降至硅胶表面时,用滴管滴入溶剂洗去粘附在柱壁上的混合物。然后用根据薄层色谱确定的洗脱剂淋洗,观测色带的形成和分开。当黄色邻硝基苯胺色

层到达柱底时,更换接收器,收集此色带。然后可适当加大乙酸乙酯的比例,收集淡黄色对硝基苯胺色带。

将收集的邻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分别在旋转蒸发器上蒸取溶剂,冷却结晶。枯燥后测熔点。邻硝基苯胺71—71.5℃,对硝基苯胺147—148℃。

[1]点样用的毛细管必需专用,不得弄混。

[2]点样时,毛细管尖刚好触及板面即可,点样过重会使薄层破坏。[3]点样时各点之间的距离及样品点与薄层板一端的距离约1cm左右。[4]展开剂一定要在点样线下,不能超过。

[5]色谱柱紧凑与否,对分开效果有影响。若柱中留有气泡或各部分松紧不匀,会影响渗透速度和显色的均匀。更不能出现断层或暗沟。

[6]为了保持色谱柱的均一性,应使整个吸附剂浸泡在溶剂中,否则当柱中的溶剂流干时,会使柱身干裂,影响渗透和显色的专一性。

试验二苯甲酸的制备

1)练习回流、抽滤等基本操作;2)练习重结晶;

CH3+2KMnO4HClCOOK+KOH+2MnO2+H2OCOOKCOOH

甲苯2.7mL(2.3g,0.025mol);高锰酸钾8.5g(0.054mol);浓盐酸。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250ml三口瓶中放入2.7ml甲苯和100ml水,在磁力搅拌下,加热回流至沸。从回流冷凝管上口分批参与8.5g高锰酸钾(最终可用25ml水冲洗粘在管壁的固体)。继续搅拌煮沸直到甲苯层几乎近于消失,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将反应混合物趁热减压过滤[1],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二氧化锰。合并滤液和洗涤液,在冰水浴中冷却,用浓盐酸酸化,至苯甲酸全部析出(用pH试纸检验)。

将析出的苯甲酸减压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挤压抽干。在水中进行重结晶,可得到纯净的苯甲酸。

[1]假使滤液呈紫色,可参与少量亚硫酸氢钠使紫色褪去,重新减压过滤。[2]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t/℃溶解度/g.(100mL)-1

1)反应完毕后,假使滤液呈紫色,为什么要加亚硫酸氢钠?2)精制苯甲酸还有什么方法?

180.27300.42601.2701.78752.2

试验三香豆素-3-羧酸的合成

1)了解Knovengel反应;2)练习回流、重结晶等操作;

CHO+OHCOONaCH2(COOC2H5)2NHOCOOC2H5OCOOHNaOHHClCOONaONaOO

水杨醛4.2mL(5g,0.014mol);丙二酸乙酯6.8mL(7.2g,0.0456mol);无水乙醇,六氢吡啶;冰醋酸;氢氧化钠;95%乙醇;浓盐酸、无水氯化钙。

1、香豆素-3-甲酸乙酯的反应

在枯燥的100ml圆底烧瓶中参与4.2mL水杨醛,6.2g丙二酸乙酯、25mL无水乙醇,0.5mL六氢吡啶和2滴冰醋酸,装上回流冷凝管,冷凝管上口接一个氯化钙枯燥管,磁力搅拌小火加热回流2h。稍冷后将反应物转移到锥形瓶中,参与30mL水,置于冰浴中冷却。待结晶完全后,过滤,晶体每次用2-3mL50%冰冷过的乙醇洗涤2-3次。粗产物为白色晶体,经枯燥后重约6-7g,熔点92-93℃。粗产物可用25%的乙醇水溶液重结晶。

2、香豆素-3-羧酸的合成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参与4g香豆素-3-甲酸乙酯,3g氢氧化钠、20mL95%乙醇和10mL水,装上回流冷凝管,磁力搅拌加热至酯溶解后,在继续回流15min。稍冷后,在搅拌下将混合物加到盛有10mL浓盐酸和50mL水的烧杯中,马上有大量白色结晶析出。在冰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抽滤,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压干,枯燥后重约3g,熔点188℃。粗品可用水重结晶。

1、写出利用Knovengel反应制备香豆素-3-羧酸的反应机理。2、如何用香豆素-3-羧酸制备香豆素。

试验四乙酸正丁酯的合成

1)了解使用水分开器;

2)把握分液漏斗的用途及使用方法;3)稳定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

CH3COOH+CH3CH2CH2CH2OHH+CH3COOCH2CH2CH2CH3+H2O

正丁醇11.5mL(9.3g,0.125mol);冰醋酸9mL(9.4g,0.156mol);浓硫酸;无水硫酸镁;10%碳酸钠水溶液。

用100ml圆底烧瓶安装好如下图的回流分水装置。在烧瓶中参与11.5ml正丁醇、9ml冰醋酸,再参与3~4滴浓硫酸,摇匀[1],参与沸石。在分水器中加水至低于直管口约1cm处。连接好反应装置后在电热套上加热回流。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从分水器下部分出(只把下面的水层放出去,不要把油层也放掉)。直到回流到分水器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反应基本完成,反应时间约40分钟。

中止加热。冷却后卸下回流冷凝管。先将分水器中的液体全部放入分液漏斗,分去水层,再把圆底烧瓶中的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合并,分别用10ml水、10ml10%碳酸钠水溶液[2]以及10ml水洗涤。把分开出来的油层倒入枯燥的小锥形瓶中,参与无水硫酸镁枯燥,直至液体澄清。

将枯燥后的有机相滤入枯燥的50ml圆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